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耻与知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耻与知耻教育
宁城县天义第二小学李凤鸣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他应该具有很浓的民族人文色彩和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因为人文特征是一个民族最具有特色的标志,抛开人文色彩的任何教育都将渐渐使民族特色淡去,最终导致民族的消亡。所以,抛开人文色彩的任何教育,都将是苍白无力的,更不会被人们和规律所接受,德育尤是如此。
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德育效果不佳有目共睹。究其原因,除了我们的学校德育切入点的泛化、德育策略和方法的失当、德育政治色彩过浓外,更重要的是德育内容脱离民族传统实际、造成学校德育远离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特色,使德育失去中华传统人文色彩的结果。因此,若要改变德育效果不佳的现状,合理的定位学校德育传统人文内容和切入点,是学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本人认为,我们的学校德育应选择传统道德“八德”为主要德育内容,以“知耻”为德育切入点。本文仅就后者进行阐述。
一、耻的道德作用
“恥”字的《说文》解释是:“恥,辱也,从心,耳声。”
《辞海》解释应是本义:①耻辱,可耻的事情。②羞愧之心。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重要德目。在传统文化中“耻”的包容甚广:清俭、正直、死难、谦退、辞让、忠节、强谏、义烈、悔过、让功、拒贿……都属于明耻;奢侈、谄谀、邪佞、专恣、妒贤、徇私、贪污、耽溺、残酷、狎昵、辱命……都斥为无耻。这些概念的内涵至今尚有其足资借鉴之处。可以说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具有的丰厚的耻观念,在道德理性、道德规范、道德践行等层面,都全面地渗入、深刻地积淀和濡养了中国古代道德,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代耻文化。我国历朝历代都继承着重耻的传统,把明耻视作知人论世的准则,而无耻则是使人无地自容的唾骂之辞。大之于治国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齐家,“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善恶、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并继续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耻的道德作用之一: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德目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孟子还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所以圣人说:“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即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人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恐怕也就是人是有意识、懂廉耻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意思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朱喜认为: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有知荣识耻的思想品格,才能真正实现“至于善”的目标。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康有为:《孟子微》卷六)。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可见,知耻、明耻是人之所以避恶向善的基础。
所以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看来,知耻是做人最可贵的东西。管子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指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春秋《管子·牧民》)。这里的四维就是系在网四角上的绳索,借助四维,网的纲、目才能提得起来。全句译意为:国家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不稳;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倾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管仲认为,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矩;有义,就不会妄自尊大;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屈从坏人。顾炎武针对管子的“四维”论进一步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这些论述,其实讲的就是:“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知耻可贵这样一个道理。
2、耻的道德作用之二:不耻则无所不为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尽心上》),大意是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呀。
正常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会觉的羞耻。如果一个人安于羞耻,或者不觉的是羞耻,反以为是荣耀,那就不可救药了。
当一个人无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日知录·廉耻》)不廉洁的人把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不知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可以说,一个人要是丧失了耻感,其为人必定是一个堕落、丑恶的人格,犯文乱理,无所不为。甚至由不知耻而发展到不要命,这绝非耸人听闻,自古至今屡见不鲜。而如果一群人在某一个问题上丧失了耻感,那就会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造成不良风气,而一旦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由于不良风气已经成为行为者的“制度化头脑”,行为者在不良风气之中而不能自拔,因而很难改变过来。进而会出现群体性的耻感消解。这种情况还会随着追随不良风气的“报酬递增”而不断强化,变得十分顽固,从而造成对社会风气的败坏,其危害十分可怕。高兆明教授指出:“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参见高兆明《耻感与存在》《伦理学研究》2006,5)。
可见,如果一个人知耻,具有正确的荣辱观,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其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弱小也能变为强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虽然饱经忧患,虽然灾难深重,但始终屹立不倒、不可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耻感。前贤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先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豪气,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为自由、为尊严而战。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尊严,都是与中华民族的这种宝贵的知耻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二、“耻”德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于“耻”的社会文化意义,孔子讲得最经典: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