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C4分析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复习(考试)专用试题

组织行为学复习(考试)专用试题

1.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的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_________。

2.由于知觉含有一定的意义,使知觉带有_________,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的行为.3.气质类型是有_________的基本特征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气质结构.4.信息沟通的传达工具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符号,也包括_________和行为.5.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是冲突的来源.一些人的_________或者知觉方式可能导致与他人的冲突。

6。

在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方格图中,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_________ 的关心程度。

7。

利克特经过长期研究, 1961 年将企业管理的领导方式归结为四种体制,其中他认为理想体系的体制是_________。

8.决策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_________的活动.9.决策的_________,科学化和群体化,是提高领导决策水平的必由之路.10.期望理论有时亦被称为"VIE 理论".其中 V 是指_________。

11.组织体制普通有首长制,委员会制,_________和职能制,集权制和分权制等形式.12.霍莱特认为,所谓相适应的环境,也就是能适应个人的_________而又能取得事业成功的工作环境。

13。

组织气氛的和谐性包括的基本内容有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协同性,________和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14.组织文化理论的运用标志着_________将真正成为一门软硬兼备的艺术。

1。

据统计,在全盘自动化的条件下,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耗费的比重为 ( )A.90:10B.60:40C.40:60D。

10:902.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

社会学B。

人类学C。

心理学D。

伦理学3.在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属于可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查,花钱费时不多,取得效果较好的是 ( )A.实验法B。

组织行为学(自己整理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自己整理知识点)

组织⾏为学(⾃⼰整理知识点)第⼀章:何为组织⾏为学1.含义:①不仅研究可观察的⾏为,如:员⼯⽇常⼯作,⼈际交往等,还关注隐含在这些⾏为中的个体内在状态,包括知觉,态度,决策。

②三⾓度:组织和群体成员,资源,⼈本⾝③研究群体和组织⾏为,个体解释不了的现象可以⽤群体和组织加以解释经历,直觉,权威,科学2.多学科性:⼼理学:测量,解释,预测及改线特定情境下个体的⾏为社会学:研究⼈与⼈之间的相互影响,关注较多的⼀个领域是变⾰⼈类学:⼈类和环境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化环境政治学: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为3.研究领域:①个体层⾯: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组织⾏为最直接的实施者与影响者研究⼈格,能⼒,动机,说明组织中个体⾏为产⽣的原因及绩效取得的途径②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及团队层⾯:是组织⽬标实现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体任务完成及价值体现的⼯作单元。

③组织层⾯4.发展轨迹:①科学管理理论(泰勒:⼯作专业化与⽣产效率,寻找“最佳操作⽅法”)②古典组织理论(韦伯:关注如何将⼤量的员⼯与管理者组成最有效的整体)③⾏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际关系运动)麦格雷⼽XY理论X理论:⼈性假设⼤多数⼈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作。

⼤多数⼈没有雄⼼壮志,宁愿接受别⼈领导,不愿负责任。

⼤多数⼈的个⼈⽬标与组织⽬标是⽭盾的。

⼤多数⼈缺乏理智,不能克制⾃⼰,容易受⼈影响。

⼤多数⼈为将选择那些经济上获利最⼤的事去做。

Y理论:⼀般⼈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条件有利,⼯作就会像娱乐、休息⼀样⾃然。

⼈们是能够⾃我管理、⾃我控制的。

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标并不⽭盾,条件适当,⼈们会将个⼈⽬标和组织⽬标统⼀起来。

在正常情况下,⼈们会主动承担责任,⼒求有所成就。

⼤多数⼈都具有⾼度的想象⼒、聪明才智和解决组织中困难问题的创造性。

④开放系统理论⑤新趋势:积极组织⾏为学:内⼼,个体,⼈际五核⼼:⾃信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感调适5.组织⾏为学与管理:①管理职能: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对组织的物料资源,⼈员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进⾏有效协调与配置,从⽽促进组织⽬标实现。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导论1.1 复习笔记研究组织行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二是组织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1.组织(1)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

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由人构成,组织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

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②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

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

为了完成目标,组织中的活动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作业和管理两大类。

分工和协作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组织的成员也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即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

(2)组织和环境①组织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构成组织环境,包括: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科技、人文、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

②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a.组织的产出、服务为环境所接受的程度是限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

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

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

b.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组织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际是通过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换实现。

c.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改革,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才能获得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四种模型

组织行为学的四种模型

明确最高管理层的管理模型十分重要,因为总裁头脑中的潜在模型往往渗透于整个企业。

因此,组织行为学模型具有高度重要性。

组织几乎完全由一位总裁控制的例子很多,比如百事可乐(Pepsi Co)的总裁罗杰·恩里科(Roger Enrico)和康柏电脑(Compaq Computer)的总裁埃克哈德·普法伊弗6(Eckhard Pfeiffer)。

在本章中我们要着重介绍如下四个组织行为模型(理论范式):独裁模型、看护模型、支持模型和社团模型(更早的理论,例如封建模型和奴隶模型等,此处不再赘述)。

图2.5 是对这四种模型的概括。

按照所介绍的顺序,这四个模型大致反映了过去100 年甚至更长时期中管理实践的历史进化。

但是,虽然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某一种模型倾向于占主导地位,其他模型也同时被某些组织所采纳。

正象组织之间有很大不同一样,一个组织中各部门、各分支的管理者。

图2.5 组织行为的四个模型资料来源:最早发表这四个模型的是:KeiZB Davis ,Human Relations at Work:ZBe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d ed,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7,p.480。

也会有所不同。

生产部门可能采纳看护模型,而在研发部门采用的是支持模型。

当然,各个管理者因其个人的偏好或种自部门的条件不同,所从事的实践可能会不同于组织中的一般模型。

因此,没有哪一种组织行为学模型能足以描述一个组织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认同某一种模型有助于将一种组织生存方式与其他的方式区别开来。

一个管理者对组织行为模型的选择决定于许多因素。

正如我们前面讨论的,管理者的主导哲学、理想、使命和目标都会影响他们的组织行为模型(并被其所影响)。

此外,环境条件有助于确定哪种模型最为有效。

例如,某些企业现时动荡的局面需要迅速的决策和灵活性,便可能驱使企业采取更为社团化的模型。

第四章 组织行为学知觉分析

第四章 组织行为学知觉分析
内因——稳定性高;外因 ——稳定性低
内因——承担责任;外因——不承担责任
判断行为是内因还是外因,主要取决于

区别性(distinctive),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
做出相同的反应。

一贯性(consistency),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
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

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


有限理性
大多数决策主要是一个判断的过程,而不 是一个通过规范的模型进行界定的过程。 抽取问题的重要特点 标准不够详尽 有限的备选方案:隐含偏好 以熟悉和习惯的方式考察备选方案 第一个“足够好”的方案




聘用面试:克服知觉偏差 绩效评估:克服知觉偏差,正确的归因 领导:第一印象管理 激励:知觉定势——自我实现预言 日常管理:公平感知

人际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主要以人的交际行为为知 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言语和 礼节等进行感知。

影响人际知觉形成的因素
• •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的 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 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的知觉。
自我知觉 一个人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就是 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
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观察
解释
归因
高 内部
外部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一贯性


个体行为 一致性 低 高 区别性 低

韦纳(B.Weiner):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人们通常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四个因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 1972年 内部:能力、努力 外部:任务难度、运气 稳定:能力、任务难度 不稳定:努力、运气

管理学专业四川省考研组织行为学重点知识点梳理与案例解析

管理学专业四川省考研组织行为学重点知识点梳理与案例解析

管理学专业四川省考研组织行为学重点知识点梳理与案例解析一、组织行为学简介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了个体在组织内的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等。

它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组织中的个体,提升整体绩效。

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结合案例进行解析。

二、个体在组织内的行为1. 工作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源于个体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满足,外在动机源于工资奖励等外部因素。

2. 工作满意度:指个体对工作所抱持的情感态度,可通过福利、工作内容等方面来提升。

3. 职业倦怠:由长期处于重复、单调的工作环境中引起,可通过轮岗、培训等方式缓解。

4. 组织公民行为:指员工为组织利益主动做出的行为,如分享知识、帮助他人等。

5. 决策行为:包括理性决策和行为决策,前者注重分析和思考,后者注重行动和执行。

三、组织结构与设计1. 组织结构类型:可以分为职能型、分工型、部门型等,不同的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组织环境和管理目标。

2. 组织设计原则:包括分工与协作、权责清晰、信息流通等,目的是提高组织效率和响应能力。

3.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4. 组织变革:指组织结构和流程的重大调整,需要合理的变革策略和沟通机制。

四、人际关系与沟通1. 团队建设:包括形成阶段、归属感建立和维持等,通过培养团队凝聚力和相互信任,提升团队绩效。

2. 冲突管理:冲突不可避免,可以通过合作解决、妥协等方式产生“双赢”效果。

3. 领导与权力:有效的领导需要具备魅力、权力和说服力,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并实现组织目标。

4. 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等,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组织内部信息流动的效率。

五、案例解析以某公司的组织结构调整为案例进行解析。

该公司决定改变原有的职能型结构为分工型结构,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在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决策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适应性:员工是否愿意接受新的组织结构,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这需要考虑员工的态度和能力。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员工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组织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自考中,组织行为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对该学科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组织行为学自考的重点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以及组织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学科,它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目标。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稳定的、隐性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念体系。

它对组织的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渠道。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4. 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内部调整和改革。

组织变革需要合理的管理和领导,以确保员工能够积极适应变革并提高绩效。

二、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1. 个人特征:员工的个人特征包括性格、态度、价值观等,它们对员工行为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等,它们会直接影响员工行为和员工满意度。

3.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各种激励手段,包括薪酬、晋升、培训等。

员工对激励机制的反应将决定他们的行为和绩效。

三、组织行为学的实践应用1. 领导力发展:领导力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概念,有效的领导力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绩效。

组织可以通过培养领导者和建立有效的领导力开发计划来提升组织绩效。

2.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组织行为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组织可以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解决冲突的方法来实现团队建设。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实践应用,它涉及员工绩效的评估、反馈和奖励。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并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组织行为学L4-PERSONALITY,EMOTION_S

组织行为学L4-PERSONALITY,EMOTION_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方雯
8
孤独 迟钝 情绪激动 顺从 严肃 敷衍了事 胆怯 理智 信赖 现实 直率 自信 保守 合群 不拘小节 心平气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方雯
外向 聪慧 情绪稳定 支配 乐天 谨慎负责 冒险 敏感 怀疑 幻想 世故 忧虑 激进 自立 自律严谨 紧张困扰
9
1.2.7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方雯
11
• Thinking vs. Feeling — Thinking types use reason and logic to handle problems; — Feeling types rely on their personal values and emotions. • Perceiving vs. Judging — Perceiving types are flexible and spontaneous ; — Judging types want control and prefer their world to be ordered and structure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方雯
6
1.2.5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指的是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高自我监控者对环境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 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 差异; 低自我监控者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他们倾向于 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性情和态度。
这种人常处于焦虑状态,其个性的主要成分是强烈进取,容易 激起敌对情绪,有紧迫感,力求取得成功。 1. 2. 3. 4. 5. A型人格表现为: 运动、走路和吃饭时通常节奏很快; 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无法打发休闲时光; 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情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
①积极作用:行为导向——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和组织目 标实现.
② 消极作用
扼杀个体的创造力; 限制个体观察事物的视野,堵塞了一些言路; 迫于压力的行为不会有高的积极性.
14
复习: 第二节 群体的动态特性
一、群体中的角色 需要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引导?
二、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指成员对自己与群体的关系的体验与认
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个体是群体的细胞,群体是组织的基 本组成单位.
二、构成群体的条件
群体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① 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② 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认同;——成员有角色意识.
③ 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群体存在和能够延 续的基本条件.
④成员间有工作、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相互依 存
27
一、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行为主体之间,由于目的、手段分歧而
导致的行为对立状态.
微妙的意见分歧
公开、暴力的活动
冲突的水平
冲突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
① 冲突是分歧的表面化;
② 冲突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③冲突包括一个人的内部心理矛盾、人与人 之间的争论,以至阶级、政党、国家、民族或集
28
团之间的斗争,甚至战争等等.
协调,步调一致——防止力量的耗散 .
〔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个体的需要是多样性的,有物质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满 足的途径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的许多需 要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满足.
4
① 认同感——实现群体认同,包括角色的认同和群体规范、群 体目标以及群体行为方式的认同.
两种群体认同
自觉性的——人际关系密切,凝聚力强。 被动性的——避免被冷遇和抛弃。

组织行为学第4章人格与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第4章人格与价值观

请牢记:
4-36
人格 个体对他人的反应和互动时所采取的各种 各样方式的总和 容易被测评
大五人格模型 与许多组织行为标准相关 在预测行为方面非常有用
价值观 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别
观点讨论
3-37
人格特质是行为的有力预测指标吗?
案例分析
3-38
钻石人格 12版 P119 。
1、什么因素带来了罗德里格斯的成功?仅仅因为“正 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点”,还是因为他的性格特点? 2、你觉得他的大五人格维度(外倾性、随和性、责任 心、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的得分如何?哪一项 得分最高?哪一项会比较低?为什么? 3、你认为他的核心自我评价的分数是高还是低?你是 基于什么做出这一判断的? 4、哪些信息能够表明罗德里格斯具有主动型人格?
决断型喜欢控制,偏爱充满秩序的结构化世界;知觉型灵活,顺其 自然
1.4 人格特征测评: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4-9
这些分类总共能够描述16种人格类型 优点:
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 提供职业指南 缺点: 分类方式非此即彼,缺乏过渡 与工作业绩无关,不适合作为选拔员工的工具 缺乏有力的支持证据
4-24
人格与工作的适应性 :霍兰德六角形
工作满意度和人员流动率取决于员工人格与职业的匹配程度
相近的工作领域是相似的 现实型(R)
研究型(I)
相反的领域则是不同的
职业偏好调查问卷
传统型(C)
艺术型(A)
企业型(E)
社会型(S)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与相应的职业范例
4-25
类型
人格特点
职业范例
偏好需要技能、力量、 害羞、真诚、持久、稳 机械师、钻井操作工、装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团队内的集体主义 绩效导向 人道主义导向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有何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是以企业中的“人—人”系统为重点的。

在一个企业中,涉及的管理内容五花八门、千头万绪,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对物的管理,称之为“人—物”系统;对人的管理,称之为“人—人”系统。

在“人—物”系统中,涉及许多学科,如会计学、财务学、工程学、物资管理学、信息管理系统、统计运筹学、生产管理学、工程心理学及各种技术学科。

在“人—人”系统中,也涉及许多学科,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学、企业文化、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心理学、领导科学、人事心理学、沟通学等等。

其中,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分支有23个:经营政策与战略、事业、冲突管理、企业家精神、性别与多样化、医疗卫生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管理、管理教育与发展、管理历史、管理咨询、管理精神与宗教、管理与组织认知、运营管理、组织与管理理论、组织发展与变革、组织行为、组织沟通与信息系统、公共与非盈利、组织与自然环境、研究方法、管理的社会问题、技术与创新管理。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1、边缘性、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2、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

它既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阶级性。

3、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相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说,它是属于应用性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科,探讨了组织内个体、团队和整体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方法的框架,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和解决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理解和管理组织行为。

这些步骤分别是:观察、分析、干预和评估。

首先,观察是组织行为学中的第一步。

通过观察组织的员工、团队和整体行为,我们可以获得对组织内部情况的了解。

观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其次,分析是观察后的下一步。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组织内部的问题以及原因。

分析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帮助我们识别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

第三,干预是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的步骤。

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原因,我们可以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例如改变组织结构、调整激励机制、提供培训发展等,以促进个体和团队的行为和绩效改善。

最后,评估是对干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的步骤。

通过收集反馈数据和观察情况,我们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包括观察、分析、干预和评估,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和管理组织内部的行为和绩效,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探讨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2.1 步骤一: 此步骤将详细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第一个步骤,并解释其背后的理论和概念。

我们将讨论如何确定组织的目标和目标,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在塑造员工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的作用。

2.2 步骤二: 在本节中,我们将深入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第二个步骤。

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流,并研究有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 自我剖析

组织行为学 自我剖析

组织行为学自我剖析如下:
在组织行为学中,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的影响非常重要。

我认为自己在组织中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成员,我总是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尽力为组织做出贡献。

首先,我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责任。

作为一个成员,我有义务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并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我总是努力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并鼓励其他成员发挥自己的潜力。

其次,我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很重要。

我总是尽力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我认为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因此我总是努力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最后,我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学习和成长也很重要。

我总是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我也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支持和培养,因此我总是努力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我认为自己在组织行为学中有很多收获。

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组织能够为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让我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组织行为学(含答案)

组织行为学(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大纲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题的出题范围.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情景案例题。

判断题占20%,单项选择题占50%,情景案例题占30%.(答案供参考)一、判断题(正确A错误B)1. 管理者失败的惟一的、最大的原因是糟糕的人际技能。

A2. 对企业家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技术能力。

B3。

现代理论将法约尔的五项管理职能能压缩成四个:计划、组织、命令和控制。

B4. 罗伯特•卡兹认为三个关键的管理技能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A5。

根据卢桑斯和他同事的理论,那些最成功的管理者比哪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管理者在建立关系网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A6。

你用非系统性方式学到的任何事情都是不正确的。

B7. 工作队伍的多样化意味着组织在性别、种族和民族方面正在变的更加同一性。

B 10。

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关键由两部分因素组成:智力和身体能力。

B11。

研究者发现了一组特等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人出生后的性格。

A12。

当员工的能力和工作匹配度高的时候,他的绩效可以得到提高。

A13。

在体能的某个方面得分高的人总是会在其他方面也得分高.B14。

学习包含着由经验而产生的行为中任何相对持久的变化。

A15。

经典条件反射来自于斯金纳的研究成果。

B16。

塑造行为的一个方法叫做积极强化,它指的是一种反应带来美好的事物.A17。

人们持有的对工作的价值观都是在工作中习得的。

B18。

价值观倾向于稳定和长久。

A19. 总体说来价值观影响态度和行为。

A20. “态度”一词描述了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感觉倾向和用特定方式进行的行为方式。

A 21。

态度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A23。

工作满意度指的是个体对其工作的总体态度。

B24。

在个体的层面,高满意度总体导致高效率。

A25. 我们所有的成就都是由性格塑造的。

B80。

具有内控点的个体认为自己能够主宰命运.A29. 马基雅维里主义低的个体是实用主义者,他们相信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 45188 电子课件 第04章 案例分析参考意见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 45188 电子课件 第04章 案例分析参考意见

本章案例悟空要走,怎么办?
中心问题:你认为智明集团的管理模式是否合理?这种管理模式对“悟空型〞人才有什麽影响?
可能的分析思路:主要以按需鼓励的原理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军事化管理的好处是强调划一、遵守纪律、团队精神,一般更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制造型企业,这种社会性大生产,要求多部门、多群体的分工和协作,严格的制度是保证。

对于产业工人来讲,往往生存人、平安人和社交人比例较大,也容易接受这种严格的管理。

但是,蓝领与白领不同,特别是与创造型人才大相径庭。

案例中的“悟空〞能力超强,但个性也超强,他不是生存人、平安人,也不是社交人,而是自尊人、自我实现人。

正象他所说:“我们不愿意象小学生一样处处被人管着。

〞这种严格的管理,与研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特点,即经常加班,长时间连续工作,工作中要彰显个性也很难适应。

可能的解决思路:
留住“悟空〞的方法:
1、向他抱歉:一是对他们“旷工〞的批评是错误的,没有调查清楚;
2、一刀切地进行军事化管理有缺欠,应予改革,改革的方向——一企两制:对研发部门取消军事化管理,转而实行比拟宽松的管理。

组织行为学分析

组织行为学分析

组织行为学分析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成员及其行为、组织与环境间互动过程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旨在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应用与组织效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组织内个体和群体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如何提高个体和组织的效率和效能。

本文将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组织行为、组织文化、领导行为、团队协作等方面,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组织行为的分析组织行为指的是组织内部成员的各种行为。

组织行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工作动机、知识技能等方面。

组织行为的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先是普及、分化与付费;然后是成长、壮大与发展;再到相互合并、重组与改革;最后是社会责任、公益与和谐内外。

强化组织成员的责任意识,形成组织凝聚力,有利于组织健康持久地发展。

二、组织文化的分析组织文化是一种共同体验、共同信仰、共同理念和共同价值观所形成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

在组织文化中,重要的不是“我们是谁”,而是“我们相信什么”。

组织文化是对组织内成员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对于一个具有强烈组织文化的组织而言,其内部成员对于组织的认同感会更强烈,员工的工作绩效也会更加突出。

组织文化在组织内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三、领导行为的分析领导行为指的是领导者在组织中所采取的所有行动,包括业务管理、人员管理和组织管理等。

领导行为的分析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领导者的风格和行为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同领导者所采取的领导风格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应该以组织的目标和发展为中心。

领导者应该具备了解组织成员个性化特征的能力,通过激励、鼓励和认可等手段,能够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

四、团队协作的分析团队协作是指在一个团队内部,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互相沟通以及逐渐建立确立共同的团队目标等方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

团队协作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好的团队协作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综述行为组织学的历史和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工业生产的增长导致了工作场所中的许多问题,如员工疲劳、压力和不满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开始研究组织中员工的行为和动机。

早期的行为组织学家主要关注的是员工的行为和动机,他们试图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和动机来提高组织绩效。

其中最著名的是弗雷德里克·泰勒,他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通过标准化和分工来最大化生产效率,他提出了许多管理和生产的实践方法,比如分工制和计时工资制。

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机械化的方法会导致员工的疲劳和不满意,因此,行为组织学逐渐转向了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绩效。

在20世纪50年代,亨茨·罗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学者开始研究组织中的人际关系,认为员工的行为和动机不仅受到工作条件的影响,还受到个人因素和组织文化的影响。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员工参与和参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试图通过改善组织氛围和员工参与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绩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组织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如情感智力、团队动力学、变革管理等。

同时,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行为组织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如虚拟团队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为行为组织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前景,也为组织提供了更好的管理和领导方案。

行为组织学的理论主要涉及员工行为、组织文化、领导力和组织变革等方面。

员工行为理论是行为组织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探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这些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动机因素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些需求层次可以作为员工行为和动机的参考标准。

组织行为学研究

组织行为学研究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与人的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相关的学科,旨在探讨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动机和效果。

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进行探讨。

一、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作用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组织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的动机、决策、领导行为、团队协作等,旨在提高组织的效能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2. 态度与工作绩效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持有的态度或情感,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感等。

研究表明,积极的态度可以提升工作绩效,反之亦然。

因此,组织行为学研究人员常关注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以提升工作绩效。

3. 领导与管理领导与管理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概念。

领导力被认为是决定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有效的领导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升团队效能。

4. 团队与协作团队与协作是现代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形式。

研究团队与协作的行为和过程,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创造力、协作性和效率。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样本数据,并运用统计模型分析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客观的研究结果。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员工的态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员工的心态和影响因素。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另一常用的方法。

与实证研究不同,质性研究强调对人的深入理解和个体经验的揭示。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深入访谈来了解员工的体验和观点,以获得对组织行为的深刻认识。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1. 员工动机与激励员工动机与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探讨了各种动机理论,并研究如何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工作动力。

2. 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是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组织文化和组织认同的形成和变化,探索如何塑造积极的员工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三、气质差异与管理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各种气质的人 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2.气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二)气质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与工作的匹配 2.组织结构内的气质互补 3.气质特征与思想工作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他根据 人体内四种体液哪一种占优势,把气质 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 质、抑郁质。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胆汁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 情绪兴奋性高而不均衡;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是精力 旺盛、动作敏捷、热情直率、易于冲动,心境变化激 烈,难以克制自己,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 多血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 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有较大的可塑性,心理活 动倾向于外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精力充沛、活泼好 动、善于交际,给人一种亲切感,但失于轻浮,热衷 于表现自己,难有深交;机智灵活,工作效率高,但 持久性稍差;兴趣爱好广泛,但容易转移。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要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和态度特点。 1.感知方面。有人主动观察,仔细、精 确、独立判断;有人被动感知,粗糙、 模糊,易受人暗示等。 2.记忆方面。有人善于形象记忆,有人 善于抽象记忆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1.兴奋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有机 体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是一种容易 兴奋、不受约束的类型。 2.活泼型(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 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 并且二者容易转化。以反应灵敏、活泼、 能很快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为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3.持久性特征。表现为情绪对人的身心和生 活活动影响的持久程度。如:有的人情绪活动 持续的时间长,早上生了气,晚上还拉着脸; 有的人情绪活动时间短,刚才还在生气,一会 儿就变得谈笑风生。 4.主导心境特征。表现为不同的主导心境在 一个人身上的稳定程度。由于情绪活动的持续 影响,常常使人们形成某种心境。如:有人整 天精神饱满,心情舒畅,这是快乐的心境;有 人整天心烦意乱,犹豫不安,这是忧伤的心境。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粘液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缓慢而稳定, 有明显的内倾性。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情绪稳定、心境平静、不 易波动;情感含蓄不外露,发生较缓慢,但一旦形成则较为稳固 深刻;安静稳重,不善交际;灵活性较低,动作缓慢;工作踏踏 实实,任劳任怨,但易因循守旧,创新精神差;注意和兴趣持久 而难以转移。 抑郁质的特点是: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反应速度缓慢而不灵活, 不能经受强烈的刺激,具有极鲜明的内倾性。日常生活中表现为 郁郁寡欢、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但很少外露;不善交际, 不善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比较孤僻,易受伤害;行动迟缓,动 作刻板,处事小心谨慎;思考问题往往比较全面、深刻、细致, 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一)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 理性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三)培养个体良好性格,促进个性的 自我完善 (四)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 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 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 践活动的本领。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二)血液说 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相对应于 血型,也有四种气质类型。 A型:温和、老实、稳妥、多疑、顺从、依赖 性强、 B型:感觉灵敏、镇静、不怕羞、喜欢社交、 好管闲事。 AB型:A型与B型的混合型。 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有胆识、控制 欲强、不愿吃亏。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四、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社 会本质的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与气质 相比,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气质更多的反应个 体的自然属性,形成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气质无 好坏之分,无论哪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取得显著成 就。而性格则不同,性格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性 格的形成更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可塑性也比气质 大,而且性格有好坏之分,对事业有显著影响。性格 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之中,既表现出一个人对人、对 事、对己的态度,又反映着他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直 接影响着人际关系、活动效果,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三)知识和技能 知识是人脑中的经验系统,它是以思想 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技能是具体动 作的操作技术,它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 人所掌握。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四)社会实践 在人的能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 素是社会实践,能力是人在认识和改造 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3.是否能在紧张和困难状态下镇定自如, 不屈不挠。如:是勇敢大胆,还是畏缩 胆怯;是沉着冷静,还是惊慌失措;是 机智果断,还是优柔寡断等。 4.是否能坚持长期性的工作。如:是持 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是坚定不移, 还是摇摆不定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1.强度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 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 有的人情绪强烈、稍加刺激便难以控制;有的 则情绪微弱,即使较大的刺激也难以产生情绪 反应。 2.稳定特征。表现为一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 动的程度。如:有的人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情 绪波动大;有的人则情绪深沉、稳定、情绪波 动小。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三)机能类型说 机能类型说是根据理智、情绪和意志三 者各自在性格结构中所占优势的不同来 确定性格类型的学说。它是由英国心理 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提出来的。 由于这种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何种心理机 制能占优势,所以被称为机能类型学说。 机能类型学说主要把人分为以下类型: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二、性格的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根据人们对现实事物的不同 态度所作的划分,主要可分为: 1.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所构成的性 格特征。如:是热情、正直、善良、同情,还 是冷淡、虚伪、狡诈、无情等。 2.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所构成的性 格特征。如:是勤奋、认真、责任心强,还是 懒惰、马虎、不负责任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二、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 理的特征,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神经系统等。这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 不具备基本的素质前提,就失去了能力 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二)环境和教育 环境和教育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关键性条件。社 会环境作为外在条件,能刺激和推动、压抑和 扼杀能力的发展。教育在儿童能力发展中起主 导作用,它不仅使儿童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而 且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能促进儿童心理能力 的发展,这种心理能力成为他们长大成人、在 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施展才能的基础。

织行为学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学习目的:
掌握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 素 了解人格评估的依据和原则 明确气质、性格、能力的差异及其在管理中的 应用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 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体 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一个人的态度的积极性和选 择性的诱因系统,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 趣、态度和价值观等。 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稳定的经常出现的心理活动特点,它主 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来支配 自己的行动。 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谈举止受情绪所左 右,处理问题喜欢感情用事。 意志型:有明确的活动目的,行动坚定,具有 主动性、积极型和持续性。 除了上述标准的类型外,还有介于三种类型之 间的中间型,如情绪——理智型,意志——理 智型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来 解释气质。他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 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巴甫洛夫根据这三种特征的不同组合,将气质 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 型和抑制型,
4.1 气质
3.安静型(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有 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 易转化。以较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不易改造, 坚忍而行动迟缓为特征。 4.抑制型(弱型)。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 制过程都很弱,条件反射形成很慢。以在困难 工作面前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容易受破坏而产 生神经症为特征。
一、性格的定义
性格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精神面貌 .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在习惯的 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 特征,即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 的行为方式。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较稳定的态 度和行为方式 2.性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 3.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在个体心理 特征中起核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