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

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
2 0 1 5年期第 4期
1 3 3
『 1 2 1 李丽 玲 . 电针 配合 龙 胆 泻肝 汤加 味 治 疗及 护 理肝 火上扰 型 经 【 1 7 】 刘佳 , 寻 满湘 , 杨栋 , 金伟 国. 龙 胆 泻肝 汤治 疗 急性 中耳 炎 3 2 例 临床观 察 . 哈 尔滨 医药 , 2 0 1 2 , 3 2 ( 5 ) : 3 4 3 - 3 4 4 . 行头痛 [ 『 1 . 按 摩与 康 复 医学 , 2 0 1 4 , 5 ( 4 ) : 1 6 9 -1 7 0 . n3 1 王洪云. 龙胆 泻 肝 汤加 减 治疗 湿热 蕴 结型慢 性 前 列腺 炎 6 2 例 【 1 8 】 杨 高社 . 龙 胆 泻 肝 汤 加 减 治 疗 单 纯疱 疹 性 角 膜 炎 5 0 例 分析 疗效 观察 兀 1 . 中 医临床 研 究 , 2 0 1 3 , 5 ( 2 ) : 8 2 -8 3 . m. 中 国实用 医药 , 2 0 1 0 , 5 ( 2 1 ) : 1 4 0 - 1 4 1 . I 1 4 1 霍磊 , 齐兴, 张 大伟 . 龙 胆 泻肝 汤加 减 治 疗 湿热 下 注型 男性 不 [ 1 9 ] 杨 东. 龙 胆 泻肝 汤加 减 治 疗前 葡萄 膜 炎 的 疗效 观 察 I J j . 药 物 2 0 1 4 , 2 7 ( 5 ) : 3 9 — 3 9 . 育症 临床 疗 效观 察 卟 中 国中 医基 础 医学杂 志 , 2 0 1 4 , 8 ( 6 ) : 8 5 1 — 8 5 2 . 与人 , 『 1 5 1 单嗽 文 . 龙 胆 泻肝汤治疗急 l 生 湿疹6 o 例田 . 光明中医, 2 0 1 3 , 2 8 ( 1 ) : 8 7 - 8 8 . [ 2 o 】 张琴 , 阮时 宝 . 龙 胆 泻肝 汤( 丸) 的 药效及 毒 理 学 实验研 究概述 f 1 6 1 翁树 林 . 加味 龙 胆 泻肝 汤 治疗 肝胆 湿 热型 带状 疱 疹 3 2 例 临床 m. 光明中医, 2 0 1 0 , 2 5 ( 4 ) : 7 4 3 - 7 4 4 . 【 2 1 】 王 东剑 . 龙 胆泻肝 汤的临床应用近况 D ] . 山西 中医, 2 o 1 1 ( 3 ) : 4 9 - 5 0 . 观察 『 『 I . 中 医药通报 , 2 0 1 3 , 1 2 ( 2 ) : 4 6 — 4 8 .

中医治疗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果 治 疗 组 在 较 短 疗 程 内左 室舒 张 末 内径 ( L V E D D)显 著减 少 ,而且治疗组 的炎症指标超敏C 反应蛋 白 ( H s — C R P)、肿瘤 坏 死 因子 一 0 【( T N F 一 )和 氧化 应 激 指 标
心 ,其 根 在 肾 ,病 机为 心 肾不交 ,阴 阳不 相顺 结 。曹 洪 欣 教 授根 据 多年 的临床 经 验 提 出房 颤发 生 的根本 是 心 阳不足 j 。黄志英 认为气虚体质的人 ,阳气虚弱, 心下 空虚 而形 成悸 动是 房颤 的 主要病 因病 机 。 房颤发作时 ,不仅出现心律 、心率和心音的改变 ,
急 ,病情进展变化快 ,段文慧等 认为这正好与 “ 风 邪” 致病 特 点 相似 ,阵发 性 房 颤 的发 生可 因风 邪夹 痰 、 夹瘀 上扰 心神所 致 。徐 浩教授根 据多 年的 临床 经验 ,认 为 此病虽然复杂 ,但其根本乃本虚标实之证。心之气阴亏虚 为其本 ,气不行血,因虚致瘀 ,瘀血为其标。并根据房颤 的特点 ,提出内风的概念 。刘如秀认为房颤的病位在
脉 为房 颤 脉 的结 论 。
1 单 方治 疗
避免的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 ,有其局限性 。中医药特色 防治 房颤 的优势 性 日渐 凸显 。 房颤 没 有相 对 应 的 中 医病 名 ,因 患 者 发 病 时 多 以 心 慌 、跳 动 不 安 为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中 医多 从 “ 心悸”、 “ 怔 忡 ”辨 证 论 治 。 1 9 9 7 年, 中 国中医药 学会 中医诊 断专 业委员 会 … 正式 将房 颤定 名 为 “ 心 动悸 ” 。
房颤 的发病诱 因主要为体虚劳倦 、情致 内伤、外邪 侵袭及药食不当。病位主要责之心 ,亦与肺 、肝 、脾 、 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主要包括虚实两方面 ,虚责之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房颤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房颤临床观察

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 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观察 时间较短等,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
延长观察时间以验证疗效。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 年性房颤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案

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 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其他治疗
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导管 消融等,可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老年性房颤的中医治疗现状
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老年性房颤多与心气虚 、心血瘀阻等因素有关,采用益 气养心、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可
取得一定效果。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改善心脏电生理异常,对缓解房
颤症状有一定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房颤 临床观察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临床观察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老年性房颤的发病率高
中医治疗的优势
老年人是房颤的主要发病人群,随着 人口老龄化,老年性房颤的发病率逐 年上升。
中医在治疗老年性房颤方面具有一定 的优势,如针灸、中药等,能够改善 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性 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 降低再入院率。
在生存期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 延长老年性房颤患者的生存期,减少 死亡病例数。
05
讨论与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房颤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房颤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 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可以调理身体,改善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减轻心 脏负担。

房颤的药物治疗现状

房颤的药物治疗现状

t r e a t me n t i s s t i l l t h e p r i ma r y me t h o d f o r t r e a t i n g a t i r a l i f b il r l a t i o n a n d ma i n l y i n c l u d e s d r u g s or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v e n t r i c u l a r r a t e , d ug r s or f c a r d i o v e r s i o n ,n o n — a n t i a rh y t h mi c d r u g s ,a n d a n t i c o a g u l a n t d ug r s . T h i s p a p e r a i ms t o r e v i e w t h e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t i o n f o r a t ia r l i f b i r l l a t i o n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SHAN Fe n g ,GE Mi n ,TANG Bi
(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h rma a c y , B e n g b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B e n g b u 2 3 3 0 3  ̄C h i n a ; 2 . D e p rt a m e n t f o C rd a i o l o g y , T h e F i r s t A 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fB o e n g b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B e n g b u 2 3 3 0 0 4 , C h i n a )

近1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文献分析

近1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文献分析
疗慢性心房 颤动 的疗 效观察及其 机理研究 的关注度较 以往
性心房 颤动 ” 、 “ 心律不 齐” 、 “ 心律失 常” 、 “ 房颤 ” 等检索词进
行检索 , 并对 其论文 内容 中不含 “ 慢性 心房颤动 ” 或仅 以“ 心
有了进 一步提高 , 体现 了中医药在 治疗 慢性 心房颤动疾病中 的作用 正逐 步被 人们 所重 视与接受 。 2 .论文分布状况 纵 观近 1 O 年来 中医药 治疗慢性 心房 颤动文献 的 内容 ,
表1 2 0 0 3年- 2 0 1 2 年 9月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及探讨其机理论文数量
年发 文数 量及 其分 布
1 . 年发 文数量及 趋势
鉴 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维普全文 电子期 刊数 据库 ,
分 别是 目 前 世界上最 大的 中文期 刊数据库及 国内最大 的综
合性文献信 息数 据库 , 基本涵盖 了国内的学术 刊物。故本文 以上述 两个数据 库为统计平 台, 对2 0 0 3 年一 2 0 1 2 年9 月 份为 量, 在2 0 0 7 年 之前 始终处 于 1 9 篇 以下 , 近5 年来 除 2 0 0 9 年
疗慢性心房颤动的趋势, 及评估其疗效的主要方法。在用药方面, 中成药以稳心颗粒、 参松养心胶囊等为主, 汤药则
以炙甘草 汤多用。存在 问题 主要有研 究模 式较单一 、 研 究规模较 小、 部分论 文 内容质量 不高等 , 均有赖 于今后 逐步
提 高。 关键词 : 中 医 药 治疗 慢 性 房 颤 综 述 心悸 怔 忡 胸 痹
疗慢性心房颤动文献等的研究, 划入“ 基础研究” 项。由此
论文 占总论文数的7 7 . 4 6 %; 辨证论治的论文占1 2 . 6 8 %; 针灸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作一综述,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以期更好的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房颤。

标签:房颤;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中医并无与房颤相应的病名,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心悸、怔忡、眩晕、晕厥、短气、胸痹、虚损的病症中,以及促、结、代、涩、散、雀啄等脉候中,至于中医病证,各医家观点不一,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把本病定名为“心动悸”[1]。

1.病因病机研究房颤的病位在心,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头晕、脉结代等。

相关因素为心气虚、心阴血不足、心阳衰弱、痰饮内停、瘀血闭阻等。

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但各医家认识不同。

如曹洪欣、谭维富认为心阳不足是房颤的基本病机[2-3];戚文航认为气血不足、体质虚寒是房颤的病机[4];杨关林等认为是由于心气、阴血亏虚,而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脉络瘀滞而发病[5] ;王金玺等认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气血不足而致心阳妄动、心失所养,及心血瘀阻而发病[6];吴鸿等认为房颤病机为“虚”“瘀” “热”。

即气阴亏虚,热毒瘀血,心神失养[7];梁金凤等认为,房颤的发病机理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气阴两虚,标实是指痰浊和瘀血[8] ;张艳认为房颤发生的病机是心气阴两虚伴血瘀内扰心神[9] ;汪云翔认为房颤病因依次为为瘀阻心脉、痰浊闭阻、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水饮凌心、心阳不振,并与年龄及相关病史有关[10] ;杨湖认为房颤病位在心而累及于脉,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是寒邪、火热、湿浊、痰饮、瘀血以及冲脉气逆撞心等,并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虚风内动[11] 。

综上所述,房颤的病因病机复杂。

总体来说,脏腑虚损为房颤的基础,年老体弱、劳累过度为常见病因。

病机为心气血阴阳虚亏,兼有痰饮、瘀血;其病位在心,与脾肾肺肝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

2.辩证分型研究当前对房颤的辩证分型还没有完全统一,各医家意见不一:袁云成等按年龄、发病情况、病程及西医学特征将房颤简单的分为阴阳两型[12];刘强等按主症、次症,兼顾舌脉等标准将房颤分为气阴两虚、心阳(气)不振、心肾阳虚、痰(瘀)热扰心、心脉瘀阻证型[13];徐明扬把房颤分为气阴两虚、心阳虚脱、水饮凌心、痰瘀痹阻证四型[14];张国伦将老年房颤分为气阴两虚、阴虚阳亢、心阳虚衰、痰瘀闭阻四型,以上四型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互相并见[15];王健认为房颤可分为气虚血瘀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不足型、心脾气虚型等[16];龚少愚把房颤证型归纳为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痰热扰心、气滞血瘀五型[17];杜毅等认为房颤中医辨证主要分为心气不足型,心失所养型,心肾不交、湿浊扰心、心脉瘀阻型,心阳不振、阴虚火旺型四种类型[18]。

房颤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房颤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性属本 虚标 实 , 本 虚主 要是心之 气血 亏虚 , 或合 阴阳之偏 虚 ; 标实主要是瘀 血 、 痰饮、 湿浊、 火热、 寒邪 以及 冲脉 气 逆撞 心
等 。张 艳 教 授 [ 3 根据 营卫 理论 以及脉 结代 提 出五脏气 虚 、 血
好的抗心律失 常作用 。研 究表 明 , 延胡 索提取 物颅 通定 的抗 房颤机理与其延长心房和房室 有效不应期 有关 。关 白附主治 心痛血痹 , 其 主要 化学 成分 之一关 附 甲素为 首次发 现 的全新
结 构类型的安全 、 有 效 的广 谱抗 心律 失 常一 类新 药l _ 8 ] 。汤依
群 等l 9 ] 在诱发大 鼠房 颤后 , 随机分为关 白附组 和对照组 , 测定
大 鼠心 房 肌 有 效 不 应 期 和 心 房 肌 缝 隙连 接 蛋 白 C x 4 O 的表 达 。 结 果表明 : 关 白 附 能有 效 抑 制 房 颤 持 续 时 间 , 延长 心房 E R P,
理念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房 颤 中 医 病 因 病 机 的认 识
房颤 中医属“ 惊悸 ” 、 “ 怔忡 ” 范畴 。“ 惊悸 ” 这 一病 名最早 出现于《 金匮要略 》 _ 1 ] , 其 中讲 到“ 寸 口脉动而 弱 , 动则 为惊 , 弱 则为悸 ” , 张 仲景认 为因惊 而脉动 、 因虚而心悸 , 通 过脉象论述 了气血不 足 , 心失 所 养 , 惊恐 所 触导 致 心悸 的病 因病 机 。杨
[ 1 9 ] 宾湘义 .白虎加 人参 汤 治疗 中枢 性 高热 2 9例 [ J ] . 中 医研究 ,
1 9 9 9, 1 2( 1) : 4 5 ~4 6 .
阻心脉 ; 虚 风内动 , 入心滞络 ; 心脾 两虚 , 心脉失荣 。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受震 而成 心颤脉乱之病变。
2 辨 证 分 型
P 波离散度 f P D ) 、 最大 P 波 时限 ( P m a x ) 均显著长 于正 常对 照组 ,
快速房性心律失 常的心气不 足型组 和痰瘀 内阻型组的 P D、P m a x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均显 著延 长 ,而 L A D D无 显著延长 ,痰 瘀 内
虚风 内动 ,病位 在心 ,累及 于脉 ,属本 虚标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证 。杨 湖 嘲认
为 ,房颤 的基本病机 为心宫虚风 内动 。其病位在 心而累及 于脉 ,
病性 属本虚标实 。本虚 主要是心之气血 亏虚 ,或 合阴 阳之偏虚 ; 标实 主要是瘀 血 、 痰饮 、 湿浊 、火热 、寒邪以及冲脉气逆撞心等 。
征分 析 ,发现 冠心病房 颤患者 中医证 素分布规 律的顺序 为血瘀
>气 虚 >痰 浊 >阴虚 >热蕴 >肾虚 >水 停 >阳虚 ;中医证 候分
布规 律 的顺 序为 气 阴两虚 >痰 瘀互结 >气 虚血瘀 >痰火 扰心 > 房 颤属 心血瘀 阻型患者 与血液高凝 状态及纤 溶系统紊 乱 、低纤 肝 肾阴虚 。中医证候 相兼多数 为三证 相兼 、四证相兼 ,单证 的 溶 状态 密切相关 , 并 通过益 气活血 方治疗该证 型患者 , 结 果显 比例较 少 。冠 心病房 颤患者 多数虚实 夹杂 、多证 相兼 ,临床上 示 治疗后 患者 P A I 一 1 、t - P A较治疗前 有明显改 善。从而证 明心 病情更加 复杂 化。尹克春 等 研究发 现 ,房颤 的各种 中医证 型 中以气滞 血瘀 型 、痰浊 阻滞型 居多 ,各证 型所 占 比例 由多到少 排列 为气 滞 血瘀 型 ( 3 2 . 4 %) >痰浊 阻 滞 型 ( 2 6 _ 3 %) >心 脾 两虚 型 ( 1 5 . 4 %) >肝 肾 阴虚 型 ( 1 3 . 5 %) >水 饮凌 心 型 ( 8 . 1 %) >心 阳不振 型 ( 4 . 2 %) 。其 中气滞血瘀 型合并糖尿病者居多 ,痰 浊阻滞型合并血 脂异 常者 居多 。另 外 ,阵发性 房颤 和持续性 房颤在 各证 型组 中 的比例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但 属实证的气滞 血瘀 型 、 痰浊 阻滞型 、 水饮 凌心 型出现快 速性心 室率 的几 率较 大 ,属虚证 的心脾 两虚 血瘀 阻 型与血液高 凝状态及 纤溶 系统紊乱 、低纤 溶状态 的相关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血塞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研究表明,该药有众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如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等。

本研究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血塞通软胶囊能使大鼠心梗边缘区MVC、MVD明显增加,与麝香保心丸作用相似,表明其有促进或诱导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本研究还表明,应用血塞通软胶囊后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mRNA表达及其灰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与麝香保心丸相似。

且发现VEGFmRNA表达水平与促血管新生的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提示其促血管新生作用与促进VEGFmRNA表达有关。

有报道,麝香保心丸有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促进VEGF和bFGF表达的作用〔9〕,故选该药作为对照,而且发现其促血管新生作用还与促进VEGFmRNA表达有关。

尽管血塞通软胶囊能上调VEGFmRNA的表达,但其机理是什么用药时间多长最为合适最佳剂量是多少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研究陈靖张为刘玉庆闫卫红常佩芬王亚红赵勇李玉峰沈晓旭孟伟鲁卫星北京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摘要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

方法:将153例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服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

结果:两组均有改善心电图、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程度等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对改善临床乏力、自汗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程伟湖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61)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致残和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着增加。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近况作者:李超王小波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24期关键词心房纤颤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范畴。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心动悸”.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总结报告如下。

病因病机心房纤颤的病因病机,各家认识不同。

陈氏认为.气阴亏虚是房颤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

戚氏认为房颤的发病机理为气血不足,体质虚寒所致。

气虚则血瘀滞,血虚则心肌供血不足,体寒则脉络凝缩。

伏氏亦认为,房颤的病机根本为心之气血亏虚,兼有痰湿瘀阻,认为房颤的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心气不足或心之阴血亏虚,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致心脉不畅,脉络瘀滞,心失养而致。

心房纤颤的病位在心,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尤以本虚为病机关键。

辨证论治辨证分型梁氏把本病辨证分为心胆气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七种证型。

陈氏将房颤分为心气虚型及心阳虚型。

刘氏等把快速性心律失常分为气阴两虚和痰热壅结型。

李氏将快速性心律失常分为痰热瘀阻、气阴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4型。

彭氏将房颤分为阳气虚衰、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气阴两虚4型。

总之,本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气血、脏腑、阴阳亏损,标实是指痰饮、瘀血、气滞、寒凝之邪夹杂为病。

单方验方治疗刑氏以房颤复律汤治疗心房颤动33例,并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7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无不良反应。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不良反应23例(85.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中西医结合治疗董氏等以胺碘呋酮配合中药(人参和黄芪等)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房颤动8l例,并设单纯中药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作对照。

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90.56%,中药组为78.90%,西药组为63.63%。

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P许氏以炙甘草汤加味治疗老年房颤38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同时给予炙甘草汤加味,药用阿胶、丹参、麦冬、生地,五味子、川芎、生姜、大枣、炙甘草和桂枝。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本文从中医学对心房颤动的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及现代研究进展出发,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现状,认为中医药单独或结合西医治疗心房颤动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标签:中医药;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老年人多见。

其特点为心电图上P波消失,代之以典型的房颤波。

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头晕、黑矇等症状,故现代中医多将房颤归属于心悸、怔忡、促脉、雀啄脉等范畴。

1 病因病机中医普遍认为,房颤的病位在心,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心之气血阴阳偏虚,标实则与痰饮、瘀血、火热、寒邪等相关。

李丰涛等[1]认为房颤病机特点可总结为两个方面:(1)多因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痹阻心脉,或情志不调而致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而发为房颤,此为其普遍性;(2)房颤属风象,感受外风或虚风内动,舍心滞络,发为房颤,此为其特异性。

前者是房颤初始的、间接的病机,是心系及其他脏腑系统病证共有的,后者则是房颤的直接病机。

其基本病机为虚风内动,病位在心,累及于脉,属本虚标实之证。

杨湖[2]认为,房颤的基本病机为心宫虚风内动。

其病位在心而累及于脉,病性属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是心之气血亏虚,或合阴阳之偏虚;标实主要是瘀血、痰饮、湿浊、火热、寒邪以及冲脉气逆撞心等。

心虚邪扰,心气虚泛成风,心风内旋窜动肆逆浮撼,心宫血脉受震而成心颤脉乱之病变。

2 辨证分型陈子晶等[3]通过对20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特征分析,发现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顺序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热蕴>肾虚>水停>阳虚;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顺序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痰火扰心>肝肾阴虚。

中医证候相兼多数为三证相兼、四证相兼,单证的比例较少。

冠心病房颤患者多数虚实夹杂、多证相兼,临床上病情更加复杂化。

农村老年房颤患者治疗现状及对策

农村老年房颤患者治疗现状及对策

农村老年房颤患者治疗现状及对策2011年9月为农村>65岁老年人免费查体以来,共做心电图1086例,其中房颤患者43例。

房颤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甚大。

据统计,非瓣膜性心脏病者合并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

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颤时,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1]。

这43例中有25例合并高血压,有8例合并脑梗死,有10例合并冠心病。

这43例中仅有27例间断服用降压药、曲克芦丁片治疗;仅有3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这些人均未服用华法林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预防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惟一有效的、不可取代的药物,也是房颤治疗的基石[2]。

但在绝大多数的基层医院,因不能开展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即使能开展,也因其频繁检测费用不菲,而使广大农村老年患者望而却步。

对无法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房颤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安全替代。

目前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然而抗血小板治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长期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使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2~4倍[3],加用氯吡格雷可以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特异性高,抑酸作用强、持久,是防治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最常用的药物。

但也有研究指出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降低氯吡格雷的疗效,增加心血管再发不良事件的风险。

为减少质子泵抑制剂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影响,应选用对P450同工酶抑制作用最小的泮托拉唑,避免使用对P450同工酶抑制作用最强的奥美拉唑。

为避免患者出血风险,应对所有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都要定期進行出血检测,及早地发现出血迹象,及早干预。

由于抗血小板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半衰期较短,可以选择分时段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早饭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晚上服用,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同时服用造成相互影响。

鉴于广大农村老年房颤患者的低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应积极应用公共卫生资源,多查体、多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率、治疗率。

房颤最佳中药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中药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中药治疗方法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中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医药在治疗房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对房颤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采用草药、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的心律。

在选择中药治疗房颤时,应该遵循中医理论,结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配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速康复。

总的来说,中药治疗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房颤的中医治疗

房颤的中医治疗

房颤的中医治疗
关于《房颤的中医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房颤在平常除开长期根据药物保持之外,还能够相互配合中药调理,中医学调整的实际效果会更好一些,并且修复的也较为快,中医学关键的挑选调养方式是根据针灸理疗,相互配合中药材渐渐地调节,中医学不是需要动手术的,因此病人能够开展手术治疗的痛楚,可是还要留意相互配合服药和使用量。

房颤,全名心室化学纤维性晃动,是普遍的心律失常之一。

可由多种多样原因造成,房颤大多数产生于心脏有明显变病的人,多见于类风湿性心脏病(非常是二尖瓣病)、冠心病、高血
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其漫性缩窄性心包炎。

有时候不恰当地应用某类药物还可以造成一过性房颤,一些平常人因为劳累过度还可以出現房颤。

房颤的中药治疗
房颤的中药治疗主要是融合总体状况来考虑到,一般来讲,可从脾胃气虚,损及脾阳,消化吸收失司,宗气衰微,心气不足,心脑不畅,循环系统紊乱,以至心悸怔忡。

治宜温阳与立,养血整脉。

制附片10g(先煎),红参10g,淡炮姜5g,炒白术15g,生甘草10g,桂枝10g,红枣7枚,紫丹参15g,肥玉竹30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淮山药15g.水煎服。

可并用7~15剂。

假如合理,可中断服食2月。

自然,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合适应用所述中药材,因为本人的状况不一样,最好是的方法還是找有工作经验的中医学专业医生医治。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根据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以下是中国心房颤动
防治的现状概述:
1. 心房颤动患病率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中国心房颤动患病率逐年增高。

据统计,中国超过400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

2. 诊断和监测水平提升:心房颤动的早期发现和有效监测
对于防治非常重要。

中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如心电图、动
态心电图和Holter监测等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监测心房颤动。

3. 防治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对心房颤动的认知和防治意识
逐渐提高。

医生们也更加重视心房颤动的筛查和干预,以
便早期识别患者并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学科多样性:心房颤动的防治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包括心内科、心血管外科、心脏电生理学等。

中国的心脏专科医院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治疗经验丰富。

5. 整体医疗水平需要提高:虽然中国在心脏病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整体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同时,地区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也制约了心房颤动的防治。

总结而言,中国心房颤动的防治现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分配、提高专业医护人员数量和质量、加强公众宣传教育等,以提高心房颤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摘要】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本文从中医学对心房颤动的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及现代研究进展出发,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现状,认为中医药单独或结合西医治疗心房颤动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中医药;心房纤颤;中图分类号 r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1-0151-03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老年人多见。

其特点为心电图上p波消失,代之以典型的房颤波。

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头晕、黑矇等症状,故现代中医多将房颤归属于心悸、怔忡、促脉、雀啄脉等范畴。

1 病因病机中医普遍认为,房颤的病位在心,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心之气血阴阳偏虚,标实则与痰饮、瘀血、火热、寒邪等相关。

李丰涛等[1]认为房颤病机特点可总结为两个方面:(1)多因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痹阻心脉,或情志不调而致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而发为房颤,此为其普遍性;(2)房颤属风象,感受外风或虚风内动,舍心滞络,发为房颤,此为其特异性。

前者是房颤初始的、间接的病机,是心系及其他脏腑系统病证共有的,后者则是房颤的直接病机。

其基本病机为虚风内动,病位在心,累及于脉,属本虚标实之证。

杨湖[2]认为,房颤的基本病机为心宫虚风内动。

其病位在心而累及于脉,病性属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是心之气血亏虚,或合阴阳之偏虚;标实主要是瘀血、痰饮、湿浊、火热、寒邪以及冲脉气逆撞心等。

心虚邪扰,心气虚泛成风,心风内旋窜动肆逆浮撼,心宫血脉受震而成心颤脉乱之病变。

2 辨证分型陈子晶等[3]通过对20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特征分析,发现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顺序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热蕴>肾虚>水停>阳虚;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顺序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痰火扰心>肝肾阴虚。

房颤保守治疗方案中医

房颤保守治疗方案中医

摘要: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房颤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主要介绍中医保守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中医对房颤的认识中医学认为,房颤的发生与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血瘀滞,心神不宁,从而引发房颤。

中医治疗房颤以调整心、肝、肾三脏功能,恢复气血平衡为原则。

二、中医保守治疗房颤的方法1. 中药治疗(1)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心脉瘀阻型房颤。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2)养心安神法:适用于心神不宁型房颤。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组成:酸枣仁、远志、茯苓、茯神、甘草。

功效:养心安神,定志。

(3)滋阴降火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房颤。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除烦。

(4)益气养心法:适用于气虚血瘀型房颤。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桃仁、红花。

功效: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2. 针灸治疗(1)主穴:心俞、膈俞、内关、神门、太冲。

(2)配穴:心脉瘀阻型加血海、三阴交;心神不宁型加百会、神庭;阴虚火旺型加太溪、复溜;气虚血瘀型加足三里、气海。

操作方法:每次选用3~5个主穴和配穴,用毫针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推拿治疗(1)按摩心俞、膈俞、内关、神门、太冲等穴位,以活血化瘀。

(2)按摩百会、神庭等穴位,以养心安神。

(3)按摩太溪、复溜等穴位,以滋阴降火。

(4)按摩足三里、气海等穴位,以益气养心。

三、注意事项1. 中医治疗房颤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2.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3. 房颤患者应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血塞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研究表明,该药有众多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如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等。

本研究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血塞通软胶囊能使大鼠心梗边缘区MVC、MVD明显增加,与麝香保心丸作用相似,表明其有促进或诱导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本研究还表明,应用血塞通软胶囊后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mRNA表达及其灰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与麝香保心丸相似。

且发现VEGFmRNA表达水平与促血管新生的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提示其促血管新生作用与促进VEGFmRNA表达有关。

有报道,麝香保心丸有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促进VEGF和bFGF表达的作用〔9〕,故选该药作为对照,而且发现其促血管新生作用还与促进VEGFmRNA表达有关。

尽管血塞通软胶囊能上调VEGFmRNA的表达,但其机理是什么?用药时间多长最为合适?最佳剂量是多少?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研究陈靖张为刘玉庆闫卫红常佩芬王亚红赵勇李玉峰沈晓旭孟伟鲁卫星北京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摘要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

方法:将153例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服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

结果:两组均有改善心电图、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程度等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对改善临床乏力、自汗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房颤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策程伟湖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61)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致残和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着增加。

然而,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并不能显着提高房颤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为研究热点。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借维普资讯数据库检索,拟对2006年后中医药诊疗房颤综合进行分析,寻求中医治疗房颤思路与对策。

一、房颤中成药治疗:1、稳心颗粒:主要为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涉及发表临床研究合计55篇,治疗时间14114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天至180天,有效率64%-95%。

1)单独使用:治疗的房颤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原发病者;老年阵发性房颤;风心经瓣膜置换术、起搏器术后者;合并脑梗患者;房颤类型既有阵发性房颤,也包括持久性心房颤动病者。

发表论文合计21篇。

证实具有降低房颤患者心室率:缩短转复所用时间;治疗起搏器术后阵发性AF有效;停药后仍有一定的疗效;缩短Pmax及Pd;改善冠心病伴慢性Af患者的静息心率和运动心率;控制永久性房颤患者快速心室率及改善心功能。

2)联合其他西药应用胺碘酮:主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认为具有控制心室率比单用胺碘酮治疗效果好,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减少;能提高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缩短转复时间、减少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PAF疗效明显优于各自单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合计涉及发表研究11篇。

B受体阻滞剂:主要应用非瓣膜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等;认为两者能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控制心室率,预防房颤的复发,改善患者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等症状、心功能、生活质量,减少其副作用,其中美托洛尔7篇和比索洛尔l篇。

其他药物:涉及联合地高辛发表研究4篇,认为能协同小剂量地高辛控制永久性房颤心室率效果较好,减少副反应。

涉及联合心律平研究论文发表2篇,认为联合治疗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疗效满意,减少副作用。

涉及联合ACEI或ARB合计5篇,认为联用坎地沙坦、缬沙坦有较好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并可抑制左心房扩大;联合厄贝沙坦加胺碘酮中西药联合应用有抗心律失常协同作用;只有联合卡托普利与稳心颗粒组、卡托普利组比较在阵发性房颤控制率及症状改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报道。

涉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临床研究有4篇,证实与氟伐他汀合用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安全有效;与辛伐他汀合用治疗持久性心房颤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参松养心胶囊:主要为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昧子、龙骨组成,涉及发表临床研究合计仅18篇,治疗时间28至90天,有效率67.4%一86.1%。

由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认为与西药心律平相当,影响及意义重大。

1)单独使用发表论文合计7篇。

认为:其对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着,比胺碘酮副作用更小;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发的阵发性房颤有明显的疗效,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显着的疗效差异;显着改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可缩短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QT间期,减轻房室肌复极离散,减少PAF的发作。

2)联合联合其他西药应用胺碘酮:两种药物联合,既能有效的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房颤,而且对预防急性房颤复发有明显效115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果;能显着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和最大P波时限(Pmax);不良反应较小:但对心脏功能的无显着改善。

上述两药联合应用报道有4篇。

B受体阻滞剂:认为倍他乐克、参松养心胶囊联用更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复发;而单用卡维地洛或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降低Pd来减少高血压患者PAF的发作,联用这两种药物却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联合B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有4篇。

地高辛:结果参松养心胶囊协同小剂量地高辛控制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心室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相关报道有2篇。

辛伐他汀:有1篇文章报道,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3.其他中成药葛根素联合胺碘酮、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心可舒、补心气口服液研究报道各1篇。

其中,葛根素联合胺碘酮,能提高转复率,缩短平均转复时间,减少胺碘酮总用量;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结果对控制心室率、少脑卒中有较好疗效;心可舒片认为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显着临床疗效,并能明显缩小Pdis及Pmax,从而有效改善房颤患者的电重构;补心气口服液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并房颤总有效率86%。

二.经方和自拟验方1.经方炙甘草汤: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在预防消除房颠,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干对照组;加味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丹参、桂枝、黄芪、五昧子等)与组用乙胺碘呋酮对照,结果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

上述方剂各有1篇报道。

2.自拟方药养血复脉汤(生黄芪309、当归109、党参159、麦冬109、五味子69、炒枣仁109,川芎109、石斛109、茯苓109、知母109、炙甘草109、红花109、桃仁109、郁金109、香附109):合用心律平治疗房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定心胶囊(黄芪209,炙甘草、人参各159,红花、丹参各109,生地、麦冬各209等):结果显效19例,有效32例,无效9例,总体有效率达85%,定心汤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有抗心律失常协同作用。

益心方(太子参、麦冬、龙齿、珍珠母、柏子仁、酸枣仁、炙甘草、桂枝等):结果与普罗帕酮比较,总有效率分别90.48%和76.92%,差异显着,提示临床综合疗效明显。

仙灵生脉散:以淫羊霍109、生晒参69、麦冬159、生地209、五味子69、炙甘草129和桂枝99,经过4周的治疗,仙灵散组152例总有效率8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提示仙灵生脉散能明显减少房颤的发作,改善生存质量,联合胺碘酮辨证治疗老年房颤安全有效。

脉安宁合剂:(白芍、麦冬、五味子、桑寄生、仙灵脾、石决明、当归、太子参、地龙、全蝎、钩藤等)以滋肝息风、养血息风、祛风搜风为主。

结果有效率为93.75%。

116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益心复脉(巴戟天、女贞子、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地、主冬、阿胶、甘松、苦参):提示益气复脉法随症加减加胺碘酮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疗效确切。

益气活血方(党参、麦冬各209,黄芪、葶苈子、葛根、丹参各309,制附片、五味子、泽泻、猪苓各lOg):提示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对上述报道治疗房颤中药(中成药、复方)组成分析,其中补虚药人参选用6次、党参3次、太子参2次、生晒参1次;麦冬8次;甘草7次;五味子6次;黄芪5次;通阳药桂枝5次;活血化瘀药丹参5次;滋阴药生地4次;其他如甘松、酸枣仁、当归、葛根各3次;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红花、三七、全蝎、阿胶各2次。

上述复方药物多含生脉散组成,提示益气养阴治疗仍然为房颤中医药基本组方。

甘松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中药参松养心和稳心颗粒唯一共选药物,说明其具有重要价值。

各种组方均具有一味或多味“活血通阳”功效中药,体现“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房颤中具有一定地位。

多种药物比较研究均认为,中药治疗副作用较少。

四、中医治疗房颤对策房颤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确诊。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有:既往脑卒中、一过性缺血发作(TIA)、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心力衰竭及高龄。

其中既往脑卒中和TIA是脑卒中最强的独立预测因素。

年龄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约半数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发生于75岁以上,也是老年女性最常见的致残性脑卒中的原因,老年人抗凝出血并发症的危险也较高。

有些研究显示,女性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也有研究的结论与此不一致。

房颤按心脏病病因分为瓣膜性及非瓣膜性心脏病Af;按发作时间及Af发作存在情况常采用“3P’’分类法,即将Af分为阵发性(Paroxysmal,Af指发作<2~7天,多<24h,可以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持续性(Persistent,Af发作>48h,但<O.5年,多不能自行转复,需药物及电复律治疗方能转复为窦律者)和永久性(Permanent,Af发作,多半在半年以上,长期存在,无复律适应证,不能转复者)。

通过房颤分类,常常可以确定病人现代医学治疗策略或原则,在临床使用中医药诊疗时,应以借鉴。

1重视辨证施治目前治疗房颤常用中成药主要是稳心颗粒和参松养心胶囊,两者均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共同特点,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者;但前者具有“定悸复脉”之功;而后者主要兼“清心安神”之力,由于具有破血虫药和活血祛瘀三种药物配伍,活血祛瘀能力更强大。

房颤病因虽多,临床使用上述药物若结合辨证,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可获得更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