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政治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政治思想与其现代价值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社会动荡。
老子根据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政治思想,并为后世所借鉴。
本文通过叙述老子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哲学背景来评述其政治思想以寻找其现实价值。
关键字:老子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一)老子与其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存在背景
老子,即老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传说他姓李,名耳,官拜周朝守藏史。
他生活于春秋晚期。
他生活的年代与孔子同时,却产生了儒学不同的道家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有一部《老子》传世,也称《道德经》。
老子思想涉及面广泛,本文主要以其政治思想为主。
老子的政治思想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枝独秀,以绝圣弃智与绝仁弃义为基本主张的老子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存在有其特殊的大背景。
春秋战国战乱纷争,这也是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剧烈变革的时期。
旧的生产关系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巨大作用后,这样的生产关系就渐渐难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封建地主阶级此时出于利益的需要开始与旧生关系的代表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发生冲突,其目的在于改变阻碍封建地主阶级发展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战争因阶级利益的矛盾而爆发,疯狂的利益争夺导致了人口的剧减。
战争不仅需要人,还需要钱粮,国家机器逐渐承受不了巨大的开销,而转向民众,横征暴敛由此发生。
战争与赋敛导致了社会的混乱,百姓的贫苦。
老子,作为史官,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存在的问题,不过尽管他有心改变社会,但却又无力改变现实。
当时较为放松的思想领域成为老子的排解场所,他在通过现实与自己的了解逐渐形成自己对于政治的观点。
另一方面,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基于其以“道”为核心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阐发的。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宇宙万物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最后都要返回到它们的本源—“道”,老子把“道”的这种特点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二)老子主要政治思想的评述
1.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
其实老子并非真的支持无为,他认为有所为应遵循“道,遵循自然规则”。
老子要求统治者因任自然,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使其充分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此,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
老子认为,超出自然的“有为”存在,必然会引发统治者对私欲、权势的无限追求,同时势必榨取庶民百姓的脂膏,威胁人民的自由安宁和生存。
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统治者与统治阶级提出了高要求。
老子要求他们以百姓之心为心,要求他们少私寡欲、清净无为,要求他们无事治天下,同时却也要求他们“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样的政治思想反映到现实当中,老子反对横征暴敛,反正长年征战,反对统治者过度“有为”。
由于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老子看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民众的重要性。
然而,老子并非对百姓全无要求。
他认为对百姓应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老子认为社会
动乱不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礼义制度和文化知识。
有智慧的民众运用智慧将反抗统治者的统治,必将越治越乱。
另外,道家还认为,与民休养生息需抛弃仁义礼文的说教与束缚。
老子认为,礼”已演化为繁文缛节,拘锁人心,同时成为统治阶级剽窃名位的工具。
“礼”使人变得虚伪浅薄、华而不实,使人民内心不悦而又勉强应付、逢场作戏,既浪费时问、精力和感情,又败坏社会风气,造成整个社会道德和官场道德的堕落。
2.小国寡民
老子的政治理想在于“小国寡民”。
他将他的政治理想描绘出来:“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至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也就说,老子看到了国家的阶级性,政治性,暴力性。
他在自己的时代中追求一个桃花源式的国家,一方面,人民质朴,守信,有着优良的品质,同时生活得很好。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这样的社会是不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存在,首先重要的生产力就相当的低,于是人又难以获得美好生活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老子的前瞻性。
(三)现实性价值
回到今天,老子的政治思想自然不可能生搬硬套,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老子就是一个乐于想像心中理想国度的一个人。
老子对于统治者或统治阶层的要求,让我们看到一个有限的,有节制的国家管理者或政府对于国家与人民的重要性。
老子看到了一旦政府获得了过多的权利或有过多的私欲,它必将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无辜的人民。
政府的无为,一方面有利于政府行事效率的提高。
政府的无为将减少政府的管理范围,这样一定数量的冗余部门,冗余人员将被删减。
另一方面,政府的无为保证了人民的个人权利,尊重人民的私人生活,但是无为的尺度把握不好的话,政府的基本的,助于社会运行的职能得不到完美的发挥的话,也不利于社会发展。
此时,老子提出,以百姓之心为心。
这句话,我们看来,可以说以人民的需求为基准办事。
也就是经常说的“为人民服务“。
不仅在政府职能范围,老子为其定了限制。
政府的治理与行事风格方面,老子提出了管理者应少私寡欲、清净无为,他们无事治天下,“治大国若烹小鲜”。
既要求他们节俭、少谋私利,同时还要求他们治国细心,谨慎。
不得不说是对统治者的品格与能力的双层要求。
尽管老子推崇的“小国寡民”思想有其消极因素,但是老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看到了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当今,众多大城市都在竞相发展,高楼大厦林立,城市化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然而,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也慢慢看到,在繁华背后,大社会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会道德沦丧等都为飞速发展的大城市敲响了警钟。
同时,社区的需求应运而生,如何在一个庞大的城市环境中,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道德伦理成为社区的另一项功能。
传统思想的糟粕是难以避免的。
就像老子的扼杀民智,牺牲民利,为了统治而统治。
他的某些观点没有看到民众的真实需求,没有看到民众作为人的政治、文化、基本权利需求。
总的来说,老子还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参考文献:
[1] 何德俊.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4):7-10.
[2] 毛艳明.老庄道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唯实,2007,(11):33-36.
[3] 余萍,王颖.“自然无为”——对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7):117-117.
[4] 杨利娜.老子的政治思想及其对后世政治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68-71.
[5] 周剑林.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