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美的眼光感受世界,静待花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审美的眼光感受世界,静待花开

作者:周洁

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8期

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记得那个暑假,刚来到龙泉驿区土桥小学任职,异常兴奋的我早早来到学校参观。教室墙外贴着一些班级活动的照片,看!这群孩子,有打篮球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跳舞的……走近一看,照片上的孩子显现出来的不是现在小朋友该有的朝气蓬勃,表情里反而有那么一丝不自信。“农村娃娃嘛,经济条件不像城里的娃娃,可以送起去听音乐会、看美术展览……”当我询问学校的门卫了解当地娃娃的特长培养情况,门卫如是说。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为全面深入了解龙泉驿区土桥小学美育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我对该校美育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418份,收回问卷418份,对象是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根据分析调查报告,我校90%的学生通过学校了解美育知识,98 %的学生没有去现场欣赏过音乐会,90%的学生没有参观过美术展览,由此可见,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参与美育的机会比较少。在主要闲暇娱乐活动中这一选题中,40.5%的学生选择欣赏音乐,36%的学生选择文学作品,1%的学生选择弹奏乐器,20.5%的学生选择上网,不难看出,在学校外的休闲时间,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通过美育来陶冶自己。但是当我询问学生为什么父母不带他们去听音乐会,得到的回答是,父母要求先把学习成绩搞好,至于兴趣爱好以后再说。

原来这些可爱的孩子只是弱化对了美的感官。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过: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既然,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感受,为何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娱自乐?环顾我们学校周围,地处龙泉驿区土桥村,由于离城远、土地多,这里在种植上已形成了规模优势,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片丰收的景象,自然风光已不在话下。那我们为何不利用农村现有的、丰富的资源进行美育教育,同样也能让孩子体验到独特的审美情趣呢?因此,我对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渗透美育教育有了以下实践:

一、在音乐课堂播下发现美的种子

作为一名专业院校毕业的音乐老师,不仅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一颗激发孩子热爱音乐的心,让孩子们在音乐世界里享受快乐的四十分钟,带领学生们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找到隐藏在音符里的奥秘。

例如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七课《山谷静悄悄》一课时,我先以情境导入,老师要带领大家坐着火车去旅行,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一首强弱对比明显的英文歌发动了我们的小火车,也开启了孩子们对情绪反应的律动,孩子们就这样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并激发了对这节课的探知欲

望。在学生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怎么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艺术意境呢?山谷里是什么样的呢?

二、在音乐课堂浇灌感受美的养料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作为音乐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西风的话》一课时,学生经过首学、互学环节已经对歌曲演唱有了一定的练习,但是学生表达歌曲的意境还不够。这首歌曲出自音乐理论家廖辅叔之手,描写的本是秋天的景象,但却对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色恋恋不忘,最后两句:“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更是体现了这种情绪。怎么让学生感受这种心情呢?

那天正好天气晴朗,看看窗外,学校门口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正泼泼洒洒地开放,我心一横,干脆把教室“搬”到外面去吧。到了学校门口,学生们不再束缚于枯燥的室内环境,显得特别开心。在经过仔细观察后,我们找到了最红的一株红继木,面对着它再次唱起了《西风的话》。风儿也来和我们一起作伴,它吹起了油菜花可爱的脸庞,印着孩子们单纯的笑脸,伴着轻柔的和声,这不就是诠释《西风的话》的最好作品吗?课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其中一个学生说:“周老师,我从没有在花丛里唱过歌,今天我很开心,我能在这么美的环境下唱歌。”另一个学生也兴奋地说:“今天这节课我也很快乐,原来唱歌会这么享受。”

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老师只是一位领路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每人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在分析作品后,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使学生从理性上升到感性去认识歌曲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去体验作品的美。

三、在音乐课堂给予创造美的机会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六年级音乐《波斯市场》一课中,透过音乐形象的表现,波斯集市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景象被生动地呈现出来,学生们感受到了波斯市场的热闹,通过视频欣赏了公主的美貌、波斯商队的浩荡、玩蛇人的胆识,也对穷人的命运感到惋惜,气势宏伟和富有色彩的管弦乐,让学生们感到了感受波斯的异国音乐风格。紧接着,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对《波斯市场》进行二度创作,分小组对作品中每一个形象情景再现,有让人捧腹大笑的,也有屛着呼吸看的,这堂

课给予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他们亲身参与音乐的热情,也在实践中创造了美。

四、在音乐课堂收获享受美的快乐

美育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教学内容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两个领域。在音乐课上,通过老师精心设计,学生一步步接触音乐元素,从速度、情绪、力度、节拍等方面认识了音乐歌曲,感受到作曲家的作曲背景以及蕴含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自主探究、自由发挥与创造,最后形成自己风格的体验,那么审美能力就会慢慢地提高,学生就能够在美的世界里收获快乐。

作为一名守护孩子美好心灵并滋润精神美育的人民音乐教师,我认为应该担负起培养一批大有作为的复合型人才的职责,让这些孩子能夠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那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立足于课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教育把好关,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享受美。教育者要时常输送高尚的精神食粮,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让美的情操内化于学生的心灵。

最后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用一颗柔软的心倾听花开的声音,感知一叶碧绿的舒展,轻嗅草木的幽香在弥漫,于无声处品大美,于繁芜处听宁静。静待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