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绪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气严重虚衰 是温热病死亡的原因
➢ 《素问ㆍ玉版论要》提出“病温,虚甚死”。
饮食不当是疾病愈后复起的原因
➢ “遗证”:《素问ㆍ热论》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治疗当“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
(7)预防
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
➢预防原则:
《素问ㆍ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推阐仲景之旨: “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于春夏伤寒,更通之于冬月伤寒”。
➢ 变通其法,不泥于古方: 抨击对仲景方“竟不更张毫厘”的习俗, 主张“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温病学--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 温病教研室
一、温病学的定义与性质
(一)温病学 ?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性质
研究 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 一门中医 临床 基础学科。
温者,热也
病因、病机 病理变化
预防、诊 断、治法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1)完整的理论体系 (2)全面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预防方药:
《备急千金要方》列出辟温方30余首,其剂型有药酒、丸、散、熏烧、搐鼻、 粉身、洗浴、佩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对外感热病进行了分类: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均有温病的证候,对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有启发意义。
➢ 治法
如下法、清法等用于温病,另外阳明及少阴存津液对温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相应方剂 为温病治疗习用。
王叔和
晋唐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将温病病因分为两种:
一种由冬时感寒,潜伏到春夏而发病
《伤寒论•序例》“冬令严寒,……,中而即病 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素问ㆍ热论》曰:“治之各通其脏脉,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2)针对病因治则 :以祛邪为先务,以养阴为要旨。
《灵枢ㆍ热病》曰:“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而补其不足”。
➢针刺治疗:
《素问ㆍ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刺足厥阴、少阳”。
➢方药治疗:
主要以《伤寒论》方药治疗温病。
(6)预后
一种病中更感异气转变而成
➢提出“时行”说: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 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每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其他医家的贡献
➢ 乖戾之气的提出:
《肘后备急方》曰:“岁中有疠气, 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诸病源候论》曰:“此病皆因岁时不和, 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由脉证论述各外感病的病机:
“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伤寒杂病论》对温病的认识
➢病因:伏气的提出
《伤寒例ㆍ平脉篇》:“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 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
➢证候:温病的初起证候特点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中阳明病是典型的
➢ 治疗的发展:
巢元方的黑膏方,孙思邈、王焘沿用巢元方的理论提出犀角地黄汤、葳蕤汤、紫雪丹、 大青龙汤等治温方剂。
2、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
《素问ㆍ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ㆍ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 有温病”。
范围:温病隶属于伤寒
学
病因:伏寒化温感受疠气说
建国以后——发展提高阶段
➢ 萌芽阶段代表作:
战国至唐代—温病学的萌芽阶段
此期对温病的论述零散,比较朴素,不成系统。 1、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初步的认识 《内经》对温病的认识 (1)病名
温病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因、机、证、诊、治、防
(二)温病学的地位
1、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感六淫 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 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2、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SARS
3、是进行中医科研的重要内容
温病学发展概况
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形成于明清 战国至唐代——萌芽阶段
温病学发展过程
宋至金元时代——成长阶段 明至清代——形成阶段
术
特
证候:热象偏重
点
治法:初步奠定治疗基础(以祛邪为先务,以补阴为要旨)
预防:已有专门的预防方药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推阐仲景旨意,变革伤寒治法,反对墨守经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4)证候
突出了“热”的特点强,调与伤寒不同,表现为:热象重,易伤津。
《素问·评热病论》: “有病温者汗, 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 狂言不能食。”
《灵枢·论疾诊尺》: “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 病温也。”
(5)治则
从针灸治疗逐步过渡到方药治疗:
(1)一般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3 、 两 感 表:里同病。
《素问ㆍ热论》:“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
4、互病:指外感与伏邪相互为病。
《素问ㆍ刺热篇》说:“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 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
5、热病伤阴与预后的关系:
《素问ㆍ热论》说:“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2)病因
一、伏寒化温说
《素问ㆍ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后世伏气 温病的理论依据。
二、感受疠气说
在《内经》中已经提到疫病是感受“毒气”所致,而后又有“疠气”、 “乖戾之气”等说法。
(3)病机及传变规律
1、体质:
《素问ㆍ金匮真言论》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2、传变:
六经次第传变,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 厥阴受之。
➢ 《素问ㆍ玉版论要》提出“病温,虚甚死”。
饮食不当是疾病愈后复起的原因
➢ “遗证”:《素问ㆍ热论》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治疗当“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
(7)预防
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
➢预防原则:
《素问ㆍ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推阐仲景之旨: “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于春夏伤寒,更通之于冬月伤寒”。
➢ 变通其法,不泥于古方: 抨击对仲景方“竟不更张毫厘”的习俗, 主张“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温病学--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 温病教研室
一、温病学的定义与性质
(一)温病学 ?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性质
研究 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 一门中医 临床 基础学科。
温者,热也
病因、病机 病理变化
预防、诊 断、治法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1)完整的理论体系 (2)全面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预防方药:
《备急千金要方》列出辟温方30余首,其剂型有药酒、丸、散、熏烧、搐鼻、 粉身、洗浴、佩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对外感热病进行了分类: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均有温病的证候,对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有启发意义。
➢ 治法
如下法、清法等用于温病,另外阳明及少阴存津液对温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相应方剂 为温病治疗习用。
王叔和
晋唐医家对温病的认识
➢将温病病因分为两种:
一种由冬时感寒,潜伏到春夏而发病
《伤寒论•序例》“冬令严寒,……,中而即病 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素问ㆍ热论》曰:“治之各通其脏脉,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2)针对病因治则 :以祛邪为先务,以养阴为要旨。
《灵枢ㆍ热病》曰:“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而补其不足”。
➢针刺治疗:
《素问ㆍ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刺足厥阴、少阳”。
➢方药治疗:
主要以《伤寒论》方药治疗温病。
(6)预后
一种病中更感异气转变而成
➢提出“时行”说: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 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每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其他医家的贡献
➢ 乖戾之气的提出:
《肘后备急方》曰:“岁中有疠气, 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诸病源候论》曰:“此病皆因岁时不和, 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由脉证论述各外感病的病机:
“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伤寒杂病论》对温病的认识
➢病因:伏气的提出
《伤寒例ㆍ平脉篇》:“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 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
➢证候:温病的初起证候特点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中阳明病是典型的
➢ 治疗的发展:
巢元方的黑膏方,孙思邈、王焘沿用巢元方的理论提出犀角地黄汤、葳蕤汤、紫雪丹、 大青龙汤等治温方剂。
2、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
《素问ㆍ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ㆍ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 有温病”。
范围:温病隶属于伤寒
学
病因:伏寒化温感受疠气说
建国以后——发展提高阶段
➢ 萌芽阶段代表作:
战国至唐代—温病学的萌芽阶段
此期对温病的论述零散,比较朴素,不成系统。 1、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初步的认识 《内经》对温病的认识 (1)病名
温病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因、机、证、诊、治、防
(二)温病学的地位
1、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感六淫 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 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2、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SARS
3、是进行中医科研的重要内容
温病学发展概况
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形成于明清 战国至唐代——萌芽阶段
温病学发展过程
宋至金元时代——成长阶段 明至清代——形成阶段
术
特
证候:热象偏重
点
治法:初步奠定治疗基础(以祛邪为先务,以补阴为要旨)
预防:已有专门的预防方药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推阐仲景旨意,变革伤寒治法,反对墨守经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4)证候
突出了“热”的特点强,调与伤寒不同,表现为:热象重,易伤津。
《素问·评热病论》: “有病温者汗, 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 狂言不能食。”
《灵枢·论疾诊尺》: “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 病温也。”
(5)治则
从针灸治疗逐步过渡到方药治疗:
(1)一般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3 、 两 感 表:里同病。
《素问ㆍ热论》:“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
4、互病:指外感与伏邪相互为病。
《素问ㆍ刺热篇》说:“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 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
5、热病伤阴与预后的关系:
《素问ㆍ热论》说:“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2)病因
一、伏寒化温说
《素问ㆍ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后世伏气 温病的理论依据。
二、感受疠气说
在《内经》中已经提到疫病是感受“毒气”所致,而后又有“疠气”、 “乖戾之气”等说法。
(3)病机及传变规律
1、体质:
《素问ㆍ金匮真言论》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2、传变:
六经次第传变,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 厥阴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