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第二章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温病复习提纲

温病复习提纲

绪论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一般称为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四、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第一章温病的概念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骤,传变较快;②发热;③易内陷生变,出现险恶证候,如动血、动风、闭窍等;④易耗伤阴液)。

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及分类按季节分类命名为:春温、秋燥、冬温;按四时主气分类命名为:风温、暑温、湿温、秋燥。

按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以特殊临床症状分:大头瘟、烂喉痧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风热病邪:是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

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化燥伤阴;3、变化迅速(逆传心包)二、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三、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四、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最先论述卫气营血和三焦概念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一、卫分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病理特点: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二、气分证临床表现复杂,共同特点为:多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口渴喜饮,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病理特点: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

辩证要点:壮热(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汗出,脘腹痞满,苔腻为气分湿热证的基本表现)三、营分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 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津液存亡等的指导意义。
· 简介白pei、齿象诊察意义。
病的治疗
1、教学目的要求
· 了解温病兼夹证治疗和瘥后调理方法。
· 熟悉温病的治疗原则。
· 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具体运用。
2、教学内容
· 明确辨证论治是指导治疗立法的基本原则,讲述祛邪和扶正两大治则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和
· 了解古代医家对温毒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 熟悉温毒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
2、教学内容
· 介绍有关温毒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古代文献。
· 简要介绍温毒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
· 古今温毒类温病医案举例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 了解湿热疫的概念、病因。
· 掌握本病的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
2、教学内容
· 明确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以及本病是感受暑热病邪所致、初起多见阳明胃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以壮热、汗多、烦渴、面赤、脉洪大为主要初起表现。
· 讲述本病病机特点:起病急骤,初起即见暑入阳明气分,较少卫分过程;易耗伤津气;易内陷心营,引动肝风。
· 熟悉湿热疫的病机持点。
· 掌握湿热疫的辨证治疗原则。
2、教学内容
· 明确湿热疫是感受湿热性质戾气所致,以湿热秽浊之气内蕴、具有剧烈传染性、流行性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初起常见高热、憎寒、头痛、苔如积粉等邪遏膜原为主要表现。
· 阐明本病的病机和传变。
· 介绍本病的辨治原则。
· 分析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方药的加减运用,注意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 比较宣白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导赤承气汤、桃仁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的组成、主治、适应证。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学大纲总学时63学时开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前言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

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温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二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等;其二是讨论主要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二)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明确温病学是在对外感热病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为适应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了解对温病学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和医家如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人对温病学发展的主要贡献,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一、温病学的定义。

二、温病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时期(介绍该阶段对温病的认识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等著作对温病的主要论述)(二)宋~金元时期(介绍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主要学术思想及代表著作)(三)明清时期(介绍张凤逵、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四)近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四、温病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一)明确温病的概念。

(二)掌握温病的特点。

(三)了解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依据。

(四)熟悉温病的分类。

温病学第二章详解

温病学第二章详解

易于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湿属阴邪,重浊、腻滞-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恶寒、身重、身热不扬;头重 如裹、神情呆顿 ;脘痞腹胀 。
病至后期,湿困日久,阳气受损-阳气衰微→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 、小便短少、苔白舌淡、脉象沉细。
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湿属阴邪,其性粘腻淹滞→致病一般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难解。
3.湿热病邪
(1)定义 具有湿和热两重性质的外感病邪。
(2)形成条件 长夏之季,气温犹高,加之此时雨水较多,湿气偏重 ,故易形成湿热病邪-湿温
(3)致病特点:

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
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 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初期,内外合邪,卫气(表里)同病→恶寒、身重、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溏
一、温病的病因
(一)概述
1.概念
• 致病原因-温邪
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六淫温邪(各有其主令):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杂气(非六淫邪气):疠气和温毒 伏寒化温病邪(温热病邪),与时令邪气致病不符,从辨 证求因而来。
• 2.温病病因---温邪的共性: • ①从外感受。温邪都是通过口鼻或皮毛从外而侵袭人体,引起发病。 • ②性质属热。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 ③致病迅速,可相互转化。温病的发病较急,在病变过程中发展较快, 一般来说,病程较短。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 浮数。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易化燥伤阴
风与热两阳相合,极易劫伤津液 →口鼻唇咽等清窍干燥 叶天士:“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甚动血等热毒内陷营血分的里热证候;后期—— 气
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
4、治疗特点: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
寒、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三)湿热类温病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8
1、病势特点:起病缓慢,传变较慢,病程较 长,缠绵难解。
2、脉症特点:身热不甚,热势不扬,胸闷脘 痞,腹胀呕恶,身重肢倦,纳呆神呆,口粘不渴 或 渴不欲饮,苔粘腻滑润,脉濡等湿遏清阳,郁阻 气 机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3
(二)分类
1、确立温病病名的依据
(1)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如春温、冬 温等。
(2)以时令主气而命名:如风温、暑温、 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病候特点而命名:如伏暑、 大头瘟、烂喉痧等。
2、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6
卫气营血辨证分析
卫→气→营→血
卫→营
三焦辨证分析
上焦(肺卫)→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逆传
上焦(心包)
(3)从病机转归来看,既可燥化伤阴,亦可湿 化伤阳。
(4)症状特点——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பைடு நூலகம்
(5)治则特点——以祛邪为主,兼顾救阴、护 阳。
10/30/202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1
(五)温病与温疫 (自学) 1、了解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有几种看法 2、明确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一)温(瘟)疫的概念 1、“疫”的含义 2、“ 温”与“瘟”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1、认为二者毫无区别:吴又可为代表 2、认为二者截然不同:陆玖芝为代表 3、认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辨别温病与温疫异同的临床意义 ——指导温病防治

温病教学大纲

温病教学大纲

温病教学大纲温病教学大纲:传承中医经典,探索温病治疗之道温病教学大纲是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总结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为中医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理解温病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温病的历史渊源、学科地位、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展示温病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温病的历史渊源温病作为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素问·热论》一篇中,详细论述了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为后世中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病逐渐发展成为中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二、温病的学科地位温病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研究的是人体在外邪侵袭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调理内外关系来恢复健康。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广泛,涉及到感冒、流感、肺炎等常见疾病,也包括了一些罕见病和疑难杂症。

通过深入学习温病,中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治疗理念,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温病教学大纲的内容温病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温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多个方面。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温病的基本概念,包括温病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等。

其次,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温病的病因病机,包括外邪入侵、正气失调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学生需要学习温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的应用。

最后,学生需要学习温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辨证施治、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方面的内容。

四、温病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价值温病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中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温病教学大纲可以帮助中医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温病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其次,温病教学大纲可以促进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此外,温病教学大纲还可以促进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医学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温病学(3.2)--病因与发病教案及首页

温病学(3.2)--病因与发病教案及首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教 案(首 页)课程名称 《温病学》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教学时数 3 上课时间 12.2.24 (5-7)授 课 人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化教学授课对象教 案 内 容1、教学目的:1.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2.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熟悉温病发病类型和有关温病病因与发病学说2、教学内容要点: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致病的主因,其发病则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

2.重点讲授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等主要病邪的病因性质及致病特点。

3.介绍温毒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4.简介温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5.注意分析新感与伏邪的比较。

3、教学要求要点:1.明确中医外邪的内涵。

2.重点: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3.疑难点:杂气学说和伏邪学说。

4.补充伏邪学说临床应用概况。

教案首页书写要求:(1)教案书写以简洁、明了、扼要为宜。

(2)教学对象包括专业、年级、学生。

(3)教学目的与教学大纲相一致。

(4)教学内容要点力求按大纲要求,准确、适度、易于操作。

(5)教学要求要点包括:1.基本概念、理论及知识的掌握;2.重点、难点的讲授;3.补充相应的知识内容。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教案[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二、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熟悉温病发病类型和有关温病病因与发病学说[疑难重点]一、重点: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二、疑难点:杂气学说和伏邪学说[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一、病因(一)温邪的共同特点由温病的概念引入,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致病的主因。

说明温邪属于外感病邪,随后简要复习《中基》有关外感病邪的内容,强调中医之病因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的综合反映,引入认识温邪的方法和温邪的共同特点教学内容。

讲解温邪的5个共同特点,说明第1点“温热性质显著”决定温邪之为温邪,其它4点是外感病邪所共有。

说明温邪是温病病因的总称,包含多种病邪,简要介绍温邪的分类,引入各种温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教学内容。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前言《温病学》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学科,自明清形成自己的体系,已成为研究外感热性病的专门学科。

温病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之外,还有丰富的防治温病的辨证体系和治法、方药,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从医学发展的状况和临床的实际需要来看,温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但能够指导急性传染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而且已广泛地用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与温病相关的热证的辨证治疗中,并在现代中医急诊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目前中医学中发展得最快的学科之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来自历代医家对于温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总结,特别是明清以来温热派医家对于温病理论和经验的高度概括。

在中医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中,温病学的卫气营血学说和三焦学说是对《伤寒论》六经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其课程内容既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并有较广泛的临床开拓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变化规律,明确温病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诊断的基本方法解决温病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

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求重点掌握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相互联系,以及温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种的全面掌握。

按温州医学院五年制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讲授54学时。

━━━━━━━━━━━━━━━━━━━━━━━━━━━━教学内容课时────────────────────────────上篇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3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3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 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2第七章.温病的预防与护理 1中篇第八章.风温 3第九章.春温 6第十章暑温 3第十一章湿温 3第十二章伏暑 3第十三章秋燥 3第十四章大头瘟 1.5第十五章烂喉痧 1.5第十六章温疫 3第十七章疟疾 3第十八章霍乱 3下篇第一章《温热论》 3第二章《湿热病篇》 3合计54上篇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掌握明清时代温病学家吴有性、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对温病学的贡献。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温病学(中文)课程编码:学时与学分:4学分/72学时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适用专业(方向):中医学五年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它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同时,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各科发热性病证的诊治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理论体系和常见温病的诊治技能,培养学生治疗温病注重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辩能力;了解明清时代主要温病医家的学思想及近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

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对临床各种发热性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三大部分:从绪论至第六章的总论部分为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概况、温病辨证纲要和防治方法;从第七章至第十章的各论部分为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主要介绍各种温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过程、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和辨证治疗以及临床运用;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的附篇部分选讲《温热论》、《湿热病篇》和《温病条辨》,主要介绍温病名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加深对温病理论精华的理解。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3.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结合临床见习。

4.适当运用投影、视频图片、幻灯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学的主要学术贡献。

【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教学内容1.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明确温病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二00五年九月一、前言温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述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的学科。

它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既具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讨论众多具体疾病的辨证施治,兼有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双重性质。

其理论不仅直接适用于众多的外感热病的治疗,同时也对内外妇儿科及五官等各科中的发热性病证的诊治有其指导作用,因而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

为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级人才,为了适应我院进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本科使用。

<本学科教学内容分二大部分:一为总论,介绍温病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有关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纲领,诊断方法及治疗和预防方法等,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二为各论,阐述常见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发病,病理传变,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辨证治疗及临床运用,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

两者互相交织,构成温病学的完整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中强调“三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既要保持中医传统特色,又要体现当前时代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继承与发扬、古与今,中与西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概念明确,阐述准确,体系完备,内容稳定,简明实用。

按我院教学计划,本课程定为54学时。

故本大纲内容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为蓝本。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临床病案讨论所要讲授的内容为11个单元,即总论7章(含绪论),各论4章。

附篇3章内容自学。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2、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易化燥伤阴
风与热两阳相合,极易劫伤津液 →口鼻唇咽等清窍干燥 叶天士:“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
➢ 变化迅速
风性“善行数变”;“热变最速” -致病后变化较为迅速→来势较急,传变较快而 消退亦较快。
2.暑热病邪 (1)定义 是由火热之气化生,发生在夏季的一种温邪。 (2)形成条件 在炎夏盛暑的高温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致病温邪,
一、温病的病因
(一)概述 1.概念 • 致病原因-温邪
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六淫温邪(各有其主令):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杂气(非六淫邪气):疠气和温毒 伏寒化温病邪(温热病邪),与时令邪气致病不符,从辨 证求因而来。
• 2.温病病因---温邪的共性: • ①从外感受。温邪都是通过口鼻或皮毛从外而侵袭人体,引起发病。
4. 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揭示发病特点
区分证候类型 指导立法制方
二、“六淫”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 (1)定义 风邪从热而化或与热相合,既有风邪的特点,又有温热的性
质,是导致风温病的主要原因。 (2)形成条件
◆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
叶天士:“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 吴鞠通:“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3.温病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
(l)以“辨证求因”为立论基础和认识方法 ➢ 温病病因学说主要是以临床证候为依据
• 钱天来:“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
➢ “辨证与现代病原生物学以实验观察为立论基础和认识方法截然有别
(2)从“天人相应”观念出发,联系四时气候变化推求病因。
➢ 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主
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 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初期,内外合邪,卫气(表里)同病→恶寒、身重、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溏
➢ 易于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湿属阴邪,重浊、腻滞-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恶寒、身重、身热不扬;头重 如裹、神情呆顿 ;脘痞腹胀 。
➢ 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 发病初起即现里热证候,且郁热难透 热在气分→高热、烦渴、口苦、溲赤、苔黄 热在营分→身热、躁扰、谵语、斑疹隐隐
➢ 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易伤血络,闭窍,动风
➢易耗伤阴液 ➢初起→烦渴显著,小便短赤、舌红而少津 ➢后期→易耗损下焦肝肾之阴,导致真阴耗竭
➢病情复杂多变 有在气、在营,兼表、不兼表等多种证候。病机变化:或燔灼胸膈, 内结肠府;或内陷动血,闭窍动风;或损伤真阴,时时欲脱
• ②性质属热。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 ③致病迅速,可相互转化。温病的发病较急,在病变过程中发展较快, 一般来说,病程较短。
• ④与季节相关。各种温邪的发生及致病多与一定的季节有关,由此而 温病的发生多有季节性。所以温邪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
• ⑤病位有别。不同的温邪各有不同的主要病变部位,如风热病邪侵犯 的部位主要在肺,暑热病邪的主要病位在足阳明胃,湿热病邪则多犯 足太阴脾等。
病至后期,湿困日久,阳气受损-阳气衰微→形寒神疲、心悸头晕、面浮肢肿 、小便短少、苔白舌淡、脉象沉细。
➢ 病势缠绵,传变较慢。
湿属阴邪,其性粘腻淹滞→致病一般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难解。
4. 燥热病邪 (1)定义 既具干燥特点又有温热性质的致病之邪-秋燥。 (2)形成条件 久晴无雨,秋阳以曝。 (3)致病特点: ➢ 病位以肺为主
里热耗损,汗泄太过-津气俱损,甚至津气欲脱 →烦渴自汗,倦怠少气,呼吸 浅促,脉虚而无力,甚至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虚大。
《内经》“壮火食气”,“炅则气泄”;“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 泄。”
➢ 易直中心包 闭窍动风
直接侵犯其它脏腑 -直犯心包、肝经、肺络 →卒然昏迷、痉厥及咯血
邵仙根:“暑之伤人也,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
➢ 易于夹湿兼寒
暑热致病每夹湿邪,成为暑湿病邪;天暑下迫,地湿上蒸。 叶天士:“暑必兼湿”; 王孟英:“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故曰挟,……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 为暑也。”
恣食生冷,贪凉露宿-夹湿兼寒
3.湿热病邪 (1)定义 具有湿和热两重性质的外感病邪。 (2)形成条件 长夏之季,气温犹高,加之此时雨水较多,湿气偏重 ,故易形成湿热病邪-湿温 (3)致病特点:
◆气候反常,应寒反暖
吴坤安:“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
• (3)致病特点 ➢ 多从口鼻而入,先犯上焦肺卫
风热病邪侵袭人体多先犯及上焦肺系和肌表 病位-肺卫(风性轻扬,升散、疏泄) 病机-肺卫失宣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
浮数。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对温病病因学说有着深刻影响。
➢ 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或是外界的影响超过了机体的适 应能力,或是机体适应外界影响的能力下降,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 前人在阐述其病因时,联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不同气候变化来加以论 证,从而形成了“四时六气”的病因理论。
陈平伯:“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
具有典型的火热性质-暑温。
• 朱丹溪:“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火也。” • 雷少逸:“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
(3)致病特点
➢ 伤人急速 先入阳明气分
暑为纯阳,炎热酷烈-传变极速→初起即见阳明气分证-壮热、大汗、头晕面 赤、心烦口渴、脉洪大等 。
叶天士:“夏暑发自阳明”
➢ 暑性酷烈 易于损伤津气
燥金之气与肺脏相应-口鼻上受,先犯于肺→发热、微恶寒,干咳少痰、鼻干咽燥→咳嗽气急、胸 满胁痛、咽干舌燥→肺胃阴伤
➢ 易致津液干燥
《素问》:“燥盛则干” 燥与热俱能消耗津液-津液干燥→口鼻唇咽干燥,干咳无痰→呛咳无痰、鼻咽干燥、口干作渴、舌
苔干燥。
➢ 易从火化 耳鸣,目赤,咽痛。
5.温热病邪 (1)定义 是一种致病后即有里热炽盛证候的外感温邪,可导致春温 。 (2)形成条件 发生与春季,里热偏盛,不兼有四时主气为特点-春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