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九年级化学 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8.2金属的化学性质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形成知识体系。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部分,使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故事、实验现象等情境,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背后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选择合适的金属进行反应等。
2.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教学内容与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情境创设: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8.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如铁锅、铝制饮料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性质。然后,我会通过展示一些金属的氧化、腐蚀等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开始讲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我会分别介绍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实验现象和化学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入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4.反思与评价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会进行课堂总结。我会对本节课所学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重点和难点。我会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规律,以及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点。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总结后,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作业内容会包括本节课所学的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问题解答和思考题等。我会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九下《9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点燃1.铁在氧气中及镁在空气中都能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Fe+2O2=====Fe3O4、2Mg+O22MgO。
2.铝粉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生活中常使用铝制品,可为什么很少见到铝生锈?答案: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铝的进一步氧化。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1.金属与酸的反应(1)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2)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3)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4)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铁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1)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记忆方法,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如下: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意:酸通常指盐酸和稀硫酸等,浓硫酸和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
【例题】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将上述四种金属分为两类:一类能与酸反应,一类不能与酸反应B.金属甲、乙、丙与盐酸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Fe或Cu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可排列为甲、乙、丙、丁思路点拨:本题通过漫画及诙谐的语言描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这几种金属与盐酸的反应情况,根据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总结出它们的活动性顺序,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过渡自然。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了解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化学反应特点。
2.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金属在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行为,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
3.能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等科学素养,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4.拓展阅读作业要注重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合作学习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1.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知识巩固: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使他们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更深入的理解。
3.实践操作:加强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特点。
4.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5.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讨论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腐蚀现象。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
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 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及现象。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 新课导入:介绍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3. 实验演示: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5. 讨论交流:分析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及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6. 知识拓展: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提炼等。
8.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9. 板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金属与酸的反应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金属制品的制作,如自制铜镜、铜绿等,加深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包括与氧气的化学性质及与酸的化学性质,并根据几种金属与不同物质反应的总结置换反应的概念。
那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怎样写?下面给大家分享《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欢迎借鉴!《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2SO4=_______________Cu+H2SO4=_______________【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
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
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1.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师通过PPT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讲解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2.金属与氧气反应:教师以铁为例,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
3.金属与酸反应:教师以锌与稀盐酸为例,讲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反应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2.知识体系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已学的化学反应类型、实验操作等知识进行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强调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6.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次“金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对金属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识。
-宣传形式不限,可以是海报、演讲、短视频等,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新课导入: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活泼性,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 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点。
2.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丝、铜丝、铝丝、氧气、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
2. 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分组实验表格。
【导入新课】1. 回顾金属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 提问: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探究活动】1. 分组实验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内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实验要求: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讨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特点。
2. 分组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内容:铁丝与稀盐酸反应,铝丝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要求: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讨论金属与酸的反应特点。
3. 分组实验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内容: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要求: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讨论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点。
【知识讲解】1.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 讲解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原理。
【巩固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分析实际例子,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作业。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1. 铁的化学性质2. 铜的化学性质3. 铝的化学性质4. 常见金属的提取方法5.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七、教学重点:1. 铁、铜、铝的化学性质2. 金属的提取方法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八、教学难点:1. 金属的提取方法2.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九、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学历案
9年级化学第学历案1.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铜C.铁D.锌2.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丝需要用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C.Y Z X D.Z Y X4.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专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5.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图中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C.b点时混合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7.将a g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
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
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授课人李秀波学校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课题:人教版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6、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景】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银器具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
你知道为什么吗?新授:【活动探究一】金属与氧气反应【问题引导】所有金属是不是都能与氧气反应?(不,“真金不怕火炼”说明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1)金属与氧反应的难易程度(见下表)活泼程度:镁铝>铁铜>金,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讲述】金属的活泼程度又称为金属的活动性,同时我们找到判断金属活动性的第一种方法。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响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时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响。
学时难点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拟有什么优良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
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吗?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响?金属铁和镁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响,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响条件上比拟,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外表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比照观察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响,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响,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响〔但反响的剧烈程度不一样〕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响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用火烧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假设金属外表发黑那么原试样为黄铜,假设无变化,那么为真金。
1.比拟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响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响,且反响现象越剧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金属样品(铁、铜、锌、铝等),氧气,酸(稀盐酸、稀硫酸等),盐溶液(硫酸铜、氯化铁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滴管等。
2. 教学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属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金属的性质。
2. 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
(2)学生实验:铜片在氧气中加热,氧化铜。
(3)讨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特点及条件。
3. 学习金属与酸的反应:(1)实验演示:锌片与稀盐酸反应,氢气和氯化锌。
(2)学生实验:铝片与稀硫酸反应,氢气和硫酸铝。
(3)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及条件。
4. 学习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实验演示: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亚铁和铜。
(2)学生实验:铜片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3)讨论: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特点及条件。
6. 练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7. 拓展: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9.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0. 板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8.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金属的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
2.讲解金属与酸、水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3.结合生活实例,如铁器生锈、铜器变绿等,阐述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介绍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如镀锌、涂油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活动,如进行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实验探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铁锅、铜器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你们知道金属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会发生腐蚀吗?金属的化学性质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引入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如金属制品、金属腐蚀与防护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验探究:本节课充分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金属与酸、水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使其真正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3.组织小组汇报、交流,让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培养其表达、沟通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其解决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其自我提升的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8.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普遍认识到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金属资源的保护、环保等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1.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
2.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质疑和验证,培养严谨的学术精神。
3.环保意识,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倡导节约使用和回收再利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的活泼性、还原性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金属活动顺序的理解及其在化学反应预测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引入,激发学生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兴趣。
2.知识讲解:系统讲解金属的活泼性、还原性,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说明。
3.实验探究:设计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的置换反应等。
4.反馈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金属化学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如活泼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其原理。
3.金属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环保意义。
(二)教学难点
1.金属活泼性、还原性等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容说课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补做了镁条、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为使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探究紧凑、有效,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最后讨论,并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练习一块儿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情景]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答]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丙:“真金不怕火炼”。
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小结]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
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展示被空气中的O2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并把其与砂纸打磨后的镁条与铝片相比较][问]是谁给纯净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生]是空气![师]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过渡]如果我们把镁条、铝片、铜片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演示实验]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加热。
现象: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
[师]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2Mg+O22MgO4Al+3O22Al2O32Cu+O22CuO[问]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教师板书]3Fe+2O2Fe3O4[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生]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讲解]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别物质(如黄铜与黄金的鉴别)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
如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就是由于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之故。
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答案]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补充]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活动与探究内容]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 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请学生根据以上实验,填写下表][投影][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可由学生口述][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生]甲:镁、锌、铁可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铜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乙:与酸反应时,能生成H2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
丙:镁、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
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
[注:教师此时可引导学生一起欣赏课本图8—13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丁: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评价]大家回答得都很好。
[过渡]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证明不同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投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投影][活动与探究]1.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活动][师]请大家根据以上实验内容,填写下表:[投影][注:表中内容由学生填写][问]通过实验1.2. 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答]实验1说明铝的活动性弱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铝。
综合以上结论,可知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
[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过渡]下面,是我们本节课探究时所发生的—些化学反应。
[投影]Mg+2HCl====MgCl2+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Cu+2AgNO3====Cu(NO3)2+2Ag[师]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些反应的特点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师]回答得很好。
化学上,我们把具有这一特点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板书]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投影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银与稀盐酸(2)锌与硫酸铜溶液(3)铜与硫酸锌溶液(4)铝与硝酸银溶液[答案](1)(3)不反应;(2)(4)反应,且均为置换反应;方程式略。
思考题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思考题2:学完本课题后,你能否想出另外的办法来鉴别黄铜与黄金?思考题答案:1.因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要与铁反应:CuSO4+Fe====FeSO4+Cu,从而腐蚀铁制容器;2.可用稀盐酸来鉴别黄铜与黄金。
因黄铜中含有锌,遇盐酸会有气体生成,而黄金则不与盐酸反应。
[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各不相同,根据金属与酸或金属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可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
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布置作业]习题3、4、6、8*设计、观察与思考铁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生锈。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稀硫酸(或醋酸(亦可用食醋代替))、食盐水、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溜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
试设计实验比较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速度,以供我们在后面课题的学习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O22MgO4Al+3O22Al2O32Cu+O22CuO3Fe+2O2Fc3O4活动性:Mg、Al>Fe、Cu>Au二、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