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尊重他人1. 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习:分析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实践:进行尊重他人的活动。
第二课时:团结合作1. 导入:阐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学习:探讨团结合作的技巧。
3. 实践:进行团结合作的游戏。
第三课时:热爱生活1. 导入:讲述热爱生活的意义。
2. 学习:分享热爱生活的方式。
3. 实践:进行热爱生活的活动。
第四课时:积极向上1. 导入:讲解积极向上的作用。
2. 学习:学习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实践:进行积极向上的实践。
第五课时:明辨是非1. 导入:阐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 实践:进行明辨是非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活动参与度以及课后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品德与社会方面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
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活动材料: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明辨是非的相关活动材料。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诚信做人1. 导入:讲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2. 学习:分析诚信做人的具体表现。
3. 实践:进行诚信做人的活动。
第七课时:善于沟通1. 导入:阐述善于沟通的重要性。
2. 学习:探讨善于沟通的技巧。
3. 实践:进行善于沟通的训练。
第八课时:负责任1. 导入:讲述负责任的意义。
2. 学习:学习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3. 实践:进行负责任的实践活动。
第九课时:合理消费1. 导入:讲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2. 学习:分析合理消费的注意事项。
3. 实践:进行合理消费的活动。
第十课时:网络安全1. 导入:阐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人与自然的关系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3. 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热爱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家庭与社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社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2.1 家庭和社区的关系2.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3 热爱家庭,关心社区3. 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3.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 故事讲述: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4.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赢的道德品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第1课:我们与社会第2课:社会中的我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3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第4课:尊重他人,快乐自己第三单元:合作共赢第5课:什么是合作第6课:合作的力量第四单元:关爱他人第7课:关爱他人,温暖社会第8课: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第五单元:自我保护第9课:保护自己,从现在开始第10课:安全常识,牢记心间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品德教育。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品德教育的内涵。
4.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合作精神等。
2. 课后实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品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学期内的品德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后实践、团队协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 实践场地:学校、社区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2周)第1课:我们与社会(1课时)第2课:社会中的我(1课时)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2周)第3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1课时)第4课:尊重他人,快乐自己(1课时)3. 第三单元:合作共赢(2周)第5课:什么是合作(1课时)第6课:合作的力量(1课时)4. 第四单元:关爱他人(2周)第7课:关爱他人,温暖社会(1课时)第8课: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1课时)5. 第五单元:自我保护(2周)第9课:保护自己,从现在开始(1课时)第10课:安全常识,牢记心间(1课时)6. 第六单元:文明礼仪(2周)第11课:礼仪之邦(1课时)第12课: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1课时)7. 第七单元:传统节日(2周)第13课:节日里的中国(1课时)第14课:我们的传统节日(1课时)8. 第八单元:环境保护(2周)第15课:我们的地球(1课时)第16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课时)9. 第九单元:法治教育(2周)第17课:法律保护我们(1课时)第18课: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1课时)10. 第十单元:英勇事迹(2周)第19课:英勇事迹,传承精神(1课时)第20课:学习英雄,做一个有担当的人(1课时)七、教学活动设计1. 情境模拟: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是谁个人的成长与变化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2. 朋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技巧珍惜友谊,处理冲突3. 我们的社会社会的组成与结构社会规范与秩序4. 公共设施与公共秩序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遵守公共秩序,共建和谐社会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己,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交往的艺术与技巧,珍惜友谊,学会处理冲突。
3.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交往的艺术与技巧,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遵守公共秩序的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2. 讲解: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例题讲解:针对“朋友之间”的内容,讲解如何处理冲突,分享交往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2. 板书内容:“我是谁”:个人的成长与变化,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朋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技巧,珍惜友谊,处理冲突“我们的社会”:社会的组成与结构,社会规范与秩序“公共设施与公共秩序”: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维护,遵守公共秩序,共建和谐社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与同学分享一个你与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并说明如何处理你们之间的冲突。
2. 答案:成长故事:要求真实、生动,体现个人成长与变化。
美好回忆与冲突处理:要求描述清楚,具有借鉴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品德与社会,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和作用。
(2)知道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面交流。
(2)游戏体验: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品德与社会行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德心、助人为乐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什么是品德与社会的含义和内容。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名人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2)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品德与社会行为的内容。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故事,让学生阅读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感想。
(3)学生组织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 游戏体验(15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2)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4. 深化探究(15分钟)(1)学生观看一个小视频,了解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如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品德与社会行为的作业。
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品德与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
5. 知识拓展(10分钟)(1)教师介绍一些与品德与社会相关的活动和组织,如志愿者、义工等。
(2)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这些活动,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6. 归纳总结(5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就品德与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自己关于品德与社会的收获和体会。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当矛盾发生时》。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的孩子对社会上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多的感受,常常因为与家长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看法不一致,处理方式不一致,引发矛盾和冲突,进而出现诸多成长的烦恼。
面对与长辈之间亲密与疏离、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应该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如何向长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利益诉求,他们渴望得到指导与帮助。
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他们社会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正是我们的责任和教材追求的目标。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与自己的父母在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很多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当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又总是很冲动,并没有坐下来和父母好好谈一谈,因而容易发生矛盾。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正确处理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方法,感受到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要正确看待它。
作为子女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激励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是:学会与父母沟通,从而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种互动形式,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和表演创设情景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互动效果,突破与父母沟通,理解、体谅父母这一教学重难点。
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感体验、师生交往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父母长辈的情感。
让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能做到多与父母进行沟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能力: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常与父母交流。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目标要求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习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2、通过调查、游戏等活动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愿意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
3、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的一些基本技巧。
3、了解和父母产生的摩擦是因为彼此想法上的差异,尝试了解父母的想法。
课前准备教师:1、小记者采访家长的录像。
2、家长与学生的调查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家有儿女》的剧照或视频片段,交流电视剧中感兴趣的情节,思考:你喜欢这个家庭吗?为什么?2、小结: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旧时我国传统的家庭中,家长具有绝对的,父母的意思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晚辈不敢表露与长辈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家庭生活越来越趋于民主化,父母对子女来说不仅是长辈,也是特别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母——我特别的朋友”。
教师出示课题。
二、学习1、和父母相处法宝之一——学会倾诉。
⑴师:剧中刘星、小雪、小雨和父母是朋友,你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像他们一样吗?和父母交朋友有一些法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大家先来做一个小调查。
⑵下面这些问题你有吗?当你碰到这些问题时,你愿意和父母交流吗?A、你与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B、你竞选班干部落选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C、这几天上课时,你老是走神,测验结果也不理想,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D、同学给你取了个外号,你很苦闷,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E、你为班队承担着一项工作,最近你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F、你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G、你与一名异性同学关系很融洽,有的同学起哄说你们在早恋。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章:遵守交通规则,保障生命安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对生命安全的影响。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2 教学内容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介绍。
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如何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1.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
分组讨论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
第二章:关爱他人,乐于助人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方式。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关爱他人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乐于助人的故事分享。
2.3 教学活动讲述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和乐于助人。
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场景。
第三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可以做的事情。
环保知识和技巧的介绍。
3.3 教学活动观看环保宣传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分组讨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可以做的事情。
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第四章: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2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和内涵。
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和例子。
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4.3 教学活动讲述诚实守信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
角色扮演,模拟诚实守信的场景。
第五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培养和谐相处的品质。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方式。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5.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活动主题四快乐其实很简单篇一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二一、课标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2、教材的特点(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
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
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
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
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章“我们的价值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尊重他人”和第二节“合作与分享”。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意识,懂得分享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行和权益。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懂得在合作中分享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合作与分享的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班级内发生的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1)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2)讲解合作的意义,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介绍分享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3. 例题讲解:(1)呈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情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2)给出一个合作与分享的实践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不尊重他人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2)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验分享的喜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2. 内容:(1)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2)合作的意义与作用(3)分享的意义与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2. 答案:(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言行和权益,关心他人的感受,不歧视他人,不侵犯他人权益。
(2)合作报告:略。
(3)学习心得分享: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1主题目标:1、学生初步知道学校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2、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活动难点: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相机、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活动课时:2课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3、学习利用学校的设施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活动难点: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活动过程: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学校的哪些情况呢?2、师:刚才我们和自己的学校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在参观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合作完成。
3、“我的发现”汇报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2)、高年级的同学挑战小朋友,让小朋友回答问题。
4、设计展示(1)、让学生自己将作品贴在“我的展示台”上(2)、学生互相观看交流,并评议。
5、活动延伸:(1)、将学生各种形式的汇报展示出来,办一个墙报或编成一个册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封面、装订等。
(2)、开展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的画展、作品展等。
(3)、与美工课、语文课以及其它班级活动结合进行。
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2教学目标: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
2、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3、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教案中的评估方法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喜爱,升华为更加喜爱宏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行,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仁爱宽容、大气磅礴的长江,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提高熟悉地图的力量,通过识图进展空间思维的力量;培育收集资料的力量。
4.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进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立的宏大成就。
〖教学预备1.政区图、地形图、长江流域图。
2.歌曲录音:《长江之歌》《我们的田野》。
3.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2.朗读教科书第60页的课文。
3.教师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展讲授。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长江在青海省发源以后,向东向南,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3)出示歌谣,帮忙学生识图。
歌谣:第一大河是长江,发源于青海西南部。
流过川、藏、滇,穿过渝、鄂、湘,赣、皖、苏、沪要记住。
全长六千三,注入东海水力富。
4.课堂练习。
识图:长江的流程。
5.探究活动。
(1)布置探究内容。
由教师指地图讲:“和其他河流一样,长江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
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的中游,从湖口到入海口是长江的下游。
现在我们就从地图上找一找:①长江的上游江段;②长江上游流经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上游的水流状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进展探究。
(3)课堂争论。
学生沟通“探究长江上游状况”的成果。
学生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展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留意引导。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具体章节如下:1. 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我爱你,中国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第3课:可爱的家乡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4课:文明礼仪第5课:尊重劳动者第6课:宽容与理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家乡观念,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意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爱国、尊重他人、家乡情怀的内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学习资料、作业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
2. 新课内容学习:(1)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我爱你,中国a. 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
b. 讲解爱国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a. 介绍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b.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知识竞赛,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第3课:可爱的家乡a.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等。
b. 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4课:文明礼仪a. 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
第5课:尊重劳动者a. 介绍各行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b. 开展“我心中的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第6课:宽容与理解a. 让学生理解宽容与理解的含义。
b. 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与理解他人。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课题,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题、重点知识、思维导图等。
2. 板书形式:图文结合,简洁明了。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赢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培养学生学会文明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5.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学会维护公平、公正。
二、教学内容1. 责任与我: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3. 合作共赢:学会与他人合作,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5. 文明交往:学会文明交往,提高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合作的力量,乐于合作;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做到文明礼貌,提高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和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意识。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和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5. 情绪管理等: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6. 情景剧:通过编排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文明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
2. 教具:课件、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粉笔、情景道具等。
3. 教学资源: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
4. 准备学生:分组,并提前告知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所准备。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1. 责任与我:引导学生了解责任的概念,通过讨论和情景模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第二周:3. 合作共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快乐小调查,并准备汇报展示。
把全班分为行业组、家庭组、商业组进行社会调查。
行业组调查警察、医生、司机、农民、老师等各个不同行业的人;家庭组调查几个不同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孩子等不同家庭成员;商业组调查市场上买服装的、水果的、蔬菜的、零食的、杂货的等不同的商人。
调查后小组成员讨论汇报方式。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二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活动主题一:我们共同进步我的伙伴个个棒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重点: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难点: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卡片若干,学生优点调查表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想一想,议一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吗?2、读一读,说一说读读课文中海燕和英子的故事,烁烁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
英子发现了海燕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等优点,明白了: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
3、小结,引出主题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用心发现,你会惊叹:原来我的伙伴这么棒!二、化主题,指导行为1、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游戏方法:(1)选一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安先后顺序传花,鼓声婷花未传出的同学站到讲台,再请被赞美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2)老师击鼓,鼓声停花未传出的同学到讲台上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照顾平时优点不明显的学生)2、互相交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的是和伙伴朝夕相处,有的是短期相处,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你会主动而真诚地赞美对方吗?三、总结全文,进行延伸1、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共同进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引入社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设施、人口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区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
1.3 教学活动:观看社区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看法和感受。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社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章:我们国家的象征2.1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等,认识到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国家象征的庄严和美丽。
2.3 教学活动:观看国家象征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象征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国家象征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遵守交通规则3.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包括行人、车辆的通行规则等。
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展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3.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规则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
第四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4.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制定个人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第五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5.1 学习目标:5.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勤劳的小编有缘人帮助大家找到的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一、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倾听、包容等。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二、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2.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讨论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包括遵守规则、承担后果、诚实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做出负责任选择的经历和感受。
案例分析:学生们分析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及其后果,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行为。
三、第三章:合作与团队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合作。
3.2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合作或团队精神不足的后果。
讨论如何有效合作,包括沟通、协调、共享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任务:学生们分组完成一项合作任务,如拼图、搭建等。
团队游戏:学生们参与一些团队游戏,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第四章:公平与正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公平与正义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
4.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与正义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公平或非正义的行为及其后果。
讨论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包括公平对待他人、反对不正义行为等。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或非正义行为,并讨论如何处理。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场景。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4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1.复习检查。
(1)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教师讲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学习地图的时候,认识地图上的图例和颜色十分重要。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歌谣押‘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祖国的地势。
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掌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局部,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西部棕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部黄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③结合教科书第45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小结:“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3.识图练习。
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共同的祖先》〖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
〖教学准备〗1.事先掌握学生对“炎黄子孙”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
2.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准备一些有关炎帝、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
〖教学活动及过程〗1.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文字及插图。
教师提问:“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图中展现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和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2.讲解与讨论。
教师讲解:“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
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3.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我们国家历史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领袖,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4.阅读与讨论。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解释。
重点应放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农业文明,远古先民很早就懂得了种植小米和水稻。
在没有文字之前,历史主要靠人们口头传递,而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许多故事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并且与许多神话结合在一起。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有关炎帝与黄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围绕炎帝和黄帝的各种传说,教师也可以做适当的解释: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且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
5.同伴阅读。
同桌之间共同阅读教科书第5页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向同桌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古代传说。
6.自由讨论。
请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7.教师总结,应特别突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以及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1.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页的填空作业。
2.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
《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2.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并可以让几个学生谈一谈他们搜集的情况,如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等。
2.阅读与讨论。
教师为学生朗读教科书第6页的课文,并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2)班的同学那样,召开关于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
让我们先从乐乐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
”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6~7页上的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3.小组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师也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各个小组阅读,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帮助学生选择故事,尽可能避免小组之间的重复。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故事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教师点评和总结。
《与历史为伴》〖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比如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年前。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比如,提到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李白是唐朝人。
)又如,大家都知道的万里长城,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那么,如果有个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能让他完全明白呢?”2.阅读与练习。
教师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8页的课文,并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第8页的其余文字,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表达历史时间的独特方式,就像我们中国有秦、汉、唐、宋,但是其他国家的人要明白就会比较困难。
而公元纪年是通用的,用它来表示历史时间,大家都可以明白。
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可以告诉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李白是生活在公元7世纪的人,秦朝在公元前221―前206年之间,对方就会明白了。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练习,如中国共产党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的、现在是哪个世纪、同学们出生在哪个世纪等。
3.探究讨论。
教师引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那么它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向全班谈一谈自己读完这段文字的想法。
教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准备,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做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教师让学生从教科书上风筝的故事、教师所讲的例子入手,谈一谈自己想到的历史、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4.教师紧紧围绕本课题“与历史为伴”进行总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
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
《传递文明的纸》〖教学目标〗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准备〗1.学生体验活动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如木版、小块的布和绸缎、泥板、皮革、石板等。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制纸的原料及用具。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请学生再一次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图画,并引导他们:“你们还记得吗,这几个小朋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
)这些文字又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呢?(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是想告诉我们,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
2.体验活动。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每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
”3.全班交流。
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
4.阅读与讨论。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13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既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进行回答,也可以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
在没有纸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中国有动物的骨头―――甲骨、竹木简、丝绸等,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板等。
)为什么竹简、泥板和羊皮等书写材料没有被流传下来呢?结合教科书第11页呈现的“东方朔的信”等内容,以及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写字、做画的体验,引导学生回答。
(这些材料都有笨重、书写时费力以及不好保存等缺点,因此,一旦纸张出现,它们就必然会被淘汰,未能流传下来。
)5.探究与讨论。
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页的造纸图,自己总结出造纸的主要过程与步骤。
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主要的步骤。
(备好原料―漂洗―切碎―捣烂―蒸煮―再捣烂成泥―制成纸浆―用筛子捞取纸浆―晾干。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造纸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用火安全。
6.算一算:如果用教科书(16开)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写几页纸?(如果每根竹简上可以写10个字,那么3000多根竹简就有大约3万多个字,而教科书大小的纸张至少可以写1000字,因此只要30张纸就够了。
)7.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请学生自由发言,并结合教科书第13页的地图,让学生按照传播时间的先后顺序读图。
教师应提醒学生一个世纪是100年,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的这项科学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8.教师概括总结:“如果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播,人类进步的速度会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播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庭作业〗如果课上没有时间,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
《“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目标〗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3.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准备〗1.为各小组准备一块长条肥皂,两块约3厘米见方的肥皂(可先用细砂纸或蘸水在玻璃板上磨平)或同样规格的土豆。
2.为各小组准备一把钥匙或曲别针。
3.为各小组准备印油、刷子、纸。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教师引导:“造纸术发明400多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
”教师板书。
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并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