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短诗五首》ppt-精美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 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 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 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 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 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 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楼”“明月”“窗子”。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 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 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 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 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 互不相关,“桥上”“楼上” 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 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 年1 月出版的四卷一号 《新青年》杂志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中国正处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 代,国家的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 一样。但这个年代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人的个 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 诗五首 》课件 (共57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 诗五首 》课件 (共57 张PPT )
月夜
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 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 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 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 《月夜》《落叶》《三弦》等。
《月夜》中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 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树并 立的“我” 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 一代知识分子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 的思想。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 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 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等著名诗篇。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 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 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 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 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断章
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 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 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 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 的代表诗人。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 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 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 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由此诞生了,尤其是《月夜》 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 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 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②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 “头边”,蕴藏着诗人痛 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 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 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③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 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 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人天永 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wenku.baidu.com然不 免寂寞,而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 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霜风呼啸,明月高照。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 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 “我”并排站立着,充满 了美的意蕴。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通过对…“景霜物风的、描月写光①”景交物代的故描事写发①生的交时代间事、件地发点生、的 空时间、为场夜景晚;②②渲渲染染了…清(冷凄、美幽、远恬的静氛、围美;好③、烘紧托张人…物) 氛孤围独;的③心情烘;托④人为物后…文(抒紧发张追、求愉人悦格、独忧立伤和…追)求的自心我情; ④意推识动做故铺事垫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 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 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 诚挚。
“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 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 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 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她很早就从东北 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 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 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 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 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 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 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 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 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 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