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e2c37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f.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机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制造、道路建设和建筑施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机制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原材料选择1.1 砂石质量评估:对原材料中的砂石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含泥量等指标。
只有选择质量合格的砂石,才能保证机制砂的质量。
1.2 砂石来源选择:选择可靠的砂石来源,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同时,要注意砂石来源地的环境保护情况,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原材料混合比例: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合理确定机制砂的原材料混合比例,确保机制砂的性能和质量。
二、生产工艺控制2.1 砂石洗净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砂石进行洗净处理,去除其中的泥土和杂质,提高机制砂的纯度和质量。
2.2 破碎工艺控制:控制砂石的破碎工艺,确保破碎后的颗粒大小符合要求。
同时,要注意破碎过程中的能耗和粉尘控制,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
2.3 筛分工艺控制:通过筛分工艺,将破碎后的砂石按照不同粒径进行分类,确保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三、质量检测方法3.1 颗粒形状检测:利用显微镜等设备,对机制砂的颗粒形状进行检测,包括颗粒角度、圆度等指标。
合格的颗粒形状能够提高机制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3.2 颗粒大小检测:通过筛分和激光粒度仪等设备,对机制砂的颗粒大小进行检测,确保颗粒大小分布符合工程要求。
3.3 含泥量检测:采用洗沙法等方法,对机制砂中的含泥量进行检测,确保机制砂的纯净度和质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4.1 生产过程监控:对机制砂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4.2 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测标准,加强对机制砂质量的管控。
4.3 定期质量评估:定期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含泥量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51c76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c.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保证机制砂的物理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 确保机制砂的化学成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 控制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以满足工程需求;4. 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质量控制要求1. 物理性能要求:a. 砂粒形状:机制砂应具有均匀的砂粒形状,不得含有过多的细颗粒或者粗颗粒;b. 砂粒表面性质:机制砂的砂粒表面应干净、光滑,不得有粘结物或者污染物;c. 砂粒含水率:机制砂的含水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化学成份要求:a. 硅含量:机制砂的硅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b.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得超过标准要求;c. 含盐量:机制砂的含盐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颗粒大小分布要求:a. 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b. 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强度和耐久性要求:a. 机制砂的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b. 机制砂的耐久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质量控制方法1. 采样和检测:a. 从生产线上随机采集机制砂样品;b.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的检测;c. 对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进行测试。
2. 质量控制措施:a.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砂粒形状、含水率等符合要求;b.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定期抽样检测,以确保化学成份符合要求;c.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颗粒大小分布测试,以确保符合工程需求;d.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强度和耐久性测试,以确保符合要求。
3. 质量控制记录:a. 对每批生产的机制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样日期、样品编号、检测结果等;b. 对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记录,包括监测结果、调整措施等。
机制砂选用专项方案
![机制砂选用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05a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3.png)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砂石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天然砂资源有限,且过度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应用机制砂成为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方案旨在为机制砂的选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
二、机制砂选用原则1. 符合国家标准:选用机制砂时,应严格按照《建筑用砂》等国家标准进行,确保砂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2. 质量稳定:选用具有稳定质量、粒度均匀、无杂质的机制砂,以减少对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影响。
3. 环保节能:优先选用环保节能的制砂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4. 经济合理: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机制砂选用流程1. 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机制砂市场行情,收集各类机制砂产品信息,包括原料、生产工艺、设备、价格等。
2. 供应商筛选:根据调研结果,筛选出符合质量要求、信誉良好的机制砂供应商。
3. 产品检测:对选定的机制砂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粒度、含泥量、石粉含量、坚固性等指标。
4. 比价谈判:与供应商进行比价谈判,确定最终采购价格。
5.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要求、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四、机制砂应用技术1. 机制砂级配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设计机制砂的级配,确保混凝土性能。
2. 机制砂掺量优化:通过试验确定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混凝土性能。
3.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根据机制砂的特性,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质量。
4. 混凝土施工工艺优化:针对机制砂的特性,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
五、环境保护措施1. 选用环保型制砂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
2. 严格控制制砂过程,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3. 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六、总结本机制砂选用专项方案旨在为混凝土工程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砂选用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f0a08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d.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制作、道路建设、建筑工程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二、材料要求1. 砂石:机制砂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其颗粒应具有一定的角度和坚硬度,能够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
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的要求。
2. 粉状物:机制砂中的粉状物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砂浆的流动性和黏结性。
粉状物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的要求。
3. 水分含量:机制砂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对砂浆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水分含量的控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的要求。
三、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选择符合要求的砂石和粉状物,并进行筛分、洗涤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和调整颗粒大小分布。
2. 混合:将砂石和粉状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的搅拌,以保证混合均匀。
3. 砂浆制备:将混合后的砂料进行砂浆制备,可以采用机械搅拌或手工搅拌的方式,确保砂浆的质量。
4. 检测:对制备好的机制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颗粒分布、粉状物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控制方法1. 原料检验:对进厂的砂石和粉状物进行抽样检验,包括颗粒大小、含量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对砂石、粉状物和水分含量进行定期抽样检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砂浆质量检验:对制备好的机制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颗粒分布、粉状物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符合要求。
4. 砂浆性能测试:对机制砂制备的砂浆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黏结强度等指标的测定,以确保机制砂的性能符合要求。
五、质量控制记录1. 原料检验记录:记录进厂原料的抽样情况、检测结果和判定结果。
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887230ef78a6529647d5384.png)
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据统计目前全国土建行业每年用砂需求量为6亿吨,已经存在一定的缺口,而且,天然砂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质,过远的运距将大幅地增加工程成本,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可用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河砂的价格越来越高,在有些地区高达100元/吨,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环境保护的需要,由于天然砂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滥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几年,野蛮采砂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破坏了河流的自然防护体系、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
随着我国的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对天然砂的开采将会有所限制,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禁采或限采天然砂的规定,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全面禁止采砂行为。
因此天然砂的代用品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机制砂是天然砂代用品的主要考虑方向,我国的建筑和水利部门在这方面尝试得比较早,机制砂的定义: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机制砂与河砂相比,规范制造的人工砂有如下特点:1、级配控制相对稳定。
由于天然砂的生产人工可干预性比较小,基本上只能就采就用,规范的地区也只能对其过10mm的筛而已。
而规范的人工砂的生产则不同,首先采用了专门的制砂机,其次制砂石料的资源也可以很稳定。
从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机制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但机制砂的粒型和级配都是可以调整和改进的,在这一点上,人工砂于天然砂有着本质的区别。
2、与天然河砂相比,机制砂的棱角性好,空隙率也较大,机制砂的颗粒形状没有河砂圆润,软颗粒较河砂多,由于机制砂的棱角性,同体积的机制砂比河砂有大的表面积。
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强,流动度较小。
工程使用中,同级配比中,使用机制砂比使用河砂需水量稍多,和易性不如河砂拌制的混凝土,也较容易泌水。
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
![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e03f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
混凝土机制砂的应用技术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砂粒形状:砂粒应具备均匀的颗粒形状,无过于尖角和刚性等不合理形状。
常见的砂粒形状包括圆形、多角形和复合形状等。
2. 砂粒大小:砂粒的粒径应符合特定的要求,一般根据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级配。
砂粒大小的范围通常在0.15mm
至4.75mm之间。
3. 砂粒含水率:砂粒的含水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要求砂粒的含水率不超过5%。
4. 粘胶土含量:砂粒中的粘胶土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和变形。
通常要求粘胶土含量不超过3%。
5. 砂质:砂粒的砂质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以确保砂粒的质量和稳定性。
6. 耐久性:砂粒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7. 销售和运输:混凝土机制砂的销售和运输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混凝土机制砂的应用技术标准主要涵盖砂粒形状、
大小、含水率、粘胶土含量、砂质、耐久性等方面,以及销售和运输等环节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砂粒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性能。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6d5ee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e.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标题:机制砂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于混凝土、水泥和其他建筑工程中。
因此,控制机制砂的质量至关重要,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贮存运输和使用环节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原材料选择1.1 石英砂的选择:石英砂是机制砂的主要原料,应选择颗粒均匀、硬度高、含杂质少的石英砂。
1.2 粘结剂的选择:粘结剂对机制砂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应选择适合的粘结剂,如树脂、水玻璃等。
1.3 矿粉的添加:适量添加矿粉可以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耐磨性,但过量添加会影响机制砂的质量。
二、生产工艺2.1 搅拌比例控制:在生产机制砂时,要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搅拌比例,确保机制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2 烧结温度控制:烧结温度是影响机制砂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原材料的性质和配比合理控制烧结温度。
2.3 粒度分布控制:机制砂的粒度分布直接影响其性能,应通过筛分等方法控制机制砂的粒度分布。
三、质量检测3.1 强度测试:机制砂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定期对机制砂进行强度测试。
3.2 吸水率测试:吸水率是衡量机制砂孔隙率和密实度的指标,应定期对机制砂进行吸水率测试。
3.3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可以帮助了解机制砂的粒度分布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工艺。
四、贮存运输4.1 包装方式:机制砂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防止受潮、受污染等影响。
4.2 贮存条件:机制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受高温影响。
4.3 运输方式:在运输机制砂时,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避免振动和碰撞造成机制砂质量下降。
五、使用环节5.1 施工操作:在使用机制砂进行建筑工程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影响机制砂的质量。
5.2 水泥搅拌比例:机制砂与水泥的搅拌比例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搅拌比例。
5.3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对机制砂的使用也有一定影响,应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进行施工,避免受潮和受污染。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85b22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4.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标题:机制砂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机制砂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控制机制砂的质量。
一、原材料选择1.1 选材原则:选择优质石料和矿石作为原材料,确保机制砂的质量。
1.2 原材料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颗粒形状和粒度分布等多方面的检测,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1.3 原材料存储:将原材料进行分类、标记和储存,避免混杂和受潮等情况影响质量。
二、生产工艺2.1 搅拌比例:严格控制水泥、石料和砂的比例,保证机制砂的强度和稳定性。
2.2 搅拌时间:控制搅拌时间,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提高机制砂的均匀性。
2.3 生产设备检测: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正常运行。
三、质量检测3.1 外观检测:对机制砂的颗粒形状、颜色等进行外观检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2 物理性能检测:对机制砂的强度、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3 化学成分检测:对机制砂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
四、储存运输4.1 包装方式: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避免机制砂受潮、污染等影响。
4.2 储存条件:选择干燥通风的仓库进行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等情况。
4.3 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机制砂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挤压和震动等影响。
五、使用环节5.1 施工前检测:在施工前对机制砂进行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5.2 施工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机制砂的使用效果。
5.3 使用后检测:在使用后对机制砂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结论:通过对机制砂质量控制的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如何有效控制机制砂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c041a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5.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机制砂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一、原材料选择1.1 砂石选择:选择石质坚硬、质地均匀的石料作为原材料,避免含有过多的泥土、泥块等杂质。
1.2 石粉选择:石粉应具有良好的粒度分布和颗粒形状,避免过粗或过细的石粉对机制砂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 水泥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泥作为胶结材料,保证机制砂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配合比设计2.1 砂石比例:根据工程要求和机制砂的用途,合理确定砂石的比例,确保机制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2.2 水灰比:根据机制砂的用途和强度要求,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过多的水分对机制砂的强度产生不良影响。
2.3 添加剂控制:合理选择和使用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以改善机制砂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三、生产工艺控制3.1 混凝土搅拌:采用适当的搅拌时间和搅拌方式,确保砂石、水泥和水充分混合,提高机制砂的均匀性。
3.2 砂浆制备: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制过程,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顺序,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3.3 浇筑和养护: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产生太多的空隙和缺陷。
同时,合理进行养护,保证机制砂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质量检测方法4.1 砂石颗粒分析:通过颗粒分析仪等设备,对机制砂的砂石颗粒进行粒度分布和形状分析,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要求。
4.2 强度测试:采用压力试验机等设备,对机制砂的强度进行测试,确保机制砂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3 稳定性评估:通过湿度试验、冻融试验等方法,评估机制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五、质量控制措施5.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建立健全的原材料供应体系,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5.2 定期维护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的稳定。
机制砂实施方案
![机制砂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157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5.png)
机制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机制砂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特点,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机制砂,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推广和应用机制砂,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护环境。
2. 原则: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符合市场需求、环保节能。
三、实施步骤1. 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建筑材料市场需求,明确机制砂的潜在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2. 技术推广:组织专家进行机制砂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施工单位和个人对机制砂的认知和接受度。
3.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宣传、展览展示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机制砂的优点和应用效果,树立机制砂的良好形象。
4.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为机制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5. 质量监控:建立机制砂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四、资源保障1. 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砂相关的技术人才,提高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水平。
2. 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机制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市场渠道:拓展机制砂的销售渠道,确保机制砂的市场需求和销售。
五、风险控制1.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机制砂的性能和品质。
2. 市场风险:及时调整机制砂的生产和销售策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 政策风险: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应对政策的影响和调整。
六、总结和展望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机制砂的推广和应用将得到有效推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机制砂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机制砂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
以上就是机制砂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共同推动机制砂的发展和应用。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ec5f9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9.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建造工程、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机制砂的颗粒分布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砂粒的大小和形状合适。
2. 机制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砂的稳定性和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机制砂的含泥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4. 机制砂的强度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其在工程中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质量控制要求1. 颗粒分布控制要求:a. 机制砂的颗粒分布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包括粗砂、中砂和细砂的比例。
b. 通过筛分试验和颗粒形状分析等方法,对机制砂的颗粒分布进行检测和评估。
c. 根据检测结果,对机制砂的颗粒分布进行调整,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含水率控制要求:a. 机制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普通要求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含水率。
b. 通过干燥试验等方法,对机制砂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和评估。
c. 根据检测结果,对机制砂的含水率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3. 含泥率控制要求:a. 机制砂的含泥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普通要求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含泥率。
b. 通过沉降试验和筛分试验等方法,对机制砂的含泥率进行检测和评估。
c. 根据检测结果,对机制砂的含泥率进行调整,以避免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4. 强度指标控制要求:a. 机制砂的强度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指标。
b. 通过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等方法,对机制砂的强度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c. 根据检测结果,对机制砂的配比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在工程中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质量控制方法1. 选材控制:a.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运用方案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运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4385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1.png)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运用方案一、机制砂的了解。
1. 啥是机制砂呢?简单说,它可不是从河里头、海里头直接挖出来的天然砂,而是通过机器加工石头弄出来的砂。
它就像混凝土世界里的新成员,虽然不是“原装天然货”,但本事可不小。
2. 机制砂的特点。
它的颗粒形状有点不规则,不像天然砂那么圆润。
这就好比它是一群有棱有角的小战士,在混凝土里能互相“拉着小手”,让混凝土结构更结实。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比天然砂可能要高一些。
这石粉可别小瞧了,适量的石粉就像混凝土里的小润滑剂和填充剂,能让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变好。
二、运用前的准备。
1. 原材料选择。
选石头做机制砂原料的时候,可得精挑细选。
像硬度合适的花岗岩、石灰岩之类的就不错。
要是选了软趴趴的石头,做出来的机制砂质量可就没保障了,就像用烂木头做房子,根基就不稳。
同时呢,对于机制砂生产设备也要把好关。
设备得先进、稳定,就像一个好厨师得有一套趁手的厨具一样。
要是设备老出毛病,生产出来的机制砂质量就跟抽风似的,时好时坏。
2. 质量检测。
在机制砂进入混凝土生产环节之前,必须得好好检测一番。
检测啥呢?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含泥量这些都得查。
这就好比相亲之前得先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一样,要是机制砂质量不达标,混进混凝土里那可就是“坏分子”。
三、在混凝土中的具体运用。
1. 配合比设计调整。
因为机制砂不是天然砂,不能完全按照以前用天然砂的配合比来搞混凝土。
得根据机制砂的特点重新设计配合比。
这就像给一个新加入的成员安排座位,得考虑到它的特殊情况。
对于水泥用量,可能要适当调整。
有时候因为机制砂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粗糙,需要多一点水泥浆来包裹这些有棱角的砂粒,就像给这些小战士穿上一层合适的“铠甲”,让它们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砂率也得变一变。
一般来说,机制砂的砂率可能会比用天然砂的时候高一点。
这是因为机制砂的空隙率和天然砂不太一样,多放点机制砂才能把混凝土里的空隙填得更满。
2. 搅拌过程。
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要注意搅拌时间。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f55d8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b.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建造、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为了保证机制砂的质量,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二、机制砂质量控制标准1. 外观要求:机制砂应呈现均匀的颗粒分布,无明显的杂质和污染物。
颗粒形状应为角砾状,表面光滑,无裂纹和磨损。
2. 颗粒大小分布:根据工程需要,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应符合一定的分布范围。
常用的分布范围为0.15mm-4.75mm。
可以通过筛分试验来检测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
3. 堆积密度:机制砂的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普通要求机制砂的堆积密度大于1.4g/cm³。
可以通过密度试验来检测机制砂的堆积密度。
4. 砂粒强度:机制砂的强度是指抗压能力和抗磨损能力。
普通要求机制砂的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磨损强度大于2.5%。
可以通过压缩试验和磨损试验来检测机制砂的强度。
5. 吸水率:机制砂的吸水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机制砂吸收水分的能力。
普通要求机制砂的吸水率小于2%。
可以通过吸水试验来检测机制砂的吸水率。
三、机制砂质量控制方法1. 原料选择:选择质量稳定、来源可靠的石料作为机制砂的原料。
原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2. 破碎过程控制:在机制砂的破碎过程中,应控制破碎机的参数,如进料粒度、排料粒度、转速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破碎机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筛分过程控制:在机制砂的筛分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筛网孔径,确保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符合要求。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清洗筛网,防止阻塞和磨损。
4. 洗砂过程控制:在机制砂的洗砂过程中,应控制洗砂机的参数,如水流速度、洗砂时间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洗砂机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质量检测:对生产出的机制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颗粒大小分布、堆积密度、砂粒强度、吸水率等指标的检测。
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62d96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2.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制作、道路建设、建造施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流程和相关数据。
二、质量控制目标机制砂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机制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程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1. 砂粒大小分布合理,满足混凝土配合比要求;2. 砂粒形状良好,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和流动性;3. 砂粒表面光滑,不含有害物质,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4. 砂粒强度高,不易破碎和磨损,能够承受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力学作用。
三、质量控制方法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和成品检验。
具体方法如下:1. 原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砂石矿石作为原材料,要求矿石质量良好,无夹杂物和有害物质。
2. 生产工艺控制:控制砂石破碎机的参数,如转速、进料量等,确保破碎后的砂粒大小合适。
控制洗砂机的参数,如水流量、搅拌时间等,确保砂粒的清洁度和洁净度。
3. 成品检验:对生产出的机制砂进行成品检验,包括砂粒大小分布、砂粒形状、砂粒强度、化学成份等指标的检测。
可以使用筛分仪、显微镜、强度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四、质量控制流程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生产工艺控制和成品检验。
具体流程如下:1. 原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砂石矿石作为原材料,进行矿石的采集和运输。
在采集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矿石受到污染和破碎。
2. 生产工艺控制:将原材料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控制破碎机的参数,如转速、进料量等。
将破碎后的砂石送入洗砂机进行清洗,控制洗砂机的参数,如水流量、搅拌时间等。
3. 成品检验:对生产出的机制砂进行成品检验,包括砂粒大小分布、砂粒形状、砂粒强度、化学成份等指标的检测。
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样品的取样和检测工作。
五、相关数据机制砂质量控制的相关数据包括原材料的物理性能、生产工艺参数和成品检验结果。
机制砂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机制砂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c4bc20941ea76e59fa0410.png)
随着天然砂资源的日趋枯竭,再加上河道治理,禁止乱采乱挖,机制砂的使用成为混凝土生产的一种趋势。
实践证明,只要制砂设备及工艺满足一定条件,在原材料来源稳定的情况下,均可以生产出满足混凝土要求的机制砂。
但在机制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混合砂质量的控制问题大部分地区的用户都是分别购入机制砂和天然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两种砂混合后,再应用到混凝土配制生产中。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然砂紧张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机制砂的质量相对稳定,天然河砂的质量波动较大,为了保证混合砂的质量要加强对天然河砂的检控。
根据拌制混凝土的需要和天然砂质量波动的情况,及时调整二者的复配比例。
(2)机制砂的级配、粒形问题机制砂因选用的原材料成分与石质、生产设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会在粒形、级配、坚固性、石粉含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
粒形和级配良好的机制砂在混凝土生产中需水量小,和易性好。
目前很多地方把碎石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称作“机制砂”,这种机制砂中石屑含量比较高,粒形和级配不合格,中间颗粒少,两头颗粒多,细度模数偏大,颗粒形状粗糙尖锐,多棱角。
造成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偏大,如果配制不合理,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易出现“草帽状”,工作性差。
因此,在使用机制砂生产混凝土时,应注意其粒形和级配。
(3)正确认识和使用石粉问题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粒径小于75µm颗粒,这些粉颗粒既可能是石粉也可能是泥粉。
石粉和泥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一方面石粉和泥粉粒径都比较小,在混凝土浆体中可以起到填充作用;另一份面二者的结构完全不同,石粉结构密实,对水仅存在表面物理吸附,而泥粉是类似于海绵的层状松散结构,吸水率较高,吸附水后通常会发生膨胀,进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再次泥粉的主要成分时蒙脱石、伊利土和高岭土等对外加剂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石粉通常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细小颗粒,与母岩化学性质一致,对外加剂吸附较低。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87f7c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a.png)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施工、混凝土制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
二、原材料选择1. 砂石选择机制砂的原材料主要是天然砂石,应选择质量良好、粒度均匀的砂石作为原料。
砂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颗粒分布、含水率、石粉含量等指标要求。
2. 水泥选择机制砂中的水泥是起到粘结作用的关键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
水泥的品牌、标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应清晰可辨,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三、生产工艺1. 砂石破碎将选好的砂石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砂石应符合相关规定的颗粒分布要求。
破碎机的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洗砂破碎后的砂石需要进行洗砂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泥土、杂质等。
洗砂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洗净效果,确保洗砂后的砂石干净、无污染。
3. 筛分洗净的砂石需要进行筛分,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机制砂颗粒。
筛分设备应具备精准的筛分能力,确保机制砂的颗粒分布符合相关标准。
4. 混合将筛分后的机制砂与适量的水泥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搅拌效果,确保机制砂与水泥充分混合均匀。
5. 成型混合后的机制砂需要进行成型,常用的成型方式有压制成型和挤压成型。
成型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成型压力和成型速度,确保机制砂的成型质量。
四、质量检测1. 颗粒分布检测对生产出的机制砂进行颗粒分布检测,比较其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筛分法、激光粒度分析法等。
2. 抗压强度检测对机制砂进行抗压强度检测,以评估其强度性能。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压力试验机等。
3. 吸水率检测对机制砂进行吸水率检测,以评估其对水分的吸附能力。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称重法等。
4. 石粉含量检测对机制砂进行石粉含量检测,以评估其石粉控制效果。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筛分法、显微镜分析法等。
机制砂使用方案
![机制砂使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e54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3.png)
机制砂使用方案机制砂使用方案是针对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规划和技术指导。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制砂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对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一、机制砂的特点机制砂是一种利用人工制造的方法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其特点如下:1. 高强度:机制砂采用优质石料经过破碎、筛分、造粒等工艺制造而成,具有均匀的粒径和高强度。
相对于自然砂,机制砂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压强度。
2. 均匀颗粒分布:机制砂的制备工艺可以控制石料的粒径分布,使得机制砂的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和工作性。
3. 良好的黏结性:机制砂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一定的黏合性,可以与水泥浆体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机制砂的使用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机制砂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需要和机制砂的性能特点,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用量和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2. 施工工艺控制:在使用机制砂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机制砂与水泥的充分交融和黏结。
同时,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控制,避免出现不利于机制砂硬化和固化的条件。
3. 质量检测与验收:使用机制砂的工程应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通过检测机制砂的强度、粒径分布、黏结性等指标,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符合要求,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与指导。
三、机制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场景机制砂在建筑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1. 混凝土制品生产:机制砂可以替代自然砂作为混凝土制品(如砖、砌块、板材等)的原料。
机制砂具有均匀的颗粒分布和高强度,可以提高制品的质量和强度。
2. 建筑施工:机制砂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于砂浆、砼、地板等方面。
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工程的需求。
机制砂应用实施方案
![机制砂应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559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e.png)
机制砂应用实施方案一、引言。
机制砂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颗粒均匀、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机制砂,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机制砂应用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应用范围。
机制砂适用于混凝土、水泥制品、公路路基、铁路道床等领域,可以替代天然砂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三、应用原则。
1. 优质原料,选用优质的矿石作为原料,确保机制砂的质量和性能。
2. 合理配比,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制机制砂,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3. 质量控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确保机制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方法。
1. 混凝土制品,在混凝土制品生产中,可以将部分天然砂石替换为机制砂,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2. 水泥制品,在水泥制品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灵活调整机制砂的配比,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3. 公路路基,在公路建设中,可以采用机制砂填充路基,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铁路道床,在铁路建设中,可以采用机制砂作为道床材料,提高铁路线路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五、应用效果。
1. 节约资源,机制砂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2. 提高质量,机制砂具有颗粒均匀、强度高的特点,可以提高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质量。
3. 降低成本,机制砂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六、应用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配比,在应用机制砂时,应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 加强管理,加强对机制砂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 定期检测,定期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七、结论。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制砂应用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机制砂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机制砂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为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机制砂生产使用现场管理办法
![工程机制砂生产使用现场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f855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a.png)
工程机制砂生产使用现场管理办法一、生产现场规划与布置1.合理规划生产现场布置,确保设备间距和通道的合理性,便于设备维修和材料运输。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应急疏散设施要清晰明确。
3.设立围挡和标志牌,明确划分工作区域和非工作区域,提醒人员注意安全注意事项。
4.按照环保要求设置防尘措施,如喷水装置、封闭式振动筛等,减少粉尘污染。
5.配置消防设备,保证现场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
二、生产设备管理1.进行设备安全技术鉴定,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2.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4.生产设备周围必须保持整洁,防止堆放杂物和垃圾,确保设备和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三、原材料管理1.原材料进场前需进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2.原料储存要分类存放,避免混杂,确保石料的纯洁性和稳定性。
3.原料储存仓库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和避光,避免受潮和日晒。
4.原料储存仓库内设有监控摄像设备,确保原料质量和防止盗窃行为。
四、生产过程管理1.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质量和工期。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3.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洁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监控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砂石材料质量,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
五、安全生产管理1.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安排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确保生产现场有足够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现场安全。
4.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提供,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六、环境保护管理1.生产现场设置噪音、振动传感器,监控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情况。
2.减少砂石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采取湿式作业,加装封闭罩和喷水装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据统计目前全国土建行业每年用砂需求量为6亿吨,已经存在一定的缺口,而且,天然砂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质,过远的运距将大幅地增加工程成本,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可用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河砂的价格越来越高,在有些地区高达100元/吨,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环境保护的需要,由于天然砂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滥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几年,野蛮采砂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破坏了河流的自然防护体系、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
随着我国的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对天然砂的开采将会有所限制,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禁采或限采天然砂的规定,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全面禁止采砂行为。
因此天然砂的代用品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机制砂是天然砂代用品的主要考虑方向,我国的建筑和水利部门在这方面尝试得比较早,
机制砂的定义: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机制砂与河砂相比,规范制造的人工砂有如下特点:
1、级配控制相对稳定。
由于天然砂的生产人工可干预性比较小,基本上只能就采就用,规范的地区也只能对其过10mm的筛而已。
而规
范的人工砂的生产则不同,首先采用了专门的制砂机,其次制砂石料的资源也可以很稳定。
从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机制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但机制砂的粒型和级配都是可以调整和改进的,在这一点上,人工砂于天然砂有着本质的区别。
2、与天然河砂相比,机制砂的棱角性好,空隙率也较大,机制砂的颗粒形状没有河砂圆润,软颗粒较河砂多,由于机制砂的棱角性,同体积的机制砂比河砂有大的表面积。
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强,流动度较小。
工程使用中,同级配比中,使用机制砂比使用河砂需水量稍多,和易性不如河砂拌制的混凝土,也较容易泌水。
虽然机砂目前已在各地应用,但在一些地区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也因为机制砂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1、如机制砂由于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其颗粒级配比较差,尤其是大于2.5mm和小于0.08mm的颗粒明显多于天然砂。
级配波动较大。
2、砂的石粉含量超过规范的要求,一般在5~20%,当然了,一定量石粉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
3、机制砂级配的不合格,对本项目工程2010-2011年使用的机制砂(石灰岩)的筛分结果表明,可以控制住最大粒径,但是粒径分布却相当不均匀,普遍表现为0.15~0.30mm粒径偏少,即使使用水洗法洗去多余的石粉含量,也很少有级配符合标准的砂,砂的细度模数也偏粗,普遍大于3.3,该砂用于水泥混凝土中。
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并容易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单纯使用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还会造成水泥用量的增加。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有一定规模的机制砂加工厂生产的机制砂,在保证其石粉含量和级配的稳定,是可以用于结构工程和浆砌工程的。
其中C40以下砼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C40以上砼,过多的石粉将导致强度的降低和砼开裂。
针对此问题建议
1、严格机制砂母材的选择,由于采石场普遍存在一层厚度不一的风化壳,为了保证弱风化带下部以下有用料源不与覆盖土混杂,采石场开挖的质量控制原则是:先剥离覆盖土,后开采有用岩石,判断标准是以弱风化带下部作为料场无用层与有用层的分界线,即人工砂料源为弱风化带下部以下岩石。
2、生产前,应对岩石进行取样,检测其强度和压碎值等指标,达不到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3、生产出的成品,严格控制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的细料大部分为石粉,料源控制好了之后,而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较小。
根据有关资料及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参加石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是不能超过规范的要求(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严格控制机制砂中泥块含量,泥块在混凝土中易形成缺陷,必须严格控制。
目前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对Ⅰ类、Ⅱ类、Ⅲ类机制砂的控制值分别为0%、1.0%、2.0%。
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机制砂中的泥块含量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4、可以考虑机制砂与天然砂的合理掺配,并可以考虑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外掺剂,如粉煤灰等,改善机制砂的和易性。
也可以掺加减水剂,优化配合比设计,合理降低水泥用量,节约工程成本。
目前,砂质量的控制全靠使用单位进场后的试验,建筑用砂的质量责任几乎全落在了使用者的身上,这种控制实际上非常被动和无奈,由此导致了一些工程事故的发生。
究其原因,主要是天然砂生产方式和生产者的素质所决定。
而人工砂的生产则与天然砂有了根本的区别,人工砂生产无论规模大小,总要在固定的生产场地、生产工艺和设备,其产品的质量是可以控制和稳定的。
因此,提高人工砂生产者的素质、提高对人工砂生产企业的要求是必要和可能实现的。
虽然目前大多数建筑用砂生产厂家从来没有提供过砂产品合格证,但国标还是提出了要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合格证这一要求。
尤其是人工砂的生产和使用者都应坚逐步规范和持执行新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使建筑用砂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提高,工程质量也就进一步得到保证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