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不是外国人在中国的制造——做自己的品牌 做产业强国
浅论中国制造
浅论中国制造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
自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中国制造历经了数百年的曲折历程,才在世界制造行业绽放耀眼光芒,其证明了一个规律: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业作为物质支柱,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持久强盛。
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昌盛与强大的制造业息息相关,具备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使国家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中国制造的概念中国制造指所有生产于中国境内的产品,不局限于由中国企业生产并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
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包括物质成分、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传播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
二、中国制造的作用1、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同年,中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到 2014年份额上升至25%,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5年中国不仅获得了在印度尼西亚建造一条高铁的合同;还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为其提供高速列车的合同。
这证明人们信赖中国造产品,“中国制造”闻名全球。
2、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彻底摘掉了“农业大国”的帽子,跻身世界经济大国。
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
中国制造2025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利器”。
制造强国观后感
制造强国观后感强国观,顾名思义就是强大的国家观念。
作为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要有强国观。
而制造强国观,则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通过制造业的发展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实现国家的强大。
作为一个中国制造者,我对制造强国观有着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首先,制造强国观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制造业一直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中国制造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
制造强国观的提出,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也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
其次,制造强国观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国家才能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因此,制造强国观的提出,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再次,制造强国观对于我们个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作为一个中国制造者,我们时刻都在感受着制造强国观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也要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制造强国观的提出,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和信心,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制造强国观也对于全球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而制造强国观的提出,则是要求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既要注意国内市场的发展,也要注重国际市场的拓展,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全球竞争力。
制造强国观的提出,使我们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综上所述,制造强国观是一种国家发展理念,也是一种产业发展战略。
它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中国制造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要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中国的制造实力,为世界制造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制造心得体会
中国制造心得体会中国制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工作多年的外国人,我对中国制造产业有着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中国制造业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令人瞩目的。
几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制造业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领域。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腾飞。
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一环。
其次,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不容小觑。
虽然在发展初期,中国制造业主要以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为主导,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注重创新和研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展技术创新。
一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声誉的中国品牌,如华为、小米等,正是凭借着不断的创新和领先的技术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此外,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完整度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这为制造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产业配套服务。
例如,在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有着完整的电子产品制造体系,从元器件供应到产品组装和包装,都能够在当地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的供应链体系使得中国制造业能够更加高效地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了一些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发现在中国生产已不再具有竞争力。
这促使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向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发展。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课题。
过去,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些制造企业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导致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如今,中国政府加大了环保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这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但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5月8日《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新疆公需课—考题及答案—考分96—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答题分数:96分1.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单选题3分)oA.动物、植物 oB.设备、数据 oC.工人、农民D.人、机器、系统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单选题3分) oA.日本 oB.法国 oC.中国 oD.美国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A.计算机操作系统 o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C.微软的办公软件 oD.通用数据库系统4.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 oA.美国 oB.德国 oC.日本 oD.中国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 oA.世界设计中心 oB.世界制造工厂oC.世界维修中心 oD.世界服务中心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
(单选题3分) oA.机械技术 oB.信息技术 oC.化学技术 oD.电气技术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单选题3分) oA.二手设备 oB.备品备件 oC.金融服务D.故障维修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 oA.核动力航母 oB.云计算 oC.高级机器人 oD.移动互联网10.()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单选题3分) oA.信息技术 oB.材料技术 oC.生物技术 oD.冶金技术(多选题4分)11.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01该说法的源头实际上,这个说法已经在网络上传播长达6年之久。
这句话按时间线在各类论坛不断变形如下:1.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所有工业门类,成为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2. 只有中国和美国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
3. 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
4. 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5. 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美国以拥有94%的工业门类排在第二。
全世界只有中国具备大而全的完整工业体系。
论述1是起源最早的,因此可信性也最大。
仅从这个论述里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是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但未必是唯一的。
至于我国是否真正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02产业足够完整?由于这个论述的源头关于联合国产业分类,于是在网上找到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司2009年出版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本第4 版)。
下图为《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中第二部分第一章总体结构中将单个类别归并,成为以下21个门类:从A到U这21个门类下面又划了99个类,其中C类制造业下面又进一步划分为33个大类。
大类下面又分为70个大组,大组下面再划分为约140个组。
与网络上流传的“中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等说法接近,但存在差距。
为此,笔者找到了中国政府参照联合国分类标准制定的于2017年6月30日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国家标准“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国标对行业分类划分得更加精细:其中最大的门类从A到T,其中门类C为制造业,拥有从第13到第43项共31个大类,179个中类,613个小类。
大国重器第六集观后感
大国重器第六集观后感从浩瀚的宇宙,到蔚蓝的海洋、再到广袤的大地,从传统的制造领域,到世界潮流最前沿,中国装备制造已经今非昔比。
全球第一的制造总量,令世界瞩目。
未来10年,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将会建立,基本掌握高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今天的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缩短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距离。
大国重器第六集观后感装核心技术是王道。
实现技术突破,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老外说不。
从百万吨乙烯工程到高端数控机床,再到工程机械的全面超越,国际垄断被一一冲破。
2017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心脏———裂解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
这标志着国家重大化工项目的核心主机从此实现自主独立制造,进口产品的价格被迫下降一半,价格的国家砝码越来越重。
大连光洋集团承担了国家的重大专项研制任务,走上了自我研制高端精密数控机床的艰难历程,打破了国外对精密机床出口中国的控制。
目前,其面积12000余平方米的“地下工厂”已经封顶,成功离他们越来越近。
与美国卡特彼勒同台较量,徐工集团实现了。
从50吨到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再到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徐工在不断超越。
不久前,徐工收购了德国的一家生产活塞的企业,三年后,受制于日本人的活塞产品将实现自给,这将使工程机械上的部分核心部件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际竞争力的砝码将徐工高高托起。
大国重器第六集观后感一个古老的传统农业文明大国正在完成工业化的进程。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低压电器制造企业,一家民营企业,长长的车道连接着不同的工作车间,每个车间至少有400名工人。
工人们正在制造的是一种小型断路器,它能确保用电出现故障时电源会自动切断,在过去这项功能由一条保险丝来完成。
这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即使今天,世界上也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完成这项工作。
眼前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上世纪的80年代,那时的中国,工业落后的只剩下廉价的劳动力和尚未开发的市场,曾有人说,假如中国在当时就明白中国和世界的差距,那么它们是否还有追赶的勇气。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有远见的国家,中国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流的制造业大国,而是成为制造业强国。
本文将探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路径和挑战。
一、制造业大国的基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低成本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支撑,迅速发展了制造业。
中国的制造业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纺织品到汽车,从电子产品到建筑材料,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制造业领域。
二、制造业强国的意义成为制造业强国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制造业强国意味着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全球竞争中,技术和创新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能够生产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从低价竞争到技术竞争的转变。
其次,制造业强国可以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将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造业强国的转型路径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注意: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国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这意味着要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
2.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
3.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业仍存在一些低附加值和高资源消耗的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需要加大对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4.加强人才培养:制造业强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
中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制造业强国的挑战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倡导“工匠精神”
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倡导“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两个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
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
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1、精益求精。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2、严谨,一丝不苟。
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4、专业,敬业。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中国制造的战略与实施
中国制造的战略与实施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中国制造的战略与实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的战略以及其实施情况。
一、中国制造的战略1. 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正逐渐转型为创新驱动型制造业。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加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并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的涌现,为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制造业加大了对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力度。
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减少对低端产品的依赖,并加快向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步伐。
3. 产业链优化中国制造业正积极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在过去,中国制造主要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制造业加强了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并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整合资源和提高协同能力,中国制造业能够更好地提供全球竞争力。
二、中国制造的实施1.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施制造业战略的基础,中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大量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的建设,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便捷的物流网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物流效率。
2. 人才培养中国制造业重视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政府鼓励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此外,政府还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提高了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3. 创新支持中国政府加大对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和研发资金的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此外,政府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4. 国际合作中国制造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了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
与此同时,中国鼓励中国制造企业海外投资,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01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解析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 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材料材料1:大批赴美志愿者汉语教师在美国校园和社区内都担任文化使者的角色,来自四川的高中教师小琼教师其中之一。
为期一年的赴美教学。
他的美国学生乃至美国“街坊邻里”都留下了深刻记忆。
小琼在洲,一座小城执教,寄住在一对老夫妇家中,小城只有一家沃尔玛超市,用男主人加尔的话说“全镇人几乎都认识”。
这个四川姑娘每次出门都会被当地人认出来,许多人都会友善的和她打招呼。
文化交流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国情的交流。
小琼说自己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亲,很长时间很难从悲痛中走出来。
但这对美国老夫妇的悉心照顾,小镇居民的热情真的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和其他汉语教师一样,小琼也配备了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源包”,内容从神话故事,历史名人、和古典名著不一而足。
不过,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他本身教师当地人了解中国的资源包。
你们也有手机吗,家里有电视吗?一个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学子对中国的不了解。
当然,在打开“资源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价值观碰撞。
“美国老师不加班,中国老师爱加班”“中国人爱储蓄”,甚至小琼想起万里之外亲人时充盈的泪水,都让孩子们乃至大人们亲爱额的感知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碰撞后带来的是了解和欣赏。
《大国重器》第一集国家博弈观后感
根据这个主机产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零部件,现在发展到了这个程度,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行。”
然而,面对全球制造业的产能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消费者需求更加苛刻等难题,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一、走向智能化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智能制造系统最终要从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智能化非常重要:产品装备实现数字化,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智能化工具,从而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第四集:《智慧转型》
“智”造转型势在必行。在智能制造引领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智造”转型,向“高端”升级,中国企业深谙顺其“自然”。山推集团将自己生产的各类工程的关键零部件打入其他发达国家并且借助研制的心产品向全产业链进军,陕鼓集团转型作能量转换的系统服务商和总包商使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利润上升,沈阳机床更是改变了世界机床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式。
看过这部纪录片后,对我触动很大,作为中国大机械的一份子,一种民族荣誉感油然而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大型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强盛的脊梁,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是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抓住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工艺,核心人才,不断的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的固化学习的成果,坚持持续的改进和升级,形成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能力。注重核心员工的国际化的培训和学习,给创新人才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发挥其标杆和榜样的作用,支撑企业的发展。注重核心团队的建设,注重向国际先进企业学习,注重产学研的长期合作,培养核心人才,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培养规范的企业核心工艺,培养具有严谨工作态度的员工队伍,有力的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注重整合资源,注重系统的集成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已自身的核心技术为主导,整合全球化的供应链,作好产业方向的调整,持续不断的在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方面持续的投入,引领和突破行业的技术凭瓶颈,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扩展。最后应该注重行业系统服务的能力建设和创新,在研发,服务领域的创新推动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企业适应市场/客户需求的能力,让核心竞争力落到实处。
初三议论文作文“中国制造”何日“中国创造”1200字
初三议论文作文“中国制造”何日“中国创造”1200字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在南非的这届世界杯上到处都充斥着“中国制造”的身影。
从球衣、球裤、球网到呜呜祖拉以及球迷头顶的假发和耳塞,鼻子上架着的玩具眼镜;乃至屁股底下的看台座椅,直到比赛用到的足球“普天同庆”这些无不都是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
中国真不愧是“世界工厂”啊!虽然“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充斥着世界市场,但其中的利润去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只是占据利润最为微薄的最低端。
产品的定价权不在产业工人手中,也不在中国的企业手中,中国制造成为了外国人赚钱的工具。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销售一台价值79美元的国产mp3,外国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中国企业的纯利润仅为1。
5美元。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现状,再比如。
当全世界都认为男足失利的中国成了世界杯商业上的大赢家时,实际却是一个呜呜祖拉生产出来,工人赚一毛,当老板的赚一毛;即使是在流通环节,基本上也是一毛钱理论,外贸公司赚一毛钱,货代总成本一毛五分钱,那五十几倍的利润,其实都被外国人赚走了。
“呜呜祖拉”到达南非的到岸价约为4元,批发价一般在5-6元,但是小喇叭的零售价却高得吓人:一个“呜呜祖拉”在世界杯官方卖120兰特(约合107元人平易近币),有防伪标签外加球队的颜色;超市卖每一个80元兰特(约合71元人平易近币),赠予两个小哨子;球场外面小贩卖得最便宜,是每一个50兰特,相当于45元。
这便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
还有多少我们的同胞用自己的汗水铸就着中国制造的神话。
“中国制造”风行天下未必是件好事,虽能增加外汇收入,但仍有弊端。
原因如下:“中国制造”畅销世界,会让我们觉得外国佬口袋中的钱也挺好挣的,薄利便可多销,且几乎不含科技技术,方便简单。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觉得这样赚钱还比较容易,从而忽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只能生产些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
从某种角度讲这样还可以起到打击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想想中国人用着洋机器生产些给外国佬的东西,还要给外国佬交些所谓的专利费,不是很荒谬吗?再说这种生产模式也有利于帝国主义打击,给你来个反倾销、抵制运动你都会吃不消的。
心得体会: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
推动“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背景和意义(弘利教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
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
技术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指标水平低、数字化技术运用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较高技术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国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也还不足40%。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多数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强国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其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时,中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地寻求着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而其中,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成为了当下广受关注的两个主题。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型的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质量和技术含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制造业。
而制造强国战略则是近年来由中央政府提出的新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实现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型,将制造业培育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产业。
相较于以往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更加前瞻性和战略性。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的现代化,构建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水平。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创新更是现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政府要牵头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建设,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其次,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和智能化。
环保和减少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课题,只有实现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才能真正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
因此,我们要不断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能效水平、资源效率和环保性能。
另外,要注重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
人才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人才培育和职业技能提升已成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所在。
中国制造业现状
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包括其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和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历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那个时候,中国政府提出了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经济政策。
这些政策促使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制造业中。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外资进入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推动了制造业的增长。
同时,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和创新。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
二、产业布局中国制造业的布局相当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行业。
其中,电子、服装、汽车和机械制造是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领域。
电子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之一。
中国电子制造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在中国生产。
服装行业是中国出口型制造业的主要部门。
中国生产的服装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巨大的竞争力,价格相对低廉,并且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大规模生产。
汽车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国内汽车制造商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
机械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产业。
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领域。
三、面临的挑战中国制造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对制造业的竞争力构成了威胁。
其次,环境污染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严重问题。
长期以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但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另外,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虽然中国企业在模仿和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方面仍有待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就 在寻找我 国汽车 与世界 汽车 的差距 。
他 认 为 . 近 几 年 的汽 车 业 发 展 来 看 , 国 从 我 自主 品牌 发 展 还 是 比较 快 的 。 避 免 中 国 制造 变 成 外 国人 在 中国 的制 造 , 老认 为 “ 滕 我们 只有 依 靠 自主 创 新 。 中 国企 业 自 主创 新 的 道路 是 漫 长 的 。我 们 既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自主 创 新 不 是 最 近 刚 刚 提 出来 的 .滕
消化 吸 收 再 创 新 。 ”
产大 国向汽车产业强 国迈进 .包括 自主品
牌 在 内的 其 他 汽 车 生产 企 业也 要本 着这 一
老提到在 5 0年代 就 有 这 个 提 法 只 不 过 现 在 是 作 为 国策 。 自我 国 有 汽 车 工 业 开 始 我
当然 , 谈 话 中 . 老也 多次 提到 两 个 在 滕 问题 ,一 个是 复 合 型 人 才 的 引进 和培 养 问
目标发展 ,以我 国自主 品牌 目前 的发展状 况判断 . 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说是不错的 . 潜力也很大。 但是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 . 不 能一蹴而就 。实实在在的把 自己的品牌做
好 就 不 再 引进 了 ,不 能 因为 急 于 创 造 就 否 定 制 造 。 ”
钱 平凡
书》 的介绍之后 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产业 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这样说道 。
3 2 , 中 国 制 造蓝 皮 书》在 北 京 大 月 日 学 出 炉 北 大 经 济 学 院 副 院长 黄桂 田表 示 .
的 掌 握 核心 技术 的领 袖 企 业 , 形成 民族 品 牌 。 则 , 国制 造 可 能 被 异 化 . 为 外 国 否 中 成 人 在 中国 的制 造 。 钱 平 凡 对 记 者 说 :“ 中国 制 造 是 个 区域
到了我们的浮躁。制造业靠 的是积 累和埋
头 实干 . 的 是 时 间积 淀 。 我们 的政 府 来 靠 对 说 ,只 需 要 为 企 业 创 造 良好 的环 境 和 氛 围 就 可 以 了 .创 新 是 逼 不 出来 的 ;对 企 业 来 说 . 出问 题 , 个个 解 决 它 . 终 一定 能 找 一 最 实现 从 模 仿 变成 创 造 。 ” 家 电业 的发 展 过程 就 是 摆 在 眼 前 的例
产 业 内 占据 高 端 .具 有 有 集 成 性 、综 合 性
公司分别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 .工程项 目总 指挥工作 19 — 9 9 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93 19. 学习 。 分别获得 M A B 与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9 至今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产业经济 9 9
“ 化 吸收变成 自己的东西就是创 造 , 消 但 是 从 制 造 到 创 造 是 需 要 一 个 过 程 的 不 能 操 之 过急 ” 钱 平 凡 接 着说 “ 必 要 拿 我 . 有 们 的 学 术 体 系 的建 立来 比较 .我 们 原 本 就 没 有现 代 化 的学 术 体 系 . 是 1O 来 一 点 也 0年
” 国人 可 以在 中 国制 造 中 国人 也 能 外 在 外 国制 造 。 滕 老 的 这 句话 给 这 次 采 访 画 上 了一 个 完 美 的 句 号 。
最 后 ,滕 伯 乐 给 出 了这 样 一 个 提 醒 : “ 国 目前汽 车 产 业 的 总 目标 是 要 从汽 车 生 我
进展缓慢 .之后 2 年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 O
化 .这 是 为 什 么 7 因 为 改革 开放 引入 了 外 资企 业 进 来 ” ,钱 平 凡 说 :“9世 纪 ,世界 1 制 造 业 从 英 国 逐 渐 转 移 到 美 国 ,然后 是 德 国 、日本 , 在 轮 到 中 国 , 们 正 是 利 用 了 现 我 制 造 业 转移 的趋 势 才 建立 了现 代 工业 基 础 , 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 . 引进 还 应 该 继 续 。 我 们 要 做 的就 是 在 引 进 之 后 ,消 化 吸收 变成 自 己的 东 西 , 是 , 能 因为 消 化 吸 收 的不 但 不
制造到创造的改变 需要时问和耐心
■ 文/朱行之
” 觉 得 , 多 人 对 中 国制 造 的概 念 的 我 很
中 国汽 车 整体 水 平 起 了 自 己 的作 用 ,怎 么 能把它排除在外呢 ? 中 国汽 车产 业发 展 了 5 年 了 , 3 年 O 前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 解 出现 了偏 差 中 国 制造 不 应 该 把 外 国 人排除在外” ,听 完 记 者 对 《 国制 造 蓝 皮 中
如果 说 中国制造不管 是哪个 国家 的企业 .
18 - 9 9 在华 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 9 5 I8 。
学习 . 获工学学士学位;18 - 3 在深圳 9 19 , 9 9 华侨建筑工程公司与深圳建艺实业股份有限
是 国 内企 业 还 是 外 资 企 业 都在 中 国 进 行 制 造 , 把 它 说 成 是 中 国 制造 的话 . 中 国 都 把 变 成 庞 大 的制 造 业 大 国 . 非 常容 易 的 。 是 只 要 我 们 进 一 步 降 低 行 业 的进 入 门槛 ,进 一 步扩 大开 放 ,不 加选 择 地 招 商 引资 .3 5 到 年就 可 以 实现 , 关键 是 . 们 需 要 培 育在 但 我
需要 实现 原 始 创 新 . 需 要 集 成 创 新 、 更 引进
题 .一个是加快零部件的发展 。他觉得这是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自主品牌时需要首先考虑
的 也 是我 国 要成 为 产业 强 国 的必 要 条件 。 近 年 来 ,我 国 汽 车产 业 持 续 高速 增长
但 中 国汽 车 产 业 发 展 依 然 任 重 道 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