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与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与探讨

摘要: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化、直观化是对抽象知识处理的有效途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法和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关键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职业中专电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也是一门难以入门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而很快失去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尤为突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尝试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大量讲授理论知识的模式,而是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学以致用,在讲授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时都做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一)课堂上应避免“照本宣科”。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都非常抽象,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讲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中职学生了。为此,针对学生的特点应在讲授中尽量使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可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来类比单片机的概念和理论。比如,在讲单片机的结构时,可以把cpu

比喻成人的大脑,把眼睛比喻成输入设备,嘴比喻成输出设备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明白单片机内部结构的作用;在讲解存储器时,把存储器类比作一排排标有序号的库房,既讲清了存储器又为后续课程中的寻址方式做好了铺垫;讲解中断处理过程时,让学生自己体会从事的工作被打断时都需要做怎样的处理才能保证以后能继续被打断的工作,从而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中断源、中断优先级及中断响应和中断请求撤除等知识点。采用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轻松地理解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恰当的类比是降低新知识难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而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由教材安排的章节能看出,重难点比较集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为此,可将各知识点重新进行整合,利用“项目驱动法”来分散难点。所谓“项目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项目中,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分层教学法,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信心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而必要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内容、了解学生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在学生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例如,在设计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

板时,要通过选元件、焊接、调试、编程、烧写芯片等几个步骤来完成。由于程度不同,并非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每一个步骤,若此时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很容易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水平,划分小组时要充分考虑组内成员的专长互补。小组内学生根据具体工作和学习程度进行分工,难易搭配,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会做、能做的工作,在本小组同学的共同协作下完成的本小组的课题。这个过程既是学习单片机的过程,又是与其他专业课相结合的过程,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过程。学生对此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采取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感兴趣的目标,学习时有得当的方法,应用时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加强实践环节,注重软硬件的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这样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践技能训练中,实验设备的条件又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在传统的单片机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两个方面都不易实现。为此,我们尝试了以下两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验仿真板。考虑了如何利用实验仿真板来做课堂演示实验,并应用到学生实验中,具体做法是:由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制作出几种典型单片机实验电路的模型,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键盘和接口模块、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发声装置和驱动模块等,各模块都制作成模型,也就是制作成方便学生观察的放大图,各模块的执行元件都采用大尺寸的示教板。各模块之间均采用九芯插头插座快速连接,程序的修改和烧录则采用零插拔插座编程器来完成。这样一来课堂演示就非常容易了,课堂教学速度明显加快、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再辅以多媒体投影讲解单片机内部结构,学生学习难度明显降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软件模拟法。单片机复杂的存储单元结构和各种各样的寻址方式,往往使初学者应接不暇、一头雾水,不少学生因此而丧失学习信心,对于后面内容的学习也丝毫没有兴趣,因此创新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成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工作的难中之难。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几年来,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软件模拟法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教学方法。

按照教材的安排顺序,简单介绍指令的长度后,讲解七种寻址方式,然后按照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逻辑运算类、控制转移类和布尔操作类的顺序逐类讲解指令。这样安排知识点有一定的弊端,表现在讲解寻址方式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就要举出一些相应寻址方式的指令,而指令还没有讲授,这样一来就会陷入使用没有讲过的知识来举例说明现在正在讲授的知识的怪圈中,到后面再讲解指令时又会使学生感觉到是复习旧课,而觉得没有兴趣。因此,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可暂时避开寻址方式不讲,而是直接学习

指令,采用软件模拟法,利用一个叫做《8051模拟器》的软件,从最简单的立即寻址的数据传送指令开始,教会学生如何输入汇编语言指令,如何观察其对应的机器代码,如何看指令运行的结果,然后由学生分组从指令表中找到带有“#data”的指令,逐条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凡是带有这种标志的指令都是“#”后面的数(立即数)直接参与运算,这类指令叫做立即寻址类指令。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逐类的实验总结直接寻址类指令、寄存器寻址类指令等,当然在学生总结出每种寻址方式后教师还要举例说明寻址范围、表示方法等一些学生分组实验不可能得到或很难得到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存储单元内容的变化,很容易理解指令的作用,对于各种寻址方式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任课教师应该迎难而上,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传承给学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参考文献:

[1]杨盛,陈星.“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

[2]王效华,张咏梅.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武夷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