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体制和微观机制应更好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1月10日
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应完善
□ 任茂东
中央的财政经费应完善科技经费的投入机制,加大对有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益性科研机构稳定的经费投入。
换句话说,就是中央政府的科技资金主要投到基础性研究和国家的公共利益的科技项目上,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应最大限度减少直接对竞争性企业的科技经费的投入,
减少浪费和腐败。
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项目和技术创新应当是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政府不是直接投钱到企业,而是政策引导,利用减免税收等来给企业投入。
只有企业自觉地研发技术,才能成为创新主体。
如果政府机关非要投到技术性研发项目,很可能是南辕北辙,企业不一定喜欢要的项目,造科研要给人文社会科学应有重视
□ 郑功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的人文社会历史底蕴如此深厚,现在中国的经济已实现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但中国却未产生有影响力的经济学思想与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智慧不能上升为理论并为他国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似乎只有西方的理论才是普世的,这只能归结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并未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发展。
要防止我国成为一个经济越来越发展、思想越来越贫乏的国家。
建议进一步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现状,要区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给人文社会科学以应有的重视,因为这是国家的软实力,非常重要,应当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投入,给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中国的改革不光是靠自然科学家,也要靠人文社会科学
家。
再次是要从重立项投入转向重成果产出,“以成果来论英雄”,不是以争到多少项目、拿到多少经费来论英雄,不要引导大家都做短、平、快项目,要有制度确保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深入研究大问题,只有重视成果产出,宏观体制和微观机制应更好结合
□ 王 毅
要把宏观科技体制和微观机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相
互促进,才能更有利于在现阶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举例来讲,科技重大专项是具有尝试性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变化任务、目标,这种情况下把微观的资金管得非常严格,最后所有项目负责人都变成了会计,每天卷入各类程序性管理事务,使大家没有精力真正从事创新活动。
要加强全过程评估与考核。
国外经验表明,项目从概念的提出、任务的设计、过程评估以及后评估都是由独立且完全不同的第三方来做,并有必要的经费和时间保障。
我们立项的时候,很多项目不是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项目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评估,中期评估往往就半天或一天,有些专家对项目完全不了解,这种评估工作是不严肃的;后续评估机制就更不完善。
此外,关于预算制度本身也要进行改革,项目要根据活动设计预算,
而不是根据经费设计活动。
我国的科研经费快速增长与储备的项目和人才不匹配,后者满足不了前者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科研投入占GDP 的2%,但真正拿出来与2%相匹配的战略性、科研性的项目并不够,所以带来了科研项目的重复设置、破碎化,使得科研经费增长很快,但没有真正用在合适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 迟万春
要着力推进、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不加强基础研究,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基础,没有后劲。
第一,基础研究的地位决定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点。
一般讲科技创新,展开说是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基础研究主要是从事科学创新,是应用研究、技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
第二,从我国基础研究现状看,当前我国科技基础研究存在问题不小。
一是导向不明。
基础研究谁为主体不怎么清楚。
二是投入较低。
目前,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不足5%,远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与主要创新型国家15%的投入水平差距更大。
三是队伍不稳。
原来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院、所、校,近些年来自觉不自觉把主要方向或者说相当一部分把视野、力量投入在来得快的一些项目上,主要是一些应用技术上的项目。
再加上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不合理,导致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数量比例呈下降趋势。
四是能力较弱。
这些年技术创新发展较快,但基础研究发展不尽如人意。
如何加强基础研究?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主体责任,要有一帮国家队干这个事
;要加大投入,而且要稳定投入;要研究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着力引导激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