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倾斜试验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率:41% 反复晕厥者:13.5% 女性多见
晕厥的分类
反射性wk.baidu.com厥
混合型
反射异常
心
心肺疾病
源
低血压/
性
全脑低灌注
晕 厥
外周阻力低
继发于直立性低血压的晕厥
脑血流供血特点
1、血供丰富
人脑:1.5 kg,占体重2~3%, 血流量15~20%,(儿童40% ) 氧耗量20~25%,
供血:双侧颈动脉600~800ml/min , 占脑血流量80%
2.药物激发直立倾斜试验: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250~300μg) 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1~3μg/min,使HR↑20%~25%)
目前临床常用20/15min的方案 在倾斜过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变化。
药物激发的倾斜试验
1.硝酸甘油激发: 舌下含服0.25 ~ 0.3mg 在倾斜状态下给药后继续倾斜10-15min
椎基底动脉:20%(延脑) 脑组织(100g)50ml/min ,
< 30ml/min 时晕厥
脑血流供血特点
2、脑血流自动调整
脑动脉 灌注压
小动脉 收缩
外周阻力
脑血流量
脑动脉 灌注压
小动脉 舒张
外周阻力
脑血流量
自动调整下限50~80mmHg < 50~80mmHg自动调整无效,发生脑缺血。
• 脑组织对缺氧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极低
“高速公路”的入口不同。
反射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颈动脉窦综合征
情境性晕厥
惊恐、疼痛、运 动后、长时站立
转头、领带紧、刮 脸、颈动脉窦按摩
咳嗽、喷嚏、吞 咽、排便、排尿
交感张力增加
心率增加 收缩增强
刺激心脏C纤维
刺激颈动脉窦 的压力感受器
刺激心肺受体, 胃肠道受体, 泌尿道受体, 及大脑皮层
胃肠道及泌尿生殖系受 体(排尿、排便)
直立倾斜试验
引言
晕厥(syncope):指突然、短暂、 完全的意识丧失,伴有维持体位的 肌张力消失,并能迅速、自行恢复 意识。 晕厥前兆(近似晕厥):晕厥前出 现的症状,包括严重的头晕、视觉 变化,如(黑矇、灰视、管状视 野)、听力减退、不能维持体位,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意识未完全 丧失。
晕厥的机制:大脑组织低灌注 晕厥是一种症状,多种疾病可 能引起,反复发生时可以形成 一个独立的疾病。
1907年 Gowers首次提出“vaso-vagal”用 来描述与血管舒缩神经痉挛有关的一组累 及上腹、呼吸及心脏的不适症状。
1932年 Lewis重新定义了血管迷走性晕厥, 强调血管(vaso)与迷走神经(vagal)都参与。
VVS 指特定条件下(如见不愉快的事物、 情绪激动、疼痛、直立时间过长、过热而 拥挤的环境)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 管扩张及心率减慢,表现为动脉低血压、 心率减慢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 复,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影响脑血流的指标
收缩压下降(<80mmHg) 心率下降(<45bpm) 有效循环血量突然下降( >30% )
减压反射
1、减压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感受器: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左室下壁的C纤维
窦
传入神经:
神 经
窦神经等
压 力 感 受 器 传 入 纤 维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减压反射
2、减压反射的中枢:
主要位于延髓的加压区 (A、T)及减压区(C、 N)。 也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 神经中枢。
加 压 区
减压区
减压反射
3、减压反射的传出神经
交感缩血管神经 (普遍存在各种血管)
经α、ß受体起作用 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 交感缩血管神经
心迷走神经
减压反射
减压反射的过程
动脉血压升高刺激感受器兴奋, 经传入神经刺激兴奋迷走中枢的 活动,同时抑制交感中枢的活动。 经传出神经作用在心脏及血管, 引起心率下降(<10bpm)及血 压下降(约10mmHg)
减压反射是最重要的、最频繁的 心血管生理调节和反射
减压反射
1. 减压反射的感受器为压力感受器,故又称压力感受 器反射。
2. 减压反射及反向的升压反射是维持正常血压及循环 系统稳定的关键。
3. 过强的或病理性的减压反射能破坏循环系统的稳定。 4. 减压反射仅对血压突然升高反应,对血压慢性升高
“适应”。 5. 减压反射弧是各种反射性晕厥的最后通道,只是
直立倾斜
周围静脉 淤滞
静脉 回流
左室 容量
交感张力
直立倾斜试验 诱发VVS的机制
左室收缩 刺激机械感受器 血管舒缩中枢
交感张力
迷走张力
周围血管扩张
心动过缓或停跳
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的准备工作
1.患者:停用咖啡、茶及酒等影响自主神经 功能的饮食;受试前禁食4h以上, 建立静脉通道.连接血压心电监 护仪,安静平卧10~20min
心脏C纤维(低容量、 脱 水、Valsalva动作)
压力感受器(咳嗽、转 头、颈动脉按摩)
刺激延髓部血管减压区
颅神经(舌咽神经痛)
大脑皮层(惊恐、疼痛)
迷走张力增强(心动过缓) 交感张力减弱(血管扩张)
静脉回流减少和心输出量降低 导致脑血流灌注降低
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 Syncope, VVS
直立倾斜试验
(Head-up tilt test,HUTT)
是调整倾斜床台,使受试者 被动处于头高位倾斜状态, 从而激发和诊断血管迷走性 晕厥的一项检查技术。
1917年Mackenzie开始研究 倾斜试验对人体血流动力学 的影响。 1986年Kenny首次报告将其 用于评价不明原因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诱发VVS的机制
2.硝酸异山梨酯激发: 舌下含服1.25mg 在倾斜状态下给药后再倾斜20min
药物激发的倾斜试验
3.异丙肾上腺素激发 从1 μg/min 开始, 每5min 增加1 μg/min,至3 μg/min, 使平均心率超过基线水平的20%~25%, 最快心率不得超过150 次/min , 最长持续时间20 min
脑血流中断6 ~ 8s后,弥散在脑 组织中或结合在 血液中的氧完全 耗竭——导致意
识丧失。
急性脑血流减少中断——意识丧失
1946年
111名志愿者接受测试
脑血流中断的时间决定预后
脑血流中断
6~10s 晕厥 10~20s 阿斯、抽搐、昏迷
>45s 脑电活动停止
人脑耐受缺氧的可逆时间 4~6min
2.环境:安静、光线昏暗、温度适宜 (20℃~25 ℃)
3.抢救药品和器械:多巴胺、阿托品、肾上 腺素、除颤器
倾斜床的要求
1.具有脚踏板和加固带 2.倾斜角度
0°~90° 3.起降速度
10~15s内 60°~80°
直立倾斜试验
检查方法:
1.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倾斜角度:70° 倾斜时间:20min~45min
晕厥的分类
反射性wk.baidu.com厥
混合型
反射异常
心
心肺疾病
源
低血压/
性
全脑低灌注
晕 厥
外周阻力低
继发于直立性低血压的晕厥
脑血流供血特点
1、血供丰富
人脑:1.5 kg,占体重2~3%, 血流量15~20%,(儿童40% ) 氧耗量20~25%,
供血:双侧颈动脉600~800ml/min , 占脑血流量80%
2.药物激发直立倾斜试验: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250~300μg) 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1~3μg/min,使HR↑20%~25%)
目前临床常用20/15min的方案 在倾斜过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变化。
药物激发的倾斜试验
1.硝酸甘油激发: 舌下含服0.25 ~ 0.3mg 在倾斜状态下给药后继续倾斜10-15min
椎基底动脉:20%(延脑) 脑组织(100g)50ml/min ,
< 30ml/min 时晕厥
脑血流供血特点
2、脑血流自动调整
脑动脉 灌注压
小动脉 收缩
外周阻力
脑血流量
脑动脉 灌注压
小动脉 舒张
外周阻力
脑血流量
自动调整下限50~80mmHg < 50~80mmHg自动调整无效,发生脑缺血。
• 脑组织对缺氧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极低
“高速公路”的入口不同。
反射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颈动脉窦综合征
情境性晕厥
惊恐、疼痛、运 动后、长时站立
转头、领带紧、刮 脸、颈动脉窦按摩
咳嗽、喷嚏、吞 咽、排便、排尿
交感张力增加
心率增加 收缩增强
刺激心脏C纤维
刺激颈动脉窦 的压力感受器
刺激心肺受体, 胃肠道受体, 泌尿道受体, 及大脑皮层
胃肠道及泌尿生殖系受 体(排尿、排便)
直立倾斜试验
引言
晕厥(syncope):指突然、短暂、 完全的意识丧失,伴有维持体位的 肌张力消失,并能迅速、自行恢复 意识。 晕厥前兆(近似晕厥):晕厥前出 现的症状,包括严重的头晕、视觉 变化,如(黑矇、灰视、管状视 野)、听力减退、不能维持体位,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意识未完全 丧失。
晕厥的机制:大脑组织低灌注 晕厥是一种症状,多种疾病可 能引起,反复发生时可以形成 一个独立的疾病。
1907年 Gowers首次提出“vaso-vagal”用 来描述与血管舒缩神经痉挛有关的一组累 及上腹、呼吸及心脏的不适症状。
1932年 Lewis重新定义了血管迷走性晕厥, 强调血管(vaso)与迷走神经(vagal)都参与。
VVS 指特定条件下(如见不愉快的事物、 情绪激动、疼痛、直立时间过长、过热而 拥挤的环境)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 管扩张及心率减慢,表现为动脉低血压、 心率减慢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 复,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影响脑血流的指标
收缩压下降(<80mmHg) 心率下降(<45bpm) 有效循环血量突然下降( >30% )
减压反射
1、减压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感受器: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左室下壁的C纤维
窦
传入神经:
神 经
窦神经等
压 力 感 受 器 传 入 纤 维
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减压反射
2、减压反射的中枢:
主要位于延髓的加压区 (A、T)及减压区(C、 N)。 也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 神经中枢。
加 压 区
减压区
减压反射
3、减压反射的传出神经
交感缩血管神经 (普遍存在各种血管)
经α、ß受体起作用 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 交感缩血管神经
心迷走神经
减压反射
减压反射的过程
动脉血压升高刺激感受器兴奋, 经传入神经刺激兴奋迷走中枢的 活动,同时抑制交感中枢的活动。 经传出神经作用在心脏及血管, 引起心率下降(<10bpm)及血 压下降(约10mmHg)
减压反射是最重要的、最频繁的 心血管生理调节和反射
减压反射
1. 减压反射的感受器为压力感受器,故又称压力感受 器反射。
2. 减压反射及反向的升压反射是维持正常血压及循环 系统稳定的关键。
3. 过强的或病理性的减压反射能破坏循环系统的稳定。 4. 减压反射仅对血压突然升高反应,对血压慢性升高
“适应”。 5. 减压反射弧是各种反射性晕厥的最后通道,只是
直立倾斜
周围静脉 淤滞
静脉 回流
左室 容量
交感张力
直立倾斜试验 诱发VVS的机制
左室收缩 刺激机械感受器 血管舒缩中枢
交感张力
迷走张力
周围血管扩张
心动过缓或停跳
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的准备工作
1.患者:停用咖啡、茶及酒等影响自主神经 功能的饮食;受试前禁食4h以上, 建立静脉通道.连接血压心电监 护仪,安静平卧10~20min
心脏C纤维(低容量、 脱 水、Valsalva动作)
压力感受器(咳嗽、转 头、颈动脉按摩)
刺激延髓部血管减压区
颅神经(舌咽神经痛)
大脑皮层(惊恐、疼痛)
迷走张力增强(心动过缓) 交感张力减弱(血管扩张)
静脉回流减少和心输出量降低 导致脑血流灌注降低
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 Syncope, VVS
直立倾斜试验
(Head-up tilt test,HUTT)
是调整倾斜床台,使受试者 被动处于头高位倾斜状态, 从而激发和诊断血管迷走性 晕厥的一项检查技术。
1917年Mackenzie开始研究 倾斜试验对人体血流动力学 的影响。 1986年Kenny首次报告将其 用于评价不明原因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诱发VVS的机制
2.硝酸异山梨酯激发: 舌下含服1.25mg 在倾斜状态下给药后再倾斜20min
药物激发的倾斜试验
3.异丙肾上腺素激发 从1 μg/min 开始, 每5min 增加1 μg/min,至3 μg/min, 使平均心率超过基线水平的20%~25%, 最快心率不得超过150 次/min , 最长持续时间20 min
脑血流中断6 ~ 8s后,弥散在脑 组织中或结合在 血液中的氧完全 耗竭——导致意
识丧失。
急性脑血流减少中断——意识丧失
1946年
111名志愿者接受测试
脑血流中断的时间决定预后
脑血流中断
6~10s 晕厥 10~20s 阿斯、抽搐、昏迷
>45s 脑电活动停止
人脑耐受缺氧的可逆时间 4~6min
2.环境:安静、光线昏暗、温度适宜 (20℃~25 ℃)
3.抢救药品和器械:多巴胺、阿托品、肾上 腺素、除颤器
倾斜床的要求
1.具有脚踏板和加固带 2.倾斜角度
0°~90° 3.起降速度
10~15s内 60°~80°
直立倾斜试验
检查方法:
1.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倾斜角度:70° 倾斜时间:20min~4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