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一)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一)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
简介
•气体检测仪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一氧化碳(CO)的危害及检测的必要性
国家标准
1.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氧化碳检测仪器通用技
术要求
–对仪器的基本要求和性能指标
–校准和检定方法的规范
–安全使用方面的规定
2.根据国家标准,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的防爆要求
–反应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
–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安全性要求
行业标准
1.行业协会发布的一氧化碳检测仪器技术标准
–根据行业特点定制的技术规范
–针对特定行业和场合的检测需求
2.不同行业的自主标准
–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制定的专门标准
–适用于行业特殊环境和工艺条件下的检测要求
产品标准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产品的技术规范和品质要求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产品标准
•保证产品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使用标准的重要性
•保障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提高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
结论
•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标准的制定对工业安全和人员健康至关重要•产品标准的合规性是保障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制定和遵守标准是企业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一氧化碳传感器 标准
一氧化碳传感器标准一氧化碳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工业领域。
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的有毒气体,因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首先,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需要满足检测精度的要求。
在家用领域,一氧化碳传感器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空气中极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以便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工业领域,一氧化碳传感器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一氧化碳泄漏,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需要确保其检测精度达到国际标准,并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其次,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其响应时间和稳定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气体,因此一氧化碳传感器需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出一氧化碳的存在,并发出警报。
同时,一氧化碳传感器还需要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稳定的性能,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需要对其响应时间和稳定性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可靠地工作。
另外,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其耐久性和维护便捷性。
一氧化碳传感器通常需要长时间地工作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因此其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维护便捷性也直接关系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率。
因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需要对其耐久性和维护便捷性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其能够长时间地稳定可靠地工作,并且在需要维护时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维护和更换。
综上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标准需要考虑其检测精度、响应时间和稳定性、耐久性和维护便捷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在家用和工业领域能够可靠地发挥作用,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要求生产和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等效校准装置应至少配备 4 种不同长度的校准池,校准池材质应选 用高紫外透过率的材质。标定架与光源发射装置应连接牢固。 等效浓度计算 按照公式(B1)计算标准气体的等效浓度。
式中:Ce --------标准气体等效浓度,ppb; Ct --------标准气体浓度标称值,ppm; L---------光程,m; LC --------校准池长度,mm。
(5)分析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 反 应 和 不 释 放 有 干 扰物质的材料;长度不应超过3m,同时应避免空调的 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支管。 (6) 分析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安装孔径≤5μm的聚四氟乙烯滤 膜。 (7) 分析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连接总管时应伸向总管接近中心 的位置。 (8) 在不使用采样总管时,可直接用管线采样,但是采样管线应选用不 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采样气体滞 留在采样管线内的时间应小于20s。
漂移 MSD 和 24h 80%量程漂移 USD,然后可对分析仪器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重复
测试 3 次。
SO2 、NO2 、O3分析仪器24h零点漂移:±5 ppb; CO分析仪器24h零点漂移:±1 ppm。
SO2 、NO2 、O3分析仪器24h 20%量程漂移:±5 ppb; SO2 、NO2 、O3分析仪器24h 80%量程漂移:±10 ppb; CO分析仪器的24h 20%量程漂移:±1 ppm;
(10)流量稳定性 待测分析仪器运行稳定后,记录初始进样流量值RM 0 ,连续运行8d,每天定时记录 待测分析仪器进样流量值RC i ,计算待测分析仪器进样流量与初始流量值的相对偏 差dQi;流量稳定性:±10%。 (11)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性能和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和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12月2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0431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GB/T 33864 质谱仪通用规范HJ 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654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术语和定义3.1参比状态 reference state指大气温度为 298.15 K,大气压力为 1013.25 hPa 时的状态。
3.2有效数据率 validated data rate在一段时间内,监测数据有效的小时数占总运行小时数的百分比。
4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4.1工作原理环境空气或标准气体以恒定流速进入采样系统,经低温或捕集阱等方式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富集,通过热解析等方式经气相色谱分离,并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质谱检测器(MSD)进行检测,得到挥发性有机物各组分的浓度。
煤气检测技术规范
煤气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煤气检测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2. 术语和定义2.1 煤气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煤气中各种成分(如CO、CO2、H2、O2等)的浓度、含量、温度、压力等参数的仪器和装置。
2.2 煤气检测系统由煤气检测设备、数据传输装置、报警装置、控制器等组成的用于监测和控制煤气状态的系统。
3. 设备选型3.1 设备类型根据煤气成分、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选择相应的煤气检测设备,如固定式、便携式、在线式、离线式等。
3.2 技术参数选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检测范围:涵盖煤气中所有需要检测的成分和参数;- 检测精度:满足相关标准和实际需求;- 响应时间:快速响应,确保及时发现异常;- 稳定性:长期稳定运行,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抗干扰能力: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通讯接口:支持与上位机、控制系统等设备的数据通讯。
4. 安装与调试4.1 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位置、方向、高度等符合要求。
4.2 调试- 检查设备外观、接线、接头等是否正常;- 启动设备,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 进行标定和校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测试报警、数据通讯等功能是否正常。
5. 运行与维护5.1 运行-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设备外观、接线、接头等是否正常,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定期进行标定和校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定期清理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5.2 维护- 设备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维护时应遵守设备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便于追踪和管理。
6. 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6.1 技术管理- 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对设备的技术文件进行归档管理,便于查询和使用;- 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升级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一、技术背景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害气体,它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
人体在过量吸入CO后,容易导致中毒,甚至最终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CO检测系统被广泛应用。
二、技术原理CO检测系统工作原理一般是通过采集空气,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中CO的浓度,再将检测结果传回控制中心并进行处理。
检测结果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处理。
三、技术要点1.检测精度要求高。
CO检测系统需要能够精确地检测空气中CO浓度,因此需要具有高精度的传感器。
检测结果应能够满足国家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安全。
2.检测时间要求短。
CO是一种具有危害的气体,因此CO检测系统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3.抗干扰能力要强。
CO检测系统一般需要在工厂、车间等环境中应用。
这些环境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干扰物,因此CO检测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准确地区分CO和其他物质。
4.稳定性要求高。
CO检测系统需要在长时间内稳定工作,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并且,系统需要具有自动校准和自动切换等功能,确保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5.便携性要有。
CO检测系统有时需要移动到不同地点进行检测,因此便携性是其重要的要求之一。
设备应该轻便、易于携带,并且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
四、技术应用CO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工厂、车间、住宅、公共场所等。
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与民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煤气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CO检测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公交车、商场、餐厅等,也非常重视CO检测问题。
五、总结CO检测系统是保障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其检测精度、检测时间、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及便携性等方面的要点,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2015年9月本技术要求就CO检测系统制造事宜,作出了如下规定。
本技术要求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经供需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1 技术规范1.总则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设备配套,它提出了相关配套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合同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卖方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4合同签订7天内,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
1.5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6卖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
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制造厂已有相同容量机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1.7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当主机参数发生变化时而引起的变化要求,设备不加价。
1.8 对于进口设备应有原产地证明材料和海关报关单,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行为,卖方必须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1.9供方必须保证所提供产品应为完整的、全新的、合格的、先进和技术成熟可靠的。
1.10若卖方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或签订本技术要求则表示:卖方熟知买方的生产工艺、工况等,无论本技术要求是否做出完整的描述,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均应完全满足买方设备正常生产的要求,实现磨机预定的功能和工艺要求。
若生产后,卖方提供产品未能满足现场正常生产需要,则卖方应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引起的所有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2023年最新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监测站房、安装、技术性能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维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等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 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870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1240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T/CAEPI11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T/CAEPI46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T/CAEPI47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arbon dioxide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CO2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O2-CEMS。
3.2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CMS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烟气参数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MS。
3.3有效数据valid dataCO2-CEMS正常采样监测时段获得的经审核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
3.4有效小时均值valid hourly average整点1h内不少于45min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3.5系统响应时间system response time从CO2-CEMS采样探头通入标准气体的时刻起,到分析仪示值达到标准气体标称值90%的时刻止,中间的时间间隔。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解读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解读二氧化碳(CO)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对健康和安全有严重的威胁。
因此,具有高效、准确和可靠的CO监测系统非常必要。
这篇文章将介绍 CO 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灵敏度CO检测系统的灵敏度是指在CO浓度发生变化时系统的反应速度。
灵敏度越高,系统的响应时间越短,CO的检测越准确。
CO检测器的灵敏度一般用ppm(即每百万份)表示,常用的灵敏度要求在20-50ppm之间。
精度CO检测系统的精度是指检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
精度越高,说明系统检测结果越准确。
在选择CO检测系统时,应该选择精度高于标准要求的系统,以确保系统结果的可靠性。
鲁棒性CO检测系统的鲁棒性是指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
一些干扰可以影响CO检测的准确性,例如其他气体的存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
鲁棒性越强,说明系统能够抵挡更多的干扰,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稳定性CO检测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越高,说明系统在长期运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高,需要更少的校准。
如何解读技术要求在了解CO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后,需要知道如何解读这些要求。
以下是解读这些技术要求的一些要点:1.灵敏度:灵敏度越高,系统的响应越准确。
同时,需要考虑灵敏度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灵敏度太高会使系统成本过度增加,而灵敏度过低,则会使系统的精度下降。
2.精度:精度越高,说明系统检测结果越准确。
在选择CO检测系统时,应该选择精度高于标准要求的系统,以确保系统结果的可靠性。
3.鲁棒性:应该选择鲁棒性强的系统,以确保其能应对可能存在的干扰。
4.稳定性:需要在稳定性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
通常情况下,价格高一些的系统通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能。
CO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对于选择合适的CO检测系统十分重要。
这些技术要求包括灵敏度、精度、鲁棒性和稳定性。
在解读这些要求时,需要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通过平衡这些要求和成本来选择合适的CO检测系统。
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的痕量co定量检测技术
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的痕量co定量检测技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CO二氧化碳和CO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因此,对CO等有害气体的监测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痕量气体检测技术,已经成为CO等有害气体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
一、TDLAS技术原理TDLAS技术是一种基于光谱学原理的气体分析技术,利用激光的高单色性和可调谐性,对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精确测量,从而实现对气体成分的定量分析。
TDLAS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激光吸收光谱原理:激光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转动等运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当激光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或转动频率相等时,分子会吸收激光的能量,从而产生吸收光谱线。
2. Lambert-Beer定律:在分子吸收光谱的过程中,吸收强度与气体浓度成正比。
Lambert-Beer定律描述了光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规律,即吸收强度与光线强度、物质浓度和光程长度有关。
3. 激光的可调谐性:TDLAS技术利用激光的可调谐性,即激光的频率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器的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扫描。
二、TDLAS技术在CO定量检测中的应用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
CO的主要来源是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如汽车尾气、燃煤、燃油等。
CO的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因此,对CO 的定量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TDLAS技术在CO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研究。
TDLAS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无需样品前处理等特点。
TDLAS技术可以实现对CO浓度的实时监测,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如高温、高湿度等。
TDLAS技术的CO浓度检测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单光束模式和双光束模式。
单光束模式是将激光束分为两条路径,一条路径通过样品,另一条路径不经过样品,通过比较两条路径的光强度差异来确定吸收光谱的强度。
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说明
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说明发电企业温室⽓体排放核算⽅法要点解析1、组织边界: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为界,识别、核算和报告企业边界所有⽣产设施产⽣的温室⽓体排放。
2、排放源边界:算:化⽯燃料燃烧、脱硫剂耗⽤、净购⼊电⼒;不算:⽣活能耗、外购热⼒什么算、什么不算判别原则是什么?“净”购⼊到底是什么意思?⽣物质、垃圾焚烧电站怎么处理?3、化⽯燃料活动⽔平数据⼝径“化⽯燃料的消耗量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表述不够清晰,发电企业统计⼝径复杂。
试点中的实践经验:煤炭的实践、燃料油和柴油的实践、天然⽓的实践。
3、化⽯燃料排放因⼦数据⼝径(1)油、⽓、电、脱硫剂⼀般采⽤缺省值(2)对煤的要求较⾼:含碳量必须实测、氧化率可实测讨论:⽅法学关于煤炭缩分样本检验单位热值含碳量的操作性如何,样本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如何?净购⼊电⼒数据⼝径:购⼊、净购⼊的区分?为什么要强调“净”?上⽹电量、直供电量怎么抵扣?发电企业碳排放核查技术要点1、边界核查:包括企业的组织边界、地理边界和主要⽣产运营系统等;企业的组织边界、核算边界以及⼯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设施与前⼀个年度以及基准年度相⽐是否有变化。
2、组织边界和地理边界:可审核材料:(1)⼯商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股权变更⼯商登记记录(4)房地产权证明(5)⼚房租赁合同(6)财务审计报告3、主要⽣产运营系统:可审材料:(1)⼚区(建筑)平⾯布置图(2)⼯艺流程图(3)重点设备清单(4)固定资产租赁、转让记录(5)能源统计表及能源利⽤状况4、计量设备的检定:⽪带秤、热量仪、⼯业分析仪、电⼦天平、马弗炉等涉及计量和测量化⽯燃料的“量”、“质”的设备是否定期按规定检验、校验合格;涉及送交第三⽅检测机构的,检测机构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
5、核算与核查:分为活动⽔平数据和排放因⼦数据,主要看:实物消耗量、低位发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和氧化率。
(1)活动⽔平核查要点;活动⽔平实物消耗量低位发热量称量、计量值贸易、库存计算值缺省值检测值1、盘查所有批次消耗量清单台账2、抽查称量原始记录1、检查称量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情况2、检查计量⼈员资质情况1、三⾓度数据验证⽐对:如单位产品能耗验证、贸易结算量⽐对、⼊⼚确认量⽐对等2、历史数据⽐对1、盘查所有批次购⼊量清单台账2、盘查年初年末库存盘点原始记录3、抽查部分批次购⼊量原始记录1、多⾓度数据⽐对1、盘查所有批次化验结果清单台账2、抽查称量原始记录1、检查化验设备质量监督情况2、检查化验⼈员资质情况1、三⾓度数据验证⽐对:如单位产品能耗验证、⼊炉数据⽐对等2、历史数据⽐对3、燃料品质⽐对1、检查是否符合MRV⽅法规定(2)排放因⼦核查:6、交叉验证⽅法:(1)不同管理部门的报表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如存在差异,企业是否能做出合理解释;(2)煤炭采购、到⼚环节总量与⼊炉耗⽤环节的总量之间的差异率,绝对值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3)碳排放强度时间序列数据、⾯板数据⽐对;机组运⾏负荷率⽐对。
东方吉华 CO 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检测仪固定式一氧化碳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固定式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主要由报警控制主机和一氧化碳检测探头组成。
报警控制主机有开关量输出并可选通讯接口,可以外接声光报警器或启动控制设备,也可以与上位机通讯。
报警控制主机可接收检测探头的信号,当测量值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控制主机发出声、光报警,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开关量接点输出),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安全处理措施,或自动启动事先连接的控制设备,以保障安全生产。
Jh系列报警主机适用于各种工业报警控制,壁挂式安装,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状态稳定、测量精度高。
一、报警控制主机功能及参数�接收标准信号:4-20mA,二线或三线制探头均可,可为探头提供24V供电;�可选1,2,4,8四种通道数的主机:每通道接一个探头,定货时说明通道数;�报警点及全部参数可按键设定;�每个通道带有两个报警输出;开关量无源触点输出220V AC,2A�可设定低限、高限二级报警,或上限、下限报警,具延时报警功能(部分型号);�主机可以对检测探头的数据进行修正,可远程调零点;�可选RS485/232通讯功能,并进行实时监控和通讯。
�工作电压220V AC�温度范围:0~70℃�湿度范围:10~90%RH(非凝结)�精度:0.2%F.s (单通道为:0.5%F.s )�安装方式:壁挂式安装�重量:约1.2kg (单/双通道)�外形尺寸:200X200X80mm二、一氧化碳气体探头功能参数三、使用说明将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安装于需要监测的地点,可以多点监控,通过二芯屏蔽电缆接入主机,接线时按说明书或示意图中说明,按颜色对接即可。
主机安装于中控室等安全场合,根据需要安装声光报警器、排风扇等设备。
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超出预设报警点时,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启动排风扇等设备。
项目说明工作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气体一氧化碳气体检测范围0-300ppm ;0-500ppm ;0-1000ppm ;0-2000ppm;0-10000ppm 最大电流30mA 输出信号4-20mA 标准信号输出连接电缆两芯屏蔽电缆工作温度-10℃~50℃环境湿度10%-95%RH(非冷凝)检测精度±5%零漂移<0.5%F.S./月反应时间<30s 防爆等级Ex d IIC T6防护等级IP66工作电源24V DC 尺寸壳体直径105mm 重量1050g 传感器寿命两年型号CGD-I-1CO 品牌吉华产地北京一般在设备出厂时,量程、报警点等全部参数都已经按用户要求或相关标准设置完毕,用户在固定和接线之后,即可通电测试。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系统技术要求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系统技术要求1.目的为正确安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装置,保证采样系统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颗粒物分析仪和气态污染物分析仪采样装置安装与使用。
3.仪器概述气态污染物采样装置一般包括两种结构:垂直层流式采样总管和竹节式采样总管,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和图1-2,主要包括采样头、采样总管、支管接头、抽风机和排气口,有的包括湿气阱。
颗粒物采样装置主要包括切割器、采样管、分析仪、抽气泵和排气口。
4.技术要求4.1 总体要求4.1.1 采样管、采样总管应竖直安装。
4.1.2 保证采样管、采样总管与各气路连接部分密闭不漏气。
4.1.3 保证采样管、采样总管与屋顶法兰连接部分密封防水。
Word文档 14.1.4 采样管、采样总管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应小于 4Ω。
4.1.5 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 3~15 m 范围内。
4.1.6 在采样口周围 270°捕集空间范围内环境空气流动应不受任何影响。
4.1.7 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m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 20m 以上,无法按满足4.1.5 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 15~25 m 范围内选取。
4.1.8 采样管、采样总管支撑部件与房顶的采样管、采样总管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采样管摇摆。
4.1.9 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 1m,若支撑物表面有实体围栏,采样口应高于实体围栏至少 0.5m。
4.2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4.2.1 采样装置应连接紧密,避免漏气。
采样装置总管入口应防止雨水和粗大的颗粒物进入,同时应避免鸟类、小动物和大型昆虫进入。
采样头的设计应保证采样气流不受风向影响,稳定进入采样总管。
4.2.2 采样装置的制作材料,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
一般以聚四氟乙烯或硼硅酸盐玻璃等为制作材料;对于只用于监测 NO2Word文档 2和 SO2 的采样总管,也可选用不锈钢材料。
烟气分析仪技术要求
CxHy:0-30000ppm(CH4)分辨率10ppm,精度:±50ppm or ± 3% rel
点阵打印机替代热敏打印机
适合于连续测量,打印文档数据不退色
无线蓝牙选件,适合于数据转输到PC,数据记录
-LCD图文显示,LCD显示78 x 58mm,背景灯ON / OFF开关功能
-分开LCD显示监测仪器运行情况,如气泵、加热探管、无线转输、以及错误信息、电子流量计;自动监测仪器及气泵运行情况
-手操控制模块带有磁铁背板,手操器可吸附在金属表面
-仪器内部流量监测
-仪器基础模板带有折叠式天线
-铝框架仪表箱,尺寸:510 x 250 x 330mm(W x D x H)
NOx过滤器(可重复使用,更换NOx过滤材料)
粒状NOx过滤器材料(1公斤)
热敏打印纸(一卷20米,最小定购量为10卷)
CxHy:0-2000ppm(C3H8)分辨率1ppm,精度:±4ppm or ± 3% rel
or或
CO2﹡0-20%/30% ,分辨率0.1%,精度:±0.3% abs. or ± 3% rel
CxHy:0-2000ppm(C3H8)分辨率1ppm,精度:±4ppm or ± 3% rel
or或
CO2﹡0-20%/30% ,分辨率0.1%,精度:±0.3% abs. or ± 3% rel
CxHy:0-30000ppm(CH4)分辨率10ppm,精度:±50ppm or ± 3% rel
IR﹡红外传感器测量模块,测量3个参数的选择:
CO﹡: 63000ppm ,分辨率10ppm,精度:±0.02% abs. or ± 3% rel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4—2013)修改单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4—2013)修改单
一、将“3.8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
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修改为:
“3.8
参比状态reference state
指大气温度为298.15K,大气压力为1013.25hPa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参比状态下的浓度。
”
二、将5.1.4.3中“(7)对各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存储、计算,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SO2、NO2、O3输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3,CO输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3,并具有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单位切换功能。
”修改为:
“(7)对各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存储、计算,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SO2、NO2、O3输出参比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3,CO输出参比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3,并具有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单位切换功能。
”
三、将5.2.4.2中“(7)对各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存储、计算,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输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3,并具有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单位切换功能。
”修改为:
“(7)对各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存储、计算,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输出参比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3,并具有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单位切换功能。
”
四、将公式(B3)修改为:
= 翿 (B3)
五、将公式(B5)修改为:
NO = NOV+ NO V NO 翿(B翿)。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气态污染物质控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气态污染物质控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气态污染物质(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相关数据准确有效。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现场检测质控活动。
3.依据《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 193-2013);《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 655-2013);《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4-2013);《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818-2018)。
4.要求4.1保证人员对任务要求理解清楚到位并且持证上岗,现有现场外勤人员人拟分两组,每组2人,一组负责现场检测质控,与另一组颗粒物比对监测工作每半月交替轮换一次。
4.2 保证车辆满足任务要求;4.3 需要的仪器设备(温湿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秒表、标准气体、臭氧校准仪等)经检定在有效期内,且校准合格,满足相应工作需求。
4.4 若质控数据不合格,应及时上报上级环保部门,并通知运维公司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整改完成后若需要二次质控,须经项目负责人批准,结果报告以二次质控结果上报,并在原始记录及质控报告里注明二次质控的原因及实际情况。
5.仪器操作步骤5.1空气站站房及其周围环境:到达环境空气子站首先对站房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现场检查,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2采样系统的规范性:检查采样口的高度,采样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采样系统及采样头的清洁程度等是否满足相应规范中的要求。
5.3数据一致性判断:现场任意时段内原始数据与泰安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同时段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数据是否一致,是否发生偏离。
5.4采样管路检漏、气密性: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计、流量计并结合分析仪的诊断功能,对采样总(支)管、气路、零气发生器进行检漏和气密性检查。
一氧化碳检测管理制度
一氧化碳检测管理制度1. 引言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以及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制定一氧化碳检测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氧化碳检测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2. 检测方法2.1 仪器设备在进行一氧化碳检测时,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如一氧化碳检测仪。
该仪器能够准确测量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并提供实时数据。
2.2 检测点位选取为了全面了解工作场所或公共场所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分布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点位。
通常应选择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通风设备周围等位置进行定点检测。
2.3 检测频率一氧化碳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通常包括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查。
定期检测可根据工作场所性质和危险程度制定;不定期抽查则可根据工作场所使用情况和员工反馈进行。
3. 检测内容及标准3.1 检测内容根据地区标准或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的检测内容,通常包括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通风系统运行情况等。
3.2 检测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或相关法规制定的一氧化碳浓度标准,通常根据场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浓度应低于规定标准。
4. 检测记录与报告4.1 检测记录对于每次一氧化碳检测,应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检测仪器类型、一氧化碳浓度等信息。
确保检测记录真实、准确。
4.2 检测报告依据检测记录,编制一氧化碳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检测结果、检测地点的描述、检测仪器的使用情况等,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整改建议。
5. 检测结果处理5.1 合格处理如果检测结果低于相关标准要求,则认为是合格。
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保持一氧化碳浓度低于规定标准,以确保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
5.2 不合格处理如果检测结果超过或等于相关标准要求,则认为是不合格。
在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包括修复通风设备、增加通风设施等,以减少一氧化碳浓度。
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如果在检测过程中,设备出现通讯故障,数据采集无效,检测重新开始或退出检测。
2
车速监控
如果在检测过程中,车速连续超差的时间超过3 s 或累计超差的时间超过15 s,数据采集无效,检测重新开始。
3
[CO]+[CO₂]监控
如果在加速和等速行驶过程中,[CO]+[CO₂]小于规定限值,数据采集无效,检测重新开始或退出检测。
4
汽车排放尾气低流量监控
如果在检测过程中,汽车排放尾气低流量超过规定范围,数据采集无效,检测重新开始。
5
分析仪样气低流量监控
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分析仪样气低流量,数据采集无效,检测重新开始或退出检测。
6
集气管低流量监控
在测试过程中,若稀释尾气流量低于95.0 L/s,数据采集无效。试验重新开始或退出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2015年9月本技术要求就CO检测系统制造事宜,作出了如下规定。
本技术要求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经供需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1 技术规范1.总则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设备配套,它提出了相关配套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合同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卖方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4合同签订7天内,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
1.5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6卖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
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制造厂已有相同容量机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1.7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当主机参数发生变化时而引起的变化要求,设备不加价。
1.8 对于进口设备应有原产地证明材料和海关报关单,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行为,卖方必须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1.9供方必须保证所提供产品应为完整的、全新的、合格的、先进和技术成熟可靠的。
1.10若卖方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或签订本技术要求则表示:卖方熟知买方的生产工艺、工况等,无论本技术要求是否做出完整的描述,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均应完全满足买方设备正常生产的要求,实现磨机预定的功能和工艺要求。
若生产后,卖方提供产品未能满足现场正常生产需要,则卖方应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引起的所有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2.工程概况2.1.2锅炉技术参数锅炉形式:高温高压煤粉锅炉锅炉额定蒸发量:200t/h 锅炉最大蒸发量:220t/h锅炉保证效率:91.5%每台锅炉燃煤量(BECR):26.78t/h(设计煤种),29.16t/h(校核煤种)每台锅炉燃煤量(BMCR):29.44t/h(设计煤种),32.08t/h(校核煤种)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22.1.3制粉系统技术条件制粉系统形式:钢球磨煤机中储式乏气送粉系统磨制煤粉细度:R90=17~20%每台锅炉采用2台钢球磨煤机。
2.1.4球磨机安装运行条件球磨机安装于主厂房煤仓间0m层,给煤机布置在煤仓间8m层,粗、细粉分离器安装在煤仓间屋顶。
3.技术要求3.1 总的要求3.1.1 测试数据的单位为mg/m3。
出卖人所供分析系统包括采样探头、采样管线、反吹装置、分析仪器柜及柜内设备(包括分析仪、配电设备、泵类、冷却装置、标气等)、反吹装置柜及柜内设备以及所有的管路及各种附件,买受人只负责提供分析系统所需压缩空气气源、总电源电缆;采样系统、预处理系统、分析系统等整套系统内的动力及控制电缆由出卖人负责供货。
3.1.2 分析仪输出信号为4~20mADC标准信号;分析仪的故障信号(如吹扫装置故障等)首先送至主处理器,由主处理器送出综合故障报警信号,送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
3.1.3 出卖人提供的CO分析仪,按照一对一方案(每台磨煤机1套完整的分析仪)进行配置。
3.1.4 出卖人提供的CO连续监测装置用于磨机防爆,该系统应采用进口技术,请出卖人提供原产地证书。
关键部件分析仪、冷凝器和抽气泵为原装产品,保证6个月里仪表精度在1%以内,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对磨煤机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1.5 出卖人提供的CO连续监测装置防护等级为IP65,机柜可以密封并通入新鲜空气进行机箱增压吹洗。
3.1.6 出卖人提供的CO连续监测装置提供如下无源开关信号:(1)系统综合故障信号(含分析仪故障、气体冷凝失效、取样流量低报警等)(2)CO浓度≥200ppm(实际报警数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3)CO浓度≥250ppm(实际报警数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3.2 出卖人提供的CO分析仪满足以下最低的运行和设计要求:3.2.1 分析仪运行时的数据采集率大于或等于95%。
3.2.2 对分析仪进行精确度和误差检查,检查结果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3.2.3 尽量减少维护工作量和日常维护工作。
3.3 CO分析仪具有以下功能:量程自动切换仪器各主要部件异常报警数据储存和处理定时自动校正系统能满足至少在90天运行期内,不需要维修的要求。
3.4 CO分析仪提供90%资料可用率。
3.5 除了校正结果满足本规范要求之外,校正系统满足下列要求:除了通过采样管校正之外,留有直接喷入各种校正气体到分析仪器和喷入校正气体及检查气体到采样管线某些点的接口。
3.6 分析仪器的诊断CO分析仪具有自诊断功能,这些诊断功能至少包括:检测源或探头的失效、超出量程情况、没有足够的采样流量能力的情况等,这些信号能在分析仪器柜显示,并将这些信号综合成一个报警信号,通过硬接线方式接入单元机组DCS中。
3.7 系统诊断CO分析仪具有以下诊断和报警功能:分析系统有电源、系统故障报警接点输出,信号送至DCS系统。
分析系统的校正、冷凝液排放等操作为全自动。
3.8 安装3.8.1 出卖人提供所有用于安装采样探头所需的部件,包括:管套、安装的法兰、安装的托架、硬件定位的安装图。
3.8.2 出卖人介绍采样线的安装方法。
合同签订后,出卖人提供详细的安装要求,包括所有在磨煤机本体上的设备,如探头和采样线等。
3.8.3 使用的材料凡是与被测介质或校正气接触的探头等,满足磨煤机各种运行工况的粉尘成分、温度条件,并能连续可靠地运行且满足防爆要求。
3.8.4 CO分析仪系统部件(1) 系统为每台磨煤机提供一支采样探头,并配置相应的采样管线及内外吹扫系统。
所有安装在磨煤机内采样系统部件由不锈钢构成,在2.2.4节被测介质温度条件下能保证系统部件连续运行。
探头设置自动/手动反吹扫装置,由内部控制单元控制仪表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定期吹扫取样管路,防止取样管路灰尘的聚集造成采样探头的堵塞。
(2) 采样线所有采样线满足在设计条件及所处环境条件下能正常运行的要求。
采样管线采用耐腐蚀、不易破裂的材质。
凡是与样气或校准气接触的探头和其它零部件由哈氏合金或耐腐不锈钢构成。
采样线的长度为从分析仪器至采样点。
出卖人提供一根单独的校正气采样线。
校正气线在两倍于正常校正气运行压力下保证无泄漏。
每个采样线以一个连续长度供货,不允许单个采样线内部拼接。
3.9 校正设备和标准(1) 出卖人提供CO分析仪的校零、满量程校正的服务。
(2) 出卖人提供在系统启动时需要的各种校正气并满足下列要求:校正气量能满足启动后正常校正30天和CO分析仪测试用气。
出卖人提供校正气的所在国家环保局的可追朔性文件、说明其种类、浓度和数量的文件及储气筒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它介绍储气筒和买受人将来购置和储存校正气的说明,或由出卖人提供国内合格的标气供应商的有关材料。
3.10 干扰CO分析仪应没有明显的干扰,当浓度值大于满量程的0.2%或测量标定值时,分析仪器对此有反应。
3.11 报警对于每套CO分析仪,出卖人提供以下干接点输出:分析仪在校正气循环中分析仪表故障采样系统故障等故障综合信号3.12 分析仪器的冷却(1) 在各种潜在运行工况下所有设备需要合适地被冷却或加热,以防止因热而导致信号漂移或出现运行问题。
(2) 系统提供冷却或加热功能失效的自动报警。
并能立刻通知操作人员处理(综合故障报警信号)。
3.13 反吹空气保护当CO分析仪部件如采样探头安装后与被测介质接触时,出卖人提供一个反吹空气系统,以防止被测介质污染分析仪器部件。
如有必要,对反吹空气风扇及有关的空气清洗设备,安装空气预热器。
当反吹空气装置失效时,自动启动快速隔离门以保护监测部件。
当反吹空气系统失效时,有报警信号显示在CO分析仪表盘中。
出卖人提供的CO分析仪具有自动清扫功能,定期自动清除取样探头和取样管路中的积尘。
3.14 电源对每台机组的CO分析仪,买受人提供一路交流220V±10% 50Hz±1 Hz的单相电源,容量0.3 KW。
出卖人负责配置并提供整套CO监测系统内各用电设备及1个备用插座(每个容量为220VAC 、10A)的配电及所需电气控制元件。
3.15 气源买受人所供气源为0.4~0.8Mpa,耗气量60 立方米/小时。
3.16 接地所有设备应安全接地或有接地的措施。
当某个设备安全接地不可能时,设备被双重绝缘,以防电击事件发生。
3.17 分析仪器柜分析仪器柜包括:主处理器、分析仪、配电设备、泵类、冷却装置等。
分析仪器柜布置在磨煤机附近,应满足防爆、防火、防水、防尘、防腐的有关要求。
防护等级为IP65。
柜体设密封门,显示、操作设备安装于柜内的安装板或内门上,制作和安装工艺精致美观。
所配电气控制元件(其中:控制开关、按钮、继电器采用进口产品)选用经过鉴定的优质产品,严禁使用已经淘汰的产品。
出卖人提供所有电气控制元件并安装布置在分析仪器柜内。
当控制柜内并存强电动力回路、强电控制回路和弱电控制回路时,出卖人将各种回路关联的控制器件、端子排和连接导线分隔布置,采取防止强电回路干扰弱电信号回路的措施,利于运行、检修安全。
3.18校正气体的贮存出卖人所提供的校正气贮存设备布置在磨煤机附近,满足防爆、防火、防水、防尘、防腐的有关要求。
4 接口原则与设计分工4.1 出卖人的工作范围:4.1.1出卖人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要求的CO连续监测装置(包含CO分析仪表及其冷却、吹扫系统,以及采样管线,系统内部的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控制机柜),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指导等各项服务。
4.1.2出卖人提供的采样管线、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长度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准,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足,出卖人应积极配合无偿补足,直至满足现场需要。
4.2 买受人的工作范围:4.2.1买受人提供CO连续监测装置就地控制柜的布置图;4.2.2买受人负责盘柜的现场安装、对外电缆的接线、电缆敷设;4.2.3买受人提供CO连续监测装置需要的220VAC、380VAC总电源;4.2.4买受人提供CO连续监测装置需要的气源。
5 技术数据表设备技术参数表:(由出卖人填写)6 性能保证值6.1 本工程质保期自机组正常投运168小时验收合格正式移交之日起计算,为期两年。
在质保期内,出卖人保证及时免费更换非买受人原因引起的故障板件或修理任何非买受人引起的设备故障。
6.2 按规范书要求提供满足精度要求的分析仪表,出卖人对所选产品的测量原理、精度等应进行详细说明,对产品选型负全责;6.3 出卖人提供的CO防爆分析仪表保证6个月里精度在1%以内,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