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名党史人物陈独秀的讨论会

合集下载

关于陈独秀悲剧之源的探讨

关于陈独秀悲剧之源的探讨

关于陈独秀悲剧之源的探讨陈独秀,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

这是教科书上,党报上,政府机关文献上,以及大多数公开出版物对这样一位历史巨人的描述。

这个表述在常人看来是颇高的,但是对陈独秀生平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就知道,其实陈的人生尤其是后半生是充溢着悲剧色彩的。

首先,陈独秀被指责犯因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直接导致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进而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了总书记职务。

其后,1929年7月,中东路事件爆发,中共中央按照共产国际的要求,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和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

对于中共中央的做法,陈独秀专门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评。

同时,他对八·七会议后频频举行的武装斗争和暴动也提出了批评,并终于因为他的托派活动而被开除党籍。

后陈独秀成立了又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却因为叛徒的告密这个组织几次被国民党当局一锅端,1932年陈独秀第四次被捕入狱。

据说抓获他的警探获得了20块2角2分的奖赏,曾经的共产党最高领袖落到如此身价,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及至晚年,陈独秀野居于重庆江津翠林中穷得家里揭不开锅误食了霉变腐败的蚕豆花而食物中毒。

1942年5月27日晚9点40分,一代人杰陈独秀黯然谢世,终年64岁。

悲夫!陈独秀的悲剧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本文将重点讨论。

1.陈独秀悲剧的直接原因——斯大林的错误判断和个人独裁。

随着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学者们发现过去所能见到的有关大革命的历史资料,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真实的全景画面,进而意识到在总结陈独秀右倾错误教训的同时,不能不深究共产国际对大革命失败的责任。

而作为共产国际直接领导人的斯大林难辞其咎。

1.1大革命的初期,斯大林的错误策略是帮助资产阶级:“国际始终承认国民党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国民党领导’这句话在斯大林口中叫的异常响亮。

近十年来国内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述评
出版,该文集为近年来陈独秀研究集大成之作。
2.举办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陈独秀研究的进展。1997年
4月由陈独秀研究会举办的全国第四次陈独秀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这
次会议有几大亮点:其一,由简单片面的翻案转向深度辩诬。会议提交的
论文,如《陈独秀是否“取消主义”之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是如何
界和史学界都指斥陈从无产阶级民主立场退回到五四时期的旧资产阶级
民主阵地下去”的传统定论。[10]250-256
2.各类陈独秀思想研讨会和学术论坛,对陈晚年思想研究日益重视
和深入。2001年以来,学者们加强了交流,就他晚年一些思想进行了广泛
的探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唐宝林先生在《陈独秀晚年与托派的论
综述
116 2008.10
陈独秀是近代中国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
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做出了重大的贡
献, 但在后期褒贬不一。陈独秀研究在我国已经有较长的历史, 但是科
学、客观的研究其晚年思想和活动, 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是在改革开
放以后。
1985年, 《党史通讯》(第7期) 发表了《关于陈独秀一生7-1998年, 过去封闭的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档案被翻译到我国,
于是,在学界立即引起了对陈独秀与大革命的研究,同时也推动了对其它
方面研究的深入。1997年5月,《陈独秀研究动态》编辑出版了“纪念陈独秀
逝世55周年专辑”。文章认为陈独秀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国
贡献、两大杰出成就,是可堪与孙中山、毛泽东比肩的伟大历史人物。”特
别指出,他晚年的民主思想,是“近现代历史上对民主政治的最深刻的思

浅谈陈独秀(吴云峰作)

浅谈陈独秀(吴云峰作)

浅谈陈独秀摘要:一是对陈独秀思想的评述基本是按照陈独秀一生的命运和政治选择为脉络进行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读者对陈独秀的思想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前后比较,看出一个思想家思想变化的过程。

二是将陈独秀的思想与其生平事迹结合起来写,将其思想的发展轨迹置于其人生道路的变化之中。

这样可以使这本思想研究类的书变得生动、具体,读起来活泼一些。

我认为,一个人的思想表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因此把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写,就会更具体丰满,读起来也有趣味得多。

三是对陈独秀的思想进行了适当的点评。

关键词:陈学政治选择思想与生平事迹五四运动《新青年》正文: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出现了比较热烈的局面,尽管学术界经常有人戏称“陈学”是“险学”,但“铤而走险”的研究者还是大有人在,于是此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

综观近30年来对陈独秀研究的成果,确实非常丰硕。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对陈独秀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是魏知信,他的著作《陈独秀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专门论述了陈独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1949年以前,有三本书涉及陈独秀的思想。

其一是王森然著作《近代二十家评传》(北平杏严书屋1934年6月10日初版),该书对陈独秀的思想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了很中肯的评价;其二是郭湛波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人文书店1935年11月初版),该书对陈独秀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述,其观点很有价值;其三是尼司编《陈独秀与所谓托派问题》(新中国出版社1938年5月版),该书对陈独秀托派问题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陈独秀与中共之间关系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对于了解陈独秀的托派思想和托陈之间关系的变化很有帮助。

而我所做的研究是在吸取和学习了以上前辈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之后所进行的。

如果没有他们的成果供我学习借鉴,不敢谈论“陈学”。

首先,我们关注陈独秀一生的命运和政治选择。

陈独秀与托派的一点思考

陈独秀与托派的一点思考

陈独秀与托派的一点思考摘要:本文关于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以及加入托派组织提供了一点看法,对陈独秀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提供了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陈独秀;托派;大革命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开除陈独秀的党籍。

一个被连选五届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最终以这种方式离开了党,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

其中问题错综复杂,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管他们的思想曾经陷入怎样的歧途,不管他们是否真的错了,这一批批投入中国革命热潮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牺牲是永远不可以被抹去。

关于陈独秀与托派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思想上予以认识才能在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才可能有所明白,所以我想从陈独秀的思想上先说,然后再分析大革命失败以及之后的种种导致他走向了托派。

一、陈独秀的思想转变与人格魅力陈独秀出生于1979年,卒于1942年。

他的一生经历中国革命的几个重要关节点,而他从戊戌变法开始投入政治运动的热情铸就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诞生。

我不曾了解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有怎样的潜质,我也不知道一个思想家所具备的要素。

但从陈独秀看来,奋斗是一个革命思想家所要具备的品质。

陈独秀最初是康梁派的支持者,二十世纪初几次东渡日本后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从改良走向革命,五四运动时期,受到巴黎和会失败以及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接受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转向劳工运动,再到后来受大革命失败影响走向中国共产党反对派到最后的宣布不属于任何党派。

陈独秀的这一生思想一直在变,从一个侧面反应当时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悲哀,追逐于西方思想潮流反而是禁锢了自己。

陈独秀应该说走在那群知识分子的前头,同那个时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经历了中国风雨飘摇饱受压迫摧残的七十多年,但与那个年代许多知识分子不一样的是,陈独秀从康梁派走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到无产阶级革命派最后甚至走的更远。

从学习精神来说,陈独秀不停的批判与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作为一个革命家,他的这种精神特点却为他后来的人生境遇埋下了伏笔。

陈独秀红色演讲稿

陈独秀红色演讲稿

陈独秀红色演讲稿
各位同志们,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一篇关于红色主题的演讲。

红色,代表着革命、热情和奋斗。

红色,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底色,也是我们共和国的底色。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感受红色的力量,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传入
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我们党的先驱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浴血奋战,不畏艰险,最终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红色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让我们感受一下红色的力量。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是热情的象征,更
是奋斗的精神。

正是这种红色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正是这种红色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全体中国人民不断奋进,不断创造。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红色的传统,传承红色的精神,让红色的力量在我们心中永远燃烧。

最后,让我们共同展望红色的未来。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红色的精神,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要让红色的力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红色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让红色的旗帜在新时代飘扬得更加威武雄壮。

各位同志们,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红色的力量在新时代继续
闪耀,让红色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让红色的旗帜在新时代继续高高飘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中国共产党(中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其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与事件。

这些人物和事件不仅对中共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中国革命和历史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共史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和事件,展示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一、陈独秀——中共的奠基人之一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共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早年留学日本,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回国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组织,为中共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独秀主张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改变中国社会的命运。

他积极组织工人和农民,并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毛泽东——中共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是中共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共的主要领导人。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共和中国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农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并在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共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共党的建设是中共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党的建设是政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共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党的建设之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共党的建设的里程碑事件。

这一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思想的提出推动了中共党的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四、中国抗日战争——中共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共史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共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和指挥了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共的军事力量、组织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在抗战中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中共后来执政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

关于陈独秀,360百科是这样说的,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

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这个简短的百科中,大家已经能够认识到陈独秀的贡献,我们把陈独秀的贡献做一简单概括。

一、陈独秀的历史贡献陈独秀的历史贡献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仍然是中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注意是上海)创办《青年》杂志,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号问世。

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创刊词《敬告青年》,首次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为了区别于上海青年,从第二卷开始,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不久,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就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陈独秀曾犹豫地说:“因为要办《新青年》,每月出一期,上海那边恐怕走不开。

”“没关系,你正好可以把杂志带到学校里办。

”蔡元培说,“北大还要聘请一大批名流学者任教,正可以帮你编杂志。

”陈独秀随即将《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

之后,如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沈尹默等一大批知名学者纷纷加入《新青年》的阵营,为其撰稿并参与编辑工作。

这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新青年》为阵地,一个崭新的文化阵营在中国出现了。

陈独秀_参考模板

陈独秀_参考模板
20XX
陈独秀
演讲者:xxx
CONT-ENTS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 发起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陈独秀
陈独秀
1 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 2 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3 后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
陈独秀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之一 ,他领导了学生们进行示威游行 和抗议活动,提出了"还我青岛" 等口号,号召中国人民站起来反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侵略。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 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 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独秀
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陈独秀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是显著的。他倡导了白话文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 代化进程。他还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他还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创办了一些新式学校,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民主、科 学、自由等现代价值观,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 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现代化 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进步 奠定了基础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之一和党早期主 要领导人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一,他在建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他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 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中 国共产党的早期阶段,他领导了 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中国革 命的进程
4 抗战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

红船会议故事

红船会议故事

红船会议故事红船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党的初创阶段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次会议发生在1921年7月23日至31日期间的江苏南京扬子江上的一艘小船上,因为船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被称为红船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共产党同盟的成员以及其他一些革命者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中国革命的方向和策略。

会议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

红船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讨论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会议期间,与会者积极探讨农民问题、阶级问题以及土地问题等重要议题,并且形成了一系列决议和纲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终,红船会议取得了成功,并且为中国共产党的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者通过秘密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章》等文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船会议后不久,中国共产党秘密地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并且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等重要机构。

红船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一个明确的路线和目标。

红船会议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被后人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崭新起点,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总结起来,红船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讨论中国革命的道路和策略,确立了党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架构,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红船会议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崭新起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_兼谈陈独秀的_右倾_问题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_兼谈陈独秀的_右倾_问题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杨奎松内容提要 在中国共产党内,是谁最早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是谁反对无条件支持国民党,最早主张向国民党右派宣战的?是谁起草了中共四大决议,并在其中高唱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本文认为都是陈独秀。

既然如此,那么陈独秀为什么又有所谓三次“大让步”,有所谓《汪陈联合宣言》呢?本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关系的实际状况之后,认为陈独秀未必应当为此承担多少责任。

陈独秀1927年确实反对过工农运动“过火”,但这种反对是不是完全错了?本文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和回答。

关键词 陈独秀 共产国际 中共中央 维经斯基 鲍罗廷 右倾对陈独秀的一生,至今人们的评价不一。

有的是因为观点不同,有的却是因为资料欠缺。

国内几乎所有谈及陈独秀生平的文章和著作,都肯定地说,由于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成了“中国的孟什维克”,“出了一个陈独秀主义”,对中国共产党1927年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①但是,如果我们连这一时期陈在党内主持工作过程中的许多重要文献资料都不了解的话,焉知他的那些“主义”的背后,没有更复杂的背景?何况,中国共产党自始就是共产国际的下级支部,并直接受到莫斯科派来的代表①《陈独秀评论选编》(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3页。

的监督指导,我们又如何知道他没有进行过内部的抗争?1929年陈独秀曾经发表过一个《告全党同志书》,历数自己当年五度“未能坚持我的意见”,被迫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情形①。

但共产国际早已给陈独秀的“错误”定性,声称中国革命的失败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机构中存在着“陈独秀这样一类机会主义倾向最严重的领袖”。

于是,什么“右倾分子”、“投降主义”之类的政治名词纷至沓来。

②陈独秀的辩白,自然引不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直至今日,即使那些为陈独秀鸣不平,高度评价陈是那个牺牲自己、造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的作者们,也仍旧口口声声地说:“我们并没有疏忽他投身革命,尤其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应承担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责任,以及在理顺与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关系方面,和在与国民党右翼斗争方面的缺失。

从三个历史决议看对陈独秀评价的嬗变

从三个历史决议看对陈独秀评价的嬗变

│202201三个历史决议对陈独秀的评价第一个历史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由于当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在一九二七年叛变了这个革命,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内(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执行共产国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在党内曾经发生了‘左’、右倾的偏向。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小部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投降主义者,这时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逐渐变成了取消主义者。

”该历史决议对陈独秀所犯错误定为“右倾投降主义”,把陈独秀定为“投降主义者”。

│2022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

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已经发展到六万多党员的党只剩下了一万多党员。

”该历史决议对陈独秀的错误仍定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第三个历史决议是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由于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该历史决议把陈独秀所犯错误定为“右倾思想”并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陈独秀与中共五大

陈独秀与中共五大

·陈独秀研究·陈独秀与中共五大蒋文祥内容提要: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和创始人,由于其在五四时期的巨大影响和在党内的崇高威望及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连续五届担任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这在中共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而在中共五大上,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同为同届中央委员,这在中共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会后不久,陈独秀旋即从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上不明不白地消失,他“成了由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错误指导导致中国革命失败的替罪羊”。

关键词:中共五大陈独秀共产国际替罪羊本文拟对陈独秀与中共五大作些研究与探讨,以求教于同道学者与同行专家。

一、中共五大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

会前,蒋介石已叛变革命,汪精卫也日趋反动。

陈独秀害怕东征讨蒋会同帝国主义势力发生直接冲突,主张北伐讨奉。

他的主张得到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赞同。

中共五大是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

4月18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

这样一来中国出现了互相对立的三个政权:一个是盘距在北京的以张作霖为首脑的旧军阀政权;再一个是刚刚在南京建立的以蒋介石为头子的新军阀政权;还有一个是国共合作的以汪精卫为领袖的武汉革命政权。

当时,武汉国民政府正处在反革命力量的四面包围之中。

面对这种形势,是东征讨蒋,还是继续北伐,中共党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周恩来、陈延年等人主张乘蒋介石在东南立足未稳、羽翼未丰之机,迅速出师东征讨蒋。

而陈独秀为迎合汪精卫同蒋妥协的心理,主张继续北伐,先打奉系张作霖,北上同冯玉祥的国民军会师,回头再打蒋介石。

陈独秀害怕东征讨蒋会同帝国主义势力发生直接冲突,给革命带来不利影响。

加上武汉政权处在新旧军阀的两面夹击之中,既有军事包围,又有经济封锁。

因而陈独秀认为,革命不能在武汉等死。

共产党在目前的紧迫任务不是深入革命而是扩大革命。

若要深入革命,就必然要支持农民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

陈独秀在早期革命中的评价问题

陈独秀在早期革命中的评价问题

大革命遭到失败,成为共产国际的替罪羊 1927年离开中央领导岗位
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籍 同年,在上海组织托派小组织无产社
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未叛变)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 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 津。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享年63岁。
3、积极运用名人效应,发展地方文化
安庆、怀宁有陈独秀,是安庆、怀宁的光荣,应该大胆地打陈独秀的品牌,挖掘 陈独秀文化资源,利用名人效应,促进现代化建设。
结束语
总之,陈独秀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他的错误是被夸大 或者是被利用的,历史上给对他的评价是不公正的,他理应 可以与孙中山、毛泽东一样得到历史应有的重要地位!
1897年入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前身)学习, 浙江大学 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 1904年初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后编辑部迁至芜湖, 宣传革命思想。 后因参加反清秘密革命组织而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学习
总结
陈独秀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我们应充分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陈 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至少有六大历史贡献、两大杰出成就,并为 我们做出一个杰出的表率。
1、新文化运动 发起者 6、第一个深刻总结、 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 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2、五四运动 总司令
陈独秀 六大贡献
5、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最主要的领导人 4、中国共产党 最主要的创始人 3、马克思主义的 积极传播者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一)1979年—1989年:开始全面研究的春天 年 年

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历史地位还原始末

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历史地位还原始末

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历史地位还原始末作者:李庆英来源:《党史文苑》2009年第09期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

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

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

但是,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陈独秀被错误地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也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学界的贯彻落实,“还原陈独秀”成为了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经过学界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总司令”的历史地位终于得到了还原。

1949—1978年:“五四无陈论”占据统治地位,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抹杀1949年以前,陈独秀发动和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本是非常清晰的历史事实。

民主革命时期,虽然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并被认为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是那时党内对于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是予以肯定的。

例如,1940年代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曾两次肯定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和建党中的作用。

一次是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说:“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

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一次是1945年4月21日党的七大预备会上。

毛泽东指出:“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

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我们那个时候学习作白话文,听他说什么文章要加标点符号,这是一大发明,又听他说世界是有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演讲稿词

陈独秀演讲稿词

陈独秀演讲稿词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革命的火种”。

这个主题是由陈独秀先生的一句名言所启发而来。

陈独秀先生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国共产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在这个演讲中,我将简要介绍陈独秀的生平和他所演讲的那些关于革命的火种的重要观点。

陈独秀先生于1879年生于江苏省淮安县一个贫农家庭。

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望。

1901年,他考入上海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深刻体悟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无能。

为了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变革,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倡导思想解放和反对封建主义的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思想解放”的口号,呼吁人们摆脱束缚,追求独立思考。

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想的解放,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先生最著名的演讲之一是“中国的青年与中国的命运”。

在这篇演讲中,他向当时的中国青年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青年的责任。

他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应当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他呼吁青年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为国家的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

陈独秀先生的另一篇重要演讲是“未来的方向”,这是他在1917年发表的一篇演讲。

在这篇演讲中,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是无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需求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他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呼吁人们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陈独秀先生对于革命的火种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在不同的时期呼吁人们勇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并且提出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他相信革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陈独秀先生为我们树立了革命的榜样,在他的时代里,他倡导的革命思想和理念启发了无数的中国青年,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党史人物评析-陈独秀

党史人物评析-陈独秀

陈独秀的生平
• 他后来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 撤销党职,转向托派立场,被 开除出党,受到国民党政府的 迫害和监禁。
• 抗日战争期间,他拥护国共合 作,反思苏联模式的缺陷,批 判斯大林的极权主义。
陈独秀的生平
• 1942年5月27日,在 四川江津病逝。
• 1943年1月,陈独秀 葬仪在江津“康庄” 前坡举行。墓文为: 独秀陈先生之墓。
• 陈独秀也有一些缺陷和错误。他在国共合作时期过分 高估了国民党的革命性和可靠性,忽视了国民党内部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在被开除出党后过分依赖了托 派的意见和指示,忽视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过分保守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忽视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陈独秀的影响
陈独秀的思想
• 他在国共合作时期提出了任务解析论,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不是直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是无产阶级 和农民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应该与国民党合作,利用国 民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革命,而不是与国民党对抗或取代国民党。他认 为中国共产党应该遵循共产国际的指导,而不是独立自主或与共产国际决裂。
陈独秀的影响
陈独秀的影响
• 陈独秀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新文化 运动中打破了封建文化的束缚,为中国思想界带来了 一股清新的气息。他在五四运动中引进了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他在中国共产 党的创建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中国革命积 累了经验和教训。
陈独秀的影响
• 他在被开除出党后转向托派立场,认为斯大林背叛了列宁的遗志,建立了一个官僚专制的体 制。他反对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和指挥。他提倡无产阶级多党制和工人民主。他批判中 共领导的农村武装斗争,主张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

大党史下的陈独秀——读《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大党史下的陈独秀——读《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的国家,我们要保 留独 立 自主 的权利 ,要 有独立 自主 的
做 法,我们有多大 的能 力干多大 的事,决不 能让 任何人 牵着鼻子走 。陈独秀 、蔡和森 、张太 雷在 每周评 论 上集 中批评 了国民党对帝国主义 的依 赖思想—— 常常梦
想所谓 友邦的帮助,且 集中全 力于军事行动 ,忽视 对于
候 ,他 又 向世 人 宣布 :“ 后 不再 属 于 任何 党 派 。” 正是 陈独 今
秀这样 鲜 明的个性和起伏 的经历 ,近一个世 纪以来 ,不断吸 引着人们探究他 的生平,领略他的风采 ,感悟他 的精神 ……
文◎ 班永吉
中共 中 央 党 史 研 究 室 研 究 员 姚 金 果 撰
时,是怎样处理与 莫斯科 和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大革命 失败后,他怎样被戴 上 “ 右倾机 会主义” 的帽子 并被 开 除 出党 ,对 此, 联共 ( )、共产 国际又是 怎 样 的态 布
孙 中山尽 管走上 了联俄联 共的道路 ,但他 多年形成 的老脾 气 没有 改 变,他 只要 求党 员对他 绝 对忠 诚 和服
中国的历史进程 。 这个人就 是至今仍 为通 晓中共历史 的人所 津津乐 道
的俄 国人维经斯基 ( 中文名 叫吴廷 康 )。这年,维经 斯
基 才2 岁,但 已经是一位经历坎 坷、具有丰富 革命经验 7 的布尔什维克 了。得 益于维经斯基 的指 导,陈独秀也 加
共产党组织 。
党若不服从 国民党,我便 要开除他i ;苏俄 若袒护共产 ' i ] 党,我便要反对苏俄 。此类细节,也 显现 了伟人之 间的
性格迥异 。 在共产 党与 国民党 的合作过程 中,有太多 曲折 。自 1 2 年1 国共正 式建 立合作 关系时起 ,国 民党 内的排 94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著名党史人物陈独秀的讨论会
xxx三人在6501教室举行了一场关于著名党史人物陈独秀讨论会,品评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宣传者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在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

讨论了陈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中巨大作用,功过得失。

这次讨论会由我们三人共同参与,每一位都积极发言,表达了对著名的党史人物陈独秀先生的看法和思考,让我们对陈独秀先生不管是个人的气节还是历史作用都有了有个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由xxx发言,阐述了陈独秀的主要历史贡献,内容入下:
第一,五四爱国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不是书斋里的学者,单纯地呼吁思想启蒙,而是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与推动现实的政治斗争积极地结合起来。

这使他的影响力更加巨大。

五四爱国运动既是在以他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爆发的,他本人又奋勇地投身到这场运动中。

他不仅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还亲自上街散发《宣言》,并遭逮捕,被关押近百天。

所以,毛泽东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在五四运动中有左翼、右翼,陈独秀、李大钊是代表左翼的。

毛泽东也是这个伟大事件的亲历者,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立者。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新的阶段。

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也由此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和上海分别成为中国南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在上海,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遥相呼应,既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广泛传播,又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

尽管党的一大召开时,陈独秀、李大钊都未能出席,
但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毛泽东又说,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我们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的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他创造了党,有功劳。

然后xxx在陈独秀主张和气节上做了补充:
第一,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敢于说“不”的领导人。

从党的二大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此后两者就是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无论正确与否,作为组织纪律都应当服从。

共产国际对党的指导和影响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又有不正确的、乃至严重错误的。

陈独秀在任时对共产国际的指示有时并不完全赞同,但都是努力服从的。

但到1927年6月下旬,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开始明确提出不能同意和执行共产国际关于指望武汉国民政府实行土地革命的指示。

在大革命失败后,当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将其责任完全归咎于陈独秀时,他更是坚决地表示了反对意见,认为中国的问题,中国同志最了解,不能跑到外国去同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

因而,多次拒绝邀请去莫斯科说明情况。

就此而言,在那时都将共产国际指示奉若神明的党内氛围中,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近现代革命史上有高昂民族气节的先贤。

陈独秀从投身反对晚清腐败政府开始就遭到多次通缉。

从领导五四运动开始直至抗战期间去世,他先后5次蹲监狱,既坐过北洋军阀的班房,也坐过国民党政府的大牢,共达5年多时间。

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都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他一生都对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不低头屈服。

即使
到晚年穷困潦倒,也不乞怜依附国民党政府当局。

这种硬骨头精神,也会名留青史的。

然后xxx发表了自己对陈独秀的看法:
陈独秀是个叱咤风云的悲剧人物。

他领导中国革命的功劳有目共睹。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也没能超越历史,在晚年有两大主要错误。

一条是大革命后期的右倾错误,另一条是参与托陈取消派问题。

对这两大错误,目前陈独秀研究者的认识日趋一致,应当给予重新认识和评价。

关于前者,2002年9月出版的党史一卷,将过去长期讲的“右倾投降主义”改为了“右倾机会主义”。

4年后,胡锦涛在2004年4月纪念任弼时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谈到大革命失败时,又给予了新的说法,将其表述为“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这是到目前为止由党中央领导人所作的新的定位,获得了学界的普遍好评。

无论右倾机会主义还是右倾错误(“左”倾也一样),都是党内路线是非问题,不是革命与不革命问题。

这不能构成什么“罪名”。

关于后者,其是非也渐清楚。

第一,这主要涉及当年联共(布)的党内斗争。

过去将这个问题看得很严重,扣以种种罪名。

但历史早已翻过了这一页。

这属于跨党、跨国之事,要与时俱进。

目前俄罗斯人已很少提及当年联共(布)的党内斗争,甚至对托洛茨基的问题另有新说,也会对历史问题据实加以再认识。

第二,陈独秀参与“托陈取消派”,属于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纷争,其看法有严重错误,也有派别活动,但更多地属于理论论争,不能因有这方面的错误而继续“定罪”。

第三,陈独秀对托洛茨基的某些观点是有保留的。

他是讲“二
次革命论”的,托洛茨基鼓吹“一次革命论”,两者南辕北辙。

对大革命后期的一些应对政策,他比较赞同托洛茨基的主张,不赞成斯大林的意见;特别是将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他一个人来承担感到愤慨,并对托洛茨基遭受的迫害深表同情,这是他参加“托派”的一个重要动因。

对这个情况,不能不做具体分析。

第四,将“托派”认定为“反革命”,这主要是在1937年11月王明、康生从莫斯科到延安后,根据联共(布)反对托洛茨基的需要,不分青红皂白而作的处置。

当时,确有“托派”反对抗战、有汉奸嫌疑的言论,但陈独秀却是主张抗战的,并撰文批评“托派”反对抗战的言论。

他在1932年10月(15日)被捕入狱,是由于“托派”分子向国民党告密了才为特务逮捕的。

他在1937年8月(23日)出狱后公开声明“已不属于任何党派”。

这表明他与“托派”脱离了干系,因此不能老给他戴着“托派”这顶“帽子”。

第五,陈独秀参与“托陈取消派”,尽管具有分裂党的性质,但并没有做危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事情,没有里通外国的勾当。

对陈独秀的分裂行为应与张国焘的分裂行径加以区别,两者的性质和情节不一样。

张国焘是明目张胆地另立“第二中央”,自封主席,要当头;“托陈取消派”是一种不赞同当时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的派别活动,并非要自立为共产党之“王”。

张国焘在抗战开始后就跑到蒋介石那里去,拿国民党的津贴做事;而陈独秀拒领国民党津贴去另组新共产党,即使落魄江湖艰难度日,仍始终不与国民党为伍。

就此而言,也不能与张国焘等同视之。

经过三人的讨论,由刘权威做了总结性结语:
今天来看,陈独秀一生最具历史影响的业绩有二:一是发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是创建中国共产党。

这两件大事,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走向。

值得注
意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共成立,两者之间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转折性。

一方面如毛泽东所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中共早期的一批党团员正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知识青年;另一方面又如胡适所言,新文化运动侧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而中共的革命则转向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

后来李泽厚的“救亡压倒启蒙”说,也是强调两者的断裂性和转折性。

后来人对陈独秀的历史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经过历史的沉淀,纵观陈独秀一生,我们以为,对其做功大于过的肯定性评价,符合党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