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文化产业学术研讨会在交大召开
2013年6月8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文化产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教师活动中心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飞、文科建设处处长蒋宏、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云南大学研究院院长李炎、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望舒、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蒯大申等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一线的资深学者、专家到会祝贺。
徐飞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和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对《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编辑部背后的学术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十年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和给与了高度评价。徐飞说,作为国内第一个开办文化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第一家联合文化部成立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第一本汇集文化产业管理类文集的学术期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系在以胡惠林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为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希望《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下一个十年,至臻卓越,再创辉煌。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齐书深以“开文化之头,研文化政策”破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学术精英对《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以及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长久以来所奉行的学术自律、先锋精神和专业品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表敬意,并就如何提高《评论》质量谏言献策,针对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如何融入实践、指导发展给出了切实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会议协办方的代表——上海苍南商会商会会长、东海舰队原副司令员刘际潘将军以军人的视角,高度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文化产业学科的前瞻性、《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恪守奉行一以贯之的学术品格、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并对“文化改变中国、产业成就梦想”充满期待。
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的领导下,《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始终倡导学术自由与平等、鼓励思想碰撞与激荡,坚持社会关怀与责任,已经成为关注文化产业人士发表学术见解、交流学术观点的开放性平台。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已刊出17卷,文章417篇,其中涉及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74篇,稿件来自全国及海外150余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内容涵盖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与文化经济、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内容。
本次文化产业学术研讨会共分四场,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单世联、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江本东、《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执行主编李康化主持。研讨会广开言路,以“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配合文化产业实践”为主题,就当前文化产业发展GDP挂帅造成的“有体无魂、有术无道、有庙无神”的文化涵养欠缺导致市民精神式微的文化现象给与了深刻地反思、自省、批判和关照。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要能够“延老开新”“内联外传”,加强文化产业产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走进文化生产一线,融入文化创造,以学术性、理论性回答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圆以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强国之梦。
单世联教授为研讨会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历经十年艰苦地努力,方才成就了今日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未来十年,虽感任重而路远,但将会继往开来。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为核心,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由量而质的进一步提升,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