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区国贸天琴湾项目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沿城市道路不宜建住宅,确需建的, 住宅建筑阳台应全部封闭,建筑立面公建 化处理,通过连续、统一的立面处理手法, 形成有节奏的韵律。
2 建筑立面造型
高新区江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公租房项目项目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通过建筑玻璃面与实体墙面的合 理比例,达到适宜的虚实对比关系。
建筑篇
高层建筑建筑风格 以现代风格为主, 体现现代化大湖名 城的大气和魄力。
简洁时尚的现代建 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现代建 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现代 建筑群。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 现代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现代建 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现代、简洁的高 层居住建筑。
集中商业
规划篇
鼓励独立设置小区配套商业,形成商业内街,便 于聚集人气、营造商业氛围、提升居住品质。
3 商业与居住功能分离
环境篇
地块面积超过50亩或用地长度超过 150米的建设项目,应增设城市支路或 街巷,加强交通微循环
4 规模用地应加强交通微循环
规划篇
4 规模用地应加强交通微循环
规划篇
4 )视廊控制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城市建筑的立面宜以 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突 出建筑高耸挺拔的感觉。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城市建筑的立面宜以 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突 出建筑高耸挺拔的感觉。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城市建筑的立面宜以 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突 出建筑高耸挺拔的感觉。
2 建筑立面造型
宽高比0.4
2 建筑立面造型
宽高比0.5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高层公共建筑宽高比一般 控制在0.5~0.7之间。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3、建筑山墙和面宽比控制
高层点状住宅 建筑山墙沿主次干 道的,山墙宽度和 面宽比应控制在 ≥0.3。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4、造型设计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杜绝住宅区天际线“剃平头”的常见形式,通过建筑高度的调整,形成高低起伏的 天际线,丰富城市空间形象。群体建筑的建筑高度一般不得雷同,但双塔楼建筑除外。
特殊地块的单体建筑,由于无法进行群体高度变化,应通过自身高度进行高低错落。
理想模型
建筑篇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规划篇
(2) 感觉视廊
重点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控制建筑布局与空间廊 道,配合绿化景观,形成良好的微观体验廊道。避 免“梅花桩”式的空间布局,应强调小区内部人的 心理感受。通过视廊将小区水面景观、绿化景观和 建筑小品相连接,形成了适宜的居住感觉视廊,强 化了居住环境中人的心理感受。
5 视廊控制
规划篇
(2) 感觉视廊
将线性通廊与人行 交通相结合,并在关键 节点处将内部空间适度 的放大,形成了变化较 为丰富的感觉视廊。
5 视廊控制
建筑篇
建 筑 篇
建筑天际线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附属设施 建筑色彩和材质
层层跌落的天际线 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强调主体的天际线
建筑形体 韵律和对比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空调室外机 太阳能集热器 广告和店招 设备管线
道路交口不宜建设带状商业 配套设施,通过合理优化商业配 套设施布局,使城市空间与居住 空间相渗透。 主次干道的通透率不宜低于40%。 其他临城市界面的通透率不宜小 于30%。 高层建筑山墙面通透率不宜低于 50%,正立面通透率不易低于40%。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3、沿路前后错落的退让空间
沿城市主次干道建筑如 超过4幢,应加大部分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的距 离,形成前后错落的沿 路退让空间,形成有效 的U型空间,避免形成 平板式街墙景观。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建筑主楼立面线条直接落地
沿街高层建筑 附带裙房的,裙房 建筑应加大退让空 间,高层建筑主体 线条直接落地,在 形式上与裙房分开。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建筑主楼立面线条 直接落地
沿街高层建 筑附带裙房的, 裙房建筑应加大 退让空间,高层 建筑主体线条直 接落地,在形式 上与裙房分开。
通过造型手法设计,创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形象。通过适宜的体块解构和重组,使原本过 长、厚重的建筑立面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形成了特质城市景观。
蜀山区省邮政通信生产指挥调度中心项目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4、造型设计
2 建筑立面造型
通过造型手法设计,创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形象。通过适宜的体块解构和重组,使原本过 长、厚重的建筑立面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形成了特质城市景观。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100M
100M
60M
70M
90M
90M
120M
建筑篇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建筑主立面沿城市道路布局时,也应通过本身宽度与高度的调整,使天际线富于变化。
建筑篇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利用建筑单体顶部的高低错落,也能形成错 落有致的天际线效果。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多层明细节与格调 ——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
环境显特色与风貌 ——舒适耐看的地表环境
目录
规划篇
建筑风格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商住功能分离 加强交通微循环 视廊控制
建筑篇
建筑天际线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附属设施 建筑色彩和材质
环境篇
建筑内部环境 建筑退让空间 围墙 建筑小品 地面铺装 种植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市政设施 滨水环境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通过建筑玻璃面与实体墙面的合 理比例,达到适宜的虚实对比关系。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 韵律和对比
通过光影对比、虚实对比,使得建筑立面富 于节奏感的变化。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建筑主楼立面线条直接落地
主楼建筑元素上下统一, 主立面落地。裙房与主楼风格 应保持一致,通过材质与色彩 的协调,达到竖向效果的统一。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4、丰富城市道路的建筑布局形式
南北向城市道路两侧住宅建筑多为山墙面沿路,应将 山墙作为主立面进行设计。应结合居住配套用房,纵 横穿插,点面结合,避免连续多栋建筑山墙沿路造成 的单调感。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3 商业与居住功能分离
倡导独立集中式商业代替传统带状商业配套,不仅减少商业对居住环境的破坏,更便于 交通疏散。
建筑篇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3)强调主体的建筑群天际线
以重要地段地标建筑为天际线的控制点,鼓励主体单位拔高。明确地段建筑的 主次关系,周边地块建筑与之相协调,打破平淡平庸的天际线,形成较为凸显的城 市区域天际线。
理想模型
建筑篇
3)强调主体的建筑群天际线
当主体建筑为对称的双塔楼布局时, 可结合地块其他建筑群,形成整体统一、 重点突出的天际线。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现代、简洁的高 层居住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多层建筑讲究风格和 特色。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建筑篇
公共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公共建筑
规划篇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应通过功能、尺度、朝向、退让等良好布局,与街道空间和谐共生,形成 连续、丰富、舒朗的城市界面,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1、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建筑篇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项目群体建筑的高度变化宜有逻辑性,避免过于杂乱和无序。应避免形成大面 积同一高度的建筑群体,建筑群应形成阶梯的高度变化。
1、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群体建筑,各阶梯间的高差不宜小于20%。
2、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下的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划分为四个档次:h ≤ 24m、24m < h≤60m、60m< h≤80m、80m< h≤100m 。对于沿街建筑超过4栋的或者建 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应不少于2个档次,且沿街每个档次建筑不应大于3栋, 且每个档次建筑所占总建筑数量的比例不大于50%。
“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合肥”1331”市域建筑与环境设计导则
2014.5
前言
编制目的
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基本目标,体现人文特色,实现控制和引导我市城市建设协 调发展,特编制本导则。
在满足现行《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及相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结合 本导则对我市的建筑形态和城市空间塑造进行控制和引导。
5 视廊控制
城市视廊旨在控制城市空间宏观层面的视觉通廊,而感觉视廊是从心理学角度去 控制空间微观层面的视觉通廊,加之公共安全视廊则共同组成城市景观视廊。
规划篇
1、 景观视廊
重点控制视廊两侧建筑的 高度、体量、色彩和退让距离, 并结合街头绿地、城市广场, 建设主题鲜明的公共开放空间, 控制与重要景观节点之间的视 廊。
前言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域范围城市建设用地内的规划建筑项目的设计、审查、 审批。
本导则规定了对建筑规划设计中形态控制的主要内容,分为规划、建筑和 环境三个篇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建筑风格、建筑形体、重点部位的细 部处理、色彩、材质、建筑附属设施、建筑环境等方面。
前言
基本原则
高层定色调与材料 ——简约精致的现代建筑
沿城市道路宜设置开放式广场,并注重开放性, 方便使用。
规划篇
1、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沿城市道路宜设置开 放式广场,并注重开放性, 方便使用。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1、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沿城市道路 宜设置开放式广 场,并注重开放 性,方便使用。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2、注重城市道路的通透性
wk.baidu.com
长江西路
黄山路 望江路
天鹅湖景观廊道
天鹅湖
规划篇
黄山路景观廊道控制
为较好展示大蜀山的山形轮廓,黄山路道路 景观廊道以道路中心线左右20度角为景观视线控 制廊道。科一路两侧以及长江西路南侧、望江西 路北侧沿线空间按照该原则控制。
5 视廊控制
黄山路道路景观廊道控制意向
黄山路空间景观视廊控制
黄山路道路景观廊道控制意向与现状部分建筑叠加图
建筑篇
1) 层层跌落的建筑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建筑群伴随建筑高度呈一定规律的叠落,较容易形成比较理想的天际线。此类别特 别适用于滨水、山地、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地区周边地块。
理想模型
建筑篇
1) 层层跌落的建筑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通过建筑的层层跌落、屋顶的细部变化以及视觉通廊的处理,形成了较为优美的 滨水建筑空间。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顶部通过 退台进行收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多低层建筑宜采用坡屋 顶。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 层层跌落的建筑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通过建筑的层层跌落、屋顶的细部变化以及视觉通廊的处理,形成了较为优美的滨 水建筑空间。
建筑篇
单栋建筑通过退台处理,表现出对山体、 水面等城市空间的谦让姿态,底层局部架空, 创造出视觉的穿透,建筑材质轻盈、通透。
原方案
城市建筑环境
重新修改 后的方案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屋顶中部拔高,适度收分处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顶部适度收分处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顶部适 度收分处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300M(68层)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1、建筑面宽控制
居住建筑以点式建筑 为主,建筑面宽一般不得 超过40米,地块内部的住 宅建筑面宽一般控不应超 过60米。
≤ 60米
2 建筑立面造型
≤ 40米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2、建筑宽高比控制 高层住宅
建筑的宽高比 一般控制在 0.4~0.6之间。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2 建筑立面造型
注重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竖向韵律的塑造,体现建筑立面的均衡和稳定。 鼓励建筑采用竖线条,不可缺少的横线条,采用隐秘弱化处理。
滨湖办公服务区项目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18层以上高层住宅建筑全部楼层的阳 台应封闭。通过连续、协调的立面处理手 法,形成有节奏的韵律。
2 建筑立面造型
水面
核心景观建设控制区
18米建筑高度控制区(生态景观廊道控制区)
蜀
33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山
45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产
60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业
80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园
100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景
建筑高度无限制控制区
观
廊
道
王咀湖 王咀湖景观廊道
南山湖
合肥市大蜀山周边地区城市空间控制研究
南山湖景观廊道
5 视廊控制
董铺水库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沿城市道路不宜建住宅,确需建的, 住宅建筑阳台应全部封闭,建筑立面公建 化处理,通过连续、统一的立面处理手法, 形成有节奏的韵律。
2 建筑立面造型
高新区江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公租房项目项目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通过建筑玻璃面与实体墙面的合 理比例,达到适宜的虚实对比关系。
建筑篇
高层建筑建筑风格 以现代风格为主, 体现现代化大湖名 城的大气和魄力。
简洁时尚的现代建 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现代建 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现代 建筑群。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 现代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简洁时尚的现代建 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现代、简洁的高 层居住建筑。
集中商业
规划篇
鼓励独立设置小区配套商业,形成商业内街,便 于聚集人气、营造商业氛围、提升居住品质。
3 商业与居住功能分离
环境篇
地块面积超过50亩或用地长度超过 150米的建设项目,应增设城市支路或 街巷,加强交通微循环
4 规模用地应加强交通微循环
规划篇
4 规模用地应加强交通微循环
规划篇
4 )视廊控制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城市建筑的立面宜以 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突 出建筑高耸挺拔的感觉。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城市建筑的立面宜以 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突 出建筑高耸挺拔的感觉。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城市建筑的立面宜以 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突 出建筑高耸挺拔的感觉。
2 建筑立面造型
宽高比0.4
2 建筑立面造型
宽高比0.5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高层公共建筑宽高比一般 控制在0.5~0.7之间。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3、建筑山墙和面宽比控制
高层点状住宅 建筑山墙沿主次干 道的,山墙宽度和 面宽比应控制在 ≥0.3。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4、造型设计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杜绝住宅区天际线“剃平头”的常见形式,通过建筑高度的调整,形成高低起伏的 天际线,丰富城市空间形象。群体建筑的建筑高度一般不得雷同,但双塔楼建筑除外。
特殊地块的单体建筑,由于无法进行群体高度变化,应通过自身高度进行高低错落。
理想模型
建筑篇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规划篇
(2) 感觉视廊
重点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控制建筑布局与空间廊 道,配合绿化景观,形成良好的微观体验廊道。避 免“梅花桩”式的空间布局,应强调小区内部人的 心理感受。通过视廊将小区水面景观、绿化景观和 建筑小品相连接,形成了适宜的居住感觉视廊,强 化了居住环境中人的心理感受。
5 视廊控制
规划篇
(2) 感觉视廊
将线性通廊与人行 交通相结合,并在关键 节点处将内部空间适度 的放大,形成了变化较 为丰富的感觉视廊。
5 视廊控制
建筑篇
建 筑 篇
建筑天际线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附属设施 建筑色彩和材质
层层跌落的天际线 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强调主体的天际线
建筑形体 韵律和对比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空调室外机 太阳能集热器 广告和店招 设备管线
道路交口不宜建设带状商业 配套设施,通过合理优化商业配 套设施布局,使城市空间与居住 空间相渗透。 主次干道的通透率不宜低于40%。 其他临城市界面的通透率不宜小 于30%。 高层建筑山墙面通透率不宜低于 50%,正立面通透率不易低于40%。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3、沿路前后错落的退让空间
沿城市主次干道建筑如 超过4幢,应加大部分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的距 离,形成前后错落的沿 路退让空间,形成有效 的U型空间,避免形成 平板式街墙景观。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建筑主楼立面线条直接落地
沿街高层建筑 附带裙房的,裙房 建筑应加大退让空 间,高层建筑主体 线条直接落地,在 形式上与裙房分开。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建筑主楼立面线条 直接落地
沿街高层建 筑附带裙房的, 裙房建筑应加大 退让空间,高层 建筑主体线条直 接落地,在形式 上与裙房分开。
通过造型手法设计,创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形象。通过适宜的体块解构和重组,使原本过 长、厚重的建筑立面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形成了特质城市景观。
蜀山区省邮政通信生产指挥调度中心项目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4、造型设计
2 建筑立面造型
通过造型手法设计,创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形象。通过适宜的体块解构和重组,使原本过 长、厚重的建筑立面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形成了特质城市景观。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100M
100M
60M
70M
90M
90M
120M
建筑篇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建筑主立面沿城市道路布局时,也应通过本身宽度与高度的调整,使天际线富于变化。
建筑篇
2)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天际线
利用建筑单体顶部的高低错落,也能形成错 落有致的天际线效果。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多层明细节与格调 ——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
环境显特色与风貌 ——舒适耐看的地表环境
目录
规划篇
建筑风格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商住功能分离 加强交通微循环 视廊控制
建筑篇
建筑天际线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附属设施 建筑色彩和材质
环境篇
建筑内部环境 建筑退让空间 围墙 建筑小品 地面铺装 种植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市政设施 滨水环境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通过建筑玻璃面与实体墙面的合 理比例,达到适宜的虚实对比关系。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2) 韵律和对比
通过光影对比、虚实对比,使得建筑立面富 于节奏感的变化。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建筑主楼立面线条直接落地
主楼建筑元素上下统一, 主立面落地。裙房与主楼风格 应保持一致,通过材质与色彩 的协调,达到竖向效果的统一。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4、丰富城市道路的建筑布局形式
南北向城市道路两侧住宅建筑多为山墙面沿路,应将 山墙作为主立面进行设计。应结合居住配套用房,纵 横穿插,点面结合,避免连续多栋建筑山墙沿路造成 的单调感。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3 商业与居住功能分离
倡导独立集中式商业代替传统带状商业配套,不仅减少商业对居住环境的破坏,更便于 交通疏散。
建筑篇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3)强调主体的建筑群天际线
以重要地段地标建筑为天际线的控制点,鼓励主体单位拔高。明确地段建筑的 主次关系,周边地块建筑与之相协调,打破平淡平庸的天际线,形成较为凸显的城 市区域天际线。
理想模型
建筑篇
3)强调主体的建筑群天际线
当主体建筑为对称的双塔楼布局时, 可结合地块其他建筑群,形成整体统一、 重点突出的天际线。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现代、简洁的高 层居住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多层建筑讲究风格和 特色。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居住建筑
建筑篇
公共建筑
1 建筑风格
建筑篇
公共建筑
规划篇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应通过功能、尺度、朝向、退让等良好布局,与街道空间和谐共生,形成 连续、丰富、舒朗的城市界面,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1、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建筑篇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项目群体建筑的高度变化宜有逻辑性,避免过于杂乱和无序。应避免形成大面 积同一高度的建筑群体,建筑群应形成阶梯的高度变化。
1、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群体建筑,各阶梯间的高差不宜小于20%。
2、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下的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划分为四个档次:h ≤ 24m、24m < h≤60m、60m< h≤80m、80m< h≤100m 。对于沿街建筑超过4栋的或者建 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应不少于2个档次,且沿街每个档次建筑不应大于3栋, 且每个档次建筑所占总建筑数量的比例不大于50%。
“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合肥”1331”市域建筑与环境设计导则
2014.5
前言
编制目的
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基本目标,体现人文特色,实现控制和引导我市城市建设协 调发展,特编制本导则。
在满足现行《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及相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结合 本导则对我市的建筑形态和城市空间塑造进行控制和引导。
5 视廊控制
城市视廊旨在控制城市空间宏观层面的视觉通廊,而感觉视廊是从心理学角度去 控制空间微观层面的视觉通廊,加之公共安全视廊则共同组成城市景观视廊。
规划篇
1、 景观视廊
重点控制视廊两侧建筑的 高度、体量、色彩和退让距离, 并结合街头绿地、城市广场, 建设主题鲜明的公共开放空间, 控制与重要景观节点之间的视 廊。
前言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域范围城市建设用地内的规划建筑项目的设计、审查、 审批。
本导则规定了对建筑规划设计中形态控制的主要内容,分为规划、建筑和 环境三个篇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建筑风格、建筑形体、重点部位的细 部处理、色彩、材质、建筑附属设施、建筑环境等方面。
前言
基本原则
高层定色调与材料 ——简约精致的现代建筑
沿城市道路宜设置开放式广场,并注重开放性, 方便使用。
规划篇
1、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沿城市道路宜设置开 放式广场,并注重开放性, 方便使用。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1、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沿城市道路 宜设置开放式广 场,并注重开放 性,方便使用。
2 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规划篇
2、注重城市道路的通透性
wk.baidu.com
长江西路
黄山路 望江路
天鹅湖景观廊道
天鹅湖
规划篇
黄山路景观廊道控制
为较好展示大蜀山的山形轮廓,黄山路道路 景观廊道以道路中心线左右20度角为景观视线控 制廊道。科一路两侧以及长江西路南侧、望江西 路北侧沿线空间按照该原则控制。
5 视廊控制
黄山路道路景观廊道控制意向
黄山路空间景观视廊控制
黄山路道路景观廊道控制意向与现状部分建筑叠加图
建筑篇
1) 层层跌落的建筑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建筑群伴随建筑高度呈一定规律的叠落,较容易形成比较理想的天际线。此类别特 别适用于滨水、山地、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地区周边地块。
理想模型
建筑篇
1) 层层跌落的建筑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通过建筑的层层跌落、屋顶的细部变化以及视觉通廊的处理,形成了较为优美的 滨水建筑空间。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顶部通过 退台进行收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多低层建筑宜采用坡屋 顶。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1) 层层跌落的建筑天际线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通过建筑的层层跌落、屋顶的细部变化以及视觉通廊的处理,形成了较为优美的滨 水建筑空间。
建筑篇
单栋建筑通过退台处理,表现出对山体、 水面等城市空间的谦让姿态,底层局部架空, 创造出视觉的穿透,建筑材质轻盈、通透。
原方案
城市建筑环境
重新修改 后的方案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屋顶中部拔高,适度收分处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顶部适度收分处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2、建筑顶部
高层建筑顶部适 度收分处理。
2 建筑立面造型
建筑篇
3 )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
1 建筑天际线控制
300M(68层)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1、建筑面宽控制
居住建筑以点式建筑 为主,建筑面宽一般不得 超过40米,地块内部的住 宅建筑面宽一般控不应超 过60米。
≤ 60米
2 建筑立面造型
≤ 40米
建筑篇
1)建筑形体
2、建筑宽高比控制 高层住宅
建筑的宽高比 一般控制在 0.4~0.6之间。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2 建筑立面造型
注重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竖向韵律的塑造,体现建筑立面的均衡和稳定。 鼓励建筑采用竖线条,不可缺少的横线条,采用隐秘弱化处理。
滨湖办公服务区项目
建筑篇
2)韵律和对比
18层以上高层住宅建筑全部楼层的阳 台应封闭。通过连续、协调的立面处理手 法,形成有节奏的韵律。
2 建筑立面造型
水面
核心景观建设控制区
18米建筑高度控制区(生态景观廊道控制区)
蜀
33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山
45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产
60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业
80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园
100米建筑高度控制区
景
建筑高度无限制控制区
观
廊
道
王咀湖 王咀湖景观廊道
南山湖
合肥市大蜀山周边地区城市空间控制研究
南山湖景观廊道
5 视廊控制
董铺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