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生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堂生活化
九资河镇中心小学朱欣荣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人”的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让“听、动、演、赏、创”互补,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较为清晰。
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生活中生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活动主题,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材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有聆听歌曲、演唱歌曲、创造歌曲三个方面,下面我就具体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聆听”教学,让学生感知音乐
“聆听”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音乐的感受与鉴赏。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应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
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调动多个感知通道,交流互动,升华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1、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
(1)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激趣
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在学唱三年级上册《小小葫芦娃》《小机灵之歌》《通天大道宽又阔》等歌曲时,我就把这些歌曲的背景故事,配上一些相关的视频辅助教学,孩子们被那些英勇的小少年所吸引,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情绪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学唱这些歌曲,既深化了思想教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设计一年级上册歌曲《青蛙合唱》时,我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喜欢猜谜语、听故事的心理,通过猜青蛙的谜语和讲述整首乐曲编成的情节故事,并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聆听的兴趣。
(2)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趣
如在欣赏一年级上册歌曲《祝你圣诞快乐》时,我一上课便出示圣诞老人的头饰问:他们是谁?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带进课堂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有的说“他们是我们的的好朋友,”有的说:“圣诞节来了,他们会在晚上把礼物送给我们”……,看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
我便巧妙的转入聆听环节:“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圣诞老人的祝福吧”就这样孩子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这一课的学习。
2、用为乐曲起名字、编故事的方法,抒发独特感受与见解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可以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为音乐取名字、听音乐编故事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表达对所听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像,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一年级新生而言,他们不识谱、不认识歌词,听觉感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设计不同的问题要求反复聆听歌曲,帮助学生熟悉音乐旋律、感知歌曲形象、感受歌曲情绪,例如:在课堂上问“这段音乐给你们的是什么样的感觉?”改问:“这段音乐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再例如,问:你能为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吗?“改问:”你能为这段音乐配上一个合适贴切的画面吗?“这样的问题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激活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去考虑问题,同时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歌曲上来,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不知不觉对歌曲进行了分析:节奏欢快,歌词好听……从而激起欣赏首歌曲的兴趣。
二、演唱歌曲教学生活化
学习音乐的过程,可以使学习感受音乐美,体验到情感,而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到更真切的情感,并且学会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我对生活化的音乐学习作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总结出以下四点:
1、从听入手,唤起生活经验,感受音乐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就要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情感以及音乐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从听入手是基础,也就是说,我们音乐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先声夺人“。
案例1: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想像一下夏天的夜晚,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歌声时,我们坐在妈妈身边听故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生:幸福、惬意、凉爽、无忧无虑。
师:是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都是这么幸福的,那么下面我们再来想像另一种生活:炎热的田野里,一个人在辛勤劳动,汗水像雨水一样流下来,田野里庄稼长得很茂盛,谷子、玉米很快都成熟了,可她回家以后,还要去采野菜,她吃的是野菜和谷糠。
严寒的冬夜里,她走在厚厚的雪
地上,身上穿着破烂的单衣裳,手上却捧着一件狐皮长袍,原来她是去给地主送刚缝好的棉衣,她一步一滑地艰难地走着,道路显得越来越长,而她终于又冷又饿跌倒在了雪地上,……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此时学生都异常的安静,似乎都在想什么?)
生:凄惨、悲惨、痛苦。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一首曾经打动了千万少年儿童的歌曲,即《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首先我们听第一遍,听完讲讲你的感受。
(听音乐,讨论……)
解读:音乐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最接近人天性的东西,要让音乐感动自己,首先便是聆听,然后,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悟。
以上的这个教学片断,学生感悟到的东西真的不少;有的学生说歌声前半部分欢快,表达了如今幸福生活,后半部分低沉,是妈妈在回忆过去苦难的生活。
有的学生说,这首歌曲用不同的力度表现不同的情绪,有的学生说今天幸福的生活为之不易,有的学生说她的爷爷也讲述万恶的地主。
课堂上学生讨论时气氛热烈,表现得很有话说,一改以往欣赏课不感兴趣的课堂局面。
2、教师应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范唱、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一般说来,歌唱对于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即为音准。
合适
的速度,完整的节奏,良好的呼吸与正确的口形对于范唱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范唱《山谷静悄悄》这首歌时,用中速、急呼缓吸的方法和中弱(MP)的力度处理全曲,听起来有山谷幽幽、回声袅袅的效果;而范唱《采金秋》则应用稍快、跳跃、稍强的力度,这样可以表现出小朋友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样子。
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学习音乐并不是那么难的。
3、结合生活,反复练习,表现音乐
生活化教学中学会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用歌声、乐器及综合性艺术表现等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节奏训练是表现音乐的基础。
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音乐是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律动、语言相结合,配以相应的乐器,对于节奏训练作了一些生活化的尝试。
a.利用身体摆运来培养学生的节拍感、韵律感。
b.结合日常活动中的动作进行节奏训练。
利用学生走、跑、跳等已有的经验,发挥其对节奏的感受力,联系常用节奏进行练习,如:
×× | ××××|××××××|×-|
走走跑跑跑跑跑跳跳跑跳跳走等,帮助学生建立
起节拍的衡速感,
c.结合生活中的语言进行节奏训练。
4、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
(1)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
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
例如在教学《卖报歌》时,可以把音乐家聂耳当年在上海认识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后,写下这首歌的一段经历讲给学生听。
通过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想象一下报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
从而在学生心田里埋下对报童无比同情之感,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
(2)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
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
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
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
解,展开“音乐想象”。
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了解到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演唱时不同的感情处理。
教学实践证明,由于重视了歌词教学,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
学生每每唱到“……可怜他死得这样惨”时,都热泪盈眶,仿佛看到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3)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
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
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
如《小白船》这一课,彩色插图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邀游星空,全图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边唱边看彩色插图。
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随着美妙的旋律,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神秘的夜空,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
三、“创造”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不光喜欢新奇直观的画面,更喜欢参与一切娱乐活动。
在教学中可根据新课内容,充分利用音乐、视频、环境布置、道具等元素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使学生进入角色,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陶醉在这情境之中,使学生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1、为歌曲创编动作
如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像,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如在教唱《海鸥》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想像,创编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创编出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唱“飞到西来飞到东”时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或前后飞、或左右飞、或旋转飞;唱“你迎着惊涛骇浪去飞翔”时有的同学双手晃动,有的同学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海鸥不怕吃苦,坚强勇敢;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练习起来也很认真。
2、为歌曲改编歌词
小学生像海绵般的吸收新知识,每次听到的词句经过大脑储存后,就想找机会来应用,有的孩子能很轻松地把学到的词句灵活运用,让我意想不到。
歌词的创作是要学生马上反应的,在不改变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代换词的方法,
要求学生用新词句代换。
这种办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灵敏度、思维力和学生即兴发挥的才能。
这种办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勇气和创作的自信心。
有的同学虽然曲调把握得不够准确,可歌词却编得朗朗上口。
学生创编歌词的兴趣远远超过你教他去学习一首新歌。
一张张稚气的脸,一副副可爱的笑容,不正闪现出他们创作的智慧火花和成功的喜悦。
因为他们不是为学会别人的东西而高兴,而是为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如在教唱《粉刷匠》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曲调创编歌词。
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将歌名改为《我是一个值日生》:我是一个值日生,工作很负责。
我要把那大教室,擦得很干净。
擦了桌子又擦窗,抹布飞舞忙。
哎呀我的两只手,酸呀酸死了。
有的同学创作的却是《我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飞行员》、《我是一个小警察》等等。
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
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
3、开展小型竞赛,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
成功的体验。
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
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或者要求接口唱,或者要求编词唱。
并由师生共同讨论评出三个奖项:金百灵、银百灵、铜百灵。
我也知道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对于一些能自信而歌的学生,要求他们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对于一些对独立唱歌感到紧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背唱歌曲;而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信心、惧怕唱歌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不同的学生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逐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
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唱歌潜能,使部分学困生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唱歌的恐惧,树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喜爱唱歌。
4、在生活中学唱歌曲
我们引导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寻找音乐,学习歌曲,跟电视学,跟CD学,跟其他人学。
学会以后,在班里进行交流展示,大家认为也想学,则可以在班里学唱。
因此,人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来当“小老师”。
高段同学识字较多,他
们学会的歌曲有《西游记》片首曲、《青藏高原》、《葫芦娃》……,低年级学生也很不错,《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主题曲,也唱很有板有眼。
5、自制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当一首歌曲学会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开动脑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拓展思维空间,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
如将装奶粉的铁盒包上布,做成小鼓;将易拉罐和茶叶盒扭在一起,做成了两种声音的打击乐器;用塑料袋模拟风声;塑料瓶装上沙子模拟沙沙声;还有几串钥匙当作串铃。
当同学们采用各种演奏形式创造性地即兴为歌曲伴奏时,神态是那样的认真,节奏是那样的整齐。
自制简易乐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创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效地把音乐创造活动附诸于教学实践。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赋予每位音乐教师五彩缤纷的教学舞台,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也只有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