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度疲劳未给予纠正,应用催产素而未达到有效宫缩。枕后位、枕横位和产程异常,试产时间不足,未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进行转化治疗,即以头盆不称手术。因此,加强孕期合理膳食指导,应用妊娠图监测胎儿发育,避免胎儿过大。同时经充分试产后再诊断头盆不称,将可减少一部分剖宫产。

当前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的影响值得重视,本资料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呈逐年增加趋势,2003年已占剖宫产指征的23159%。这一方面有来自医务人员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存在误区,随意放宽剖宫产指征。近年来产科医疗纠纷逐年增高给医生带来了困扰,对医生的剖宫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当今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了面很多孕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认为剖宫产优于阴道分娩,部分产妇不能忍受分娩阵痛而不愿试产,不论有无指征而强烈要求手术。因此,应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有关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健康教育,尽可能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术。

综上所述,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和社会因素的比例增高,如果能按要求严格掌握这3项指征,则剖宫产率将会明显下降。

312 剖宫产率上升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系 通过10年间剖宫产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在1994~2003年之间,剖宫产率从10185%升高到32180%,围生儿病死率在14184‰~18156‰之间浮动,显然,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剖宫产率的增高而显著下降。剖宫产手术在高危妊娠处理中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4]。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使肺液潴留,肺部并发症高于阴道分娩儿,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313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首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时保健,提高助产技术质量,减少产伤,根据孕产妇及胎儿的需求进行全面的生理、心理、精神和体力的支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加强孕产妇及胎儿在产程中的监护,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次,医务人员也应提高责任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剖宫产处理高危妊娠的作用。以科学的态度来选择分娩方式,而不是怕负责而选择剖宫产。

降低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不但要提高产前检查和产前教育普及率,而且要提高其有效率,不断加强产前保健工作。有效的分娩陪伴和分娩镇痛将帮助产妇建立阴道分娩的信心,减少因产痛而带来的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总之,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地控制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是一项艰难的过程,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一问题,它将对两代人的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许 薇1贯彻爱母措施前后剖宫产率的变化[J]1淮海医学,2000, 18(14):185

2 张海萍1剖宫产率增高的有关因素临床分析[J]1黑龙江医药, 2000,23(6):55~56

3 杨雪峰,程金华,封金灵,等1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趋势[J]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45~46

4 王文王秀1剖宫产综合征的形成与防治[J]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76~277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百色533000) 梁绍奖 黄茂政

【摘要】 目的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显像剂90m Tc2MDP后3~4h时行前后及后前位全身骨显像。结果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有125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4818%,转移部位以中轴骨多见,骨转移以多发性为主,多发病灶者占7912%。结论 核素骨显像可早期诊断骨转移,对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核素骨显像;恶性肿瘤;骨转移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2952(2005)0520682202

核素骨显像作为一种直观准确、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可灵敏地观察到骨代谢变化和早期诊断骨转移[1]。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2月进行全身骨显像256例,其中确诊骨转移125例(4818%),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1 临床资料 256例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均经过病理确诊,其中男193例,女63例。鼻咽癌59例,肺癌48例,乳腺癌63例,前列腺癌18例,其他恶性肿瘤68例。年龄12~84岁,平均48岁。

112 显像方法 静脉注射90m Tc2MDP555~740MBq后,饮水约500~800ml,3~4h后进行全身骨显像,采集图像前排尽膀胱尿液,以免影响对骨盆观察。仪器采用Technicare Omega500,配以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做前后及后前位两个体位的全身骨显像,必要时加作局部骨显像。

113 结果判断 由2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共同阅片,对多发性、散在、无规则分布的放射性浓聚灶者,结合病史、临床症

286A nthology of Medicine,Oct12005,V ol124,No15

状和体征,确定骨转移,必要时经X 线、CT 或活检证实。

2 结 果

211 核素阳性率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阳性125例,阳性

率4818%,各种恶性肿瘤阳性率见表1。

表1 各种恶性肿瘤骨显像阳性率

组别检查例数

阳性例数

阳性率(%)

肺癌48306215鼻咽癌59355913乳腺癌63325018前列腺癌18105516其他恶性肿瘤68182615合计

256

125

4818

注:肺癌、鼻咽癌、乳腺癌分别与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P 均<

0101;前列腺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P <0105。

212 核素骨显像与X 线摄片比较 85例患者同时进行核素

骨显像和X 线摄片,阳性率核素骨显像高于X 线摄片(P <

0101),发现骨转移灶数目多于X 线摄片,见表2。

表2 85例恶性肿瘤患者核素骨显像与X 线摄片结果比较

检查类型检查例数阳性例数

阳性率

(%)骨转移灶数目

(个)

核素骨显像

85495716205X 线摄片

85

23

2711

98

213 核素骨显像表现 125例全身骨显像阳性患者中,病灶

呈放射性浓聚者112例,占8916%,呈稀疏缺损者13例,占

1014%。多发病灶者99例,占7912%,单个病灶者26例,占2018%。共发现病灶435个,其中胸部(包括胸骨、肋骨、锁骨

及肩胛骨)180个占4114%,脊柱127个占2912%,骨盆70个占1611%,四肢41个占914%,头颅17个占319%。

3 讨 论

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随后可出现持续性剧烈骨痛,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寿命,因而早期诊断及治疗骨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骨组织被肿瘤侵犯时,其肿瘤部位骨代谢旺盛,血流加快,破骨与成骨活跃,使骨显像剂沉积增多,从而在病变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核素全身骨显像就

能早期发现转移灶且灵敏度高。而X 线片则肿瘤侵犯部位骨质脱钙量达30%~50%时,X 线片方能发现异常。本文资料中,85例恶性肿瘤患者核素骨显像阳性率为5716%,而同期进行X 线摄片阳性率仅为271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0101),表明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明显优于X 线摄片,而

且能早期发现无症状骨转移灶。核素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灶数目明显多于同期进行X 线摄片发现骨转移灶数目,其原因是:

(1)核素骨显像可比X 线片提前3~6个月骨转移灶[2]。(2)

核素骨显像一次性全身成像可发现不同部位的病灶,而X 线摄片有时受摄片范围的限制,难免会遗漏拍摄范围以外的转移灶。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骨转移阳性率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各地癌症的发病率不同、统计的病例数不同及不同病期检查有关。

本文资料显示,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出现在原发病灶同侧骨骼和中轴骨较多见,胸部骨、脊柱及骨盆转移灶占8617%,其原因是恶性肿瘤细胞通过Baton 椎静脉丛转移至肋骨、脊柱、骨盆等躯干骨,且躯干骨总面积远远大于四肢骨、头颅骨,因而受累几率较大[2]。骨转移以多发性为主,多发灶者占

7912%,而单个病灶者占2018%,符合转移癌主要经血行随机

播散的特点。多发病灶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一般不难确诊,而单个骨放射性浓聚灶者则易引起误诊,因为不为察觉的外伤及局部骨的炎症均可致局部骨出现浓聚灶,给单个浓聚灶下定论,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等综合分析,如仍未能确定,则应定期复查随访[3],避免误诊误治。核素骨显像在溶骨破坏为主的骨转移则容易出现假阴性,因此,遇到“冷”区出现时要结合X 线片并排除金属纽扣、皮带扣等小金属物品的干扰后方可诊断为转移灶。

本文显示,恶性肿瘤常伴发有骨转移,其中肺癌、鼻咽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较常见,核素骨显像阳性率较高,分别为

6215%、5913%、5018%、5516%,因此,恶性肿瘤患者及时进

行核素骨显像是非常必要的,其结果对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徐兆强,常国钧,等1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

腺癌疗效的评价[J ]1中华核医学杂志,1999,19(3):178

2 潘允中,主编1临床核医学[M ]1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41276~277

3 朱 君,朱瑞森,朱继芳,等1核素骨显像中单个病灶临床分析[J ]1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0,20(6):255~256

波依定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

贵州省总工会花溪职工疗养院 (贵阳550025) 王 锐

【摘要】 目的 探讨波依定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波依定,10mg/d ,对照组加用尼群地平片,10

mg/d ,上午口服1次/d 。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①波依定降压总有效率达9215%,优于对照组(P <0105);②波依定对2型

3

86医学文选 2005年10月 第24卷 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