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1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着手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在解决温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大规模地发展信息化。有专家指出,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的个别信息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算太大,有的相差不过十几年,极个别技术只有几年而已。这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已具一定程度。

中国真正的信息化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所以,在如何划分中国信息化进程上显得比较温和,不像城镇化,工业化那样针锋相对,纷繁复杂。除了从工业发展角度划分信息化的历史跨度较长外,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近20多年的信息化发展进行划分(见表1)。从表中可知,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两大阶段,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阶段或七个阶段。究其原因是依据不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

表1近年来中国信息化进程研究论著比较

作者论著名称划分阶段划分内容时间跨度出版时间

汪向东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两大阶段信息化

1983—1998 1998

韩建新信息经济学两大阶段信息化

1983—2000 2000

王亚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历程和成就三大阶段高新技术1958—1999 1999

陈小洪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政策初探四个阶段计算机

1956—1999 2000

刘寅当代中国的电子工业四个阶段电子工业1949—1985 1987

吕政快速增长的电子信息产业两大阶段电子信息产业1949—2000 2000

赵小凡推进国家声息化七个阶段信息化

1990—2000 2001

姜爱林21世纪初中国信息化发展研究三大阶段信息化

1983—2000 2001

乌家培经济·信息·信息化三大阶段信息化

1995—2010 1996

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三个阶段信息化

2000—2050 2000

二分法。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0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算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成立为止;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时间从1993年算起,到2000年止。另一种是将新中国成立至今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1979—2000年为

第二阶段。

三分法。将改革开放至今的信息化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1992年)为起步阶段,从1983年国家初步制定信息技术发展政策起,至1992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为止;第二阶段(1993—1997年)为全面推进阶段,从1993年国家成立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起至1998年国家成立信息产业部前为止;第三阶段(1998—2000年)为加速发展阶段,以1998年国家成立信息产业部至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出台止。另一种是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角度,将新中国50年“信息化”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58—1978年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初创阶段,从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数控机床算起,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止;1979—1987年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开拓阶段;1988—1999年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阶段,从1988年“火炬”计划起,到1999年为止。还有一种是对“九五”及2010年的信息化发展进行划分:1995年到1997年6月为试点启动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试点项目,进行系统协调;1997年7月至2000年为初步信息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初具规模,重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实现国内外联网;2001年至2010年为基本信息化阶段,全国规模的国家级信息网络初步形成,中国与国际信息网络的信息流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后一种是以计算机产业为重点,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信息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956年到1965年为计算机启蒙阶段,1966—1977年为计算机曲折发展阶段;1978年到2000年为计算机快速发展阶段。

此外,也有学者将近10年来信息化发展划分为7个阶段:1993年为第一阶段,1994年为第二阶段,1996年为第三阶段,1997年为第四阶段,1998年为第五阶段,1999年为第六阶段,2000年为第七阶段。

种种文献表明,关于中国信息化进程的划分,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说法。笔者以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信息化端倪难现,大多只停留在个别特殊企业,特殊行业或少数实验室,不具有普遍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信息化才开始纳入议事日程,并由低到高渐次发展。因此,笔者在这里重点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信息化进程进行研究,且以为划分四个阶段为宜;

1.11978—1983年为信息化酝酿阶段

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被誉为科学的春天。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作了长篇重要讲话,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全国科学大会以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信息技术跃进了新的发展进程。这一阶段,信息化问题开始并已经引起了有关单位和部分科研人员的关注,但特点是处在酝酿阶段,还没走上运作轨道。1980年,电子工业主管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军工企业要实行军民结合的精神,作出了军工企业加快军用转民用的战略性决策,由此使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能力逐年提高。1983年,国家制定新技术革命对策时,首次把发展信息技术纳入国家政策,信息技术开始凸现。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会议可以说是全国科学大会,标志性文件主要有:1978年12月国家制定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80年12月全国科技大会通过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

1.21984—1992年为信息化起步阶段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后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中国信息化的序幕。同年12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把电子和信息产业的服务重点转向发展国民经济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决定。同时,国家把电子及信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对它们的发展实行优惠政策,同时把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并以此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1986年3月,国家科委编制了《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俗称“863”计划,同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纲要,1987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组织实施。在“863”计划中,信息技术被列为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包括智能计算机系统、光电子器件与微电子、光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新型信息获取技术与实时图象处理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1988年5月,国家又制定了“火炬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宗旨是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技术商品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国际化。1986年10月,国务院还从宏观计划方面作出决定,要求在“七五”和“八五”期间,下大力促进电子工业发展,并选择把集成电路,电于计算机,程控交换机,软件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它们的发展实行优惠政策。1984年前后,电子技术应用的重点是设备改造与生产过程控制两个方面,1986年至1990年前,电子技术应用的重点是机床改造,工业炉窑控制、水泥生产、化肥生产、橡胶加工,电力负荷控制等六个方面。199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5月,国家计委召开全国第三次产业规划会议,决定和会议都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列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1982年,撤销了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和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成立了电子工业部。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1987年,国家计委的计划中心,预测中心与信息管理办公室三个单位合并组建了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1990年3月,具有全国社团法人资格的信息行业民间组织“中国信息协会。在北京成立。

1986年2月,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987年11月,全国信息化与商品经济研讨会在经济前沿地温州召开。1991年10月,亚太地区促进信息化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1984—1992年,信息化起步阶段的标志化文件有:1985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1989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报告》,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2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4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六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进一步搞好机械电子工业全国行业统筹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等。

1.31993—1997年为信息化全面推进阶段

1993年3月,朱镕基副总理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即金桥工程),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赋予五项任务和职责:一是对全国性经济信息化社会系统工程项目(如“三金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