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区域地理综合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东南亚、印度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东南亚》《印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东南亚》《印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描述东南
亚热带气候与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情况。运用地图,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
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从而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B.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成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印度粮食主要分布及与自
然条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A.在东南亚地图上指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说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阅读地形图、气候图、农作物分布等,讨论分析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群体学习的效果。
B.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并从图中提取信息,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理解华人和华侨的一片赤子之心。
B.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七下的东南亚和印度两个区域,先来复习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能用地图等资料进行空间定位,也就是会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第二,会概括区域特色,区域特色的形成是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综合体现.第三,会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协调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其达到人地和谐。
教师承转:以上就是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下面开始复习东南亚和印度。
模块一、基础知识重现
教师:布置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复习课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出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崇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分析各农业带形成的条件。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分析工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以美国为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根据资料,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美国、巴西的种族和人口特征。
7.通过习题训练,落实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对应学习目标1/2/4/6
通过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梳理美国框架图,学生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完善美国思维导图,形成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综合性思维。
2.完成学习任务二,对应学习目标1/3/5/6
通过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梳理巴西框架图,学生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完善巴西思维导图,形成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综合性思维。
3.完成学习任务三,对应学习目标2
分小组合作探究美国本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关系,小组可结合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方面汇报讨论成果。
初中中国区域地理复习教案
初中中国区域地理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和巩固对中国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和划分。
2. 提高学生对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
1. 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基本概念。
2.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3. 重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基本概念。
2. 提问学生对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
二、复习北方地区(15分钟)
1. 介绍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河流等。
2. 分析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
3. 提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重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东北地区的资源开发等。
三、复习南方地区(15分钟)
1. 介绍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河流等。
2. 分析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
3. 提问学生对南方地区的重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如江南水乡的水资源利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等。
四、复习西北地区(10分钟)
1. 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河流等。
2. 分析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
3. 提问学生对西北地区的重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如沙漠化的防治、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等。
五、复习青藏地区(10分钟)
1. 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河流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比较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自
然地理差异。2.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评价任务】
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及界线,并说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2.对照地图,说出西北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并能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4.学生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西北地区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资源与建议】
1.本单元为八年级下册的倒数第三章,前面南方地区合北方地区两章节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
2.本单元的学习,可按照以下逻辑顺序进行:自然特征与农业(知道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从宏观上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与农业概况)——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从微观的角度了解西北地区的开发条件与生态保护)——单元小结课(以单元小结的方式,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初中地理_“东南亚南亚西亚”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南亚、南亚、西亚”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地图了解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
2.通过地图,了解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东南亚、南亚、西亚富饶的物产居民构成等人文环境特征。
导与学过程:
一、自主复习,基础知识回扣
(一)东南亚
1.位置及重要性
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它连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日本缺乏石油资源,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捷径,所以日本把其称为“海上生命线”。)
2.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地理特征
3.国家(1)东南亚唯一内陆国:;(2)花园城市:新加坡(3)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越南(4)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国”之称;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板块,亚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4.人口:(1)中南半岛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多分布在。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2)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大多是种人。东南亚华人和华侨原籍多为广东、两省。
5.物产:(1)东南亚是世界上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东南亚的粮食作物是。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矿产:如—石油,马来西亚—。
(二)南亚
1.位置:南亚指位于山脉中、西段和之间的广大地区。
2.地形: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
是高原。
3.河流: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注入海;恒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湾。
初中地理_东北三省和黄土高原整合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北三省和黄土高原整合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东北三省和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地貌,分析其气候特点及影响。(重点)
2、理解东北三省和黄土高原各自的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和冶理措施。(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二下学期,学生们通过初一的世界地理的学习,完成了初二上半年中国地理的综合学习,进入中国地理的分区学习,学习状态已经渐入佳境。一方面学生的心智已逐渐成熟不再
有刚刚接触地理,特别是经纬线时的晕头转向;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有足够的能力
应对难度不大的中国分区。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能够游刃有余的应对初二下册的地理学习。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完成初中地理的综合复习,而且知识的学习除了识记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
要求。
三、评价设计:
本节课中设计了大量要求学生读图归纳、动手操作、课堂习题的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四、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导入【视频播放】“南方和北方”
仔细观看视频,找出其中不合理地的地方,并分析产生这种“不合理”
的原因是什么。
【承上启下】
视频中对北方地区的概括即不完整也不准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
们要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北方地区。
【观看视频】
在视频中寻找地理
信息,分析其合理
性。
【个别交流】
说出自己对北方地
区的认识,展现自
我。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对北方地区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打下复习展开的情绪和知识基础。
基本概况【目标呈现】
【教师点拔】
每一个区域的学习基本的内容都是围绕位置范围,地形、地貌,气候
初中地理_美国和巴西(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九章(鲁教版五四制)
美国和巴西(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对比说出美国和巴西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美国和巴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各要素、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3.通过复习,说出如何运用对比分析法来巩固、深化和活化区域知识。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美国和巴西主要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的异同及原因。
难点是美国和巴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各要素、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文地理个要素的相互关系。
三、评价设计
评价可按照师友互评——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三个方面,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因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等。为了把课堂交给学生,所以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的评价将是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评价按学生对于知识的“固化-深化-活化”能力分别进行;过程性评价则主要是以口头评价为主,随着课堂的进行随时随地的进行;终结性评价则主要以课
堂小测为主。
四、教学过程
(一)观赏视频,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一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视频让学生明白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也通过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师导语: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办了一件让世界都不满意的事,什么事呢!大家请看视频,请大家找找答案。
学生:观看视频,并简单回答。
教师过渡语:看完这段视频,你有没有话想告戒特朗普先生呢!好,我们就从这节课开始寻找契机。(提出目标)本节课,老师希望能够完成以下任务:就是能在巩固两国自然与人文方面差异的基础上,说出两国合作乃至全球一体化的必要,并能以此为案例,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023中考地理综合复习教案
2023中考地理综合复习教案
2023中考地理综合复习教案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 什么是工业?
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引导学生读图 4.17,分析以下问题。
①.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
②.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
③.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
④.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
总结:工业生产:原材料→加工→再加工
2.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
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
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
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
3.课后活动
①.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图4.20)
②.张梦同学的家里还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学生练习: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电视机、灯具、餐桌、面包的生产联系图。
(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工业有哪些作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2.读图课本图4.21“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
提问:①.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哪儿稠密?哪儿稀疏?(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②.全国重要工业城市都沿什么分布?(铁路线)
初中地理“认识地区”专题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设计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教师活动二
出示世界地图,结合任务一描述跑男所在地区的位置。
东南亚中东欧洲西
部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极地地
区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巴厘岛
初中地理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4篇
第1篇初中地理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八年级地理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复习教案精选篇1
【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自主预习】
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区域,比如区域、区域和区域等。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身份”。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或不同的区域。
3.我国的温度带可划分为带、带和带,而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带、带、带。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一(河流)一线一致。
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第、级阶梯分界线一致,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教师点拨】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1月0℃等温线;③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_极地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学生已经学过世界地理的知识,在知识储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学生具备林一定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认识大洲》全章教材复习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第一章认识大洲 (1)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4)
第二节非洲 (15)
第三节美洲 (32)
第一章认识大洲
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册书主要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全球自然地理、人文
地理方面的总体概况。本册书中的第一章认识大洲的学习,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近国家的学习
奠定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亚洲和欧洲”一节,亚洲知识是一条“明线”,欧洲知识是一条“暗线”。本节主要介
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的概况。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
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出
欧洲的地理位置、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
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以及国家等人文地理概况。选学课文中由亚洲的经度位置引
出时区的概念及规定,是一种知识点的补充,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本节教材
的设置,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与资料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
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另外还有地理计算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非洲”一节,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并通过阅
读材料补充了本区极具特色的地形----东非裂谷带和撒哈拉沙漠。由非洲的纬度位置分析得
出非洲气候以热带为主,因赤道从中部穿过所以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学生活动部分还
插入了有关非洲主要河流——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对比思考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分析并掌握这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亚洲的基本概况
2. 亚洲的地形特征
3. 亚洲的气候特征
4. 亚洲的河流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回顾亚洲的基本概况,如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地形特征:
(1)让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指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如高原、山地、平原等。(2)分析亚洲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3. 气候特征:
(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2)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如大陆性、多样性、季风性等。
4. 河流特征:
(1)让学生观察亚洲河流分布图,指出亚洲的主要河流。
(2)分析亚洲河流的来源、流向、流域特点等。
5.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亚洲地理特征的填空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亚洲地理特征的相互关系。
6. 总结与拓展:
(1)总结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准确回答亚洲的基本概况。
2. 学生能描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3. 学生能分析亚洲地理特征的相互关系。
4.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资源:
1. 亚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河流分布图。
初中地理_专题复习——地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地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地形、河流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整合四册地理课本的内容,我设计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地形对河流气候的影响、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大模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引导学生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在地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并归纳某区域的典型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并归纳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学会通过案例和典型例题的分析,理解地形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案例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和改造地形才能达到人地和谐,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并归纳地形对气候、河流、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
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具]
PPT课件
【授课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看过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吗?仿佛一夜之间,诗词大会像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很多人都加入到了读诗的行列,古诗来源于生活,从古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里面还藏着很多的地理知识呢。
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诗词,老师来考考你。1、描述的是哪一种地形类型?2、地形影响河流的____3、地形对河流的______4、地形对_______的影响,这些诗词中都主要描述的是哪一方面地理知识?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地形的有关内容.
初中地理复习课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复习课优秀教案
年级学科:七年级地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特征和地理分布等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
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概念、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类型及使用。
2. 自然地理: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
3. 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人文环境要素。
4. 区域地理:我国地理分区及特征、世界地理分区及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地理学习的收获和感悟。
二、知识梳理(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四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方面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3. 各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复习题训练(15分钟)
1. 教师设计一组地理复习题,涵盖本学期的重点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复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相互批改,教师总结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四、案例分析(1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个地理案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地理知识。
3. 各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巩固复习的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学习方法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区域地理综合复习》的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设计】
学生课前回顾世界区域地理的气候、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为学生复
习世界区域地理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次世界地理的综合复习,一共分为两大部分,区域
定位和人地关系,其中第一部分区域定位篇,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各
区域的位置,请你尝试在图中圈出我们学过的国家或地区
生:上台圈出共11 个地区
师:这就是我们世界地理的11 个地区或国家,我们通常从轮廓、特征、图片三方面进行定位考察
师:首先请告诉我这些轮廓分别是谁?半分钟时间回忆
师:说的很好,那我们难度升级要求你不仅要说出国家名,还要说出相应的首都
师:难度继续升级,加入特征定位,请将以下轮廓连线到对应特征
生:上台
师:在特征定位中,最重要的是找准关键词,我们一起指出这几个题中的关键词
师:最后,请说出以下图片所代表的区域
师:以上就是区域定位的三种考察方法,我们发现不同地区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人地关系
师:我们从位置说起,位置可以影响什么呢?
生:气候:
师:我们从纬度较低的热带入手,由于纬度低,因此主要为热带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中东为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分为两部分,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分两部分,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师:那么这样的气候会对哪些因素产生影响呢?
生:农业
师:那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各地的农业特点
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农业有何特点?种什么呢?
生:热带经济作物:是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
师: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外,还有哪里的热带经济作物特别突出?
生:东南亚:橡胶,椰子,蕉麻,油棕产量第一。巴西:咖啡、甘蔗、柑橘产量第一。
师:其中东南亚除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也很高
师:最后还有两个地区,印度主要种植什么呢?
生:小麦,水稻
师:请同学们看图回答
生:小麦:分布在高原,因为降水少,气温低;水稻:分布在平原,因为降水多,气温高
师:可以看出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很大
师:最后澳大利亚在农业上有何绰号?
生: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反映出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
师:除农业外,气候还会对什么产生影响呢?
生:民居
师:将民居图片连线到对应位置。想想这种民居叫什么名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师:我们对热带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思路自主复习温带地区的气候与农业:
师:给同学们3 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请自主填写这四个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2.依照例子对1 地区进行仿写
生:1.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气候;俄罗斯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本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美国为温带大陆气候。 2. 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原因是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牧草多汁。
师:我发现其中位置影响气候与美国乳畜带的原因相似,不过美国在自然原因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原因,也就是: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师:而乳畜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的一大特点?
生:专业化
师:还有一个特点是?
生:机械化
师:影响工业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资源交通
师:资源丰富的你能想到哪些地区?
生:俄罗斯,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
生:这里是俄罗斯,有石油,被称为石油宝库,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分布在自原产地附近
这里是中东,有石油,与俄罗斯类似,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
这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被称为世界原材料仓库,经济发展快速,但是是以单一商品为主
这里是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师:除了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外,也有些地区不是以资源见长,
师: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因素上,比如交通,是哪个国家呢?
生:日本。因此形成了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经济特点;工业也就分布在了交通便利的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师:另外技术,比如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师:技术再加上劳动力优势,成就了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被称为“世
界办公室”
师:最后学以致用:描述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当地有何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师:根据材料1 分钟时间,同位讨论一下
生:分布在东南沿海,因为(1)铁、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海陆交通便利
师:可见资源和交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师:就这样,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城市人口分布师:给同学们三个例子,请描述以下三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依据思维图中的要素,尝试解释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师:纵观整幅思维图,我发现人类的生产生活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活动也能影响自然,如果人类活动过度的话,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巴西热带雨林受到破坏,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不足,进而导致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相互影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地关系。
【课后测试设计】
师:最后学考实战,让我们将学案翻到反面,完成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