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养殖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鱼养殖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海水鱼养殖,我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沿海渔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黄省曾的《鱼经》和胡世安的《异鱼赞闰集》等著作,对海水鱼养殖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鱼经》约于1573—1618年间刊行,对鲻鱼的描述为“鲻鱼,松之人于潮呢地凿池。仲春潮水中捕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背腹皆腴。为池鱼之最。是食泥。与百药无忌。”介绍在潮间带建养鱼池,用自然鱼苗进行海水鱼养殖的方式。说明当时鲻鱼养殖已有一定规模。

《异鱼赞闰集》约于1628—1644年间刊行,其中叙述“流鱼,如水中花,喘喘而至。视之几不辨,乃鱼苗也。谚云:‘正鸟二鲈’。正月收而放之池,皆为鲻鱼。过二月则鲈半之。鲈食鱼。蓄鱼者呼为鱼虎。”描述鲻鱼苗的形态及在自然海域出现的时间。并指出到二月则有一半为鲈鱼苗,而鲈鱼苗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是池内养鱼的敌害,养殖者称之为“鱼虎”,指出鲻鱼养殖的纳苗时间应为正月。目前福建沿海民间仍流传“正鸟二鲈,三尖头,四加剥”的谚语进一步丰富了“正鸟二鲈”的捕苗经验。

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养殖海水鱼,但是受社会体制的约束,科技水平的制约,使海水养鱼业长期滞留在粗放的状态,养殖品种少,规模小。而当时捕捞能力也相当低,海上各种海产品资源比较丰富,对养殖鱼的需求量也不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水养殖业仍相当落后。

海水养鱼的现状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体系,极大解放生产力,工农业生产取得迅速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科研力度,在五十年代首先突破海带养殖技术,研究成功海带育苗技术,使原来生长在北方冷水域的海带,移植到福建、广东养殖。称之谓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七十年代后期,兴起对虾养殖,到1988年全国养虾面积达14万公顷,遍及全国沿海各省,产量达20 万吨,占当时世界养殖虾总量的1/3,称之谓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七十年代中期突破扇贝苗技术,到八十年代初完善或工厂化育苗技术,使山东、辽宁的栉孔扇贝养殖迅速发展成为第三大养殖产业。1984年中国科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研究员从美国引进海湾扇贝,很快推广到沿海各省市,称之谓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这三次浪潮的共同特点是具备从育苗到养成的技术,实行全人工养殖。养殖规模不受苗种数量限制,只要有适宜的养殖海区,就可以开展海水养殖。

一、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是海水鱼养殖

我国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起始于五十年代,海水鱼的育苗及养成技术相对要复杂一些,因此海水鱼养殖晚于其他品种。八十年代时已完成梭鱼、真鲷、里鲷、河鲀等鱼类育苗技术,由于养殖技术不太完善,养殖成本过高,未能形成产业。尤其真鲷、里鲷、河豚等鱼类,在北方地区养殖,必须要在室内越冬,这几种鱼越冬水温在10—12℃,是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荣成市于八十年代中期从外地引进真鲷、河钝养鱼苗进行养殖,都卡在这一关上。

进入九十年代,在日本、韩国养殖牙鲆的启发下,我市相继建成牙鲆养殖工厂。由于牙鲆是当地的沿岸品种,耐低温能力比真鲷等强,而市场价格又比较高,工厂化养殖可取得盈利,使工厂化养鱼走出困境,步入产业化道路。

在育苗技术方面不仅掌握常温育苗,而且发展了控温控光育苗。由一年只能育一次,变为多次育苗。由于改变了育苗时间,供应鱼苗时间由夏秋季改为春季,这样当年可生产出商品鱼,使没有越冬条件的养殖声也可养成商品鱼。另外,工厂化养鱼主要是活鱼上市,而活鱼市场要求有经常性供货,采用多次育苗可以养殖场全年保持有各种规格的活鱼,保证市场的需求。由于能常年供货,使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不再出现过去那样只有一茬苗,养成的商品鱼只在短时间内上市,使价格发生骤变。

在水处理方面,首先以重力无阀滤池替代原来的沉淀池+压力过滤的方式,保证养鱼用水,又少占用土地。继而又开始发展循环用水技术,使养鱼用水70%以上重复使用,这对在越冬期间来讲可节省大量热量,大幅度降低越冬成本。

由于技术不断完善,生产效益连年增加,工厂化养鱼成为稳定的养殖产业,全威海市现有工厂化养鱼池面积近20万㎡,年产量3000多吨,产值3 亿余元。大型厂养鱼面积2.5万㎡,中型0.5へ1.0万㎡,小型0.1へ0.2

万㎡。并带动省内外一些工厂化养鱼业的发展。

海水鱼养殖另外的途径是网箱养鱼及土地养鱼,但必须有充足的苗源。这三种方式相互配合,使海水鱼养殖得以快速发展。养殖品种也逐年增多,主要有牙鲆、石鲽、六线鱼、褐菖鱿,河鲀、真鲷等黄渤海鱼类,而且还引进美国红鱼及英国大菱鲆等优良品种,1999年来,羊亭水产总公司又突破花鲈的人工育苗技术,结束花鲈养殖单靠捕自然苗的历史。

二、海水养鱼的前景

海水鱼是人们比较喜爱的食品,其品质优于淡水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人们不满足于原来的冷冻和腌制品,更希望有活鱼上市。人工养殖海水鱼,不仅使沿海的地区可买到活鱼,一些远离海的地方也可以买到。其市场是相当宽阔。特别对于内陆城市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目前生产的海水鱼大多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且还供不应求。也是经销海鱼获利最大的项目。

市场的需要是发展养殖业的动力,也是养殖技术发展的动力。在技术发展上,一是研究全雌鱼苗生产技术,因为雌鱼生长快于雄鱼,可以缩短养殖

周期。二是研究循环用水技术,逐步达到全循环用水,使养鱼用水有稳定的水质,养殖的鱼既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又避免外界疾病的传入。三是开发配合饲料。前些年,育苗用饵料全靠进口,现在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已能生产各种育苗用配合饵料,质量与进口的相当,价格比进口的低廉。四是开发多品种养殖,满足市场的需要。

从我国的渔业情况来看,捕捞业的捕捞能力已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一些经济鱼类已不能形成渔讯。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使远洋渔也受到限制。农业部已明确规定捕捞产量为零增长,水产品产量的增长完全靠养殖来完成。也就是说人们对海产品的需要将更多来自养殖业。

另外,海水鱼养殖不仅满足食品的需要,还有多种用途。如海马是一种名贵药材,现在也要以人工养殖。以前人们的观赏鱼大多是淡水鱼,如金鱼、锦鲤、热带鱼,而现在正转向海洋观赏鱼,如珊瑚礁鱼类。所以海洋观赏鱼的开发也相当有前途。目前一些城市设有海洋水族馆,供人们观赏,将来就可以在自己家里养殖在海洋生活的观赏鱼。

如果海水养鱼全循环,用水技术得以完善,则不仅沿海地区可养海水鱼,内陆地区也可养殖海水鱼…….

海水鱼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首次实行全人工室内养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最小,也带动多种技术和多种产业的发展。我国海水鱼养殖真正形成规模的还不足十年,而这个规模与市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海水鱼养殖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