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七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 系上应当有全面地认识。我们既要看到社会 主义同他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要充分看到 社会主义同他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 的一面。
邓小平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 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 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 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上来。”
4、邓小平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 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 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 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 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 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 准的统一。 第二,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 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 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 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是, 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 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 主义方向。
&案例——《破解难题》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压 力仍然较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1.城镇新增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 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 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万人左右,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 495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2.体制转轨遗留就业问题人很突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 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 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 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 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万人。 4.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问题】请你谈一谈,如何破解我国的就业难题?
94 95

87
88
89
90 4
91 9.3
92
93
20
96
01
97 8.8
98 7.8
GDP
11.6 11.3 4.9
14.2 13.5 12.6 10.6 9.6
邓小平曾经讲过“中国的问题,压倒 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 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 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 总原则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文 化 体 制 改 革
(一)改革的历史进程
小岗村印有鲜红手印的契约
乡镇企业的发展
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1986年8月3日)
党的十四大召开
全面改革的具体表现:
地域上:除了港、澳台之外的中国所有地区 行业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所有行业 部门上:改革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部门 领域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全面改革 层次上:体制层面与整个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层面 的重大改革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矛盾不是对抗 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 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 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 行调整得到解决。
4、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 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邓小平指出 “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 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 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 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 眼光。”
3.改革的目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要赶上 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3.改革的目的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 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 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但是,毛泽东对社会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理论 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 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 践中的源自文库误,结果使社会 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 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同 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 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 提供了理论基础。
3.改革的目的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 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 。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案例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年沧桑巨变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毛泽东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 盾学说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 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 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 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 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 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 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www.njfu.edu.cn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 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还有不够协调的 方面,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完全做到高效廉 洁行政。 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 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也有不够协调的 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还 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发展是目的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 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稳定是前提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 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 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 切都无从谈起。
16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图表) 14 12 10 8 6 4 2 0 GDP
87
89
91
93
95
97
99
(二)在全面改革中,经济 体制改革是重点
1、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1)改革中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
www.njfu.edu.cn
经济发展不平衡
现代的城市
落后的农村
不同收入阶层
www.njfu.edu.cn
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 在消费总量上,预计到2010年,中 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 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 到80%。
www.njfu.edu.cn
经济发展与社会
www.njfu.edu.cn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
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 耗了全球31%、30%、27%和4 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 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
www.njfu.edu.cn
www.njfu.edu.cn
(2)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 总原则
1.我们要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
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
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 一起来。
3.我们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的重要结合点。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 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980年,在 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他正式使用了 “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 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邓小平
2、国际环境:(数据资料)
中、日、美GDP比较图
你能从这些 数据中得出 什么结论?
25000 21076 20000 15000 10000 5000 330 200 0 1955 1978 3300 2000 9996 中国 日本 美国
“文化大革命”的 十年期间,中国的 国民生产总值只增 长了57.65%日本增 长了345%,美国增 长了124%。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从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看,一个国家或地 区经济的成败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 否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 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指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我们吃 过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 明的特征。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科学认 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方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2.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国际环境
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
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 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
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 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 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 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 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 展道路。”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 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者紧密关联的战略性 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 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 者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江泽民
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 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 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 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国外背景
1、国内情况:(视频资料)
讨论:
这段视频 说明了什 么问题?
1、国内情况
“近十年来,广东农业发展缓慢,农 民吃不饱肚子,城市副食品供应紧张, 可以说是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 。”
---- 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
1、国内情况 “‘文化大革命’ 结束时,就整个 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 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 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 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健全政府决 策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 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 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深 化农村改革,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文化体 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邓小平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 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 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 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www.njfu.edu.cn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 特点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 特点,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 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 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
3、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 基本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