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22题。(15分)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寡助之至(很少得到帮助到了极致)(2)亲戚畔之(亲戚背叛他)

(3)所恶勿施尔也(百姓所讨厌的不去实行罢了)(4)兽之走圹(野兽走在田野里,之:无义)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

句子: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翻译:百姓变得仁爱,就像水将要流下,野兽走在田野里(一样自然)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2分)

4.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不一样:前者为“正义” 后者为“方法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熔冶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用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追者反曰通“返”(返回)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_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______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5、乙文中“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2分)

三、解释下列实词:

⑴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支持失道:违背道义。⑵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⑶城,内城。

首发语词。得,得到,获得。⑹然,可是。而,表转折。⑺城,城墙。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革,武器装备。坚利,坚固锋利,精良。米粟,粮食供给。多,充足。委,放弃。而,表承接。去,离开。之,城。是,代词,这。⑻域,界限,这里是限制的意思。封疆,疆界。封,界疆。以,凭,靠。⑼固,使…巩固。险,险要。威,震慑,使人害怕,屈服。利,锋利。引申为精良。⑽道,治国之道。者,的人。寡,少。⑾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戚。畔,通“叛”,背叛。⑿顺,归附,顺从。⒀君子,指上文中的“得道者”。所,众叛亲离者。必,一定。矣,表肯定语气。四、古今异义词。

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

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

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

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

:

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

是(古义: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今义:判断动词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六、虚词。

以①凭以天下之所顺②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之:①代词他亲戚畔之。②助词的三里之城。③动词到寡助之至

而:①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洌②表顺接夫环而攻之。③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于:①从舜发于畎亩之中②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由于而死于安乐也

七、一词多义:

^

国:⑴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⑵国家国恒亡。

利:⑴有利地利不如人和⑵锐利兵革非不坚利也

八、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九、本文主旨: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十、相关成语:得道多助

十一、关于本文的对联。

①有道百姓不弃无德万民皆责②得道得民得天下失义失心失苍生

$

③得地不如得利取利那比取民④暴君穷黩武仁者得人心

十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2)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十四、用原文语句回答。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文章经过论证,得出怎样的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