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帝国经济趋向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帝国经济趋向浅谈

-------《剑桥晚清中国史》读后感

通常我们所说的晚清大致指的是1840年第一次中英战争至1911年清帝逊位这段时间,这中间清帝国在内战和外国侵略中风雨飘摇,貌似强大的帝国也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1870年后内战的隐患已大致消除,清政府也认识到了外国人洋枪洋炮的厉害,开始办起了洋务运动,但政治和经济上的无作为终究导致了清帝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虽然清国在之后逐渐开始了体制的改革,但终究还是太迟了,帝制在1911年最终是结束了。

那么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晚清的崩溃是否是与历史上的许多长期政权一样,是因为经济上的崩溃从而导致的改朝换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闲暇之余阅读了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后,似乎找到了答案。该书下册第一章就详细的讲了帝国晚期的经济趋向,通过详细阅读,我总结了一下晚清农业、近代工业、贸易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大致内容如下。

(1)20世纪以前的中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主体是农业,要理清晚清的经济就必须对他的农业有一定的了解。1840年以后,期间虽然在太平天国之乱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口,但他的总的趋势是人口在缓慢的增长,然而耕地却没有相应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人均田地面积的缩小,在华北地区尤为明显。

虽然可以肯定1870到1911年间农村生活水平没有改善,但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缩小,就出现了农民生活水平急剧而长期的下降。这中间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农作物的总产量有所增加,足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但这种增加并不是由于农田技术或组织有了任何重大的变化。显然农产物的增加主要是农民转种了能在每个单位土地上获得更多粮食和收入、同时又需要更多劳动进行耕种的作物。此外,1905年后虽然由于庚子赔款地租收入激增,但也没有系统的证据来判断晚清后期的状况是愈来愈坏。因此,在清朝的最后几十年中,中国农业大致特点是:土地和资金不足,过剩的劳动力产生的收益有所减少。但是许多迹象表明农业仍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中,如果人口没有急剧增长的话。不过由于农业发展太过缓慢,广泛工业化的可能被牢牢地束缚住了,这也可以从清改革的困难中可以得到启示,清帝国确实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2)关于近代工业,由于1895年前在清国界内开设外国工厂是非法的,因此外资工业在中国规模很小。但《马关条约》使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后,外国对中国的经济渗透日益加剧,这其中英日包了整个“工程和造船”行业,煤矿以英国为主,而满洲大多数数企业为日俄投资。从中可以看出日俄对中国的争夺程度,并且为了夺取在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直接触法了日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日本胜出,这也增大了中日之间的差距。而中国自己早期的工业化增长是微不足道的,并且大多也是官督商

办的,极少有纯商办的。因此晚清的近代制造业的整个发展前途是受限制的,因为中国连近代的银行制度也并不存在(银行业一直被英国所垄断)。中央政府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都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而如果没有这个体制,近代企业就不能繁荣发达。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由于外国人已经索取的特权,他也不能保护“新生的”华资企业,使他们能和进口货和在华外资企业的产品竞争。尤其是由于受农业的限制,城市人口的生活未能得到保障,因此城市发展也受到限制。

(3)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由于中国交通运输的各种局限性,19世纪中国全部贸易的大部分,是由小规模地方贸易组成,大部分农村中的粮食相对的保持着自给自足。此外中国本国商业的市场结构也被交通牢牢地束缚而不是沉重的官方勒索。而由于中国开放门户后,茶叶出口不断减少,外国产品(鸦片、棉布为主)不断涌进中国,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失。而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在满洲的贸易比重大量增加,美俄的比重也较之以前增加,这中间也能一窥以后各国在华势力的大小。实际上,由于外国银行通过垄断对外贸提供资金,也控制了外汇市场。种种迹象表明外国通过对中国的经济垄断,不断输入外国产品,输出白银,不断剥削中国工人,这种经济侵略方式较之野蛮的战争是更加致命也是难以防范的。但不得不提的是由于交通运输的局限性,除了主要的通商口岸以外,贸易结构和促进贸易结构的各种制度设施与半个世纪以前相

比,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未受外国经济侵略的影响。

(4)关于行政政策与经济的关系,前面已经说过,帝国赖以生存的农业并未崩溃,仍能维持秩序和征收税赋以支持清帝和他的官僚机器。但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大量的战争赔款,传统的财政制度无力迅速作出反应,政府被迫只能向外国贷款求助。而由于巨额外债的偿还以及军费赔款等,北京原本就窘迫的财政资源就更加枯竭,加之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减弱和对海关控制的缺失,使帝国政府根本无力改变它的近代经济,更不用说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但是清朝没有垮台,主要原因是民众只反对过分沉重的捐税。可是以后的情况更加糟糕,到了1911年,不但它的财政资源,而且它的政治力量都成了没有根基和不起作用的因素。当北京政府在1900年后慢慢地开始打破思想上的抵制而在各个方面进行“全国的开发”时,它不但缺乏必要的政治控制,而且还负着外债,这些外债又优先拿走了它借以开始进行发展的财政资源。因此在它开始借外债的从中进已经酝酿着以后的悲剧了,然而借外债又看似是延续清政权唯一的途径。

终上可以大致总结出:大量事实证明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用它可能掌握的技术(机械的和组织的)进行发展的极限,大部分人的生活接近最低水平,但不得不着重指出的是,仍离最低水平有一段距离。社会动乱和阶级冲突只是地方性的,并没有影响到整个清帝国。因此可以大致得出清帝国的崩

溃并非产生于经济制度本身,假使没有武昌起义、南北议和,它仍能在旧有经济制度上苟延喘喘,直到连经济也崩溃掉。

另外我也发现外国列强向中国的经济渗透不断加大,由原先的英国、法国,到1870年后俄国、德国、美国也逐渐加入经济入侵的行列,《马关条约》后日本在华资产急速增长,日俄战争后在满洲取代了俄国成为最大的投资者,从中也可以看出以后列强在华势力大小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