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合集下载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含义。

(3)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君主的智慧和胆识,学习他们的治国理念。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正能量。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结构。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对文中政治、军事、文化背景的把握。

(3)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让学生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5. 拓展延伸:(1)比较《齐桓晋文之事》与其他篇章的异同,探讨古代君主的治国理念。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道德观念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1齐桓晋文之事●说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其次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特别胜利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唯恐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进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斗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单元的学习最好是在第一单元结束之后,这样同学学习就有了更为宽阔的背景学问。

高三同学学习古文不能再限于逐字落实翻译,还应当扩展到思想与写作的评价,甚至还要从文化的深度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方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力量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擅长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洁的比方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孟子的主见(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悟孟子急躁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奇妙敏捷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怜悯广阔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会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支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其次课时,支配开展讨论性学习。

课前预备:布置同学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篇一一.学练目标提示[情感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利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1.能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利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

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

因此,对话不但要表现出说话人自身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

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因此,较多地利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

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例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

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分析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3、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分析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学生自由说)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呢(仁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又是如何宜扬自己的思想的。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分析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教学重点)3、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第一个小循环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考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6分钟)1、了解作者简介,背景资料。

2、读准字音字词,有感情的朗诵全文。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答案点拨: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

在儒家学派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人物和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2. 掌握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孟子仁政、王道的内涵。

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作者孟子。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孟子会选择在齐桓晋文称霸之际提出仁政、王道的观点?(二)阅读与分析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3. 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三)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孟子为何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孟子如何通过“齐桓晋文之事”来阐述仁政、王道的观点?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齐桓晋文之事》的中心思想和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2. 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践行仁政、王道?3. 教师布置作业:(1)背诵《齐桓晋文之事》的相关段落。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仁政、王道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人物和主要内容,掌握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仁政、王道,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及作者孟子。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解释“齐桓晋文之事”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a.齐桓公:雄才大略,善于任用贤人,改革政治,使齐国强大。

b.晋文公:明察秋毫,善于纳谏,重用贤才,使晋国崛起。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a.采用对话形式,以事实为例,论述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

b.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两位君主的优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成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提问: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a.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突出他们的优点。

b.事实论证:以具体事例论述两位君主的成功之道。

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b.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从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比较阅读心得。

2.收集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其他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篇一:《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专题》教案】《齐桓晋文之事》集体备课教案(新授课)1.课标要求及解读第9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第8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第7条: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第2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第11条: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第12条: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课程标准解读:第9条提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目标和方法要求。

学生能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识偏义词等文言知识,并能够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第8条从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方法论两方面予以阐释。

诵读文本,能够说出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教材分析《齐桓晋文之事》是鲁人版必修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仁政思想。

课文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行文层层深入,气势充沛,顺理成章,十分严密。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

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

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3)学习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运用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理解仁政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

2. 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3. 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介绍齐桓公、晋文公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词典等工具,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2)解析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理解仁政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7. 课后作业(1)翻译课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运用所学,评价历史人物。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让学生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治国理念,分析其异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句子;(3)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春秋时期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2)学会如何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贡献;(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鼓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春秋时期的社会环境,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地位。

2. 文章内容梳理:齐桓公称霸、晋文公崛起的过程及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如“尊王攘夷”、“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出齐桓公和晋文公。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齐桓公称霸和晋文公崛起的过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课堂讲解: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析重点词汇和句子。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文章中的重点句子;3. 调查齐桓公和晋文公在历史上的影响,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春秋左传》、《史记》等相关历史教材;2. 课件:文章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子、历史背景等;3. 视频资料: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纪录片或历史剧;4. 图片资料: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画像、古代兵器等;5.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论文、评论等。

《齐桓晋文之事》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2《齐桓晋文之事》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教学难点】学习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新课导入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为争夺土地而作战,杀死的人充满原野;为争夺城池而作战,杀死的人充满城邑)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孟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见齐宣王的。

齐国在威王(宣王之父)时曾经两次打败魏军,宣王时又破燕国的国都,雄踞东方,威震诸侯。

齐宣王早就有以战求霸,君临天下之志。

齐宣王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

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题目:齐桓晋文之事:齐桓公、晋文公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

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j ǔ国避难。

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

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意义;(2)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3)能够分析文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理性思考;(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意义;2. 文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3. 文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 对文中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分析;3. 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课文翻译、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介绍等;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历史资料;3.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意义;(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3)学生思考文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和补充;(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和解决问题;(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最新整理《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两篇

最新整理《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两篇

最新整理《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两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

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

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

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和贡献;•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主要事迹和政绩;•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3.1 齐桓公齐桓公,姓姬,名姓驹,又称齐威王,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以其智勇和明智的政治手腕,使得齐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

齐桓公的主要事迹和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 政治手腕齐桓公重视君主与臣下之间的互信和协作,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推行平权政策,为下层社会提供机会,提高社会的整体实力和稳定性。

3.1.2 征战和联盟齐桓公在位期间,经常出征邻国,扩大了齐国的势力范围。

同时,他还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与晋国结盟,形成了齐桓晋文的联盟体系,有效地抵御了其他国家的侵略。

3.1.3 文化繁荣齐桓公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他招揽了很多有才华的人物,使得齐国文化达到了鼎盛的时期。

他还创建了国子监,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3.2 晋文公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晋文公。

晋文公主要的事迹和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政治改革晋文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的统一性和管理效率。

他推行了县制、郡县制、井田制等一系列政策,有效地巩固了晋国的统治地位。

3.2.2 经济发展晋文公非常注重经济的发展。

他推行均田制并进行土地整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他还开设了贸易市场,提倡商业交流,推动了晋国的经济繁荣。

3.2.3 文化传承晋文公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他以身作则,崇尚礼仪,提倡文学,注重教育,推动了晋国文化的繁荣。

他还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让晋国成为当时文化中心之一。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教授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中国历史上的事迹。

二、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成就;2.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个人品德与治国理念;3.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成就;2.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个人品德与治国理念。

四、教学方法1.利用教学PPT展示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生平及其政治成就;2.播放电影或动画,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历史事情;3.班级演讲或报告,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

五、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阐述他们的个人品德、治国理念和政治成就;2.利用PPT或播放电影,深入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生平及其治国过程;3.组织班级演讲或报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生将自主选择一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研究,呈现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4.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以纵向对比的方式,探讨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鼓励学生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方式和学习形式来深入地研究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并且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培养出以历史人物为基础和参照点的思考方法。

通过让学生阐述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让学生明白说出一个真实的观点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通过演讲和组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良好习惯,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建立起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也能够磨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条理性思维,最终能让学生形成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文章中非常有影响的名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两节连上)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二至三遍。

正音。

二、熟读下列重点段,并参考注释,弄通这几段话的大意。

见中学语文网中网对译。

①“齐宣王问曰”至“可”。

②“无伤也”至“君子远庖厨也”。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至“王请度之”。

④“五亩之宅”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思考以下问题(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明确: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

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2、孟子的论辩思路是怎样的?试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来说明。

明确: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

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

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作者: 加入日期:05-10-19
齐 桓 晋 文 之 事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2.思想教育目标:孟子的主张
教学重点:文意。
教学难点:文意的理解。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 。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2、文采欣赏法。
学习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吸收的地方。
4、孟子“仁政”思想与自己的学养
化解: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之心,仁义礼智皆由此而来,每个人都应该扩充自己的不忍之心,“苟不充之无以事父母”,扩而充之则“足以保四海”,而扩充的办法就是养浩然之气。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在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人的修养与“义”与“道”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孟子是特别重视人的内在修养的。正是由他的这种内在修养,决定了他的学说的核心内容——“仁政”,这里的关键是一个“仁”字。这个“仁”是发展孔子思想而来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同情广大劳动人民。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为圣王,所以,他抨击暴政,宣扬仁政。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习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化解: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 ,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能力培养目标:研读、鉴赏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