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清单四 记练结合串记7类古文化常识 Word版含答案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1 子路、曾公西华侍坐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方”“作”“如”“让”“爱”“若”“徒”“御”“族”等重要实词。
2.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通假字及形容词活用的特点。
单篇梳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2段)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②()也。
居.③()则曰:‘不吾知.④()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第3段)子路率尔..①()而对曰:“千乘之国,摄.②()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③(),因.④()之以饥馑..⑤();由也为之,比及⑥()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第4段)夫子哂.()之。
(第5段)“求!尔何如?”(第6段)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①()。
如其礼乐,以俟.②()君子。
”(第7段)“赤!尔何如?”(第8段)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第9段)“点!尔何如?”(第10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第11段)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第12段)曰:“莫春者,春服既.①()成.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③()而归。
”(第13段)夫子喟然..①()叹曰:“吾与.②()点也!”(第14段)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第15段)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第16段)曰:“夫子何哂由也?”(第17段)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第18段)“唯求则非邦也与?”(第19段)“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第20段)“唯赤则非邦也与?”(第21段)“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毋吾以.也②鼓瑟希.③莫.春者④唯求则非邦也与.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3.多义词语(1)方(2)作(3)如(4)让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常识梳理(1)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含答案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含答案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冰,水为.之圣人之所以为.圣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句读之不知.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及,比得上”。
A 项又,再/恢复。
B 项凝结/成为。
C 项同“智”,见识/知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⑤曰师曰弟子云者..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⑧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④⑦⑧B .②③⑤⑥⑧C .①③④⑥⑧D .②④⑥⑦⑧答案 C解析 ①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
③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④古义:托身,藏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⑥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⑧古义:从,跟从;而,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A 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向下。
B 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D 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专题讲练考点四鉴赏诗
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 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
作用 ① ②
③
④ ⑤
考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 精妙之处。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①·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③香满路,凤箫④声动,玉壶⑤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⑥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⑦处。
【整合答案】 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 是写情,寓情于景。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思路导引】 1.直接抒情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 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运用 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表达效果?
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运用了什么 表达技巧?
答案:以动衬静。
(4)根据层级判断(词、句、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片、篇则优先考虑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如是两句则要合体而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 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古代官职、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
其他如阴阳术数、星图占卜、兵法行阵等比较生僻、艰深或带有唯心色彩的可以不纳入复习范围。
面对内容广泛的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应该重视巧记。
下面介绍几种巧记法:1.分类串记法(1)科举记忆法:明清时期科举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倘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
(2)雅号记忆法:“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囚”孟郊、“诗狂”贺子章、“诗奴”贾岛等。
(3)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的文章。
《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512章;《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为“断代史”。
(4)基数记忆法: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18文言文之文化常识(讲义)
文言文阅读考点18 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考点讲义一、考点解读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但是由于此题涉及面极广,需要识记的内容非常丰富。
所以,如何识记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何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广积累、勤巩固,才能拓展知识面。
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记,要在发散理解的基础上,巧记善记、记牢记多。
二、知识储备(一)分类储备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内容虽然复杂繁多,但是分类却比较清晰,因此,分类掌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的知识点分类如下:山川地理:九州、八荒、六合,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关内、关外、江东、江左、五岳、三秦、城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等。
宗法礼俗:宗法类主要有天子七庙、太子、建储、爵号、庙号、追赠、太牢、少牢、郊祭、社日、九族、姻亲等,礼俗类主要有北面、南面、东向、坐、跪、跽、箕、婚礼、丧葬、祭礼等。
文化科举: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解元、会元、状元、四书五经、六艺、五音、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校、痒、序、学、国子监、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司业、教授、监生、童子等名号称谓:称谓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第二种情况是称对方的字、号、谥号、斋名、籍贯、郡望、官名、爵名、官地、公、君、吾子、卿等(有时候称呼前加“令”“仁”“贤”字),第三种情况是谦称寡人、朕、孤、仆、不才、不佞、愚、鄙人、敝人(在有些谦称前可以加“家”“舍”字)等,第四种情况是敬称陛下、皇上、大王、帝号、庙号、公、君、足下、丈、大人等。
官职官署:官职主要分中央和地方,中央分三省六部,其中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尚书省的六个下属部门,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个部门各自管辖四司,一共有二十四司等,地方分州、郡、道、路、府、省等。
同时要注意与官职有关系的词语如授、除、擢、迁、贬、启骸骨、悬车、下车等天文历法:天文主要有星辰名称、圭表、阴阳等。
2025届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共28张PPT)
姓名字号篇
➢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 等)、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 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延赐予。谥号的选定根 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道号时选 择。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壅過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姓名字号篇
➢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如位皇 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 尊号。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 有死后追加者。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 龙皇帝等。
子·密州出猎》)
天文篇
3.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代指国家或地区的词汇,它们的含 义及来历各不相同。你能说出下列各词的意思吗?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四而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 海”之意与之类似。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地理并称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021年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1通用版电子版
2021年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1通用版电子版1、5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她绘声绘色地向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学汉语课本。
C.最近,一部讲述中国东北普通工人家庭生活故事的年代剧《人世间》在中国掀起观剧热潮,深深宽慰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们。
D.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正确答案)2、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埋怨(mán)目睹(dǔ)对峙(zhì)B、弊病(bì)栖息(qī)烘托(hōng)C、绷带(bēng)骤然(zhòu)哽咽(yè)D、吹嘘(xū)浮躁(cào)停滞(dài)(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幺yāo 悯mǐn然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荻花dí恬tián然C、虾蟆陵há嘈杂cáo 钿头diàn转徙xǐ(正确答案)D、江浸月jīn 呕哑yā嘲哳zhā江渚zhǔ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6、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
第4节特殊句式-【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4节特殊句式古代汉语的常见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和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翻译题及断句题往往涉及对文言句式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作答。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翻译成含有“是”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类型表示判断:二、被动句——看清关键词,翻译成含有“被”的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三、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提前的宾语到动词后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
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句子就叫宾语前置句。
其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四、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省略句主要有三种类型:五、定语后置句——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定语后置句”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定语后置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六、状语后置句——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七、主谓倒置句——辨明语气,调换主语谓语位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构成主谓倒装句。
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5高中教材和课标推荐背诵篇目含解析新人教版
知识清单高中教材和课标推荐背诵篇目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65练 对点练案23 精准翻译语句(一)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65练对点练案23精准翻译语句(一)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回忆当年做歌女时被纨绔子弟追捧的盛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认为不同政见者辩证得失时,应该先明确“名”与“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歌注重通过意象表达情感,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以景结情”是其中一种常见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专项训练2.(2023·全国乙)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
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
”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
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
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子奚不先自贰焉。
”负羁曰:“诺。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连贯 精选 含答案
连贯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⑤便成死症⑥便太浅显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答案 B [本题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从前后连贯的角度看,③④句中,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句⑤中的“症”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首句的“营”、句①中的“成”、句④中的“整”押韵。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答案 D [③句中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的“和谐”相接;⑤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④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答案 C [②句说食品产业环节多,容易出问题,⑥句说必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消除各环节的隐患,所以②⑥关系最密切,排除B 、D 。
2024-2025学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教材梳理选择性必修上册
目录
《大学之道》
///////
二、一词多义 1.本
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
④盖亦反其本.矣(
)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
)
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
答案 ①本源、根本 ②草木的根 ③本来的、原来的 ④仁政王道 ⑤原来、
本来 ⑥量词,本子、书册的计量单位
)
⑤则修.文德以来之(
)
⑥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答案 ①动词,修养,修行 ⑤施行 ⑥修造、整治
) ②形容词,长,高
③动词,修建,修造
④长
目录
《大学之道》
///////
三、课内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并加以注释,与《论语》 《孟子》合为“四书”。 B.《大学》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相传为孔 子所作。 C.“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博学”之态,一是指与“小学”相 对的“大人之学”。 D.“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 从中获得智慧。
///////
目录
《大学之道》
///////
一、解释加点词 (1)大.学.之.道.①,在明.②明.德.③,在亲.民.④,在止于至.善.⑤。知止而后有.定.⑥,
定而后能静.⑦,静而后能安.⑧,安而后能虑.⑨,虑而后能得.⑩。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① 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② 动词,彰明
目录
《〈论语〉十二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1《论语》十二章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质”“要”“贼”“举”“治”“国”“劝”“使”“疾”“贻”及次常用字“喻”“施”“敏”“齐”“明”“事”“攻”“独”“终”“分”。
2.背诵《〈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四章》第24、33章和《五石之瓠》《礼运(节选)》,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律及特点。
[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论语》十二章对话体散文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围绕“仁”字,阐述其内涵,并论述了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看法。
1.语言简练,用意深远2.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3.语言浅显易懂,接近口语大学之道议论文相传为曾子课文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对话体议论文孟子文章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1.用故事说理2.善用比喻3.善用对比4.气势充沛《老子》四章格言体散文老子《〈老子〉四章》分别阐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1.文体韵散结合,文句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2.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课文1《论语》十二章一、基础夯实而正.焉,可谓好(第1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学也已。
”(《学而》)(第2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第3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第4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就()②有道()③正() ④而() ⑤喻()答案①靠近②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③形容词作动词,匡正④如果⑤知晓,明白2.理解性默写①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选修(一) 单篇梳理1~2 《老子》八章 季氏将伐颛臾-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尤”“伐”“相”“中”“长”“蔽”“舍”等重要实词。
2.背诵《〈老子〉八章》第8、12、15、22、27、81章及其他三文,翻译重点句子。
单篇梳理1~2《老子》八章季氏将伐颛臾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老子》八章(第8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①()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②()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③()。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①(),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②()。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15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①()。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②(),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③()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①()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②()。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②()不用筹策,善闭..①(),善数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③()。
..(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①(),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②(),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答案(第8章)①滋养,造福②接近③顺应时机(第12章)①败坏②伤德败行(第15章)①描述②未经加工的木材③动荡(第22章)①破旧②范式(第27章)①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②计数③精深微妙(第81章)①善于言辞②私自积藏季氏将伐颛臾(第1段)季氏将伐颛臾。
新高考语文 (新高考)2021届小题必练7 信息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
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
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
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谓杲曰:“若举进士,当待汝以甲科。
”及秋试..,有上书言阀阅之家不当与寒士争科第,杲遂不应举。
稍迁著作佐郎,出为许、邓二州从事,坐事免。
太平兴国初.....,迁著作郎、直史馆。
俄上书自言其才比东方朔,求显用,以观其效。
太宗壮之,擢知制诰。
杲家贫,贷人钱数百万。
母兄晞性啬,尝为兴元少尹,居京兆,殖货钜万。
亲故有自长安来者,绐杲曰:“少尹不复靳财物,已挥金无算矣。
”杲闻之喜,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移知寿州,上言:“家世史官,愿秉直笔,成国朝大典。
”召为史馆修撰,固求掌诰词,帝从之。
时翰林学士宋白左迁鄜州,贾黄中、李沆参知政事,苏易螽转承旨,杲连致书相府,求为学士,且言于宰相李昉曰:“先公尝授以制诰一编,谓杲才堪此职。
”因出示昉,昉屡开解之。
未几,太宗飞白书“玉堂”额以赐翰林,杲又上《玉堂记》,因请备职。
太宗恶其躁竞,改右谏议大夫。
初,太宗以太祖朝典策未备,乃议召杲。
杲闻命喜甚,以为将加优擢,晨夜趋进。
至宋州,遇朗州通判钱熙,杲问以“朝议将任仆何官”,熙言:“重修《太祖宝录》尔。
”杲默然久之。
感疾,至京师,旬月..卒,年五十六。
太宗闵之,录其二子。
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惟与柳开善,更相引重,始终无间。
不善治生,家益贫,杲端坐终日,不知计所出。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B.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C.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D.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姑臧,地名,古文在交代人物时经常在姓名前加上地名,表示人物籍贯,汾阳郭昱也是如此。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45《老子》四章五石
课文4、5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一、基础夯实《老子》四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③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四章)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用( ) ②埏( ) ③埴( ) ④户牖( ) ⑤物( ) ⑥处( ) ⑦强( ) ⑧死而不亡( ) ⑨兆( ) ⑩谋( ) ⑪泮( ) ⑫几( )答案 ①功用 ②揉和 ③黏土 ④门窗 ⑤指人 ⑥为,做 ⑦勤勉 ⑧死而不朽,指人死而道长存 ⑨显露迹象 ⑩解决 ⑪同“判”,分离 ⑫接近 2.理解性默写①《〈老子〉四章》中,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地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子〉四章》中,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③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加难能可贵,《〈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单四记练结合串记7类古文化常识高考对古文化常识的考查,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要求考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判断错误的选项,这种考查方式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
因此,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天文地理(一)天文1.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3.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5.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
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
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
6.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7.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8.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9.月亮: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被描写较多的对象。
它的别称有:(1)因初月如钩,故称月亮为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月亮为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月亮为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月亮为广寒、清虚;(7)因传说中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10.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
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11.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用典出自星宿,天狼即天狼星,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天狼即天狼星。
12.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中最亮的星。
民间把它称作“寿星”。
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在古时被称为是吉祥太平的事。
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13.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
“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二)历法1.纪年法(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
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
【示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与妻书》)(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称元年。
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示例】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促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张衡传》)(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示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廉颇蔺相如列传》)(4)年号干支兼用法【示例】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梅花岭记》)2.纪月法(1)数序纪月法古代纪月,常用数序。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示例】四月..初五日辰刻。
(《三元里抗英》)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游褒禅山记》)(2)农历时节纪月法有时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
如“孟春(一月)”“孟冬(十月)”。
【示例】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古诗十九首》)(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示例】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
(《草堂即事》)3.纪日法(1)干支纪日法【示例】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石钟山记》)(2)序数纪日法【示例】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
(《三元里抗英》)(3)特定称谓纪日法①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示例】朝菌不知晦朔.。
(《逍遥游》)②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
【示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赤壁赋》)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
(《与妻书》)③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示例】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登泰山记》)(4)传统节日纪日法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
【示例】人日..题诗寄草堂。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③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
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合称为“三元”。
④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⑤花朝:花朝节。
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
[示例]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早春》)⑥寒食:农历清明前一二日,冬至后一百五(105)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
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
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
”⑦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日。
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
⑨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
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
“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
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
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示例】初七..,嬉戏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及下九⑩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
人们认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故以此时为赏月之佳节。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示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冬至: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白昼时间一天天长起来,叫作“冬至一阳生”。
【示例】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扬州慢》)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
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农历每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日”是“除旧布新”之意。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教师备选】1.纪时法(1)天色纪时法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
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太阳偏西)。
具体如下:夜半(23~1点)、鸡鸣(1~3点)、平旦(3~5点)、日出(5~7点)、食时(7~9点)、隅中(9~11点)、日中(11~13点)、日昃(13~15点)、晡时(15~17点)、日入(17~19点)、黄昏(19~21点)、人定(21~23点)。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平旦, 这是天将亮的时间。
此后是日出,这是天亮的时间。
【示例】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木兰诗》)奄奄黄昏..初。
(《孔雀东南飞》)..后,寂寂人定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孔雀东南飞》)(2)十二地支纪时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
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午时。
【示例】魏兵自辰时..。
(《失街亭》)..困至戌时从巳时..。
(《群英会蒋干中计》)..直杀到未时2.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3.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4.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三)地理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2.河:指黄河。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3.崤:指崤山。
崤.有二陵焉。
(《崤.之战》)4.函:指函谷关。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5.岱:指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