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全切术后的护理评估及诊断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位为辅。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定时患侧卧位,每次 15~30min,以利于健肺扩张,纵隔向患侧移位,减少 胸部残腔。
预防纵膈摆动的理措施
•活动要求:要求全肺切除后卧床1周以上,
床上活动以高坡坐位或低坡卧位伸缩四肢, 而且嘱患者活动时要慢、稳、以不喘粗气 为准。不主张让患者坐位、拍背,大幅度 活动,尤其是术后3天内。3天后可以端坐 位,双下肢下垂过床等,当协助患者排痰 时,先充分湿化气道,再用排痰仪排痰, 然后按压伤口协助排痰。对痰多者必要时 可进行吸痰。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以
保持胸腔内两侧的压力平衡,防止纵隔移位。
• 术后胸引管一般用止血钳夹闭胸引管,并根据气管位置
来调整引流管的开放次数及时间;
• 密切观察胸引液的颜色、性状,每天开放胸引管的时间
宜短,缓慢放出胸腔积液100-150ml;不宜放的过多、 过快,以免引起患侧胸腔压力突然改变引起纵膈摆动;
预防纵膈摆动的护理措施
• 体位要求: • 术后前3天取平卧位,最好取四分之一患侧卧位 ,背部、
臀部和腿部垫软枕。
• 避免过度术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移位,大血管扭曲,
导致呼吸循环异常。同时避免健侧卧位,以免健侧肺受 压,使肺部通气功能受限,以及术侧胸腔内渗液浸入支 气管残端而影响愈合。
• 术后术侧卧位与半卧位交替进行,以术侧卧位为主,半
术后护理
•呼吸系统监护 •循环系统监护 •疼痛护理 •维持液体平衡 •预防纵膈摆动
术后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心理护理 •加强营养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出院指导
呼吸系统监护
• 常规监测T、P、R、BP、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
维持在95%以上。注意呼吸的频率、幅度和声音, 判断是否存在后坠,三凹征(胸骨上窝、 锁骨 上窝、 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等。经常询问是 否有胸闷、气短等不适。
维持液体的平衡
• 术后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
重而导致肺水肿。
• 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24
小时补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速度在2040d/分为宜,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
• 右全肺切除术后血管床减少数量相对较多,肺
功能损失55%。故右肺切除术后输液速度应 ≤30d/分。尽量用糖水,限制NaCl用量,以减 轻心脏负荷。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肺水肿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胸外科术后并发胸腔内大出血是危机病人
生命安全的并发症,起并发率是2%。
•病人表现为气管向健侧移位,术侧胸廓饱
满,叩诊呈实音,经输血、止血治疗后, 病人血压不升或上升后迅速下降,检查发 现HB、RBC计数逐渐减少。护理中严格观 察生命体征及气管位置,如有异常,及时 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疼痛原因
•全肺切除术切口较大,切断肌肉多。 •引流管放置等均使术后疼痛较剧烈。 •病人因疼痛致胸廓运动减少,不敢深
呼吸和用力咳嗽,以致气体交换减少, 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潴留。增加肺 不张和肺炎的发病率,进而引起低氧 血症。
疼痛护理
•对疼痛的患者可以分散注意力,指导
患者做腹式呼吸,减少胸廓运动。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担心治疗效果以及伤口疼痛
等综合因素,易出现焦虑不安和情绪 低落,应理解患者心理反应,与家人 密切配合,做好解释工作,及时解决 患者疼痛、睡眠不足等问题,通过稳、 准、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最终以乐观的情绪出院。
加强营养
•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豆
类、奶类、禽肉、畜肉、芝麻、瓜子、 核桃、松子等)、高维生素、易消化, 含纤维素多的食物(豆芽、芹菜等), 促进机体的康复。
• 病情平稳,无气体、液体流出,3-4天可考虑拔除胸引
管。
观察气管位置的方法:
• 护士站在患者术侧,面向患者,用靠近患者一侧的食指、
无名指分别放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与气管夹角处,中指放 在胸骨上窝,若中指恰位于食指和无名指的中间说明胸 腔两侧压力平衡,气管位置居中,此时不予开放引流管; 若无名指偏向中指时,则气管向术侧偏移,原因是术侧 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出较多,压力减低或对 侧胸腔因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使对侧胸腔内压力 增高。
•妥善固定引流管。 •同时可使用三阶梯止痛法,减轻患者
痛苦、在使用止痛药时,应注意观察 患者呼吸频率,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三阶梯止痛法:是一种根据患者疼痛等级
为治疗原则的止痛方法,第一阶是指轻度 疼痛给予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第二阶中 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 辅助止痛药如可待因、曲马多注射液、曲 马多缓释片等,第三阶重度疼痛给予阿片 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如吗啡 注射液、吗啡缓释片、杜冷丁等。
• 给予面罩吸氧4-6L/min,维持3-5天以上,以后
改间断吸氧。
•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做深
呼吸,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但避 免剧烈的咳嗽。
循环系统监护
• 由于一侧全肺切除术后,肺循环血管床骤然减少,血流
灌注重新分配,使健侧肺血流增多心脏后负荷增加,因 此,全肺切除比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胸外科
肺的解剖生理概要
左肺 --上叶 --下叶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
概述:
• 全肺切除术是指因肺部疾病而切除一侧肺组 织,保留另一侧肺组织的手术方法,是根治肺 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因左侧肺占总通气量的45%, 右侧肺占总通气量的55%,所以左全肺切除占右 全肺切除常见。正常情况下只有30%的肺组织起 通气换气功能,而70%处于储备状态。因此,行 全肺切除术后,健侧肺能代偿患侧肺的功能。 但因为术后早期纵膈不固定,肺循环血管床骤 然减少,易发生纵膈摆动、肺水肿。
• 术后需要维持监测心律、血压,病控制血压在
130/80mmHg以下。有条件可监测CVP(中心静脉压), 以了解心功能和指导输液,一般维持在5-10cmH2O ;观 察尿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 术后初期的少尿在老年患者中较为突出,属于术后正常
反应。如果术前患者尿量正常,而术中有未出现较长时 间的低血压一般在术后2天后尿量恢复正常。
预防纵膈摆动的理措施
•活动要求:要求全肺切除后卧床1周以上,
床上活动以高坡坐位或低坡卧位伸缩四肢, 而且嘱患者活动时要慢、稳、以不喘粗气 为准。不主张让患者坐位、拍背,大幅度 活动,尤其是术后3天内。3天后可以端坐 位,双下肢下垂过床等,当协助患者排痰 时,先充分湿化气道,再用排痰仪排痰, 然后按压伤口协助排痰。对痰多者必要时 可进行吸痰。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以
保持胸腔内两侧的压力平衡,防止纵隔移位。
• 术后胸引管一般用止血钳夹闭胸引管,并根据气管位置
来调整引流管的开放次数及时间;
• 密切观察胸引液的颜色、性状,每天开放胸引管的时间
宜短,缓慢放出胸腔积液100-150ml;不宜放的过多、 过快,以免引起患侧胸腔压力突然改变引起纵膈摆动;
预防纵膈摆动的护理措施
• 体位要求: • 术后前3天取平卧位,最好取四分之一患侧卧位 ,背部、
臀部和腿部垫软枕。
• 避免过度术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移位,大血管扭曲,
导致呼吸循环异常。同时避免健侧卧位,以免健侧肺受 压,使肺部通气功能受限,以及术侧胸腔内渗液浸入支 气管残端而影响愈合。
• 术后术侧卧位与半卧位交替进行,以术侧卧位为主,半
术后护理
•呼吸系统监护 •循环系统监护 •疼痛护理 •维持液体平衡 •预防纵膈摆动
术后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心理护理 •加强营养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出院指导
呼吸系统监护
• 常规监测T、P、R、BP、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
维持在95%以上。注意呼吸的频率、幅度和声音, 判断是否存在后坠,三凹征(胸骨上窝、 锁骨 上窝、 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等。经常询问是 否有胸闷、气短等不适。
维持液体的平衡
• 术后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
重而导致肺水肿。
• 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24
小时补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速度在2040d/分为宜,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
• 右全肺切除术后血管床减少数量相对较多,肺
功能损失55%。故右肺切除术后输液速度应 ≤30d/分。尽量用糖水,限制NaCl用量,以减 轻心脏负荷。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肺水肿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胸外科术后并发胸腔内大出血是危机病人
生命安全的并发症,起并发率是2%。
•病人表现为气管向健侧移位,术侧胸廓饱
满,叩诊呈实音,经输血、止血治疗后, 病人血压不升或上升后迅速下降,检查发 现HB、RBC计数逐渐减少。护理中严格观 察生命体征及气管位置,如有异常,及时 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疼痛原因
•全肺切除术切口较大,切断肌肉多。 •引流管放置等均使术后疼痛较剧烈。 •病人因疼痛致胸廓运动减少,不敢深
呼吸和用力咳嗽,以致气体交换减少, 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潴留。增加肺 不张和肺炎的发病率,进而引起低氧 血症。
疼痛护理
•对疼痛的患者可以分散注意力,指导
患者做腹式呼吸,减少胸廓运动。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担心治疗效果以及伤口疼痛
等综合因素,易出现焦虑不安和情绪 低落,应理解患者心理反应,与家人 密切配合,做好解释工作,及时解决 患者疼痛、睡眠不足等问题,通过稳、 准、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最终以乐观的情绪出院。
加强营养
•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豆
类、奶类、禽肉、畜肉、芝麻、瓜子、 核桃、松子等)、高维生素、易消化, 含纤维素多的食物(豆芽、芹菜等), 促进机体的康复。
• 病情平稳,无气体、液体流出,3-4天可考虑拔除胸引
管。
观察气管位置的方法:
• 护士站在患者术侧,面向患者,用靠近患者一侧的食指、
无名指分别放在患者胸锁乳突肌与气管夹角处,中指放 在胸骨上窝,若中指恰位于食指和无名指的中间说明胸 腔两侧压力平衡,气管位置居中,此时不予开放引流管; 若无名指偏向中指时,则气管向术侧偏移,原因是术侧 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出较多,压力减低或对 侧胸腔因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使对侧胸腔内压力 增高。
•妥善固定引流管。 •同时可使用三阶梯止痛法,减轻患者
痛苦、在使用止痛药时,应注意观察 患者呼吸频率,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三阶梯止痛法:是一种根据患者疼痛等级
为治疗原则的止痛方法,第一阶是指轻度 疼痛给予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第二阶中 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 辅助止痛药如可待因、曲马多注射液、曲 马多缓释片等,第三阶重度疼痛给予阿片 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如吗啡 注射液、吗啡缓释片、杜冷丁等。
• 给予面罩吸氧4-6L/min,维持3-5天以上,以后
改间断吸氧。
•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做深
呼吸,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但避 免剧烈的咳嗽。
循环系统监护
• 由于一侧全肺切除术后,肺循环血管床骤然减少,血流
灌注重新分配,使健侧肺血流增多心脏后负荷增加,因 此,全肺切除比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胸外科
肺的解剖生理概要
左肺 --上叶 --下叶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
概述:
• 全肺切除术是指因肺部疾病而切除一侧肺组 织,保留另一侧肺组织的手术方法,是根治肺 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因左侧肺占总通气量的45%, 右侧肺占总通气量的55%,所以左全肺切除占右 全肺切除常见。正常情况下只有30%的肺组织起 通气换气功能,而70%处于储备状态。因此,行 全肺切除术后,健侧肺能代偿患侧肺的功能。 但因为术后早期纵膈不固定,肺循环血管床骤 然减少,易发生纵膈摆动、肺水肿。
• 术后需要维持监测心律、血压,病控制血压在
130/80mmHg以下。有条件可监测CVP(中心静脉压), 以了解心功能和指导输液,一般维持在5-10cmH2O ;观 察尿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 术后初期的少尿在老年患者中较为突出,属于术后正常
反应。如果术前患者尿量正常,而术中有未出现较长时 间的低血压一般在术后2天后尿量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