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迁初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7-01 作者简介:黄云生(1968-),男,汉族,安徽合肥人。青海民族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 2006 级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西北近现代民族史。
44
黄云生: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迁初论 近代西宁县历年人口一览表
西宁府 (青海省)
西宁县 (西宁市)
资料来源 备注
清咸丰 3 年 (1853)
总数 1196054 男 女
总数 262676*
青海省数据来自《战时内务行政应用统计专刊·户口统计·青海省户 口统计表》(内务部统计处 1938 年编印),西宁县数据来自《中国人 口·青海分册》第 61 页。
民国 29 年 (1940)
总数 1512823 男 764653 女 748170
总数 437017*
摘 要:人口变化是西宁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代西宁人口变化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指出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 化的几个特征:第一,近代以来,西宁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第二,城市人口发展相对缓慢,籍贯构成中本地人口居多;第 三,城市人口职业构成出现细密化倾向。
关键词:近代 西宁 城市人口
西安 156.3
上海 127.8
口性别比不仅远小于中心城市,而且也偏离其历史上的数 据,甚至低于自然状态下正常数值。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 象。在此,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诸因素:其一,西宁的城市 人口来源与中心大城市不同,一般说来,近代中国城市人 口增加的一个最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并 且多是青壮年男性,致使性别比偏高,而西宁城市的近代 工商业落后,吸纳农村劳动力作用不强,再者,西宁周边人 口中有相当数量的蒙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传统的游牧 文化对城市文明的追求不及内地汉民族强烈,周边农村人 口进入西宁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不及中心城市,这方面的 证据可以在稍后的人口籍贯分析中得到验证。也就是说, 西宁城市人口中农村劳动力比重不大是原因之一。其二, 清末民国以来,马家军阀依靠军事实力逐渐在政治上统治 了青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又大量的扩充军队,抽 抓壮丁,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军队人数急剧 膨胀,而通常情况下,人口统计是不包含军人的,当然必然 造成性别比失调。其三,西宁地区藏传佛教兴盛,境内分布 着大量的寺院,也有许多男性进入寺院当了喇嘛,这些人 口并没有统计在内。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西宁 城市性别比与中心城市相比明显偏低。
二、近代西宁城市人口结构变异
城市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它们的变化是 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探究人口结构的变异是 研究西宁城市近代以来发展的最直接的环节。
(一)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化 人口自然结构是按人口的自然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 个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结构,年 龄结构和籍贯构成。它们可以反映城市人口的来源以及城 市经济的活力。因西宁城市的独特性,同中国近代大部分 城市不同,西宁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变化并不显著。 1.西宁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 通过上图我们很清楚地观察到,1947 年西宁城市人
女 24265睁 268016 165446 170392 404953
1947 年 10 个中心城市的性别比[5]
城市名 性别比
南京 142.27
北平 136.7
天津 136.9
青岛 128.6
重庆 137.7
沈阳 121.7
汉口 113.1
广州 110.8
性别比 100.09睁 129.56 122.27 115.45 115.94
的比例,反推西宁市正式建立前府城,关厢及省垣周边紧 邻乡村的人口,从上表看,1947 年西宁城市人口有 66466 人,按比例计算,1908 年西宁城市人口约 32991 人,近 40 年,城市人口大约增长了一倍多,说明近代西宁城市的发 展已到达了一定的规模,但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 识,不能对西宁城市人口发展估计过高。如果我们再比较 同期东部发达地区,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1899 年城市人 口总计 60000 人,到 1938 年总人口达 272000 人,近 40 年 增长了 4 ̄5 倍[2],差距非常明显。我们要承认西宁城市人口 发展的相对落后的一面。
45
黄云生: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迁初论
西宁城市人口的性别比[3][4]
总计

1947 年 1922 年 1912 年
48553睁 615249 367737
24288睁 347233 202291
1909 年 1853 年
367114 874418
196722 469492
说明:带睁号数字为西宁市数据,其余为西宁府数据
一、西宁近代城市人口数量变化 (一)近代西宁人口数量模型的建立 研究城市人口需要必要的历史数据,然而,历史数据 的记载限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大多不能直接应用,需要借 助科学的方法进行修正,建立合理的人口数量模型方可。 西宁城市人口的最直接基础是西宁府城及关厢地区 人口,历史上西宁府辖地甚广。所以,只有以城市建成连片 区内的人口数量作为城市人口数量才能相对准确地反映 城市人口的真实状况,对于分析城市本身人口数量及等级 规模才具有实际意义。结合近代西宁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 特点,本文把府城及城厢以内(包括城池及关厢两部分)和 邻近周边地区[1]人口数量视作其建成区内人口数量。邻近 周边地区相当于今天行政区划中的城市郊区,这也是较合 乎实际的方式。 1.数据的收集及修正 在实际统计中,不仅城市城厢人口数量没有系统完备 的文献记载,城市行政辖区内人口总数的统计资料也相当 匮乏,一些主要文献记载属境人口数讹误不少。更棘手的 是西宁府辖地在近代几经调整,或裁或改,或立或分,属境 人口数没有可比性,必须经过修正才具有参考意义。如何 修正成为研究的最关键问题。通过对近代西宁府历史沿革 的比照中发现,虽然西宁府属境多次调整,但是西宁县大 致未改,直到 1930 年才有变动,幸运的是,这些变动大体 都有记载,有了这些线索和史料,就可以通过相关推断得 到所需数据。
《内政年鉴·警政篇·户籍行政》(1936 年 4 月版)
民国 10 年 (1921)
总数 450297 男 247765 女 202532
总数 184574 男 女
《内政统计月报》(1946 年 7-9 月合刊附录)
民国 17 年 (1928)
总数 428605 男 女
总数 108010 男 女
《甘肃通志稿·民族志》
(二)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 西宁城市人口的变化最具有意义的部分是人口社会 结构变化。近代以来,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行业和职业,职业 结构日益细密化,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弱,也不稳定,但是这 代表了一种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因而意 义重大。下面就西宁城市人口的民族构成、教育程度和职 业构成作些述论。 1.西宁城市人口的民族构成 自古以来,西宁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在历 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或此兴彼衰,或此迁彼徙,各领风骚百 十年。近代以来,汉族回族比例不断上升,蒙藏等少数民族 比例减少。据 20 世纪 30 年代西宁县统计,汉族已达 65%。具体的构成见下表。 在古代,西宁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到了近代,汉、回 族为主。其原因有以下二点:其一,蒙藏等以游牧文化为主 的少数民族,在近代城市化潮流下有流出城市的趋向。其 二,因生产方式的原因,回族汉族有趋向城市居住的潜在
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精细化是人口研究的主 要内容,通过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研究能够揭示出城市近 代化的过程。因此,近代城市人口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较 为活跃,已出版的著述甚多,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东部 发达地区。由于多种原因,西北地区特别是青海地区近代 城市人口研究几近空白,本文借助于已有的史料,试对西 宁地区近代城市人口发展作一初探。
民国 20 年 (1931)
总数 637965 男 336238 女 301727
总数 259318 男 女
青海省数据来自《内政年鉴·警政篇·户籍行政》(1936 年 4 月版)西 宁县数据来自《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上),甘肃省图 书馆,1986 年,第 314 页。
民国 25 年 (1936)
总人口 外省人 外侨 本省外县人 本地人
71098 5485
24
7040
58549
100% 7.7% 0.03%
9.9%
82.37%
1929 年北平市人口籍贯构成表[7]
总人口
本地籍பைடு நூலகம்
外地籍
919887
386075
533902
100%
41.96%
58.04%
显,将近一倍。当然,其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其一,西 宁自古以来就地处边陲,经济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社会经 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近代工商业几乎处于萌芽状态, 对农村劳力的吸引力不够。其二,自民国以来,马家军阀极 力维护自己的地方统治,千方百计地阻挠青海经济与全国 经济的交流融通。在贸易上实行政府垄断,大量外来客商 纷纷破产,民间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许多外地客商只得 回原籍,地区间的人员物资流通被人为隔绝。这种主观因 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导致了外地籍贯人口明显低于中心城 市。
2.西宁城市人口的籍贯构成 籍贯构成反映了某个城市的人口来源。一般情况下, 人口籍贯构成中本地人口比例大说明该城市的人口流动 率低,进而也揭示该城市与外部的交流不够,工商业的吸 引力和辐射力较弱。以下我列举了西宁市和北平市人口籍 贯构成以便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二市本地籍人口比例差距相当明
1949 年西宁市人口籍贯构成表[6]
说明:1.带 * 号的数据为通过换算所得。 2.1931 年以后西宁县数据换算公式为:新西宁县人口数×换算系数 换算系数为 1931 年互助县与西宁县人口之和除以西宁县人口 3.1931 年以前西宁县数据换算公式为:新西宁县人口数×换算系数 换算系数为 1908 年西宁县与西宁府人口比减去(该年—1908)乘以 0.09
青海省数据来自 《内务部后方各省市户口统计·青海省户口统计》 (内务部统计处 1943 年 9 月编印),西宁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青 海分册》第 61 页。
民国 36 年 (1947)
总数 1308943 男 662310 女 646633
总数 309444* (66466)
青海省数据来自《青海省人口统计报告表》,西宁县数据来自《中国 人口·青海分册》第 65 页,西宁市人口来自《西宁风土调查记》。
第 19 卷第 2 期 Vol.19.2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norities Teachers College of Qinghai Teachers University
2008 年 11 月 Nov.2008
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迁初论
黄云生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7)
(二)西宁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 时还是政治、战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西宁市人口发展变化的原因 近代前 50 年左右,西宁县人口基本上呈下降的趋势, 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首先,自 1861 年到 1873 年,西北 地区爆发了长达 13 年的西北回民起义,大量人口在战争 中死亡或迁徙,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急剧 减少,此其一也。其次,西北地区 19 世纪 70 年代,频繁地 爆发旱灾、冰雹、风灾及鼠害等自然灾害,人民流离失所, 饥民遍野,死者无数。西宁人口自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人口减少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自 1896 年以后,西宁市人口 大致上呈上升的趋势,仅仅在 1928 年和 1940 年出现了明 显的拐点,也就是说,偏离了正常情况。如果我们联系到当 时的历史事实就可以发现,这些数据有它的合理性。1928 年西宁人口急剧减小的原因是因国民军入甘激起了河湟 兵变,给河湟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西宁人口自然 会受到影响。1940 年人口出现了突然增加其背景又是什么 呢?一是 1938 年,青海省开始编组保甲,清查出了相当数 量的隐漏人口。二是因为抗战时期,沦陷区大量的难民纷 纷内迁,地处后方的青海,也容纳了一定数量的西流人口, 西宁自然是青海的首选。 考虑到这些历史因素,再对照下面的图表,我们就可 以粗略地认为:自 1840 年以来,西宁县发展经历了先降后 升的过程,特别是 1896 年以后,除个别年份外,西宁县一 直处于上升趋势中。近 50 年,人口大约增长了一倍多,从 历史上看,这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它反映了西宁经济的 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以上我们讨论的对象是西宁县人口,西宁市人口如何 呢?鉴于西宁设市较晚,同时,历史上西宁县人口统计数据 的不具体不系统,没有区分城内和城外人口,我们在这里 只能依据 1947 年和 1949 年西宁城市人口与西宁县人口
总数 874418 男 550492 女 323926
总数 328250 男 女
《西宁府续志》卷之四《田赋志》
清光绪 34 年 (1908)
总数 361255 男 女
总数 153595 男 女
《甘肃通志稿·民族志》
民国元年 (1912)
总数 367737 男 202291 女 165446
总数 147095 男 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