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采集设计软件
1、美国绿山公司作为一家采集专业技术 公司,开发了一套采集设计软件包,包括 三维设计、静校正、模型设计分析、项目 管理等内容,其产品目前在世界大多数国 家都在使用,九十年带进入中国市场。现 被I/O公司收购。
主要采集设计软件
2、加拿大佛儿菲尔德公司做为另一家采 集技术公司,八十年代与绿山公司合作, 研制了绿山设计软件包,九十年代与绿山 公司分离,专门从事三维设计及分析软件 研究,其中针对三维设计的噪音分析 (OMNI NOISE)、速度分析(OMNI Anlasis)、DMO分析(OMNI DMO) 等软件是其特色内容,其在南美及欧洲具 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一、前言 二、三维设计考虑因素 三、设计前的准备 四、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五、激发与接收 六、地理信息在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七、三维技术发展方向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一、前言
1. 三维勘探历史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主流软件介绍
一、前言 1、三维勘探历史
三维采集始于70年代晚期,90年代才得到广范应用,关于三维观测系统的讨论随 之深入,现在已经作为地震勘探的主要手段。同时;模型技术、噪声压制评估、 对分辨率的影响、亮度分析等技术的引入使得三维设计技术进入到新的阶段。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设计前准备: 1. 收集有关资料 2. 资料的前期分析 3. 线束方向确定 4. 地质目标和观测范围
地震原始记录分析—干扰波分析
1S
2S
折射波
3S
面波
面波 面波
J2Q
J2X
面波
J1B
4S
谐振干扰
地震原始记录分析—分频处理了解优势频带范围
1S 2S 3S
10-20 20-40 30-60 40-80 50-100 60-120 70-140 80-160
主要采集设计软件
3、东方公司集合物探局二十多年的采集方 法技术,2000年底推出了地震采集工程软件 系统KLSeis,包括采集参数论证、测量数据 处理、三维设计、二维设计、静校正计算、 模型设计分析、地震资料品质分析、SPS数 据处理等内容,该产品推出后,迅速占领国 内大部分市场(达到80%以上)。
一、前言 二、三维设计考虑因素
三、设计前的准备
四、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五、激发与接收 六、地理信息在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七、三维技术发展方向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设计前准备: 1. 收集有关资料 2. 资料的前期分析 3. 线束方向确定 4. 地质目标和观测范围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一、前言
二、三维设计考虑因素
三、设计前的准备 四、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五、激发与接收 六、地理信息在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七、三维技术发展方向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最初考虑的因素:
1. 地质任务的完成
1. 构造解释; 2. 地层学解释; 3. 储层:孔隙度、气饱和度、裂缝方位
收集有关资料:
1. 最浅目的层反射时间、深度; 2. 预期的最浅目的层时间、深度; 3. 主要目的层时间、深度; 4. 最深主要目的层时间、深度; 5. 这些层的最陡倾角; 6. 速度函数; 7. 切除函数; 8. 数据质量信息:多次波、散射、地滚波、静校正; 9. 勘探区域; 10. 老解释剖面; 11. 原始单炮; 12. 地形条件; 13. 复杂地质条件:构造模型。 有时其他信息也会应用,如AVO分析需要岩石地球物理参数。
地震原始记录分析—超道集分析了解波场特征
浅 井 激 发
深 井 激 发
超道集对比
深层攻关---前期资料分析
分析内容:鄯科1井、东深2井VSP资料动力学特征及衰减模型
鄯科1井VSP速度曲线
5265m(P2) 4575m(T3) 4200m(J2x煤)
2800m(J2q)
255m(Q)
鄯科1井VSP下行波自相关函数
2. 委托方财政问题
三维地震勘探目的层和地质任务
委托方财政问题
争论的焦点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考虑其他因素:
1. 能够动员的服务公司装备能力 2. 有利于施工的工作方式 3. 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4. 主要物资价格及运输成本 5. HSE 、土地拥有者许可和赔偿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井资料分析—衰减、地震响应分析
井资料分析—衰减、地震响应分析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设计前准备: 1. 收集有关资料 2. 资料的前期分析 3. 线束方向确定 4. 地质目标和观测范围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观测系统线束方向
1. 有利叠加成像 2. 考虑长波长及静校正耦合问题 3. 同一个面元内基准面起伏影响 4. 递减带的影响 5. 评估叠前偏移风险 6. 有利于施工作业 7. 工作量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三维设计前准备: 1. 收集有关资料 2. 资料的前期分析 3. 线束方向确定 4. 地质目标和观测范围
地质目标和观测范围
地质界 限
➢ 考虑与周边三维衔接 ➢ 避免边界锯齿 ➢ 线束完整性 ➢ 偏后满覆盖问题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历史回顾
• 我国早期三维
1965年胜利油田三角形测网(光点仪器) 1966-68年胜利油田永安镇束状三维(模拟仪器) 1971年(?)六四六八里庄三维(模拟仪器) 1980年第一批正规地震三维采集(顾辛庄、高场、北部湾) 80年代陆上大量推广应用三维,是世界陆上三维大国
• 国外最早三维
1976年GSI在泰国海湾的三维为第一个商业项目 1990年后西方才在陆地大量推广三维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设计
2、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偏移噪声小,归位准确; 2. 空间连续采样—地质体解释有
更大的空间; 3. 压噪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
采集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3、国际、国内流行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几大主流软件介绍
美国I/O公司:绿山(Green Mountain)软件包 加拿大:OMNI “三维设计”“地震质量控制”软件 法国CGG公司:“二维、三维设计”工作站版 美国PGS公司:“海上地震采集设计”工作站版 以色列Paradigm公司:“二维、三维设计” 中国东方公司:克浪软件KLSeis微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