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脑复苏的护理(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脑复苏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783(2012)06-0215-01

【摘要】:综述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脑复苏的护理。主要做好全脑神经系统的保护,包括低温疗法和高压氧仓治疗的护理及脑水肿的防治,那保护剂的使用。还要做好基础护理。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很高。但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急救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能得到早期救治。然而,在自主循环恢复后仍有许多患者死亡。复苏后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缺血缺氧性损伤[1]。因而在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保护或尽可能恢复完整的脑功能显得更为重要。现就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脑复苏的护理综述如下。

一.全脑神经系统的保护及护理

1. 低温疗法及护理措施目前国际上将低温分为轻度(33-35℃)、中度(28-32℃)、深度(17-27℃)和超深度(≤16℃)。其中轻度和中度低温统称为亚低温。

1.1 亚低温疗法亚低温可促进代谢率的恢复,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当体温低于37℃时,每减低1℃,脑组织代谢率减少6.7%,颅内压降低5.5%。脑缺血后6小时内开始低温治疗能减少5O%神经细胞损伤,12小时内开始低温能明显减低神经细胞损伤,超过24-36小时开始低温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故亚低温时间越早越快越好。体温降至35℃是关键性温度点,33℃脑保护最好,温度控制在32℃- 34℃(直肠),治疗12-24小时,重视头部局部降温,使头温降至32℃左右[2]。降温须至病情稳定、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听觉出现为止;一般维持3-5日,必要时l周,若1周后意识仍不恢复,则无继续降温的价值。

1.2 深低温疗法最近的研究发现大脑温度下降得越低,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和耗氧量越少,脑细胞保护效果越好,可以有效地阻断严重脑缺血性疾病时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损害过程[3]。

1.3 护理措施实际工作中低温治疗多以头部降温为主。在缺氧后的10 min 内是防止脑细胞损害的关键时刻,应在此时间内给予患者置冰帽和冰敷体表大血管处,强调早期快速、深度适当、足够持久。低温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体温监测,注意心律失常、局部皮肤冻伤及枕后受压缺血[4]等并发症的出现。复温过程中,随时监测肛温、体温的上升速度,以每小时0.3-0.5℃速度为宜,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生理反应是否恢复及开始恢复。

2. 高压氧治疗与护理高压氧治疗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5]。一般选在心脏情况较为稳定后实施。进入高压氧舱前应备好急救所需的各种药物及器械用品。升压及稳压阶段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以及神志、瞳孔变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肺氧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压阶段, 应保持各种导管、引流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