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思维导图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突破:怎样备考?
考点突破:考什么?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 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 。
解析:(2)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时 ,需考虑生活垃圾的性质 (是有机垃
圾还是无机垃圾 )、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 ,还需考虑处理环境的理化条 件,如氧气、温度和水分等。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最新考纲]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知识回顾
考点突破
知识回顾
结构
生态系统 功能 稳定性
考点突破:考什么?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 圾中的 (填“有机物”或 “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 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是 。 解析:(1)蚯蚓为分解者,通过分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获得其生命活动所需 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等中的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保障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 答案:(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018· 全国Ⅲ卷,32)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 生态系统生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
它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能够维持它们的复杂性
同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思路,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
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 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
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顶级肉食性动物对环境中的植食性动物有驱赶作用,这 种作用是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可能 是其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导致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 答案:(2)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 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
部分知识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连,预计今后的高考比重会加强,充分体现对考
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联系 七大环境 问题、污 染治理等
素养培优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
热点聚焦⑭ 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与社会责任
热点解读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诸如:人口压力、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 破坏等均为生态学问题,而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依赖生态学原理。因此, 高考生物试题特别注重对生态学问题的考查,我们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保
的过程及特点、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信息传递的类型及作用。
核心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原因
具有自动调节 能力
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稳定性
核心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知识回顾
考点突破
(2018· 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 推论错误的是( D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解析:由于该生态系统处于恢复过程中,结构和功能不甚完善,所以适当的物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恢复生态系统主 要是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 的能力,辅以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 (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 ;无论生物多样性高与低 ,某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 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 解析:(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 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有利 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命题感悟:本考点属于中频考点,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危害及治理。本
解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
链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 营养级的能量较少,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 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 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易错提醒 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3点提醒 (1)能量流动:单向、逐级递减,范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 解析:(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
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有利
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
(3)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范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 境”。
饮食结 构与能 量损耗
联系
个体生存 、种群繁 衍、种间 关系协调
联系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决定 生态系统
命题感悟:本考点属于高考热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破坏 全球性环 境问题
人工生态 联系 系统中物 种设置、 物质、能 量投入等
共同进化、 三类价值
联系
(节选2018· 全国Ⅰ卷,29)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
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共同进化 。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
2.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凭借自认为先进的“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种
严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但造成的环境问题却是不可弥 补的。人类是生物界中的一分子,因此必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3.生态伦理道德观 大量而随意地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对后代和其他生物不负 责任和不道德的发展模式。新型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应该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还 要考虑这些人类行为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 展空间。应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 到最大限度,同时倡导一种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即适可而止、持 续、健康的消费观。
4.(2018· 全国Ⅱ卷,31)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
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 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 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 。
生物代 谢类型 级营养 物获取
联系
群落种间 关系
联系
(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
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
能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3)根据题中“恐惧生态学”的观点,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或野猪
因恐惧减少了采食,从而减轻了野猪对该地区农作物的破坏。 答案:(3)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
决定
生态系统
总结成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 :(2) 待分解垃圾的性质 , 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 , 处理环境的理化
条件
考点突破:怎样备考?
生物代 谢类型 级营养 物获取
联系
4.(节选2018· 全国Ⅱ卷,31)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
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 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 问题:
(2016· 高考全国卷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 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 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 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① 10% ~ 20% 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 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
效率。 ②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③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以“营养级”为单位,传递效率约为 10%~20%。能量利用率: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2)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范围为生物圈。
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建立起人类社会组织 , 以自然能源为主 , 尽量减少人工附
加能源 , 寻求以尽量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 , 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 环境危机。 1.实施可持续发展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种可持续发 展观念协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