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张闻天
揭秘-张闻天晚年在无锡的最后10个月
揭秘:张闻天晚年在无锡的最后10个月本文导读:1975年8月16日,张闻天正式接到搬家去无锡的通知。
经过短短几天紧张的准备之后,于8月23日离开肇庆抵广州,次日乘上广州——上海特快列车,25日晚,到达上海。
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和无锡市委派车接应下,张闻天深夜到达无锡。
同时来无锡的有夫人刘英、儿子虹生、养女小倩、两个孙女和厨师黄关祥。
张闻天抵达无锡,先暂住太湖饭店小山二号房。
无锡,是地处沪宁线中段的一个中等城市,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张闻天对这个城市并不陌生。
他曾不止一次到过无锡,青年时代的朋友中,就有好几位是无锡人。
他曾经随“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高班同学须恺到无锡北乡王庄须家度过暑假;在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旅途》中有多处对无锡的直接描写;参加革命以后,秦邦宪、刘群先、严朴、孙冶方等无锡籍著名党史人物都先后和张闻天有过工作关系。
理论贡献1975年9月1日,张闻天一家搬进市区汤巷45号。
他稍作休整,即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
9月上旬,外甥马文奇从上海来探望,带来帮他抄好的《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下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些问题》一文,他立即校阅、改定。
后来,张闻天在经济研究所写下的政治经济学笔记和文稿托人由北京带来无锡。
他又将笔记、文稿逐一校对,一一标上写作日期和序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说如果有一个懂政治经济学的文字秘书,就可以写出更多东西来。
他希望他的文稿终有一天能发表,能在哪次会上谈谈。
张闻天在无锡最主要的理论贡献,是他重新修改、增补定稿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一文。
1976年3月,张闻天、刘英夫妇在鼋头渚与警卫、医务人员合影张闻天在无锡对这一文稿的修改至少有两遍。
在全文40页的稿纸中,完全在无锡修改增补的达18页,约占全文的一半篇幅。
修改稿首页右上角记载着从事这一工作的时间1975年9月16日。
张闻天在无锡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一文的修改增补,使这篇理论著作更为全面。
这篇文稿,可以说是张闻天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建国后20多年来在根本指导方针问题上的理论总结。
张闻天晚年:想做个“普通的劳动者”
张闻天晚年:想做个“普通的劳动者”作者:刘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8年第45期张闻天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1959年的庐山会议,他被错误地定为“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成员,从此离开政治舞台。
1976年7月1日,76岁的张闻天病逝。
1979年,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
张闻天晚年是在何种心境下度过的?张闻天的外孙女张秀君,讲述了外公的最后岁月。
被囚禁的523天庐山会议后,张闻天成了“彭德怀反党集团副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并被追查莫须有的“里通外国”的问题。
张秀君能看出外公的苦闷,“这对于一个当过总书记的人是极大的侮辱。
外婆说,外公一直意志坚强,从未见过他落泪,只有那一次,他流泪了。
”此后,张闻天的身体每况愈下,冠心病、心绞痛屡屡复发,经常住医院。
“文革”中,张闻天被审讯、批斗达200多次。
从1969年5月16日起,他和妻子刘英双双被“监护”在北京景山后街寓所。
刘英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和闻天住的房子只隔一堵墙,但咫尺天涯。
每天放风一次,时间错开,不让我们碰面。
”张闻天担心妻子个子小,拿不动浸了水的大拖把,便总是把拖把洗干净,晾在那里。
等到刘英被允许进入盥洗室时,拖把已半干,她不会因为拖不干净地板而被看守人员斥骂。
而刘英见到张闻天的衣服泡在盆子里,也会放上洗衣粉为他搓几把……他们就这样被囚禁了523天。
之后,张闻天和刘英被“遣送”到广东肇庆,张闻天改名为“张普”,意为“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在那里煎熬了整整6年。
逆境中不变的信仰1975年,张秀君收到外公的来信,要她有时间前往肇庆。
“那时,我已经有近10年没有见到外公了。
当我看到身体虚弱、刚从医院走出来的外公时,想说的话,全都说不出口。
”张闻天当时的住处,背靠着一座小山冈,几间简陋的平房,离肇庆集镇还有两里的路程。
“没有熟人,没有电话,上街买菜、煮饭成了外婆的主要差事,外公则负责打扫院子。
他们的生活很拮据,且孤独闭塞,但是在晚辈面前只字不提。
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是张闻天
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是张闻天作者:何方来源:《百姓生活》2011年第12期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此后几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长期以来,他在这个时期的职务和所起的作用被埋没了。
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延安整风时定下的基调,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此成为历史定论。
但根据现有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遵义会议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
遵义会议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泽东作为这一集体的一员起了重要作用,但并未成为核心。
遵义会议决定和常委分工都规定得很明确,就是“取消三人团(博古、周恩来及李德),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毛泽东这时只能作为会议的一个参加者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的意见也不见得大家都听。
在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的鸭溪会议上,就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撤销了他的政委职务。
当时那种军事上的集体领导,现在看来好像有点矫枉过正,但在没有建立起军事领导权威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的,否则毛泽东就很难发挥作用。
所以半年后的沙窝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还提议要发挥常委会作用,每周至少开会一次。
遵义会议是在大家要求下,经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由总书记博古主持召开的。
说遵义会议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举行的,只是延安整风后一些人使用的一种抽象说法。
实际上,毛泽东既未召开和主持,也未作报告和结论。
遵义会议后几年的中央会议,则都是由张闻天召开和主持的,前后多达137次。
所以在纪念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夕,王震还特意向邓力群提出建议,“请你、乔木、胡绳同志考虑,能在修改党史时,将张闻天任中央书记(特别是长征结束后)主持会议的史实载入史册,历史要真实”。
1938年以前,在张闻天担任总书记时期,只有他可以召开中央的会议,毛泽东则只能建议张闻天召开。
张闻天在东北合江
《党史博采》│2020第0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涌现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人物,他们经受了革命斗争大潮的洗礼和锻炼,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张闻天(1900-1976)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矢志不渝的共产党人。
在这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诞辰120周年之际,追寻他的足迹,写下这些许文字,以缅怀其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为巩固和建设东北根据地战略后方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抗战胜利,东北大地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富有远见的中共中央,迅速派遣大批优秀干部挺进东北,经营影响中国未来局势的战略要地。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请缨,于1945年11月来到东北工作。
从此,他与丰饶美丽、沃野千里的林海莽原结缘。
直到1950年2月,告别白山黑水,踏上进京的列车。
四年零三个月的时光,张闻天先后担任中共北满分局特派员、中共合江省委书记、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辽东省委书记。
白山有幸,黑水盛运。
他运筹帷幄,为东北根据地建设了稳固的战略后方;他才干非凡,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画卷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命建设合江根据地1945年10月下旬,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张闻天与夫人刘英、李富春等从延安启程,赶赴东北。
11月20日,一行人到达中共东北局驻地沈阳。
张闻天被任命为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合江军区政委。
初冬时节,东北大地银装素裹,朔风凛冽。
踏上垠古的荒原大野,张闻天顶着风刀霜剑,明知前路荆天棘地,但却义无反顾,向东北纵深挺进。
合江省位于祖国东北边陲,为今黑龙江省的一部分。
北面以黑龙江、东面以乌苏里江与苏联接壤,松花江横贯其中。
辖一市(首府佳木斯市)、二十六县和鸡西、鹤岗、双鸭山三个煤矿区。
境内物阜民丰,交通发达,群山叠岭和草甸子相间,向有“林海雪原”之称。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实力尚弱,受国民党军的挤压,处境困难,曾一度把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的后方机关、学校等迁至此,作为同国民党长期斗争的总后方和战略基地。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1959 年的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大跃进”运动以来的“左”倾错误。
然而,在这次会议上,张闻天的发言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张闻天,这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庐山会议上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
当时的背景是“大跃进”运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仍然不愿意正视问题,不愿意承认错误。
张闻天的发言,首先强调了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他指出,在经济建设中,不能违背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他认为,“大跃进”中的一些做法,比如过度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导致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他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虚报产量、过度征购等做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在工业生产中,片面追求钢铁产量,忽视了质量和配套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结构的失衡。
张闻天还强调了要重视综合平衡。
他认为,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保持协调和平衡。
不能只注重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只有实现了综合平衡,经济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在发言中,张闻天也谈到了民主作风的问题。
他呼吁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级干部能够畅所欲言,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错误的决策。
然而,张闻天的这番发言,却遭到了错误的批判。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他被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张闻天的庐山会议发言,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发言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勇气。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张闻天发言的正确性和价值。
他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们要从张闻天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客观规律,发扬民主作风,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略论历史转折中张闻天的贡献
略论历史转折中张闻天的贡献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往往只知道其犯过“左”倾错误之过,而对其纠正“左”倾错误,帮助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历史功绩,则知之甚少。
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是党的重要历史转折期,也是张闻天政治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张闻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一、张闻天与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中,张闻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对此,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很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P231(一)从“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开始与毛泽东合作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就已受“左”倾错误推行者排斥,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而张闻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是党内核心领导之一。
自到中央苏区之后,虽然一度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但他接触苏区实际后,对于苏区执行极左政策方面暴露出的某些问题,同中央“左”倾领导人博古之间产生了分歧,开始公开反驳博古的观点,并在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公开发表文章批评博古等人。
他在同博古逐渐疏远的同时,却与毛泽东逐渐走近,两人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开始沟通。
其中在1934年1月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和二苏大期间,博古使用“一箭双雕”的计谋,让张闻天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既架空了毛泽东,又排挤了张闻天。
可这件事却为毛、张在工作中的接触与交往,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其间合编的《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一书,是张闻天与毛泽东开始合作的最初标志。
(二)在遵义会议中针对“左”倾路线作反,促使会议成功遵义会议的整个过程毛泽东始终起了主导和决定作用,但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的发展结果是由无数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贡献。
张闻天 苛待 儿子
(党史一叶·家风)张闻天“苛待”儿子张珊珍2015年05月05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张闻天曾相当长时期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他对任人唯亲及裙带风等深恶痛绝,不止一次地告诫子女:“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深蒂固,前人的亡灵也会在后人身上发生作用。
你们千万不要卷入到这股歪风中来。
”张闻天有一儿三女(儿子张虹生、大女儿张维英、二女儿张引娣和养女张小倩),但无论身居何位,他都从不为自己和家属谋私利,甚至为了避嫌而“苛待”自己最亲爱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领导职务的张闻天因公配有汽车上下班,但他从不允许子女“沾光”。
有一次,小虹生趁父亲上班前爬上车,赖着不下来,以为这样能让自己坐一次向往已久的小汽车。
谁知父亲一点也不妥协,他干脆走着去上班,让汽车停在原地。
小虹生只好乖乖地下车。
上世纪50年代,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
张闻天动员刚从中学毕业的儿子响应党中央号召,到天津茶淀农场锻炼。
两年后,张虹生获准回到北京考大学。
因离校时间已久,张虹生对外语没有把握,希望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父亲给直接分管的外交学院打个招呼。
张闻天一口回绝:“你有本事上就上,没本事就别上。
”最后,张虹生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
1962年,张闻天再次送儿子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
由于条件艰苦,到新疆没多久,张虹生患上肝炎,并发展成慢性病。
他向父母要求回京治疗,张闻天却给他回信:“你有什么资格来北京看病?新疆那么多职工得了肝炎,都是在新疆治,肝炎完全可以在当地治。
”张闻天告诫儿子不要搞特殊化,要他在新疆一边劳动一边治疗。
张虹生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5年,在那里结婚生女,直到张闻天去世两个月后,才凭“落实政策”调回祖籍江苏,在南京的晓庄农场落户。
1979年,中组部开出调函让张虹生到北京工作。
张闻天夫人刘英直接把调函退给中组部:“干部子弟为什么都要回北京?”张虹生尊重了母亲的意见。
同年,张虹生调入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一直到2001年退休。
中共党史上的张闻天
6. 1935年2月5日晚,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地域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高坎或 花房子),中央常委讨论分工,决定由( )取代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习惯称为总书记。 A)毛泽东 B)张闻天 C)王稼祥 D)李德
6. 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经过( )等战斗的胜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A)台儿庄战役 B)三渡赤水 C)四渡赤水 D)抢渡金沙江
10. ( )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张闻天
多选
1.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包括( )。 A)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B)完成民族革命
C)实行土地革命
判断
1. 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张闻天指出,东北经济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 Y N
2. 1935年2月5日晚,张闻天即致电中央苏区领导同志,依据遵义会议精神对中央苏区的战略方针问题作出 明确答复,并对中央苏区领导机构的调整作了明确指示。 Y N
3. 1935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了《告全体红军指战员书》,更广泛地传达、宣传“转兵”、“缩 编”重大决策,阐述《遵义会议决议》中关于运动战的原则。 Y N
6. 李德从对西安事变矛盾性质与发展趋向的正确分析出发,提出我党处理事变的根本战略方针是“把局部 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要转到合法的登上政治舞台”。 Y N
7. 瓦窑堡会议后,张闻天同毛泽东配合合作,采取转变白区工作方针、联合地方实力派(首先是东北军) 等一系列具体步骤,组织各条战线实行政策策略的转变,加强统一战线的工作。
一生“跟着真理走”的张闻天
一生“跟着真理走”的张闻天作者:***来源:《世纪风采》2021年第12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张闻天光辉人生的重要体现。
张闻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是党的重要领导人,曾在事关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他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献身真理的鲜明政治品格,不仅展现了共产党人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和矢志不渝的坚强党性,而且让人肃然起敬,也为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追求真理坚守理想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
张闻天1900年8月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好学,6岁时进入私塾。
张闻天年少时除读“四书”“五经”外,还接受了“新知”和西方现代文化。
张闻天11岁时便进入南汇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寄宿读书,当时的“南汇一高”是一所新式学堂,全部采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课本,其间,张闻天的学业优异。
1917年秋,张闻天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读书。
在校读书时,张闻天的中文基础好,还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平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于独立思考。
此时,张闻天目睹中国内忧外患,积极投身时代大潮,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为此,张闻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大量进步刊物,经常与同学沈泽民(茅盾之弟,南京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在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议论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等问题,后在南京加入由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闻天和同学们一道写标语、散传单,手执小旗奔走呼号,积极参加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
1919年6月23日,南京第一个进步刊物《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张闻天既是编辑,也是主要撰稿人。
在现存的51期《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中,就有张闻天撰写的30多篇评论、杂评、随感录,而且文章观点鲜明,言简意赅,逻辑严谨,笔锋犀利。
这些文章猛烈地抨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有的反对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还有的宣传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庐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遭受严重困境后的一次重要战略调整。
庐山会议的参会人员都是党的重要领导人,其中包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张闻天。
在会议上,张闻天发表了一次重要的发言,对于局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战略思想。
本文将对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进行回顾。
一、总结历史经验在张闻天的发言中,他首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经验。
他指出,在过去的斗争中,党曾经犯有一些错误,尤其是在土地革命初期,一些党员干部对于群众情况的不了解和对敌情的估计错误,导致了许多损失。
因此,张闻天强调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学习的重要性,以避免重蹈覆辙。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受到历史经验的启示,张闻天在发言中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他指出,只有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党,才能够顺利推进革命事业。
党的组织必须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发扬民主、坚持集中的原则,同时也要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意识和组织纪律性。
三、坚决执行军事战略在面对严峻的敌我形势时,张闻天着重强调了必须坚决执行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军事斗争,才能够达到解放全中国的目标。
同时,他还指出要加强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盟友,共同对抗敌人的侵略。
四、关心群众生活在发言的最后,张闻天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他指出,只有真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革命事业才能够取得胜利。
因此,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远见和领导才能。
他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决执行军事战略以及关心群众生活,我们能够更好地引领中国的革命事业前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
张闻天一生所担任的职务
《党史博采》│2020第08期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张闻天的原名张应皋,是出生后家人给起的(也作荫皋)。
1906年,张应皋进入本村张家祠堂私塾读书时,私塾先生张桂唐取《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意,为他改名“闻天”。
1921年1月,张闻天来到上海,8月任上海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编辑。
1922年赴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勤工俭学,并任华文《大同日报》编辑。
1924年回到上海后仍任中华书局编辑,同年10月,张闻天受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之邀,入川担任重《党史博采》│2020第08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英文教员。
1925年3月,张闻天离开女二师,来到川东联合县立师范任国文教员,主编《南鸿》周刊。
同年5月,张闻天因宣扬革命思想,被重庆卫戍司令王陵基勒令离川。
张闻天返上海后的6月,经沈泽民(后曾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
1933年11月病逝)、董亦湘(1896—1939。
曾任中共上海商务印书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等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10月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5年11月,张闻天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当时为保密,按校方规定,中国留苏学生都要另起一个俄文名字。
张闻天起的俄文名字是“伊凡·尼古拉耶维奇·伊斯米洛夫”。
因名字太长不好记,故同学们就只叫这一长串名字中最后两个音节“洛甫”。
张闻天也觉得这两字之名简明顺口,遂以此为化名。
1927年9月,张闻天在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被分配在列宁主义研究组,先后讲授“列宁主义”和“联共党史”课程。
1928年9月,共产国际东方部与联共(布)中央决定选送张闻天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
红色教授学院是苏联最高学府,从这里毕业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教授”。
在红色教授学院学习期间,张闻天同时参加了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部分工作,曾担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组委员、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分部编辑委员会委员,并兼任莫斯科中山大学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员。
张闻天简介-老革命家张闻天简介【维基百科】
张闻天简介-老革命家张闻天简介【维基百科】1931年2月,张闻天回到上海,不久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同年9月,成立临时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生、康生、陈云、黄平、刘少奇、王云程等九人组成;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8]:85。
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张闻天受阶级斗争思维模式干扰,指斥十九路军将领是反动的、反革命的“抗日军阀”[9],提出党的策略是“拥护士兵自动抗日的斗争,而反对他们的长官,利用一切机会揭破这些长官的欺骗”;号召革命的士兵与民众联合起来,把军阀的武装变为民众的武装,甚至认为“要作战胜利必须杀掉他们反动的长官”[10]。
张闻天简介1932年12月,上海地下党再次遭到破坏。
政治局常委卢福坦等被捕变节,致使张闻天、陈云等险些被捕。
博古在请示共产国际后,决定整体迁移中央首脑机关进入江西中央苏区[8]:99-100。
1933年1月,张闻天随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瑞金工农民主政府主席等。
当时恰逢国民政府准备第四次围剿战争,蒋介石亲自挂帅进攻,博古同时召开中共中央局会议,主张坚守阵地。
这一主张遭到了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的上书反对,认为民众没有实力抵御长期的阵地战、应当继续游击战[11]:431,且直言中央局的决议“空洞说教”[8]:110-111。
博古读后勃然大怒并起草《中央局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指责罗明为主的“机会主义”,并随后开展反罗明路线运动,大量基层和前线干部被牵连撤职。
1933年2月18日,张闻天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上发表《什么是罗明同志的机会主义路线》一文[12],被认为是具有定调子的作用[13]:250-251。
此后,博古批判“江西的罗明路线”,张闻天又发表《罗明路线在江西》[13]:253、《火力向着右倾机会主义》[13]:258等文章,支持博古的行动。
在这些运动中,包括张鼎丞、刘晓、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何叔衡等人均被牵连。
张闻天在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过程中的杰出贡献述论
张闻天在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过程中的杰出贡献述论从遵义会议起,至随后的政治局系列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以张闻天为首脑、以毛泽东为实际核心、以周恩来为脊梁的中央领导集体。
然而毛泽东在这个领导集体中的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并不是一触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举荐、初步确立到巩固提高、正式确立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个历史过程当中,张闻天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历史作用,做出了无可替代的杰出贡献。
本文试图从遵义会议前后的中央政治局系列会议中探讨张闻天在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过程中所做的杰出贡献,以期对党史的系统深入研究有所助益。
标签:张闻天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遵义会议杰出贡献中圖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97-02张闻天(1900年-1976年),字“闻天”,曾长期使用化名“洛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和理论家,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之后的扎西会议上被推举为代替博古的中央总负责人。
他一生竖持真理,实事求是,“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中就高度评价了张闻天的历史贡献,他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
当然遵义会议的参加者还有许多别的同志,没有那些同志的参加和赞成,光他们两个人也不行;但是,他们两个人是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的,作用很大。
”①长期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在那种“一个领袖”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许多党史论著往往把遵义会议后的红军长征和一系列重大胜利都归结为一人之功,而对张闻天的历史功绩或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历史被扭曲了,真相被掩盖了,导致了张闻天的这段光辉历史事迹被无情地沉淀、淹没了。
张闻天同志诞辰112周年张闻天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张闻天同志诞辰112周年张闻天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今天是8月30日,是张闻天诞辰122年纪念日。
回顾张闻天的一生,经历过辉煌,也有过磨难。
张闻天毕生探索真理,胸怀坦荡,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给了伟大事业,顽强拼搏、忘我奋斗。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更是以崇尚真理的政治品格、坚持原则的领导品质、谦逊低调的民主作风,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从“投身革命即为家”中感悟崇尚真理的政治品格。
张闻天是我党历史上一位重要领导人,曾对党的历史上两次重大历史性转折作出了独特贡献:一是在事关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中,张闻天坚持“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在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折中,审时度势,推动了由内战向全面抗战的战略转变。
坚持真理,是对党性的基本检验。
广大党员干部不管走向哪里、身在何处,都要找寻初心、叩问使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不管经历多少风雨,跨过多少沟壑,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从“咬定青山不放松”中感悟坚持原则的领导品质。
张闻天是最早系统阐述中共中央的北上战略、批评张国素右倾逃跑主义的人。
在两河口会议和沙窝会议期间,张闻天既坚持原则,同张国素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又顾全大局,为维护党的统一战线贡献了力量。
面对张国森的分裂阴谋,张闻天断然支持立即北上,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原则问题无小事,不容小视、不能模糊。
如果在原则上发生错误且听之任之,就容易发生一系列实际问题上的错误。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摒弃私心杂念、克服畏难情绪,敢说老实话、勇办老实事、争做老实人,讲原则、重品行、做表率,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讲原则、守底线的重要意义。
追思张闻天的历史功绩与人格魅力
追思张闻天的历史功绩与人格魅力作者:余伯流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4年第5期余伯流张闻天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中共一代“明君”,谦谦君子。
纵观张闻天的一生,既有着巨大的辉煌和不朽的功绩,同时也遭受着诸多坎坷与磨难。
他曾在中共中央主政8年,在外交部履职10年;又因在庐山会议上仗义直言,罢官蒙冤,被“流放”肇庆6年之久,最后在无锡忧郁而逝。
一代伟人,一个伟大的灵魂,经历了76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和磨难,无声息地殒落在中国大地上。
然而,张闻天的历史功绩与人格魅力,如日月星辰,永远闪耀在现代中国的史册上!张闻天主政中共中央张闻天的历史功绩很多、很大,这里主要追思他自1935年1月遵义会议“出山”到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淡出”,主政中共中央8年的历史功绩。
经研究梳理,张闻天这8年间主要有如下八大功绩:1.张闻天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义,力促遵义会议的召开。
他在遵义会议上作了反对党内“左”倾错误的报告,力荐毛泽东进常委,并起草完成了遵义会议决议。
这促进了中央领导层的改组,圆满地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问题。
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说过,洛甫(张闻天)对开好遵义会议是有功的。
2.张闻天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担起历史重任,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成为长征中亲密合作的“三驾马车”。
他们领导、处置长征中的一切重大事宜,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了红一方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张闻天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起草了瓦窑堡会议决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日趋成熟。
4.张闻天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纠正陕北的肃反错案,亲自主持为刘志丹等人平反,适时地解救和保护了习仲勋等一大批忠于党的干部,消除了潜在的内部危机,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工作步入了正常有序的轨道。
5.张闻天创办了延安马列学院,担任了三年的院长,亲自讲授《战略与策略问题》等课程,培养了近千名党政英才,他们中有战功卓著的红军将领,也有优秀的党政骨干。
张闻天
张闻天张闻天(1900-1976),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人,原名应皋(也作荫皋),曾化名洛甫,字闻天;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并出席遵义会议,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1959年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于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1979年8月,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编为《张闻天选集》。
传奇爱情1929年,刘英在苏联学习,就见到过有“红色教授”之称的张闻天;那时,刘英把张闻天看作老师。
1932年刘英回国,1933年6月进入江西苏区,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组织部长。
张闻天也来到了苏区,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进入了领导核心。
当他得知刘英也来到了苏区,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尤克娜(刘英的俄文名字),今天我们要打你的‘土豪’。
”原来,对于刚进入苏区的领导干部,组织上都发给一笔费用,用于置办生活必需品,一般都可以余下一些,就要拿出来请客吃饭了,算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那天傍晚,刘英带上钱就到张闻天那里去了张闻天与刘英同志,约上张闻天、博古、潘汉年,再加上少共中央的年轻干部,走了10来里路到县城吃了一顿熬豆腐、红烧肉之类的饭菜。
从那时起,张闻天和刘英渐渐熟悉了。
刘英的感觉是,那时的张闻天就对自己有了好感。
他有时会到中共中央来坐一坐,活泼的刘英会向他请教些问题。
有时候,刘英带着部下胡耀邦等人到张闻天那里“打土豪”,看看他那里有没有一点好吃的东西。
碰巧了,真会在他那里发现像巧克力那样的好东西。
张闻天喜欢打乒乓球,有时主动招呼刘英挥拍打上一盘。
这时候,刘英觉得张闻天是一位可敬的领导。
相比起来,刘英和毛泽东就熟悉多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刘英的老师周以栗是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的要好同学。
也许是这层关系,毛泽东很喜欢和娇小的刘英聊天,有些好吃的,也愿意给刘英留着。
张闻天为什么会失去最高领导权-他是怎么失去的?
张闻天为什么会失去最高领导权?他是怎么失去的?
本文导读:
张闻天从年轻时起就喜好理论研究和宣传,不长于处理琐事。
他戴着眼镜,不苟言笑,常在沉思问题,从外表看完全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
他被推为总负责人之后,自己感到并不完全适合于领袖地位。
1935年4月红军长征渡过北盘江后,要派一位中央负责人到白区工作,张闻天主动要求离职前去,毛泽东等不同意而改派了陈云。
同年夏天,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表示团结,他又主动提出将自己的职务让出来,被毛泽东劝止。
1938年秋天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前,共产国际确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但职务并未明确。
于是,张闻天又在会议期间诚恳地提出,应推举毛泽东为党中央总书记。
毛泽东经过全面考虑,对张闻天说:“洛甫,你是‘明君’,开明之君,党中央总书记继续由你担任吧。
”
会后,张闻天却“主动让贤”,将工作逐步转交给毛泽东,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地点也由他过去的窑洞移到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
“让贤”之后的张闻天,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方
面的工作。
他一向敬重毛泽东,却又从不盲目,有独立见解并愿意不断探索。
脱离负责岗位后,他自感缺少实际经验,于是去搞农村调查,随后提出一个将来如何使农民富裕的生产方式设想。
当时的环境使这一设想不能实现,不过几十年后再看这一见解,人们却不能不佩服张闻天的远见。
张闻天到底是总书记还是“负总责”
党史文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到底出过哪几位领袖?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
那就再简单一点,有哪几个人担任过党的最高领导职务?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但其实也很复杂。
人数并不多,你可以扳着指头一个一个数。
但就是没法确定一个数字。
要问原因,很复杂,既有政治的,也有历史的,当然,也与党章的规定有关。
其中有一个人,叫张闻天。
张闻天算不算我们党的领袖?据我所知,迄今都有争议。
那么,他有没有担任过党的最高领导职务呢?过去曾经不承认。
但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已经为他平反,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和政治地位,当然也就承认他担任过最高领导职务了。
但他到底担任过什么最高职务呢?是什么头衔呢?直到今天,都没有明确的结论。
邓小平说他担任过“总书记”,陈云说他是“负总责”。
我们的党史著作没法决定,只能兼顾起来,用一个括弧解决问题:“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
”张闻天的职务之困,折射出当年中央领导机构的巨大变动及其复杂性。
以往的专家大都是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分析。
但我在这里却想另辟蹊径,撇开政治因素和史实辨析,简单梳理一下党章的有关规定以及党的最高领导职务的变化,再从组织规范的角度来看张闻天到底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党的五大时,党的最高领导人称总书记。
但是五大之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大革命很快陷于失败,党的组织和领导机构也随之发生了一连串很大的变动。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陈独秀离开中央最高领导岗位。
此后到六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一直空缺。
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在组织上,选举出中央临时政治局。
8月9日,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瞿秋白为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
11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罗亦农、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张闻天作为历史人物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
作者: 张培森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100080
出版物刊名: 党的文献
摘要:张闻天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一个相当重要时期的领导人。
2 0多年来 ,随着《张闻天选集》、《张闻天文集》四卷本的出版和有关新史料的屡屡发现 ,这位革命家生前的许多卓越见解和光辉业绩 ,已经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人士的注目 ,张闻天的历史也已开始成为一些学者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
如果将这位老革命家一生的业绩、思想和遭遇结合整个历史背景加以考察 ,我认为这位历史人物确有值得多方面研究的典型意义 ,本文仅举出以下几点 :第一 ,张闻天是一位有代表性的中共党史人物。
他虽然不是创党一代的英杰 ,但却是在一个从内战转向抗战伟大战略转变时期党内负过总责 ,作出过重大历史贡献 ,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人物。
他在党的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以及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保安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重大决策上所发挥的作用 ,对党、对民族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他的历史 ,特别是他 3 0年代个人从错误中转变的历史与中共党史有着密切关系 ,因而对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这样一位党的重要领导人的历史 ,过去却长期遭到埋没和歪曲 ,以至造成一些人一段时期连他担任过党的总书记都不知道 ,应该说这也正是过去以人划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史人物--张闻天
在中共党史上,张闻天曾在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亦称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
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长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被传为佳话。
张闻天,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南汇县的殷实农户家庭。
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
他17岁时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随后在报刊上公开介绍《共产党宣言》中的“十条纲领”,可以说是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列注意的先驱者之一。
同年,他在上海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翌年7月去日本东京学习,1922年夏又自费留美勤工俭学,一年多后回国。
1925年6月初,张闻天在上海入党,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和工作。
他取俄文名字“伊思美洛夫”,从此即用译音“洛夫”、“洛甫”为笔名。
因他在理论研究上高于留苏的其他人,王明等教条主义者大力拉他,而张闻天因缺乏国内实际工作经验,一时也对他们的主张表示赞同。
1931年初,他回到上海任中宣部部长,后任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
(相当于总理)等职。
张闻天通过实践,认清了“左”的错误危害,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大力支持毛泽东领导红军。
会上,张闻天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后又替代博古负总责,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十年代末期以后,他主要分管党的宣传教育。
延安整风时,他检查了过去的教条主义倾向,要求到实际工作中锻炼。
1945年党的“七大”后,他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却主动到东北去,曾任东北局组织部长、省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入外交领域,历任中国驻苏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八大”的政治局候补委员。
在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由于他对“大跃进”提出不同意见,被错误地定为“反党集团”成员,撤职后任中科院哲社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文革”中遭极“左”势力迫害,他被监护审查并遣送到广东肇庆。
因毛泽东对他还有过好的评语,晚年他在生活上得到些照顾。
最后,他以张普(意思即普通人)的名字被安置在江苏无锡,1976年7月1日病逝。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因主要精力投入实际斗争,加之文字翻译有一定难度,在掌握马列主义理论方面还很不够。
张闻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是党内为数极少的造诣很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
一。
张闻天的成长经历与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共同之处,即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由追求民主主义以救国救民,最后转向共产主义。
不过,他还有特殊之处,即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南地区,又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
他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众多中国革命学生中,确实是凤毛麟角,于是和王稼祥等人被推选进入苏联最后理论学府——红色教授学院深造。
因他沉着、风雅、有学识,党内很多人都称他“老教授”。
张闻天因理论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共产国际的重用,被派回过内担任中央领导职务。
开始时,他曾经犯过“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一旦深入实践,他便能很快认识真理。
毛泽东在“八大”上曾经说:“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
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
”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前后做出的历史贡献,恰恰是理论工作者与实际结合的典范。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人物,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后一度被历史大潮推到党的总负责的职位上。
而他在大政方针上,基本都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办理。
延安时期任中央办公室主任的师哲曾这样评价说:“他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不少同志愿意接近他,同他谈论问题、交换意见或向他请教。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困难而复杂的事务时,大多是不依赖于
他,也不苛求于他的。
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实际斗争经验较少和他那十足的书生气的缘故而造成的吧。
”
在张闻天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点和一些弱项。
不过从主流上看,他的确是党内面向世界追求先进思想、先进生产力的光辉代表。
张闻天不仅有理论上的长处,而且一生为人正直,在历史关键时刻提出过不少真知灼见。
1959年庐山会议形式逆转时,胡乔木事先打电话劝他少讲一些。
张闻天还是不计个人得失,忠言直谏。
他讲了3个小时,以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观点和调查研究的材料为依据,指出和分析了“大跃进”以来“左”的错误。
尽管被撤职罢官,他仍注意经济调查,写下了集市贸易意见书、生产关系两重性论文和政治经济学笔记。
在七十年代初的下放劳动中,他写下批判“左”倾错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肇庆文稿”。
可以说,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早的理论成果,代表了党内当时认识的最高水平,也对后来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十年代在江西的“红都”瑞金,毛泽东与张闻天两人相邻而居。
毛泽东当时曾被莫斯科回来的某些人讥讽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张闻天却同毛泽东经常聊天,还关照政府工作人员要尊重他。
1934年春,二人合著了《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一书。
张闻天深感留苏归国的许多人缺乏
实际经验,曾感慨地说:“中国革命确实离不开毛泽东啊!”
因张闻天与博古、王明等人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都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工作,博古负总责,张闻天是三大常委之一。
国际顾问德国人李德曾对他说,这里的事情还要靠莫斯科回来的同志办,意思是要张闻天跟他们站在一起。
但张闻天通过实践,与他们的分歧还是日益加深。
长征时在行军途中,张闻天向毛泽东倾诉了内心的苦闷和忧虑。
两人经过长谈,一致认为应纠正李德、博古的错误。
于是,在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在博古的报告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错误的“反报告”,并负责起草了遵义会议决议,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张闻天从年轻时起就喜好理论研究和宣传,不长于处理琐事。
他戴着眼睛,不苟言笑,常在沉思问题,从外表看完全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
他被推为总负责人之后,自己感到并不完全适合于领袖地位。
1935年4月红军长征渡过北盘江后,要派一位中央负责人到白区工作,张闻天主动要求离职前去,毛泽东等不同意而改派了陈云。
同年夏天,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表示团结,他又主动提出将自己的职务让出来,被毛泽东劝止。
1938年秋天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前,共产国际确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但职务并未明确。
于是,张闻天又在
会议期间诚恳地提出,应推举毛泽东为当中央总书记。
毛泽东经过全面考虑,对张闻天说:“洛甫,你是‘明君’,开明之君,党中央总书记继续由你担任吧。
”会后,张闻天却“主动让贤”,将工作逐步转交给毛泽东,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地点也由他过去的窑洞移到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
“让贤”之后的张闻天,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
他一向敬重毛泽东,却又从不盲目,有独立见解并愿意不断探索。
脱离负责岗位后,他自感缺少实际经验,于是去搞农村调查,随后提出一个将来如何使农民富裕的生产方式设想。
当时的环境使这一设想不能实现,不过几十年后再看这一见解,人们却不能不佩服张闻天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