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孙子兵学思想的几个不足与缺陷
孙子的思想总结感悟作文
孙子的思想总结感悟作文孙子的思想总结感悟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战术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成熟、最完美的兵法之一。
这本兵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战争的著作,更是孙子智慧的结晶,是一部涵盖了哲学、战略、领导、心理等多个领域的巨著。
首先,孙子的思想强调的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的思想告诉我们,军事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军事问题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决不可忽视。
他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影响,强调决策者必须对军事问题高度重视,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其次,孙子的思想重视策略和智慧。
他在《孙子兵法》中讲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这句话意味着在实施战争之前,必须进行准确的思维分析和方案设计。
只有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战争,还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竞争与决策。
此外,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强调了诸多关键的军事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者,诡道也”,等等。
这些原则无不突出了孙子的智慧和战略思维的独到之处。
他的思想告诉我们,在实施战争或者面对竞争时,必须灵活应对,随机应变,并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和把握机会。
孙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世界,军事竞争和战争仍然存在,无论是国家间的军备竞赛还是地区冲突,孙子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同时,孙子的思想也适用于各类组织和企业的管理及战略决策。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决策复杂,需要借鉴孙子的思想,善于把握机会,灵活应变,制定合理的战略和计划。
此外,孙子的思想还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和理解孙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个人发展的战略和计划。
同时,孙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在人生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不断调整策略,寻找机会,取得成功。
读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读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军事
指导意义。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孙子兵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强调了解敌人的思想、策略和行动方式的重要性。
只有深入了解敌人,才能更好地制定战略和战术,从而取得胜利。
2.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孙子认为,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而存在,战争胜负关系到
国家的存亡。
因此,制定明确的政治目标,并将战争与政治相结合,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3. 灵活应变,以变应敌。
《孙子兵法》中强调了在战争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根据敌情
和战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战术,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
4. 制敌制胜,不求长期消耗。
《孙子兵法》提倡用最少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
不
把战争看作是拖延和消耗的长期斗争,而是通过精准的打击和优秀的组织能力,迅速
获得战争的胜利。
5. 以智取胜,以智守胜。
孙子兵法认为,智慧在战争中至关重要。
通过善于运用智慧,洞察敌人的意图和行动,以及准确判断形势,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获得胜利。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强调战争的政治性、灵活性和智慧性。
我认为,《孙子兵法》不仅是一本军事著作,更是一本关于战略思考和领导艺术的经典之作。
它所提出的一
些准则和原则,不仅对于战争指挥官有启发作用,对于日常生活和事业发展也有借鉴
意义。
孙子兵法学习总结
《孙子兵法》学习总结教师:X老师姓名:班级:学号:2011-6-14一、课程学习总结《孙子兵法》原本是一部兵书,但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商业环境,指导着商业战略,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
通过一学期对《孙子兵法》的学习,在孙洪义老师精彩的讲解和辅助下,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学生,我从中寻找到了许多对生活和学习很重要的启示。
《孙子兵法》告诉我做事一定要有“庙算”,就是要有预先的谋划。
俗话说的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而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为理想而努力不懈的奋斗的规划。
打有准备的战,做新世纪的四有人才,奉献祖国和人民。
我们的学习一定要讲求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改掉不良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果断,不可以犹豫不决,以致错过良机。
然而果断并非武断,果断是经过了仔细思考和掂量得出的最佳选择,不能够靠感情用事而做出错误选择,导致失败或更大的损失。
保守国家秘密是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而保守个人、朋友或集体的秘密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孙子兵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学习和吸收其中的东西,虽然课程即将结束,但是我还会继续学习《孙子兵法》,以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非常感谢孙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的讲解!二、学习笔记1、始计篇《始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
孙子思想精髓心得体会
孙子思想精髓心得体会孙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瑰宝,凝聚了古代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它包含了诸多智慧和策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思考孙子思想,我深刻领悟到了其精髓和价值,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孙子思想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战略是一种上层次的思考方式,是在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决策,以达成最终目标。
孙子思想中的“谋定而后动”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都突出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这样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解决团队的问题,都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思考和考虑,制定合适的战略。
其次,孙子思想强调运用智慧取胜。
在孙子的著作中,频繁提到了智慧和计谋的重要性。
他认为,用智慧取胜远胜于靠武力。
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把握战争的规律,找到对方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计策。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智慧来解决问题。
智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工作、学习以及与人相处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再次,孙子思想强调灵活变通的策略。
在孙子的著作中,他多次强调了灵活变通的重要性。
他认为,战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战场上的情况时刻在发生变化,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地调整战略和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同样,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
只有灵活应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最后,孙子思想强调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在孙子的著作中,他对领导者的作用和要求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智慧、勇气和道德,对部下进行正确的引领和管理,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孙子思想是一部宝贵的智慧之书,其中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核心思想。
通过学习和思考孙子思想,我深刻认识到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灵活变通、运用智慧以及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这些思想不仅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孙子“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反思
对于孙子“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反思对于孙子“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反思五柳先生孙子在《形篇》中提出“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对此,很多人认为战前必操可胜之权,然后才敢于一战,还有人认为这与《始计篇》提出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是一个意思。
历代注孙子也大多是这种观点。
比如,唐代的杜牧在注释此句时,认为“以众击寡,以理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士练卒击殴众白徒,故能百战百胜。
此则先胜而后求战之义也。
”宋代的梅尧臣注为“可胜而战,战则胜矣;未见可胜,胜可得乎?”宋代张预则引用《尉镣子》加以注述,尉镣子曰:“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此之谓也。
我看,以上看法似未合于战道,是对孙子这句名言的误解。
在战争中,胜负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战前,敌我双方都自料操必胜之权,必敢于一战。
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战前自以为必胜的一方,常常吃了败仗。
胜负诸条件,既有作战计划之优劣,作战实力之强弱,士气之盛衰,又有作战过程中,双方指挥员在对抗过程中心智与胆略的较量。
作战计划之优劣在某种情况下是相对的,因为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很少有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不加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作战实力的强弱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相对的,因为实力再强大,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不出来,比如被分割、失去指挥、相互影响和牵制等,在关键点上能够发挥的实力就很有限了;士气之盛衰对作战胜负的影响也是相对的,因为士气旺盛的反面就是骄怠,骄兵必败,如楚将之“灭此朝食”而卒溃师。
对于此点,林彪在1934年5月4日曾论述道:“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着,但胜利的取得还要靠着在战争中各级在各种情况中有正确的决心和动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首先统一作战指挥的原则,这样才能保障在战斗的经过中,上级的决心能为下级了解,下级的机断才能合乎上级的企图,各部之间才能有很好的协同动作,在战斗中,虽通信联络不好,亦不致发生动作上的决心上的不一致。
孙子的智慧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孙子智慧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让我对孙子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孙子智慧的核心思想孙子智慧的核心思想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孙子智慧强调战争的本质是斗智斗勇,而非单纯的兵力对比。
以下是我对孙子智慧核心思想的几点体会:1. 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孙子智慧认为,战争与和平是相辅相成的。
战争是和平的延续,和平是战争的终极目标。
在战争与和平的博弈中,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争取和平,但也要做好战争的准备。
2. 战争的智慧:孙子智慧强调战争的智慧,即如何运用谋略和策略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知己知彼、因势利导。
3. 民本思想:孙子智慧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
他认为,战争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的核心是民众的利益。
因此,战争中要关注民生,保障民众的利益。
二、孙子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孙子智慧不仅适用于战争,还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孙子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几点应用体会:1. 商业竞争:在商业竞争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孙子智慧中的谋略和策略,如知己知彼、出奇制胜等,以取得竞争优势。
2. 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孙子智慧中的“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的人际关系特点,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
3. 工作方法: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孙子智慧中的“兵贵神速”,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工作目标。
三、孙子智慧的启示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孙子智慧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对孙子智慧的几点启示:1. 善于观察、分析:孙子智慧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形势,把握时机,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2. 勇于创新、突破:孙子智慧强调出奇制胜,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创新、突破,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 团结协作:孙子智慧中的“众志成城”告诉我们,团结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缺陷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缺陷《孙子》十三篇瑕瑜互见,它的光明面比重固然较大,但它阴暗面上的黑点亦甚刺目。
第一,在战争认识上的阶级局限。
由于他所受教育的影响和所处时代的限制,这就决走了他著兵书是为当时诸侯互为掠夺的战争服务的(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十三篇》就是孙武那时写给吴王阖闾看的一部军事计划书。
吴王看了大加赞赏,遂委孙武为将,辅伍员统兵伐楚。
终于打垮楚军,占领楚都。
孙武也因此显名诸侯)。
因此,他未能再进一步揭发战争的本质,也未能把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严加区别,因而也就不能正确掌握这两种战争的不同规律。
如,吴军人郢(楚都)后,就曾大肆抢掠杀戮,不义行为颇多,旋因吴国内乱,吴王闻讯,不得不亲统大军回国勘乱。
留在楚国的吴军,兵力因之削弱,楚昭王于是乘隙纠合余烬,并借用秦国的援军,合力把吴军驱逐出境,收复了失地。
这次不义战争才算有了结局。
孙子在《军争篇》不惮倡言“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正赤裸裸地暴露了侵略面目。
孙子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对战争的认识自然不能超越时代。
因之他的军事学说和哲学思想也都有了缺陷。
比如在谈到将帅的政治品格时,既曰“唯民是保”,紧接着又曰“利合于主”。
在他看来,国家建军的目的是“唯民是保”。
但是,作为2500年以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将”孙武,却不得不归结到符合封建头子个人的利益(“利合于主”)。
虽系只字片语,但既属封建性的糟粕,就要把它摒弃。
第二,在战略思想上,孙子为避免战祸,力主非至危迫不得已之时,决不可轻启衅端。
如果两国遇有纷争,最好采取外交方式解决,不必即诉诸武力。
《谋攻篇》有“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的说法。
这些对于战争决策者不能不考虑,但决不能把它抬得过高。
因为用兵攻战,多费时日,尚难保证取得胜利,孙子却说不用费时耗力,即可“屈人之兵”,“拨人之城”,“毁人之国”。
论《孙子兵法》的基本精神与缺陷
作者: 徐子宏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03-106页
主题词: 《孙子兵法》;军事理论;基本精神;吴国;战争经验;吴楚;楚国;诸侯;吴王;大国实力
摘要: <正>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它提出了一些揭示战争一般规律的命题,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敌制胜”等名言,的确具有超领域、超时代的意义,古往今来均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它的基本精神的历史特征,尤其不能忽略它与春秋时期丰富的战争经验以及发展着的战争实践相比,所显示出来的缺陷。
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解析
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解析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思想,那可是相当厉害!这一思想放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和价值。
咱先来说说啥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简单来讲,就是不用真刀真枪地打仗,就能让敌人乖乖投降或者放弃抵抗。
这可不是啥魔法,而是一种超级智慧的战略手段。
我想起有一次,小区里两个孩子争一个玩具。
一个孩子气势汹汹,准备动手抢;另一个孩子呢,却不慌不忙,他先是笑着跟对方说:“这个玩具咱俩一起玩怎么样,轮流来,这样都能玩得开心。
”那个原本要抢的孩子一听,顿时没了脾气,愉快地答应了。
这其实就有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不动武,靠智慧解决了矛盾。
在军事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通过展示强大的实力来实现。
比如说,一个国家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强大的军事力量,让对手一掂量就知道打不过,从而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这就像两个拳击手,还没上台,一个块头大、肌肉发达,另一个心里就先犯嘀咕了,可能还没打就认输了。
再比如,通过外交手段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巧妙的外交谈判、策略性的联盟,让对方明白对抗没有好处,合作才能共赢。
就好比在国际舞台上,各国之间通过外交斡旋,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冲突。
这种思想在商业竞争中也特别有用。
一家公司,如果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市场口碑,竞争对手可能就会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来挑战。
比如说,某家新成立的手机公司,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他们没有选择一开始就和那些巨头们打价格战或者搞恶性竞争,而是专注于研发自己独特的技术,打造出了一款超级牛的手机,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用户。
其他公司一看这架势,原本想要打压的心思也收起来了,反而考虑合作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咱们也能运用这个思想。
比如说和别人有了分歧,不是一味地争吵,而是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让对方明白你的立场和想法,从而化解矛盾。
我就碰到过这么一档子事儿,有次和朋友出去旅游,在路线规划上有了不同意见,我差点急眼了。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
这本书由孙武撰写,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
书中关于战略、战术、治军等方面的论述,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孙子兵法》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
在书中,孙武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观点,强调了战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战
略的重要性。
这让我明白,在面对任何事情时,我们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此外,《孙子兵法》还强调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孙武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战略和战术。
这让
我明白,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孙子兵法》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它不仅对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战略、战术、治军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对我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孙子的思想总结
孙子的思想总结孙子(公元前544年至前496年),字子骞,鲁国人,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的作者,也是最早系统阐述军事理论与策略的人之一。
孙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后世军事战略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学习和总结孙子思想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首先,孙子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继续”。
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政治手段,其目的在于达到国家的政治目标。
在战争中,政治和军事密切相关,军事手段只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之一。
他主张对战争目的的科学分析和决策,通过斗争获得更好的政治结果。
其次,孙子强调战争的战略性和综合性。
他认为,战争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在众多的因素中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武力和战斗力。
他提出了兵法的“五要素”,即道、天、地、将、法。
其中,道是战争的总体方针,天是气候、地理和地形,将是军事指挥者的能力和才智,法是纪律和规章制度。
他认为只有在这五个要素的综合运用下,战争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孙子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灵活性和变通性。
他认为,战争具有变化无常的特点,不同的战役和战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换。
因此,他强调战争的灵活和变通,主张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地形和情况变化来制定战略和战术。
他提出了一系列可变的战略和战术原则,如“先发制人”、“守势为攻势”、“攻其所必救”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提高胜利的机会和获得最终的胜利。
此外,孙子强调了战争中的战略运用和计策的重要性。
他认为,制定正确的战略和使用正确的计策,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他强调了情报的重要性,主张在战争中要积极获取和利用情报,以制定最佳的计谋。
他提出的一些战略原则和计策,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围魏救赵”等,都是为了在战争中获得相对优势和胜利。
最后,孙子思想强调了对兵员的重视和管理。
他认为,士兵是战争的基础和核心,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战斗力才能真正取得胜利。
学习孙子的战势思想的心得体会(5篇范例)
学习孙子的战势思想的心得体会(5篇范例)第一篇:学习孙子的战势思想的心得体会学习孙子的战势思想的心得体会在学习完《孙子兵法》中的《势篇》后我们认识到孙子的战势思想是研究孙子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且战势思想必然是孙子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理解孙子提出的势的思想,不懂得识势、用势。
造势,就不可能掌握孙子军事思想的精髓。
所谓战势,就是交战双方在战争中所处于不同的地位。
因而就是双方作战能量的对比上形成的位差。
居于强势的就称为优势,居于弱势地位的就称作劣势。
而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战势是多重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道势、人势、时势、气势、谋势、物势、地势等。
我们也学习到孙子的造势思想有:夺取政治优势,夺取人的优势,以及以谋造势,以兵力造势、以勇造势、以速造势等。
还有孙子的造势思想的时代精神,在今天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在竞争中同样需要正确的认识形势以夺取和创造自己的优势。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研究孙子的战势思想,以使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识势:一要对形势的正确认识,然后辩证的认识势。
用势:一是适应环境,二是及时转变经营策略。
造势:一是要努力发挥主动精神,第二是要树立先胜思想,第三是要注意宣传攻势的利用。
最后,通过以上对学习过的孙子兵法中的战势一篇的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势”既是对战场形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也是指挥作战的将领为了战争的胜利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创造。
对于战势的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深浅程度对势的掌握与利用直接决定了作战的胜负,因而战势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习孙子的战略思想的心得体会孙子的军事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战略战术原则也是倍受人们推崇的。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孙子的战略战术主要有(1)避实击虚: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指出,战争中兵力的布置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其兵力必定是有强有弱。
我方在作战中应当避开敌人兵力强大的部分,而重点进攻敌军薄弱的部分,这样就能夺取战斗的胜利。
将帅五种缺陷 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将帅五种缺陷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导读:读书笔记将帅五种缺陷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将帅五种缺陷——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八篇“九变篇”的第四部分,将帅五种缺陷。
一、兵法解析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意思就是:领兵作战的将帅有五种弱点会造成致命的危险:只知道拼死硬斗,会被杀;临阵怯懦,贪生怕死,会被俘;脾气暴躁容易发怒,会遭受侮蔑而急躁冒进;廉洁自誉、不贪功利,会招受辱骂而轻举妄动;仁义爱民,则会因忙于解除民困而烦劳,陷于被动。
以上这五种致命弱点,是将帅的过失,也是用兵打仗的灾难呀,军队覆灭,将领被杀,必定是因这五种致命弱点所引起的,是不可不细加考察引起警惕的。
孙子开篇论计时,就把智、信、仁、廉、严五个方面作为领兵打仗的将领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但勇与愚、生与畏、刚与侮、廉与辱、爱与烦的利和害相依相生,所以,必须引起警惕。
王莽手下的名将甄阜,曾经在两山之间扎营,以表示宁死不还,结果被刘伯升所斩。
这就是“必死,可杀“。
而当晋朝刘裕溯江而上,追赶桓玄时。
虽然桓玄的兵力很大,但他却怕吃败仗,而预先准备了一些逃生用的小艇,以致影响了士气,人人贪生怕死,终于被刘裕乘机纵火而大败。
这就是“必生,可虏”。
春秋时期,楚令尹成得臣领兵围困宋城,宋求救于晋。
晋将知道成得臣生性猛烈急躁,便故意激怒他,怂恿曹、卫两国与楚绝交,还联合齐秦两国军队攻楚,又拘捕了楚国的使者。
成得臣得知,怒火中烧,决心与晋进行决战。
结果,落入晋国的陷阱,导致成濮大败。
这就是“忿速,可侮”。
另有项羽的得力谋臣范增,是张亮和陈平最大的对手,他就犯了“廉洁可辱”的弊病,请辞故里。
而当刘备失去樊城和襄阳后,竟然带着十几万老百姓与军队同形,以致阻碍了军事行动,终于因此而害得自己妻离子散,如丧家之犬。
试论《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主要思想
试论《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主要思想
《孙子兵法》是古代兵书,汇集了古代军事家智慧,是军事知识丰富、深奥精湛的杰作,
以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主要思想有:
一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者,诡道也”,孙子强调
了兵役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军事家要对兵役有深入的了解,只有把握“诡道”,
才能赢得胜利,也可以避免流血冲突和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以道为兵”。
孙子特别强调,要把道德和军事正确结合起来,唯有以道德规范的兵力
才能赢得胜利,只有做到“以道为兵”,才能增强军队的实力,使之更强大。
三是“兵者,不祥之器”。
孙子指出,武器的存在本身是不好的,战争的存在更是有害的,
要尽量避免,只有维护和平,才能创造繁荣发展。
四是“兵无常勢,水无常形”。
孙子指出,兵法变化无常,水性变化无常,因此,军队应该
随机应变,动态调整对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五是“兵者,虚而不实,动而不进,声而不响,惊而不乱”。
孙子指出,军队应该虚心备战,把征战计划列出来,使军队行动不会陷入混乱,否则,将会遭受惨痛的失败。
六是“无为而治”。
孙子认为,不可以盲目的攻击,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考虑因果联系,
充分利用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达到最大的效果。
以上是《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主要思想。
孙子兵法的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军事家理解军事知识的重要参考,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提出了一套完整、严谨、深邃的军事理论,对当下军事理论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仍不可替代。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之冠冕",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文词言简意赅。
宋人郑有贤说:"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
"①所谓"包四种",即包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的特色;所谓"笼百家",即囊括诸子百家的精华。
正就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因此在中国军事史上被认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②下分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第一,革新进步的战争观《孙子兵法》开章明义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当时,战争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③。
孙子瞧到,诸侯列国互相兼并,亡国破军的惨祸不断发生,因此,她告诫国君要把战争问题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引起重视。
兵凶战危,不就是儿戏,只有深刻地认识战争。
才能慎重地对待战争。
孙子指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 良将警之。
"国君"慎",即"主不可以怒而兴师",不要轻启战端;她要将帅"警",即"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要妄动干戈。
军事就是科学,战争就是艺术。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孙武天才地发现"胜可知",同时也"胜可为",并且对探求战争胜利的规律作了明确而辩证的表述。
首先,她认识到客观物质力量就是战争胜负的基础,这物质力量她概括为"五事"--道(政治)、天(天时)、地(地理)、将(将帅)、法(法制),并进一步归结为"称"这一概念。
"称'就就是军事实力,甚至可以译为综合国力,请瞧孙子的解释:"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即就是说。
孙子兵法讨论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孙子兵法》这一千古军事智慧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蕴含丰富战略思想的兵书,《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商业、政治、人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和体会。
一、《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一思想强调了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谋划:孙子强调在战争之前要进行周密的战略谋划,做到“先胜而后求战”。
只有对战争形势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方针。
2. 用兵之道:孙子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观点,强调用兵要善于变化,出奇制胜。
在战争中,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灵活运用兵法,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3. 重视人才: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战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要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
4. 重视地形:孙子提出“兵法之地形篇”,强调地形对战争的影响。
在战争中,要充分利用地形,以地形之利取胜。
二、《孙子兵法》的现实意义1. 商业领域:《孙子兵法》中的战略谋划、用兵之道等思想,对于现代商业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商业竞争中,企业要善于分析市场环境,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 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思想对于政治家、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策略,为国家的发展稳定做出贡献。
3. 人生领域:在人生道路上,《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我们要学会分析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对《孙子兵法》的几点思考1. 《孙子兵法》并非只适用于军事领域,其智慧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要学会从《孙子兵法》中汲取营养,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浅谈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精选五篇)
浅谈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浅谈《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一、《孙子兵法》简介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也同样适于今天的和谐管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而其中的指挥、组织思想,造势思想,因利而动思想都是很好的管理思想的体现。
再次我们可以从孙子对将帅的论述做初步的探讨,总结出作为一个管理者应有的管理思想,即赏罚有道,民主集中,知人善用。
《孙子兵法》共6 000余字,13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成书于我国春秋末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奠基作和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战略思想体系的军事专著。
《孙子兵法》通篇博大精深,结构严谨,说理精微,逻辑严密,它既表现为从理论的高度与实际的联系上议兵论战,也蕴含着从作战指挥哲理的深度表现出思想上的辩证思维。
《孙子兵法》理论与实践的应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影响和波及到其他众多的学科领域。
本文试从管理学的角度做一些粗浅而有益的探索。
虽然这是一部以讲述战争规律为主的兵书,但是其内在的思想和理念却极具发展力,对各个领域都有借鉴价值。
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有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借鉴和参考了《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
据《史记》记载,最早将《孙子兵法》引入经营管理的是战国魏文侯时的白圭。
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
目前,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说:“在国外学习战略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的参考书,他们认为战略中的许多思维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
其实外国人喜欢看的书,反而是我们的《孙子兵法》,他们觉得这本书很有用。
浅谈《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
浅谈《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浩浩荡荡,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世界,历时2000多年而不衰,是经过中外历史长期检验的先进文化。
在齐鲁文化的大框架内,一文一武两个圣人是最闪光的两个亮点。
“一文”,就是文圣孔子。
“一武”,就是武圣孙子。
孔子创立了儒学,孙子创立了兵学。
儒学经典是《论语》,兵学经典是《孙子兵法》。
《论语》以道德治理天下,勾画了中华文明的轮廓。
《孙子兵法》以智慧平定天下,指明了用兵制胜的途径。
孙子,名孙武,字长卿,春秋末齐国乐安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时期。
在同一个时期,在相距只有二百多公里的范围内,出现一文一武两个圣人,在全世界数千年的历史上是少见的。
2000多年来,孙子被称为“兵家鼻祖”,《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经典”。
宋代元丰年间,编成《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作为官方的军事教科书。
《孙子兵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
《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从时间上看。
2000多年来,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武器不断升级,战争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由冷兵器,发展到火药兵器;由单纯地面作战,发展到陆、海、空立体作战;由近距离作战,发展到远距离作战;由传统作战方式,发展到信息化作战方式。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孙子兵法》揭示的战争规律没有变。
不论古代的将领,还是近代的将领、现代的将领,都把《孙子兵法》当作必修课。
第二,从空间上看。
《孙子兵法》不仅对从事战争指挥的人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且对经商的人、从政的人以及其它各界的人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只要认真领会《孙子兵法》的真谛,各行各业的人都会从中受益。
这是因为战场、商场、官场都具有竞争的性质,而《孙子兵法》揭示的战争的规律,实际也就是竞争的规律。
揭示战争、竞争规律靠什么?靠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孙子兵学思想的几个不足与缺陷 Brief Review of the Insufficiency and Defects of Sun Zi’s Military Thinking 姚振文/ Yao Zhenwen摘 要:结合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和个人的体会,作者对孙子兵学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战争问题缺乏深远思考和预防观念;整体内容上具有“重谋轻力”的思想倾向;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暴力性揭示不足;对战争的对抗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孙子思想的这种不足与缺陷,既与其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求仕经历有关,也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兵学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vailabl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 author’s personal comprehens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s on the historic limitations of Sun Zi’s military thinking. First, the deficiency of far-reaching thinking and protective ideas; Second, the whole contents have the ideological inclination of look up to strategies and down on power; Third, the insufficient reveal of the ruthlessness and violence of wars; Fourth, th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antagonism and complexity of wars. The insufficiency and defects of Sun Zi’s thinking are related to the times background and Sun Zi’s personal career. At the same time, this was determined by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military science. 关键词:孙子兵法 兵学思想 局限性Key Words: The Art of War ; Military Thinking; Limitations收稿日期:2016-6-23作者简介:姚振文,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孙子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被尊为“兵圣”。
他所著就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军事名著,被誉为“兵学圣典”。
古今中外,人们对孙子兵学思想的评价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将其推崇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完美的思想理论。
汤一介认为,“任何历史上的思想体系,甚至现存的思想体系,没有完全正确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它必然有局限性,其体系往往包含着某些内在矛盾。
”①基于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学术界的有关成果及个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思考,提出《孙子兵法》的几个不足和缺陷,并加以论证分析,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一、对战争问题缺乏深远思考和预防观念战争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它的爆发会先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酝酿过程,这就为人类通过自身努力避免或预防战争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综观《孙子兵法》全书,孙子并没有讨论这一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假定战争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如何做好战前谋划及战争过程的用兵指导上。
如孙子讲“庙算”,是对战争爆发前夕的战略环境分析与决策;孙子讲“先知”,是对临战之际及战争过程中的情报获取与分析;孙子讲“先胜”,是强调在保证自身不败的前提下,如何捕捉有效胜敌的最佳机会。
这些内容都属于“当前”的战争危机处理和应对,而不是一种远程的思考。
就战争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孙子虽然认识到民心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令民与上同意”、“上下同欲者胜”等观点,但如何做到这一点他没有分析,换言之,他并未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做深入系统的思考。
相反,儒家的代表人物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是比较深刻的。
如孔子主张,“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②孟子则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则“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故曰:“仁者无敌。
”③荀子也谈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④先秦之时,军事技术不发达,军事实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兵员的众寡,而儒家主张通过实行仁政,吸引民众归附,以壮大国家军事实力,争取战争胜利。
这实际上是较好地处理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尽管其“仁者无敌”的观念具有理想化色彩,但此种“道胜”较之孙子的“道胜”更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就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而言,孙子深知战争对国家经济资源有着巨大的消耗性和依赖性。
“屈力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
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作战篇》)然而,他的应对策略主要限于战争过程的“速胜”与“因粮于敌”,并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厚植国力”的问题,更无“富国强兵”之论。
关于“富国强兵”的论述,法家学派有深刻的见解。
如商鞅提出农战方略:“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⑤后世兵家人物尉缭子也有类似的主张:“万乘农战,千乘救守,百乘事养。
农战不外索权,救守不外索助,事养不外索资。
夫出不足战,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
市者,所以给战守也。
”⑥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通过“农战方略”,做到足食足兵,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以便在战争中取得绝对优势。
此种着眼于宏观和长远的经国治军战略思想在《孙子兵法》中没有能够体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孙子思想的一大缺憾。
就战争与国防的关系而言,孙子虽然力主慎战、备战,提倡易胜和全胜,力求最大限度避免战争的暴力冲突及危害,但孙子却没有考虑到如何避免和预防战争的问题,这一点也使他对战争的起因未做任何的讨论分析。
明末清初的唐甄在《潜书·全学》早已分析过孙子思想的这一弱点,他说:“昔者贤良之任将也,如己身有疾委之良医,必日除疾易而体气无伤焉。
孙子十三篇,智通微妙,然知除疾而未知养体也。
夫为将者,智足于军,未善也,军不可遍也。
知足于战,未善也,战不可渎也.智足于破敌,未誊也,破一敌又有一敌也。
善军者,使天下不烦军;善战者,使天下不欲战;善破敌者,使天下不立敌。
”⑦西方的战略学家博福尔也认为,战略的主旨是“防避”(avert),而不是治疗(cure)。
⑧克劳塞维茨也谈到自己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深刻教训:“战前数十年的国家政策,已经决定了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的失败。
”⑨正所谓“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⑩,《孙子兵法》中有先知、先算、先备、先胜等思想,说明其有明确的前瞻意识,但其战争理论中未涉及战争预防观念,只知“除疾”而不知“养体”,则说明他的前瞻意识还是不够深远。
二、整体内容上具有“重谋轻力”的思想倾向实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强胜弱败、优胜劣败是战争的普遍规律。
倪乐雄先生曾经指出,“历史上一些民族、国家的兴衰存亡最终都是力量较量的结果。
这样,对力量的追求不仅变成人的天性,而且在历史范围内,变成一切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毫不夸张地讲,人类的全部历史是一部力量角逐的历史,一部所有的民族和国家在强权法则的支配下,追求强大目标的历史。
”就《孙子兵法》而言,孙子确实已经认识到了实力在战争中的基础作用。
《孙子兵法》中的《形篇》即是专门论述战争中的实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实力决定战争胜负的著名观点。
如“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等等。
然而,就整个十三篇的内容而言,笔者还是感到孙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谋轻力的思想倾向。
除《形篇》专门论述实力问题及个别篇章论及兵力众寡的情形以外,《孙子兵法》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论述谋略的地位和作用。
与实力因素相比,孙子似乎更相信他的智谋:“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势篇》);“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虚实篇》)。
孙子论及兵力“众寡之用”的问题,也强调“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谋攻篇》)、“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地形篇》)。
但孙子认为,此种失败的情况是由将帅的指挥失误所造成的,如果将帅不失误,而且谋略高明,孙子的结论则是:“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虚实篇》)、“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行军篇》)可见,在孙子的眼里,谋略还是比实力更有价值,将帅谋略能够化解实力的不足,但是如果对方将帅的谋略也高明呢?孙子未谈这种情况。
再如,孙子在论述其著名的全胜思想时,先是讲“五全”,然后提出“不战屈人”乃“善之善”,最后说明实现全胜的方法是伐谋与伐交,整个内容并没有论及实力问题。
所谓“孙子的全胜思想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基础之上”的说法,乃是后人联想或推断得出的结论。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谋”与“力”在《孙子兵法》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这一点我们从后人对《孙子兵法》的一些评价言论也可得到佐证。
如曹操曰:“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苏洵则言:“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
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明代赵本学亦言:“孙子十三篇,实权谋之万变也”;戴溪有云:“孙武之书十三篇,从家之说备矣。
奇正、虚实、强弱、众寡、饥饱、劳逸、彼己、主客之情状,与夫山泽、水陆之阵,战守攻围之法,无不尽也。
微妙深密,千变万化而不可穷”。
自古评论孙子者不计其数,然多数内容都是赞赏其谋略高超,而不见有人谈及孙子对实力问题的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的推断和分析。
对于上述看法和结论,我们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特点及其与西方军事文化的比较,做进一步的论证分析。
中国是谋略大国,注重发展智谋而忽视实力是国人竞争的传统。
“斗智为上,斗力为下”、“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崇尚羽扇纶巾的运筹帷幄,贬斥鲁莽灭裂的血气之勇,一直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最突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