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肝肾隐窝的肝囊肿:肾囊肿突入肝肾隐窝(Morrison氏隐 窝)时应与肝肾隐窝的肝囊肿区别,肾囊肿使肾周脂肪向肝侧移 位;肝囊肿使肾周脂肪向肾侧移位。冠状位效果好。
2、囊性肾癌:囊性肾癌的囊壁常有局部或普遍性不规则增厚, 或有壁结节,信号不均匀,囊内可有多房分隔。
4
囊性病变
二、出血性肾囊肿
指单纯性肾囊肿出血,也可外伤、感染、肿瘤继发改变, 31%的出血性肾囊肿为恶性。不同时期MRI信号改变也不同。 与出血规律同。
五、透析后继发性囊肿
透析3年以上发病率高,占46%~49%。与单纯性囊肿信号同。
6
良性肿瘤
一、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是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单发或多发,中年发病,女性多见。少数双侧血 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
病理:起源于中胚层,由平滑肌、脂肪、异常血管混合组成。它们的含量差别
较大,多以脂肪为主,少数以平滑肌为主。大体上肿瘤光滑,境界清楚,呈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无包膜。大小不一,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肾盂 肾盏及肾窦脂肪受压移位。少数可突出于肾轮廓之外。有时因肿瘤血管明显 扩张,管壁缺乏弹力纤维,引起出血,出现血尿。一般无症状,无意中发现。 MRI表现:多为单侧单发。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无包膜,境界清楚。成分 多样性,信号也多样性。
由于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常有一层薄膜相隔,故肿瘤边界清楚。肿瘤局部可 变性、液化、坏死。常有出血。坏死、出血可导致钙化或骨化。
有的肾癌可呈囊性。肿瘤大时可穿破包膜,侵及邻近器官和组织。侵及血 管可致瘤栓。可有肾门、下腔V、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可转移到肺、肝、骨 骼、脑等。
MRI表现:1、占位效应:肾轮廓改变;邻近肾盂、肾盏受压、受侵;
由于肾窦脂肪衬托,肾盂肾盏易被显示,呈长T1、长T2信
号,冠状位显示较好,无呼吸伪影情况下,肾柱可清晰显示,但
不易显示肾小盏。肾血管可较好的显示,肾血管清晰度与呼吸伪
影有关,用表面线圈可提高分辨率。肾包膜不易显示。有时在肾
周脂肪与肾皮质之间可见条形低信号或高信号,为化学位移伪影,
不要误认为肾包膜。
2
7
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1、脂肪瘤:信号均匀,大部分能鉴别。 2、分化好的脂肪肉瘤:直径往往大于5cm。
分化差的脂肪肉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无脂肪信号。 3、肾癌:实性肿块,无脂肪信号,鉴别不难。不含脂肪成分的错
构瘤难与肾癌鉴别。
8
良性肿瘤
二、肾腺瘤
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测,可与肾细胞癌并存。一些腺瘤有所谓的大嗜 酸粒细胞瘤的特征,有中心瘢痕,组织学上为白色纤维组织。
2、肿瘤假包膜征:对肾癌有一定的特异性。假包膜成分为受压的肾 实质、血管、纤维成分。厚度达2mm以上则形成MRI上的低信号环。假包膜 在T2WI上出现率比在T1WI上高,且更为清楚。
3、信号改变: 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少数恰好相 反。二者呈等信号也有发生。肿瘤较大时可有坏死、液化、囊变、出血。10

1
正常肾脏MRI解剖
MRI可清楚地显示肾脏,不用造影剂就能区别肾皮质和髓
质。T1WI上(反转恢复序列或短TR/TE的SE序列),肾皮质呈 中等信号,比肌肉高,比脂肪低。肾脏周围包绕高信号的脂肪, 形成天然对比,易识别。肾髓质信号比肾皮质低,是肾髓质含自 由水较多缘故。皮髓质分辨率(CMD)。
T2WI上,肾脏的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度变化较大,肾实质呈高信号,比 肝脏高与脂肪的信号几乎相等。
5
囊性病变
四、多囊肾 又名肾多囊性病变。
是较常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90%发生于双侧肾脏,可 继发感染(50%~75%)、结石(10%)、肿瘤及囊肿破裂出 血。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儿童少见。
MRI表现:双侧肾脏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呈分叶状。 肾皮质、髓质多发性囊肿,可呈“蜂窝状”或“葡萄状”。信号 强度均匀或不均匀,T1WI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混 杂信号,有的为单纯性囊肿,有的为出血性囊肿。
正常肾脏MRI解剖
肾筋膜在肾脂肪囊与肾旁脂肪之间,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当 有炎症或肿瘤侵犯时可增厚,并有信号改变。
3
囊性病变
一、单纯性肾囊肿
多见于老年人,单发或多发,常在肾前部或后部表面。 MRI表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与肾实质界面光滑锐利。 肾囊肿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不强化。 鉴别诊断:
有人提出腺瘤诊断标准:
有完整的包膜;<3 cm;无坏死、出血及细胞退变;肿瘤局限于肾皮质, 无转移。 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9
恶性肿瘤
一、肾细胞癌
占肾肿瘤的85%以上,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初诊是有1/3的病人有转移。 40~70岁为多,男∶女=2 ∶1。
病理:易发生于肾上级,绝大多数介于5~15 cm,形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
MRI判断肾包膜是否受侵与手术、病理有时不相符,可能与肿瘤压迫 邻近肾包膜和周围脂肪一并外移有关。※使用梯度序列有助于判断肾包膜是否 受侵。
局部淋巴结直径大于15mm以上,或腹主动脉旁、肾门区多个直径小
于10mm的淋巴结考虑为转移。
11
恶性肿瘤
6、文献报道:5~7%为囊性肾癌,有四种病理机制: ①肿瘤内部呈多房囊状生长,约占40%; ②肿瘤内部呈单房囊状生长,约占30%; ③肿瘤发生囊性坏死约占20%; ④肿瘤起源于单纯性囊肿的囊壁者少见。 囊性肾癌MRI表现为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及出现壁内结节或囊内分隔粗大,
出血性肾囊肿多呈分叶状,内部信号不均,有时出现液平 面,易与单纯性肾囊肿区别。
三、肾盂旁囊肿
系指发生于肾门和肾盂周围的单纯性多房性囊肿,多为单 侧。可能是肾管残余或淋巴管扩张所致。儿童少见。囊肿呈圆 形或椭圆形,位于肾盂旁。单发或多发。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肾窦脂肪和肾盂肾盏受压移位。
恶性肿瘤
4、增强:(1)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不如肾实质明显;强化峰值在2min左右;
① 不规则边缘强化,伴有轻度不均匀的中心强化,这是因为肿
瘤中心发生凝固性、液化性坏死所致;
② 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③ 轻微均匀性强化;
(2)强化无明显强化,仍为低信号。
5、转移情况:同侧肾脏可有转移, 肿瘤大时可穿破包膜,侵入肾周间隙,常位 于肾筋膜内,肿瘤可侵及肾筋膜并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肿瘤侵及肾静 脉和下腔经脉时常形成瘤栓,瘤周围可有肾动脉、肾静脉扩张,及侧支循环。 肾门、下腔V、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并可有远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