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组 清朝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学情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学情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5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 5.56斜纹布14.92 5.56A.割香港岛B.五口通商C.协定税款D.战后赔款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

”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A.封建经济落后B.军事技术落后C.外交政策落后D.封建制度腐朽3、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讲道:对很多人而言,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的首都。

有人甚至说:“上海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

“西方列强拿到上海这把“打开中国国门的钥匙”是通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5、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A.八国联军侵华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6、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A.近代化的探索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7、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4+3)【同步练习8】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4+3)【同步练习8】

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

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

乾隆目的没有达到A.说明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作用B.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C.反映了传统天朝上国观念的根深蒂固D.是因为中国专制制度已达到顶峰2.(2021·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一月考)清朝对官吏考核承袭明制并稍有改进。

每三年考课一次,考课措施称“四格八法”,“八法”中凡犯有一法者即遭淘汰。

若犯“八法”中的“贪”条,贪银十辆即处以死刑。

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具体内容。

清朝的这一做法A.保证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B.目的是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C.意在加强对官员控制维护政权统治D.建立了-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3.(2021·安徽高一开学考试)据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

这表明清代军机处A.兼有考核官吏职能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充当了皇权的顾问D.具有办事密速的特点4.(2021·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开学考试)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它说明了这一时期()A.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康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5.(2021·合肥滨湖寿春中学高一期末)如表14—17世纪中欧对比,据此如表分析,对比欧洲,明朝“并没有什么长进”的根源在于A.闭关锁国不利于长期发展B.小农经济已失去活力C.军事方面处于冷兵器时代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6.(2021·安徽宿州市·高一期末)下面是某高一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西域都护府宣政院行都指挥使司伊犁将军B.安西都护府宣政院驻藏大臣奴儿干都司C.西域都护府宣政院驻藏大臣伊犁将军D.北庭都护府宣政院行都指挥使司驻藏大臣7.(2021·安徽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清代军机处“事无不总,名实不相符”,且“相沿百余年不改”。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八章】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八章】

第八章清的行政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2.清朝的议政制度作为完备的政治体制出现于(皇太极时期)3.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是在(乾隆在位时期)4.康熙帝设(南书房),从此“国议”决策功能丧失5.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文馆)6.顺治十五年,清朝参照明朝制度改(内三院)为内阁7.在清朝内三院中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的是(内弘文院)8.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六部)9.清朝名义上中枢机构是(内阁)10.清朝军机处职官设置上俗称小军机的是(军机章京)11.清朝六部直属于(皇帝)12.清朝掌马政的中央机构是(太仆寺)13.雍正元年(1723年)后,清朝以(王公或大学士)14.清朝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15.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合藏族事物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理藩院)16.清朝对宦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有效避免了宦官干政的机构是(内务府)17.清朝掌管皇族事物的机构是(宗人府)18.清朝在1840年以前共设(十八)省19.清朝的地方区划分(省、道、府、县四级)20.清朝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举内阁、六部之上的是(宗人府)21.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物的长官是(布政使)22.从乾隆十八年(1753年)起,各道道员不论其原职衔品级如何,一律定为(正四品),道员从此由零时性差遣变为固定的一级地方长官。

23.明清时期中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干是(府)24.清朝的最基层的地方政府是(县)25.清朝地方机构的一大特点为(地方官员设置灵活,不求编制上的整齐划一)26.清朝政府对南方少数名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土司制度)27.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政教合一制度)28.雍正年间以后,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29.清朝在东北地区建立的行政体制是(八旗制度)30.雍正年间以后,清朝在南方少数名族地区,实行的废除少数世袭士官,改设和内地相同的地方官,进行直接统治的政策称为(改土归流政策)31.清朝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秘密指令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廷寄”)32.清朝全国最高检察机关是(都察院)33.清朝对会试落地的举人可通过其他途径让其中的一部分进入官场这一途径为(拣选、大挑)34.清朝学校生员除科举制为的另一条主要入仕途径是(举贡)35.清朝汉族士大夫走上仕途的最主要的途径是(科举)36.清朝在官员入仕途径中存在的一大弊政是(捐纳)37.清朝高级官员候选人拟名权的掌握者是(军机处)38.清朝鉴举被称为异途出身的入仕途径是(捐纳)39.清朝的初任官先使用三年,称职后方实授职,此即(署职)40.清朝地方官中被破格提升的对象是(卓异官)41.清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大计)42.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43.规定一般官府从年底阴历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到次年正月二十日开印,休假长达一个月的是(清朝)44.清朝养廉银的发放对象是(地方官)二、多项选择题1.明清两代与内阁关系密切的中央机构有(翰林院、通政司)2.清朝的内三院包括(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3.以下机构所掌执事于礼部有密切关系的有(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4.清朝宗人府的具体职责是(掌管皇族属籍、籑修“玉牒”、掌管宫廷事务、审理皇族内部的事务诉讼案件)5.清朝总督的权利包括(拥有文职道府以下的人事任免权、拥有武职副将以下的人事任免权、拥有对所属文官的监察权、拥有制定一省行政法规的权利、拥有一定的对外交涉权利)6.清朝巡抚的具体职掌有(考察全省地方官员、主管本省关税盐务和漕运、监督乡试、主持武科考试、战时督理粮饷)7.清朝道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督抚及布、按二司管理地方政务;监督所属府、州、县)8.清朝官员任用制度的名族歧视色彩表现在(汉人做官大部分只能通过科举;在科举考试中分满、汉两榜;一些特殊机构完全不用汉人;即使在实行满、汉复职制度的机构中,政务决定权也多由满官掌握;实行官缺制,以确保满族贵族在政权中的优越地位)。

多尔衮死于宁城县清代喀喇城考实

多尔衮死于宁城县清代喀喇城考实

多尔衮死于宁城县清代喀喇城考实作者:李俊义胡廷荣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1期摘要:本文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1989年版)等文献,考知顺治七年,多尔衮赴边外冬猎路径:出京师城东侧朝阳门,经通州河、沙甸、汤河、遵化、三屯营、喜峰口、宽城、老哈河(音译作刘汉河,平泉市西北部)、黑里河上游区,因急病迁喀喇城(今宁城县黑城)并死于此。

其柩车返京师也经此松亭关路径(经石门)。

更正学界关于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承德喀喇城一说。

关键词:多尔衮;出喜峰口;死于喀喇城;宁城黑城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1-0065-03学术界普遍流行清顺治七年(1650),摄政王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承德喀喇城”之说:较早的是1980年《承德避暑山庄》{1}一书,后来有新型工具书《中国事典》、{2}《〈清代纪事本末〉白话精评》对喀喇城的注释、{3}纪连海的《百家讲坛·历史上的多尔衮》一书等,此说甚值得商榷。

1989年出版的重要清初文献新书《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4}(下简为《满档译编》),记述顺治七年多尔衮边外狩猎路径颇详,有助于揭开多尔衮此行路径及其死亡地之谜。

笔者对其这次冬猎路径和真实死亡地作考证。

一、多尔袞顺治七年边外狩猎路径考《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五十一载:“(顺治七年十一月)壬戌(十三日),摄政王以有疾不乐,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额真官兵,猎于边外。

”{5}此文献未记其路径。

率诸王等“猎于边外”的相关记载与其他文献合。

《满档译编》则较详记述了此行路径,下面按日引出(楷体字)],{6}并作疏证:“[顺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摄政王身体欠安,居家烦闷,欲出口外野游,故率和硕郑亲王、和硕巴图鲁亲王、多尼亲王……前往围场。

”“巳时起程,出齐化门,宿通州河。

”此“口外”,即“口北”。

泛指今长城以外或以北地区。

穿越时空历史PPT

穿越时空历史PPT

出家的 顺治帝
顺治帝出家的寺庙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 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 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 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 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 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 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 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 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 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 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 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康 熙 通宝
康 熙 皇 帝

爱新觉,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 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 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 禛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 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 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 羡归公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 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 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 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 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

清朝详细介绍

清朝详细介绍

清朝详细介绍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以畜牧渔猎为生。

明朝后期,在女真族出现了一位出色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统治下,女真族迅速崛起。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击败。

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明崇祯帝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兵入关。

此时皇太极已死,其子世祖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于同年五月攻占北京,四个月后清朝将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它在关内的统治。

世祖顺治皇帝在位的十几年里,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忙于消灭李自成的部队及一些明朝的残余力量。

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消灭了明朝最后一支力量,清朝才彻底征服了中国。

明朝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因灭明有功,分别被封为云南、福建、广东的藩王。

公元1662年,顺治帝薨,其子玄晔在辅政大臣敖拜、索尼、苏克萨哈等人的辅佐下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康熙即位之初,朝政一直由辅政大臣主持,致使敖拜结党营私,严重危害了皇帝的统治。

康熙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成功的翦除敖拜及其党羽,开始亲政,先后平定了"三藩"叛乱、准葛尔部叛乱、西藏叛乱;招抚台湾郑氏家族;击溃进入东北的沙俄军,与之签定《尼布楚条约》,使得清朝的统治得以加强。

在经济方面,康熙帝废除原先满人执行的圈地制度,并且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减少农民的赋税,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1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9张PPT

1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9张PPT

材料二: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
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提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第三十第八三页十,八编页辑于,星编期辑五于:星二期十六三点:十四十八四点分四。十二分。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提示: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社会压力, 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三十第九三页,十编九辑页于星,期编五辑:二于十星三期点 四六十:四十分。八点 四十二分。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第页二,页编,辑编于辑星于期星五期:六二:十十三八点点四十四四十分二。分。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 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 本史实。 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第三页第,三编页辑,于编星期辑五于:星二期十六三:点十四八十点四分四。十二分。
阅读“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一目,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2.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 清初农业发展表现在哪? 4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意义/作用?
第四第页四,页编,辑编于辑星于期星五期:六二:十十三八点点四十四四十分二。分。
一、兴盛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清四川绵竹诗人李德扬《叙乐同全集》考略

清四川绵竹诗人李德扬《叙乐同全集》考略

甘肃省通渭县图书馆收藏有一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刻本《叙乐园全集》,为清朝四川绵竹李德扬所辑李氏家族三世及诗社同人的诗集。

包括《清芬汇稿》5卷(《戏䌽堂诗存》1卷,《慕高吟草》1卷,《梦湘吟馆遗稿》3卷),《同声诗集》正文12卷加卷首前编1卷后编1卷尾1卷总共15卷,《新春杂咏诗》1卷,《秋海堂唱和诗》正文2卷加续1卷总共3卷,《听花吟馆诗稿》52卷,《游蓥华山诗草》1卷,共计5种77卷。

此全集主要以唱和诗为主,收集了乾隆至咸丰时期近百年间四川文人学士及部分在蜀官宦的大量诗作。

同时,还收集了四川籍及寓居四川的女性诗作,是研究清代四川诗歌创作特别是四川女性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此刻本是牛树梅藏书,牛氏为其所撰序的手稿附于其内,因此,此书兼具重要的文献价值与文物价值。

此书流传甚少,多以零种传世,各类书目著录讹误较多,且至今未能引起学界关注。

一、李德扬及其家族情况据《李价臣先生墓表》所述,李蕃先世系出于甘肃陇西李氏,崇祯末避兵乱而家谱遗失,高祖以上无可考。

清朝初,迁居于四川平武,至曾祖李连章,由平武县又迁居于绵竹县南李家庵,生六子;祖李梁芳,字玉隆,生三子,即李朝栋、李朝梁、李朝举,仲子李朝梁,即李蕃之父;李朝梁,字云蟠,生三子,即李睿、李藩,李枢。

李藩生二子,即李先根、李先本。

李先本即李德扬之父。

李德扬一族书香传世,以文章科举世其家,至李德阳共六世,有举人4人,其中李藩为解元、贡生3人、秀才14人,李朝栋、李朝梁均因子贵清四川绵竹诗人李德扬《叙乐园全集》考略魏丽霞王维平(通渭县图书馆,甘肃通渭743300)[摘要]甘肃省通渭县图书馆收藏有一部清道光至咸丰刻本《叙乐园全集》,为清朝四川绵竹李德扬所辑李氏家族三世及诗社同人的诗集,其中大部分为乾隆至咸丰百余年间所作唱和词,共5种77卷。

本文考述了绵竹李氏家族源流,《叙乐园全集》每种书的成书经过及存世流传情况,并分析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同时,此书又为牛树梅藏书,牛氏为此集所撰序之手稿尚附在书内,因而亦具文物价值。

清朝八旗的常识

清朝八旗的常识

清朝八旗的常识清朝八旗的常识大全众所周知,八旗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农业生产组织,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清朝八旗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组织,遇有征伐,抽调旗下甲士组成军队,即通常所说的八旗兵;同时它又是政权组织,具有管理旗下人民户籍、田土、赋役、教养、诉讼、婚姻等广泛职能。

清人关前,凡人均隶于八旗,可以说旗外无兵无民,八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是入关以后,清统治者仍视八旗为国家根本,以八旗禁旅卫护京师,驻防冲要大城。

清朝八旗的常识八旗的前身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

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

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

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

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八旗的分类清朝的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

普通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男子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

马兵,战兵和守兵是等级而不管你是否骑马。

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重装部队)其主要是炮兵。

八旗的方位清代的八旗军,包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在行军、驻营时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

据说是依“五行相克”说制订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八单元基础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八单元基础知识

第五八单元基础知识看拼音写词语yuǎn zhēnɡ diǎn lǐ wěi yuán xiã shānɡ wài bīn ()()()()()huì jíàn zhào yù dìnɡ pái li bō lànɡ()()()()()bào fāàn shēnɡ fân dîu zhuānɡ yán xuān ɡào ()( ) ( ) ( ) ( )huān hū diàn niǔ sù lì zhān yǎnɡ sù jìnɡ( ) ( ) ( ) ( ) ( )piāo fú xuǎn jǔ qí bīnɡɡāo cháo cì xù( ) ( ) ( ) ( ) ( )ɡuānɡ mínɡ bï wùɡuǎn ɡînɡ chǎnɡ sì miàn bā fānɡ( ) ( )( ) ()mǎn qiānɡ nù huǒ zhǎn dīnɡ jiã tiě wàn shuǐ qiān shān()()()sì miàn bā fānɡ pái shān dǎo hǎi()()第五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华汉字,()。

传播文明,()。

连缀成句,()。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

行书(),正楷()。

狂草(),()。

对联形式,()。

左右(),能()能()。

既便(),又供()。

2、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更能生发出()的变化,或(),或(),或(),或()。

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天地,任你尽情()。

八年级历史清朝前期经济PPT课件

八年级历史清朝前期经济PPT课件

分析以上数据得出什么?说明什么?
.
3
清人绘黄河. 筑堤图
4
鱼鳞石塘图
.
5
《授时通考》里的织图
.
6
19世纪前期的北. 京前门大街
7
北京的四合院
.
8
瓷清 器代
景 德 镇
.
9
雍 正 皇 帝 像
.
10
清 朝 的 家 具
.
11
清代景德镇制瓷工艺——入窑
.
12
康熙帝南巡图(局部)
.
13
“广东十三行”
“广东十三行”指的是广州的洋货行,简称“洋行 ”,俗称“十三行”。“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 称,实际行数各个时期有多有少,并不一定是13家,如 康熙年间只有“行口数家”,乾隆十六年则有洋行26家( 阮元:《广东通志·经政略》)。广东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 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充当行商必须报清政府批准, 并由其他行商保举。他们垄断对外贸易,所有外国进口 货物均由其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亦由其代购,并负责规 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同时,他们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 一定的外交权,负责向外商征收进口货税,并代政府经 办一切同外商的交涉事宜,如代为传达政令,送交外交 公文,转递外商的意见、禀帖等。这种公行,带有官商 的性质,是一种封建性的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
14
/ 冲牙器
没什么多问多说/略略思考壹下/就写下咯方子/张太医走后/排字琦按照他留下の那各养精固本の方子/仔细地熬制好之后由红莲送到咯书院/她当然晓得王爷精通医理/别会随便喝下那些来路别明の汤药/所以在递上那碗汤药同时附上咯药方子/ 排字琦送上汤药及方子の那天/恰巧就是王爷在怡然居刚刚与水清抛洒咯壹场燕子雨/又乐此别疲地玩起咯壹场您追我夺の热吻游戏の那壹天/自从那顿永生难忘の晚膳之后他就暗暗地发誓:别管采取啥啊法子/花费多长の时间/壹定要唤回水清 の魂魄/他要与她壹切都重新从头再来/虽然现在の情形是他用尽咯所有の办法都没能唤回她の魂魄/但是/他们却是真の从头重新再来/以前の她是杨柳细腰、倾国倾城、聪明智慧の仙女/现在の她是珠圆玉润、普通平凡、傻得可爱の村姑/可是 为啥啊/他非但没什么嫌弃她/而是壹如既往地爱恋她?就因为她别知死活地嫌弃他又老又丑?就因为她口出狂言の/屈尊下嫁/?就因为她胆敢将键子踢到他の额头上?就因为她终于将自己养得白白胖胖?就因为她将燕子诗化作咯燕子雨?就因 为她壹点就通地与他玩起咯唇齿之间の游戏?壹想到她最后问出来の那各傻问题/他就止别住地想笑/以为那各热吻就能怀咯身孕/还担心肚子太小/装别下两各小小格/是别是以前の她实在是精明得太过头咯/连老天爷都看别过去/就来惩罚她/让 她下半辈子变成壹各笨头笨脑の傻诸人?傻就傻吧/傻人都有傻福/而且傻诸人也有傻诸人の可爱/别是吗?以前の水清哪里会令他那么倍感轻松地愉快相处?即使开始咯蜜月期/每日里两各人即便是打情骂俏都要进行壹场艰苦卓绝の斗智斗勇战 斗/甚至胆敢在他の生辰宴上/当着十三夫妇两人の面将他捉弄得那么惨/当然还有那各令他们初生间隙の谎报月信/以及最终闹得壹拍两散の人质事件/所有の那壹切/全都是因为她实在是太过精明/太过诡计多端/令他们の爱情总是要经过千辛万 苦/历经无数の磨难/无庸置疑/他爱她/可是他又爱得实在是太累/太过疲惫/第1345章/放弃从前の水清/无论是两各人互无好感の成婚初期/还是心心相印の蜜月时光/对他而言从来都仿佛是壹座难以征服の高山/府里那么多の诸人/哪壹各也别像 水清那样/让他爱得精疲力竭/爱得撕心裂肺/而现在の水清多好/没什么心机/没什么诡计/她の世界是如此の单纯/只要能够吃好、喝好、睡好/那就是壹切都好/凡是别上心/万事别操心/只要对她和颜悦色/她就会对他言听计从/从别违逆/那么多 年咯/他爱得有多辛苦/爱得有多疲惫/各中甘苦只有他壹各人晓得/独自品味/所以他喜欢现在の水清/简单、快乐/心无杂念/壹心只为他壹人/现在の水清仍然别是完美の诸人/既没什么出众の样貌/也没什么过人の智慧/却是性子最好/用情最真/ 那是用失魂换来の结果/付出咯容貌与智慧の代价/可是他壹点儿也别觉得可惜/所以从燕子雨の那天开始/他再也别强迫自己去拼命地唤回水清の魂魄/他担心唤回魂魄の水清能否与他如此泰然处之/毕竟人质事件就像壹条横亘在两人之间难以逾 越の鸿沟/他别晓得用啥啊才能够将它填平/既然别打算唤回水清の魂魄/所以那天当王爷回答别出来她提出来の那各傻问题の时候/只好胡乱地糊弄她:/那各/那各/那各怎么会怀上小小格呢///啊?您能肯定?您能保证?//爷当然能保证///那/ 那各别会别怀上小小格/那凝儿是怎么样怀上肚子里の小小格呢?/他已经被她逼到咯死胡同里/向她保证那样别会怀上小小格/本来只是为咯让她宽心/别要再自寻烦恼/凭白地增加心理负担/谁想到她の求知欲竟然是那么强烈/非要打破砂锅问到 底/被她搞得狼狈别堪/他只好使出杀手锏:/爷告诉您别会就是别会/您若是别相信/爷就罚您行请安礼好咯//果然/那壹招真是万能良药/水清立即吓得再也别敢刨根问底咯/被她那番步步紧逼急出壹身汗の王爷终于长长地松咯壹口气/于是连糊 弄带吓唬完水清之后/赶快将那各烂摊子丢给咯月影/壹各人慌慌张张地离开咯怡然居/因为他有点儿担心再那么呆下去/形势就要变得愈发地别可控起来/他要趁着自己还有些自控能力の时候/赶快逃离那各是非之地/当他好别容易逃离咯来自怡 然居の是是非非/才刚壹进书院/就迎面又掉进咯霞光苑の是是非非之中/壹见王爷进咯书房/高福赶快上前禀报:/爷/福晋刚刚差红莲给您送来咯汤水/还留下咯那各给您//他随手掀开咯食盒/里面是壹只盖碗/当他继续打开碗盖之后/壹股浓烈の 药味直窜鼻梁/于是赶快又展开咯那各写着方子の纸页/再壹看那几味药の名字/当即搞得他哭笑别得/真想别明白/那排字琦整天满脑子胡思乱想啥啊呢/假设他真是需要喝那碗汤药/他刚才也就别需要那么急急慌慌地从怡然居狼狈逃窜咯/第1346 章/宿外随着天气の转暖皇上搬到咯畅春园/王爷自然是跟着搬到咯圆明园/女眷们除咯水清需要养胎留在王府/淑清在柏林寺潜心礼佛之外/全都随着王爷壹并搬到咯园子里/那各时候/王爷从头到脚、大大小小の各种器官全都已经病过壹遍/实在 是找别出来啥啊新の借口/而且生病の法子也别是长久之计/单就是总也别请太医前来诊治/就是壹件无论如何也说别过去の事情/另外女眷们第壹次被他严令要求别得前来书院探望病情/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他都病成那各样子咯/怎么可 能别去表达壹下她们の关心和问候?即使他整天躲在书院里/但是那些代表着诸人们各自心意の补品、汤水源源别断地送到朗吟阁/也是让他别胜心烦の壹件事情/特别是排字琦/竟然给他送来咯令人啼笑皆非の养精固本汤/分明是对他整天抱病 产生咯严重の怀疑/别晓得那汤药仅仅是表达咯她の关心/还是在试探他の反应/恰在此时/皇上分派给他の四小格壹各新の差事--主持修缮位大觉寺工程/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般地为王爷解决咯大问题/大觉寺位于京城西北郊/距离圆明园有四十多 里路程/距离王府更是有六十来里/为咯圆满完成皇上交办の差事/当然也是为咯赢得他皇阿玛の信任与器重/那些日子以来王爷集中咯绝大部分の精力用于修缮工程/有些时候为咯免于往返路途奔波/他索性就留宿大觉寺/在大觉寺留宿の结果别 但令他免于路途奔波/更是让他别用再想方设法地寻找避开女眷们の借口和理由/对此王爷别但身心轻松/心情大好/更是由此而深受启发/所以即使大觉寺修缮工程别需要他亲自坐镇の时间里/即使需要他赶卦畅春园与皇上面议事项の时间里/他 都别再回园子/而是直接回咯王府/女眷们哪里晓得王爷の行踪/只以为他还在为大觉寺の修缮工程而没日没夜地辛苦操劳/心中既是惦记/又是心疼/由于王府里只剩下水清那么壹各女眷/他再也别用东躲西藏地避人耳目/再也别用头痛脑热地寻找 借口/每当别需要夜宿大觉寺监督工程の日子里/又开始咯将怡然居当作自己书院の生活/等到后来大觉寺の工程彻底完工之后/他别再会暂宿那里/可是他也别想回园子/但是天天回王府也别现实/王府里虽然没什么碍眼の女眷们/但是还有壹各无 法避免の诸人/雨虹/雨虹由于怀咯身孕/为免舟车劳顿动咯胎气/自然是只能留在王府里养胎/弘时小格虽然与嫡妻和另外壹各侧室也去咯园子/但是他也会隔三差五地回府里看望雨虹/此外/王府里别仅在主子/还有壹众大大小小の奴才/而世界上 从来就没什么别透风の墙/他整日舍近求远别回园子而是回咯王府/早晚有壹天会第3课.1梯 田.

八下历史事件年表

八下历史事件年表

八下历史事件年表
公元1368年 -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公元1421年 - 郑和下西洋,向多国进行和平友好访问
公元1644年 - 满清入主中原,建立清朝
公元1840年 - 鸦片战争爆发
公元1911年 - 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公元1919年 - 五四运动爆发,呼吁民主和科学
公元1937年 - 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公元1945年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公元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公元1966年 - 文化大革命开始
公元1976年 - 文化大革命结束
公元1978年 -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公元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公元2008年 - 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年表概要,涵盖了明朝、清朝以及近现代史的关键事件。

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8位是在清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获永久封爵。

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代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礼亲王代善在北京的王府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

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

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

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

这项规制发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

“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成亲王岳托、颖亲王萨哈廉。

代善父子抬着皇太极登位“八大铁帽子王”之中,礼亲王代善一家出了三位,占去了将近一半。

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怪事。

原因是皇太极所以能够顺利登上龙庭宝座,首要是代善父子的“拥戴”之功。

由于代善一家“有大勋劳”,朝廷也“回馈”给他们以特殊荣耀。

天命十一年8月11日,努尔哈赤驾崩。

努尔哈赤的突然离世,使后金政权一时陷入真空,汗王虚位以待,国家群龙无首,当务之急是选定汗位继承人。

此时,在汗王之下有一个八旗贝勒议政会议组织,由四大贝勒九小贝勒组成。

四大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其中以代善年长,自然成为诸王首领。

大小贝勒各个虎视眈眈,觊觎大位。

然而,最有可能成为汗位继承人者是代善和皇太极两个人。

皇太极勇力绝伦,通读汉藉,能文能武,深谙治国安邦之策,手下将卒皆精锐。

代善战功赫赫,为人持重敦厚,但在文韬武略、治国才能和魄力方面远不如皇太极。

在此关键时刻,岳托、萨哈廉兄弟二人向其父代善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宜早定大计,四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应速即大位。

”代善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赞同二子的意见,决意放弃与皇太极之争,变被动为主动,推举皇太极为王。

清代建筑介绍

清代建筑介绍

皇穹宇
•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 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 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十六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 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 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 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我 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 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 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 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 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 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 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 只能听见一声回音; 当站在第二块 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 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 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 石”。
空间与布局
空间由狭长变正方,再 由正方变狭长。建筑群 由疏到密再到疏。建筑 体又小到大再到小。建 筑形式由简单到复杂再 到简单。核心为三大殿。 这种空间布局的巧妙安 排和外观形式的精心处 理,使故宫建筑有主有 次,有疏有密,有高有 低,给观光者造成不同 的心理感受。
象征与实用
故宫的建造不仅仅是 为了居住,更重要的 是体现皇帝的权威, 象征至高的皇权。故 宫的建筑从色调搭配 到组合方式,室内外 陈设,都有着很浓的 象征意味,三大殿的 匾额更是使建筑物充 实起来。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园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 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 艺术杰作。全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 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 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环湖垂柳掩 映着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 亭、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 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 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 林艺术的瑰宝。 北海东邻故宫、景山,南濒中海、南海,西接 兴圣宫、隆福宫,北连什刹海,是北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 海"之首。北海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 的皇诚宫苑,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园林的精化和 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

第八组-回族的民居饮食

第八组-回族的民居饮食

油茶,回民的一种
传统饮食。将早稻米 磨成粉,与蒸菜粉一 般粗细。取米粉四斤 ,放入锅中用微火炒 至微黄,加牛油一斤 ,与米粉炒拌,呈土 黄色,再加食盐、味 精、五香粉等佐料, 掺合即成。盛入盆中 冷却,手捏即碎,始 称油茶粉。如食用, 将水烧至半开,倒入 适量油茶粉边煮边搅 ,煮熟为止,不稠不 稀,即成油茶。
日常食品
城市的回族一般都是一日三餐。早餐大多 都是在家烹制牛羊肉泡馍,或烙饦饦馍配 炒咸菜吃,或配腊牛羊肉吃,还有的老人 喜欢配炒花生米吃。午餐吃牛羊肉泡馍的 人也较多,还有很多家庭喜欢吃饦饦馍配 炒菜。炒菜一般也较简单的家常菜,如莲 花白炒肉、芹菜炒肉、醋溜土豆丝、醋溜 西葫芦、辣子炒咸菜、炒辣子酱等。晚餐 大多数都吃面条,面条的种类有碎面、长 面、捞面、笼面等,也吃饺子、蒸包子、 烙包子、韭饼等。
回族的住宅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根据山大沟深、丘陵纵横的自然 条件和地形特征,修成窑洞居住。如陕西 、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河 北等山区的回民,因本地林木少,经济基 础薄弱,大多住这种窑洞。
回族这种窑洞,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节省材料 ,经济方便,施工简单,冬暖夏凉。
第三种:根据地形特点和经 济条件,建造上栋下宇的房 屋。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越 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也就越高。有句俗语说:“ 回族有钱盖房,汉族有钱存 粮。”说明回族人民经济富 裕后首先改善居住条件。
这和阿拉伯穆斯林喜欢吃甜食有一定的渊 源关系。阿拉伯穆斯林妇女生下小孩后, 用蜜汁或椰枣抹入婴儿口中,才开始哺乳; 宁夏回族婴儿出生后,也有用红糖开口之 俗。回族著名菜肴中,有不少是甜菜,如 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等。米面中的 甜食就更多了,如凉糕、切糕、八宝甜盘 子、甜麻花、甜馓子、糍糕、江米糕、柿 子饼、糊托等,宁夏回族还把穆斯林的传 统美食油香做成了甜食,调制面团时,给 里边加入蜂蜜、红糖等。

8、元 明 清时期建筑特色

8、元 明 清时期建筑特色

太和门前金水桥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 总平面 太和殿为故宫主体建筑,
康熙年间曾重建两次,
重檐庑殿顶,设黄色琉 璃瓦,屋角设10只走兽。
俗称“金銮殿,奉天殿,皇极殿。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 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 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
明成祖时建造的南京报恩寺塔,高达80米,是一座9层
的楼阁式砖塔,外表面全部用琉璃砖镶面,使用了多种 釉色。
山西大同的九龙壁
北京的琉璃牌坊
山西大同九龙壁:壁上均匀协 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 两侧为 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 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 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 壁上。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 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 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 斗拱支撑,敦实富丽。
建:建立、创设。 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绥sui: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 猷you:道,法则。 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 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太和殿屋檐翼角仙人走兽
十 个
海马
天马
狮子


走 兽
行什(猴)
b.承德外八庙——普陀宗乘庙(小布达拉): 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始建,三十六年建成。为汉藏双重风格的山地建筑群。
承德普陀宗乘庙全景
承德普陀宗乘庙塔门
明清道教建筑
武当山玉虚宫、紫霄宫 成都青羊宫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道教指玉虚为玉帝的居处。这里是 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 玉虚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规制谨严,院落重重。
明清北京城 总平面

清代昭通古籍考述

清代昭通古籍考述

昭通市清朝时期古籍考述【摘要】清朝时期昭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文化名人,他们都留下了传世之作。

通过查阅《新纂云南通志.九》、《昭通县志》、《昭通史话》等书,系统的搜集整理了几位名人的生平和著作及诗文,并对这些文化名人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他们分别是:魏定一与《中庸衍义》及诗文•集、辛联玮与《昭郡之乱》及其诗文、饶起孝与《竹山馆诗集》、萧瑞麟与《榴花馆诗序》、徐熙与《劝孝歌》、张希鲁于《西楼文选》、谢文翘与其诗文;这些作品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通过对其的学习和了解,更好的传承家乡的文化。

【关键词】清朝时期;昭通;文化名人;作品;一、魏定一与《中庸衍义》及诗文·集魏定一(1759——1851):字不坡,号也野。

“乾隆壬子经魁。

品行卓绝,淡于荣利,仅公车一次。

推县令,固辞,专意养亲授徒。

历主昭通、威宁书院讲席,岁入束修分给族人,以诗古文辞书画自娱。

所居松竹园甚幽雅,沐鹤汀造其庐,题额曰:五柳遗风。

钱南园赠联云:护门草亦芝兰味,掷地辞成金石声。

著书十余种,毁于兵燹,今所存惟《也野语示》、《中庸衍义》、《百花词》行世。

卒年九十三,门人谥日:文贞。

”[①]昭通晚清著名学者张希鲁对魏定一做了以下评述;“昭通近代的学术。

自然要推魏定一。

在定一之前。

明史虽载;有“遣子弟入监读书”的话,然未闻有通籍成名的。

其故在挛通梗阻,书不易得,兼以土人椎鲁居多,读书一道,似非所宜。

自清雍正改土归流后,各省人民迁居者渐多,不觉倒客为主,读书应考的人,方日胜一日。

然卓然自树,能以文学启鸣的,已不多见。

如定一除辞章之外,兼通经术,自是难能可贵!,比之全国诸大师,当有愧色。

丰奎其倩高拔俗,蝉蜕污秽,允为清代第一流人物。

其所著《中庸衍义》及诗文•集等.,.除少数人传诵外,海内得睹者尚稀。

有志表彰乡先贤的人,于此不可不稍加注意。

尝见石屏许印芳所辑滇诗《重光集》,选定一诗六、七十首,在全集中为最多。

[②]附:魏定一诗两首《锦屏彩霞》:翠峰岚影灿红霞,更酿祥云五色酒。

《清俗纪闻》中的清代汉语与清代民俗

《清俗纪闻》中的清代汉语与清代民俗

《清俗纪闻》中的清代汉语与清代民俗*李宁【摘要】[摘要] 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成书于1799年,是对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情况等的一本调查记录,是了解我国清代民俗的珍贵文献。

该书记录的主要是哪些地方的民俗?书中的汉语词句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方言?编者在书末所列的“清国”八人是接受调查的清朝商人还是绘制插图的画工?在这些问题上学界的认识并不清楚。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对《清俗纪闻》进行研究,通过梳理该书汉语词句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主要是语音)上的特点,指出该书所记录的清代汉语是一种具有浓厚吴语色彩的南方官话,而绝少闽语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该书关于民俗的地域性特征的记录,认为该书记载的主要是江浙一带的民俗,而不是福建的民俗。

本文还指出书末“清国”八人即是实际接受调查的清朝商人,而非画工。

【期刊名称】文化遗产【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8【关键词】[关键词] 《清俗纪闻》清代汉语唐音清代民俗一、引言日本江户时代宽政十一年(1799),东都书肆出版了《清俗纪闻》一书。

该书是对清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情况等的一本调查记录。

调查的主持者(同时也是该书编者)是曾担任长崎“奉行”(即地方长官)的中川忠英。

据记载,该调查是由其幕下的官吏指挥长崎当地的“唐通事”(即汉语翻译官),向那些到长崎进行贸易的清朝商人询问而展开的。

询问调查长达一年之久,内容十分广泛,记录颇为详尽,除文字叙述之外还命画工在清朝商人的指导、确认之下绘制了各种事物的图像,图像部分与文字叙述部分几乎各占一半的篇幅。

全书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依次编为六册,共由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饮食、闾学等十三卷组成。

由于它是直接从清朝商人口中得知情报,又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其记录是鲜活的、原生态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民俗学价值,历来受到海内外学者们的重视。

同其他江户时代的很多出版物一样,《清俗纪闻》是用变体假名写成,对现代日本人来说识读起来十分不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马甲
清朝男式马甲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襟和多纽式等几种 款式。除多纽式无领外,其余都有立领。多纽式的马甲在前身 腰部有一排横列的纽扣,穿脱很方便。马甲四周和襟领处都镶 异色边缘。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裤子
清朝男子已不着裙,而普遍穿裤,中原一带男子穿宽腰长裤,系脚带, 西北一带地区因天气寒冷外加套裤,江浙地区则有宽大的长裤和柔软 的于膝下收口的灯笼裤。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清代满族妇女服饰马甲,或叫“背心”、“坎肩”或“半臂”。 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旗装长袍外面常加罩一件马甲,这是满族妇 女十分喜爱的装束。这种马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一字 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缀有花边。本图为 一字襟马甲(传世实物)。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清代汉族妇女服饰清代妇女服饰中,裙子除朝裙外,一般妇女的 裙子没有什么规定。清初崇尚“百裥裙”。在康熙、乾隆年间又 流行“凤尾裙”。到咸丰、同治年间又出现一种叫“鱼鳞百裥 裙”。到中期以后,有用西洋印花布为裙,此外还有“凤凰裙”、 “百蝶裙”等。在汉族妇女中,红裙仍为喜庆时所穿着。婚嫁、 节日庆典都可穿用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云肩
清代命妇礼服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五代时已有,为 四合如意形。明代的妇女作为礼服上的装饰。清代妇女在婚礼 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怕衣服肩部被发髻 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贵族妇女所用云肩,制作精美, 有的剪裁为莲花形,或结线为缨珞形,周围垂有排须。慈禧所 用的云肩,有的是又大又圆的珍珠缉成的,一件云肩用3500颗 珍珠穿织而成。本图为晚清云肩实物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服饰的面料
主要有绫


罗 绢 葛
刻丝
纳纱等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上衣
汉女平时穿袄裙,披风等,上衣由内到外: 肚兜—贴身小袄—大袄—坎肩—披风
清代汉族妇女服饰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 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 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下身除穿裙外, 也有穿裤子的。长袄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 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时而流行窄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文官补子
一品文官仙鹤补子
二品文官锦鸡补服
三品文官孔雀补服 四品文官鸳鸯补服
六品文官鹭鸶补服
七品文官鸂鶒补服
八品文官鹌鹑补服 九品文官蓝雀补服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武官补子
一品武职麒麟补服
二品武职狮子补服
三品武职豹补服
四品武职虎补服
五品武职熊罴补服
六品武职彪补服 七八品武职犀牛补服 九品武职海马补服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饰物
清代挂件清代的佩饰种类及样式都很多, 形状小巧,材质多样,有翠玉、青金石、 金嵌绿松石、檀香木、金铂、金星石珐琅、 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另外还有各种 各样的刺绣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 套、眼镜盒、表带、火镰袋、斋戒牌等。 这些都是清代佩挂在腰间的佩饰,无论男 女都作为随身携带的赏玩之物,晚清尤为 盛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纽脚
纽头
纽环
清代纽头有球形,莲蓬型,瓜 型和钱币型等几种,以球形为 最多,是清代纽头的主要形式。 在衣服上无论是大襟,琵琶襟 还是对襟,5粒扣是最常见的 一种。
纽脚
紐套
纽襻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冠饰
冠按款式分为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等。 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 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 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 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 视其天气变化而定。
概述
四 服 饰 的 特 点
审美交融与传承
新古典主义的展现
民俗符码与意象
四 服 饰 的 特 点
概述
清代晚期女装图案在纹饰、色彩、构图上都变得越来越精细、 艳丽和繁复,形成了特定的装饰语言。同时在清末,满、汉两族女 装图案在装饰风格上产生了相互融合的美
清代服饰研究报告
第八小组

二 清 代 子 入 关 前 与 及 统 服 汉 女 子 对 服 服 饰 的 改 制 装 一 后 民 满 服 的 官 融 合 于 男 趋
三 服 饰 的 特
四 五 概 述 与 小 点 结
清 代 服 饰 研 究 报 告


清 代 入 关 前 及 统 一 后 对 服 饰 的 改 制
概述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门襟 冠饰 补服 行褂 马甲 裤子 鞋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概述
代服饰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 男装中以褂最为盛行,马褂是满清男子四种制服之一。四种制 服为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马褂即行服。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行褂
行褂又称“马褂”。清代建国后,将马褂定为皇帝和王公百官、八旗 将士的出行服装之一,官称“行褂”。行褂的颜色依穿用者的身份地 位而定:皇帝及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 扈从大臣为明黄色,即所谓“黄马褂”;亲王、郡王以下文武品官为 石青色;八旗中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官兵,分别为金黄、白、 红、蓝色;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官兵,分别为红边金黄色、 红边白色、白边红色、红边蓝色。其中皇帝所穿黄马褂又称“黄褶”, 多用绸缎或纱制作,不加花纹彩绣。黄马褂除供皇帝和近臣穿用外, 还可赏赐给立有功劳的文臣武将,叫作“赏穿黄马褂”。赏穿者的事 迹要载入史册,因此赏穿黄马褂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B.易服
剃发易服的严厉措施,实际上是民族压迫,在当时上升为主要矛盾

清 代 入 关 前 及 统 一 后 对 服 饰 的 改 制
为了缓和这种反抗的斗争, 清王朝接纳了“十从十不从”的建议
男从女不从 生从死不从 官从隶不从 老从少不从 儒从而释道不从 娼从而优伶不从 仕宦从婚姻不从 阳从阴不从 仕官从而婚姻不从 国号从而官号不从 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公服着靴,便服着鞋,有云头,双梁,扁头等式样 靴在早期一般士民是不能穿着的,到宣统见,很多绅士,富商, 学界人物都喜欢穿着
概述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上衣 裙 裤子 云肩 饰物 发型 鞋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概述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 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 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 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 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 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 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 仿用。
二 男 子 官 服 与 民 服
门襟
清代服饰里衣襟以纽襟系扣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 纽扣是服装的重要组件,能起到闭合服装和固定服装开襟的作用, 中国的纽扣出现时间相对比较迟,可认为由系带等其他闭和发展 演化而成,到清代已经发展成熟,且与其它必和系统有着重要的 意义,清代门襟的闭合系统是清代服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服饰门襟的闭合件常见的有3类: 襟带,纽扣和纽襟 根据闭合件的不同,清代服饰可分为: 襟带式,纽襟式,纽扣式和综合式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清代宫廷妇女服饰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 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 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 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 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 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 行。此图为晚清葡萄紫纳绣折枝栀子,金团寿纹加镶滚氅衣,袖口 内缀接袖头
清代的祖先满族,原居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一带 以“爱新觉罗”氏为姓,爱新即满洲语“金”的意思
建立满朝时,南方大部分还在明代统治者的势力中,人民 反抗力量起伏不定,因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制度和服饰 方面,还保持着民族间的暂时妥协。
等第二年政权稳定政权初步巩固,接着发生了服饰上的大变革
A.严令汉族臣民依照满族的制度剃发留辫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发饰
妇女发式:满族妇女发式繁多,风彩宜人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髻的样式和名称很多,诸如大盘头,大蓬头,架子头,老样子等,但 唯有两把头的样式,才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 在头顶,分成两络,在头顶上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余 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压在后脖领儿上。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清代命妇礼服霞帔是宋代以来妇女的命服,随品级的高低而不同。 《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 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代霞帔 就是这种形式。清代命妇礼服,承袭明朝制度,以凤冠、霞帔为之。 清代霞帔演变为阔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苏,是诰命夫人专用的 服饰。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样案图纹,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 子的品级而定,唯独武官的母、妻不用兽纹而用鸟纹
三 趋 于 融 合 的 满 汉 女 子 服 装
在满族上层妇女的发髻上,往往还戴有一顶形似扇形的冠,一 般用青索缎或青直经纱或青绒作成,俗称旗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