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唐宋之变 (共44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仍保留察举和推荐
963年,宋太祖下诏:“礼部
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 公荐,违者重置其罪。”为 杜绝朝臣请托,宋政府在科 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
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考官) 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 (考场),不得出外,不得与 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 内。”——吴钩《宋朝的科举 制度和唐朝有什么不同?》
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 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 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
——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 1、科举制度完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2、吸取唐末五代十国武人拥兵作乱的教训; 3、重文轻武的国策。
祖训: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皇帝所受10道束缚
天、誓约、条贯、道理、祖宗法、 史官(修史)、共治政体(政治权力结构的 设置)、经筵(陪侍帝王读书论学)、君臣共 商国是 、公议(公众评议和舆论)。
——吴钩《皇权的限度,以宋代为例的考察》
宋代权力结构图
制约君主专制的力量来自文官政治, 纵观宋史,君主专制被控制在较低的 程度。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 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唐宋政治变革小结
政治特点:从士族政治痕迹浓厚逐渐转变为纯粹 的官僚政治。
官僚集团:世家大族逐渐被寒门出身的文官集团 所取代。
选官制度:科举制日趋成熟。
从唐朝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 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 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 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 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 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 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 备了条件。 ——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复习课(两个课时)
走进宋代
你的印象
名人印象
重文轻武 经济繁荣 科技发达 理学兴盛 国穷民富 积贫积弱
冗官冗兵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历史,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赵宋 之世也。” 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黄仁宇:“历史进入了宋朝 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
时空定位
唐 618-907
科举社会》
官员身份变化: 以 门阀士族 为主
以 寒门庶族 为主
政治特点: 士族政治痕迹浓厚
纯粹的官僚政治
需要注意的是,科 举考试在唐代虽有较大 发展,但在面向社会、 公平竞争等方面还不完 善,主要表现为它保留 了察举制的残余,推荐 在科举考试中仍然占有 突出地位。 ——杨宁一《新视野、 新知识》
科举制度的变化:
三、微专题突破
突破1:唐宋政治变革
《旧唐书》所载从唐肃 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 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 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 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 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 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 更加悬殊(80%∶7% )
《宋史》所载布衣官员入 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 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 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 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 分之四。” ——均摘自 梁庚尧《宋代
总特征: 中华文明走向 成熟
二、真题感悟
年份
考点
18·I·26 18·I·41 18·Ⅲ·25
宋代民营手工业 宋代乡约制度 宋代科举考试社会阶层流动
17·Ⅲ·27 同一历史事实有不同记载,史学理论
16·Ⅰ·26 史学理论:重史传统对皇权的约束
16·Ⅱ·26 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的结果
15·Ⅰ·26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东南社会地位 15·Ⅰ·40 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重视思辨)
禁止公荐,推行锁 院制,完善科举制
(18·Ⅲ·25)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 两宋时期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 官情况
高级官员 中级官员 低级官员
无官职记录
宰相人数
北宋(71) 20 15 12
南宋(62) 8 10 8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15·Ⅱ·26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农业技术进步)
14·Ⅰ·26 宋明理学:本善习远 14·Ⅱ·26 北宋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13·Ⅰ·25 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13·Ⅱ·25 宋代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小农衰退
立意 频考: 政治:科举制
约束皇权 经济:不抑兼并
经济重心 思想:理学
素养: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热点:公平正义 基层治理 三农问题
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
起 发 鼎成 源 展 盛熟
先 秦
秦 汉
隋宋 唐元
“唐宋变革论”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910年发表《概括 的唐宋时代观》一文,提出“唐宋变革论”:
唐代是中国中世的结束, 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
“唐宋变革”思维导图
经济 之变
政治 之变
文化 之变
五代十国 907wenku.baidu.com979
辽、西夏
北宋 960-1127
金、西夏
南宋 1127-1279
一、基础梳理 政治
中央二府三司制 地方收钱权兵
通判谏院
文化
文人山水画、风俗画 个性化书法 宋词、话本、南戏
科举制 王安石改革
活字印刷、指南针发明并外传 火药广泛运用
理学
与少数民
族政权并 存对峙 不抑 租佃关 五大
经济变革
政治变革
三、微专题突破
突破2:唐宋经济变革
宋代经济革命,一般是指农业革命、 货币革命、科学技术革命、能源革命、 交通(水运)革命、商业革命、市场革 命以及都市化方面的重大变化。
——摘自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
(1)农业革命
高德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庶之十分严格。而到了唐中 叶以后,由于均田制度崩坏,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 的加速流转,加上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世族地主世代相 袭的地产大多转入新兴的庶族地主之手。经过唐宋变革,享 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为庄园主打战), 佃客(为庄园主耕种)等作为贱民不存在了,中国进入了 “齐民”(平民)为主的社会。
城市 陶瓷 重心南
经
兼并 系普遍 官窑 繁荣 之路 移完成 济
一、基础梳理
政治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宋的边境战争 一度频繁,但 民族交融 密切。
经济上: 南宋 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 商业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 高度繁荣 。
思想文化上: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新高峰,在世界处于 领先 地位。
963年,宋太祖下诏:“礼部
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 公荐,违者重置其罪。”为 杜绝朝臣请托,宋政府在科 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
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考官) 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 (考场),不得出外,不得与 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 内。”——吴钩《宋朝的科举 制度和唐朝有什么不同?》
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 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 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
——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 1、科举制度完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2、吸取唐末五代十国武人拥兵作乱的教训; 3、重文轻武的国策。
祖训: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皇帝所受10道束缚
天、誓约、条贯、道理、祖宗法、 史官(修史)、共治政体(政治权力结构的 设置)、经筵(陪侍帝王读书论学)、君臣共 商国是 、公议(公众评议和舆论)。
——吴钩《皇权的限度,以宋代为例的考察》
宋代权力结构图
制约君主专制的力量来自文官政治, 纵观宋史,君主专制被控制在较低的 程度。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 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唐宋政治变革小结
政治特点:从士族政治痕迹浓厚逐渐转变为纯粹 的官僚政治。
官僚集团:世家大族逐渐被寒门出身的文官集团 所取代。
选官制度:科举制日趋成熟。
从唐朝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 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 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 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 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 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 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 备了条件。 ——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复习课(两个课时)
走进宋代
你的印象
名人印象
重文轻武 经济繁荣 科技发达 理学兴盛 国穷民富 积贫积弱
冗官冗兵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历史,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赵宋 之世也。” 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黄仁宇:“历史进入了宋朝 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
时空定位
唐 618-907
科举社会》
官员身份变化: 以 门阀士族 为主
以 寒门庶族 为主
政治特点: 士族政治痕迹浓厚
纯粹的官僚政治
需要注意的是,科 举考试在唐代虽有较大 发展,但在面向社会、 公平竞争等方面还不完 善,主要表现为它保留 了察举制的残余,推荐 在科举考试中仍然占有 突出地位。 ——杨宁一《新视野、 新知识》
科举制度的变化:
三、微专题突破
突破1:唐宋政治变革
《旧唐书》所载从唐肃 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 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 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 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 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 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 更加悬殊(80%∶7% )
《宋史》所载布衣官员入 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 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 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 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 分之四。” ——均摘自 梁庚尧《宋代
总特征: 中华文明走向 成熟
二、真题感悟
年份
考点
18·I·26 18·I·41 18·Ⅲ·25
宋代民营手工业 宋代乡约制度 宋代科举考试社会阶层流动
17·Ⅲ·27 同一历史事实有不同记载,史学理论
16·Ⅰ·26 史学理论:重史传统对皇权的约束
16·Ⅱ·26 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的结果
15·Ⅰ·26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东南社会地位 15·Ⅰ·40 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重视思辨)
禁止公荐,推行锁 院制,完善科举制
(18·Ⅲ·25)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 两宋时期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 官情况
高级官员 中级官员 低级官员
无官职记录
宰相人数
北宋(71) 20 15 12
南宋(62) 8 10 8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15·Ⅱ·26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农业技术进步)
14·Ⅰ·26 宋明理学:本善习远 14·Ⅱ·26 北宋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13·Ⅰ·25 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13·Ⅱ·25 宋代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小农衰退
立意 频考: 政治:科举制
约束皇权 经济:不抑兼并
经济重心 思想:理学
素养: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热点:公平正义 基层治理 三农问题
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
起 发 鼎成 源 展 盛熟
先 秦
秦 汉
隋宋 唐元
“唐宋变革论”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910年发表《概括 的唐宋时代观》一文,提出“唐宋变革论”:
唐代是中国中世的结束, 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
“唐宋变革”思维导图
经济 之变
政治 之变
文化 之变
五代十国 907wenku.baidu.com979
辽、西夏
北宋 960-1127
金、西夏
南宋 1127-1279
一、基础梳理 政治
中央二府三司制 地方收钱权兵
通判谏院
文化
文人山水画、风俗画 个性化书法 宋词、话本、南戏
科举制 王安石改革
活字印刷、指南针发明并外传 火药广泛运用
理学
与少数民
族政权并 存对峙 不抑 租佃关 五大
经济变革
政治变革
三、微专题突破
突破2:唐宋经济变革
宋代经济革命,一般是指农业革命、 货币革命、科学技术革命、能源革命、 交通(水运)革命、商业革命、市场革 命以及都市化方面的重大变化。
——摘自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
(1)农业革命
高德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庶之十分严格。而到了唐中 叶以后,由于均田制度崩坏,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导致土地 的加速流转,加上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世族地主世代相 袭的地产大多转入新兴的庶族地主之手。经过唐宋变革,享 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为庄园主打战), 佃客(为庄园主耕种)等作为贱民不存在了,中国进入了 “齐民”(平民)为主的社会。
城市 陶瓷 重心南
经
兼并 系普遍 官窑 繁荣 之路 移完成 济
一、基础梳理
政治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宋的边境战争 一度频繁,但 民族交融 密切。
经济上: 南宋 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 商业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 高度繁荣 。
思想文化上: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新高峰,在世界处于 领先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