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方课程四年级家乡下册教案
吉林省地方教材四年级下册家乡《11课、医药产业》教学设计

课题:11、医药产业
教学目标:1. 知道医药产业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之一。
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2. 使学生了解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医药产业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之一。
教学难点:了解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教学课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1、读导读内容,画出什么是医药产业?
二、讲授新课
2、读读课文说说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全班交流
(1)举例说明为什么说吉林省资源独特优越?
资源种类2700余种、是药材产地、化学原料基地
(2)发展基础良好:
通化是中国医药城
(3)科研实力雄厚;
有大批专家、科研所、实验室。
(4)产业集聚加快
有两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
3、小组讨论:
我省的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全班交流
归纳总结: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品种重叠、竞争力薄弱。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等。
4、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总目标是什么?
“四个转变”
三、试一试
你家附近主要出产那些中草药?有什么功效?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的?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信息吧!
板书: 11、医药产业
资源独特优越发展基础良好
科研实力雄厚产业集聚加快。
四年级地方课程下册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下册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地貌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水资源状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知识。
2. 难点: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家乡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家乡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讲授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分析家乡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 分组讨论家乡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历史人物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传统节日2. 家乡的民间艺术3. 家乡的历史人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历史人物的基本知识。
2. 难点:运用历史文化知识分析家乡文化特点,提出传承文化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 实物展示:展示家乡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民间艺术魅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文化特点,培养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
吉林省小学家乡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授课周月日
授课周月日
授课周月日
授课周月日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新家乡四年下学期
授课周月日
课时计划。
吉林版家乡教案

吉林版家乡教案教案标题:吉林版家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
2. 学习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3. 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吉林省的美景和特色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主体:1.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a. 讲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包括与其他省份的接壤关系。
b. 介绍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森林、矿产资源等。
c. 引导学生思考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2. 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a. 介绍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如长春电影节、吉林冰雪旅游节等。
b. 讲解吉林省的民俗风情,如吉林省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c.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吉林省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关的活动,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唱吉林民歌等。
3. 历史和重要事件:a. 介绍吉林省的历史沿革,包括吉林省的建省时间和历史变迁。
b. 讲解吉林省的重要事件,如吉林省的解放、经济发展等。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总结:1. 总结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特色文化和历史。
2. 引导学生对吉林省的家乡热爱和自豪感。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传承吉林省的文化。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问答,检查学生对吉林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如绘制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图、写一篇关于吉林省历史的小短文等。
3.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教学资源:1. 吉林省地图和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吉林省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3. 相关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吉林省的重要景点和文化遗址。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因素。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因素。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自然环境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著名人物等历史文化因素。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著名人物等历史文化因素。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文化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历史文化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乡的经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经济发展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四章:家乡的社会生活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社会生活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习俗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乡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社会生活特点。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学科:社会与生活年级:四年级教材:四年级下册课题:我家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说出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记猜测这是哪个地区的地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主要地理特征,并解释家乡的基本情况:人口数量、面积大小等。
3.情景体验(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和优良的传统文化。
学生可以口头描述图片中所展示的景观和资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家乡找出至少三个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并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5.总结(5分钟)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独特之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保护家乡的资源和景观。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一张家乡的照片,并写一篇100字的作文,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作文要用自己的话语简单地进行描述,可以结合图片进行说明。
七、板书设计我家乡-地理位置-基本情况-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八、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摄影比赛,让学生用照片记录家乡的美丽。
2.邀请家乡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给学生讲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四年级地方课下册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学习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
第二单元:家乡的人文景观1. 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2. 学习家乡的名人典故和重要事件。
第三单元:家乡的民俗风情1. 了解家乡的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等。
2. 体验家乡的民俗活动,感受家乡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实际情况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采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民俗活动,亲身体验家乡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情况。
3. 学生在参与民俗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教学计划:第1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第3课时:家乡的民俗风情第4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第5课时:家乡的教育与文化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 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所需物品。
3. 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计划,逐一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经济发展和教育与文化。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体验民俗活动等。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四年级家乡(新)地方教案

第(1)课时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农业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市场。
2.感受祖国经济的发展之快。
教学重点:了解吉林省农村农业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吉林经济的发展之快。
教学准备:收集吉林省农村发展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创设问题情境)东北的大米走上全国各地的餐桌,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
吉林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二、合作学习1.说说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
生: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2.你能从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中说明吉林省地区满足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吗?生: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很发达3.师: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吉林省发展商品性生产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4.你们那儿主要都种植那些农作物?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
三、总结: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业正逐步走向市场,以适应多层次、高质量的要求。
日益发展的农业,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板书设计:农业发展农业包括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付业务中产业形成第(2)课时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黄金玉米带教学目标:1.解黄金玉米带的分布及玉米的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3.学生热爱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解玉米的用途。
理解玉米身价倍增的原因(玉米被誉为“软黄金”的原因)课前准备:你身边的那些东西是有玉米加工而成的。
图片和资料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吃过煮玉米或烤玉米吧?很好吃吧!但同学们不是经常吃,老师小的时候,玉米是主食,每天都要吃。
如今,作为农产品的玉米,其用途已扩展到众多领域,如:工业、交通、医药等,从而使玉米身价倍增(板书课题)二、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同桌交流,班上汇报。
(1)在我国被称为“黄金玉米带”的是什么地方?(2)什么被誉为“软黄金”?(3)玉米的用途扩展到哪些领域?指名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来了解我们家乡的名山——长白山。
(板书课题)
二、新授新课
1、读一读
“高山花园、地下森林、长白大峡谷、长白迷宫。”
2、品读“知识窗”。
3、交流“看一看”。
4、课堂作业:
访一访你认识的人中有谁去过长白山,或对长白山比较了解,询问一下对长白山有什么印象,以及他们对其中的哪处景观最感兴趣。
三、总结
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明天更辉煌。
济源中小学教学资源店
其他章节请登录网店购买使用。包括教学计划、进度、教案。
地址:/item.htm?spm=a1z10.5.w214277790.41.pC60gs&id=17536474026
(板书课题)
二、新授新课
1、读一读:
“天池之春”、“天池之夏”、“天池之秋”、“天池之冬”、“乘槎河”、“长白瀑布”“梯子河”、“温泉煮鸡蛋”、“冰天雪地泡温泉”。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画一画:
你认为长白山最美的景观是什么?把它画下来。
4、说一说:
你家周围有没有风景秀丽的山?哪里都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三、教师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奇妙的天池、瀑布和温泉
【教学目标】:
领略天文和地质景观的神秘奇妙、游览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重点】
游览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长白山、瀑布和温泉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奇妙的天池、瀑布和温泉。
四年级家乡下学期教学通案
家乡的名山——长白山
独特的长白山景观
【教学目标】:
1、了解长白山有哪些独特景观。
2、用心灵去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从而激发对家乡更浓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长白山有哪些独特有哪些独特的景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