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更注重实效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未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实际应用的体验和训练。
因此,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这包括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
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要注重数学教学中“理解”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属于理性知识,其不能仅仅依靠记忆,而要建立在对概念、原理、推导过程等的深刻理解之上。
只有真正理解了数学知识,学生才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如板块教学法、微课堂教学法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要鼓励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和创新。
在新课标下,强调数学学科的学生探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找问题,通过思考和实践解决问题,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要注重数学教学的个性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等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强调数学教学中“理解”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和创新,以及注重数学教学的个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要更重视实效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要更重视实效新课改已进行了好几年,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最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深受感触,写了几点自己看法,记录下成功之处与不足,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反思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一位老师在执教《时分秒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的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
“啊?”(孩子们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孩子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
”这下,孩子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这个课例较成功的地方是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新课程倡导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这一必要环节。
但这一概念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模糊不清,认为数学课只要讲清知识点,学生会做题就行了,不必在创设情境上多下功夫。
今天听了这节公开课,使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认识到教师的真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论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论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过程,把握好教学步骤,把握好教学时间,把握好教学内容,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游戏、模拟、讨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学校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新课标的要求,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既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支持。
只有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
首先分析了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明确了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重要性。
然后探讨了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加强教师培训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本文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总结了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倡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学,小学,新课改,实效,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学生学习兴趣,思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数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领域,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可以更好地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师培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背景介绍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学习和研究,以及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通过分析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的目的还在于探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师培训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措施对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影响,为未来制定教学改进方案提供参考和建议。
如何研读新课标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效
如何研读新课标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随着新理念和新思维的形成,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方法也需予以改善。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以便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应在创新教学模式时,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确保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获得良好的教学、学习等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质、内涵和创新意义(一)实质与内涵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逻辑、抽象的过程,要通过教师的指点,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各种问题,逐步过渡到深度学习阶段。
其次,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的适应性,小学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实现优质化数学教学目标。
教师在引用全新教学方式时,应着力促进难懂、抽象等数学知识的转化,使其形成具象化、直观化的模式,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学习;还应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具备完整性和完善性,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提供帮助。
最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底蕴。
在该类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找出更加有效的创新途径,需要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创新,使其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从教学方面入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情况,针对现有教学形式进行调整,保障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使学生能够融入数学学习过程中。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加强。
在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要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给学生提供生活实际上的帮助,促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1]。
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是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1、数字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舞台。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设备展示数学问题、解题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实验等,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在线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等,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数学学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智能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利用智能化教学工具,如智能黑板、智能投影、数学软件等,可以更好地展示数学问题、解题方法,实时演示学习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数学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整合与应用,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数学整体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2、拓展数学知识的外延与深度除了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外,还应该适度拓展数学知识的外延与深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史、数学思想,关注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注重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效。
2、问题驱动型教学法的实施3、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应注重实效——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
师 : 来 我们 过去 学 过 的知 识 都 没 法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天 看 今 我 们 就 一起 来 学 习 新 的知 识 “ 通分 ” 。 这个 情 境 的创 设 , 既符 合 学 生 的心 理 特 征 , 动 了学 习兴 调 趣 . 让 学 生 复 习 了 同分 母 、 分 子 分 数 比 较 大 小 的 旧 知 。 又 同 情 境 的 创 设 充 分 调 动 起 了 学 生 原 有 的 生 活 经 验 或 数 学 背 景 . 发 起 由情 境 引 起 的数 学 意 义 的 思 考 , 而 让 学 生 有 机 激 从 会 经 历 “ 题 情 境 一 建 立 模 型一 解 释 或 应 用 ” 一 重 要 的数 问 这 学活动过程。 个 好 的 数 学 问题 情 境 应 具 有 衍 生 性 , 也 就 是 通 过 这 个情 境能够产 生一连 串 、 环相扣 、 环 由浅 人 深 的 问 题 。 此 , 因 我 们 在 创 设 情 境 的 时候 , 思 考 这 样 的 情 境 是 否 存 在 “ 而 要 华 不 实 ” 问 题 , 蕴 含 了多 少 数 学 问 题 , 发 了 多 少 数 学 思 的 它 激 考 。 我 们 要 让 所 创 设 的 情 境 , 学 问 题 多 一 些 , 考 价 值 大 数 思
维 交 流
040 ) 2 00
同 . 比分 母 , 母 小 的分 数就 大 , > , 以说 爸爸 最 喜 欢 就 分 所
2 3
桃花。 师 : 小 东 最 喜 欢什 么花 ? 那 [ 有 学 生举 手 ] 没 师 : 什 么 不 能做 出判 断 ? 为 生: 因为 和二 的分子、 分母 都 不 相 同 , 好 比较 。 不
1 0 1 5
在 新 课 程 实施 过 程 中 ,刻 意追 求 形 式 之 风 存 在 于 不 少 的 数 学 课 堂 . 得 数 学 教 学 极 具 “ 赏 性 ”显 示 出一 派 “ 使 欣 , 喜人 ” 的 景 象 。 别 是 一 些 公 开课 、 示课 , 师 使 出 浑身 解 数 , 设 情 特 展 教 创 境 、 践 操 作 、 组 讨 论 、 作 交 流 等 , 出不 穷 , 生 的 学 习 实 小 合 层 学 兴 趣 得 到 了 激 发 , 生 参 与 热 情 高 涨 , 似 乎 说 明数 学 课 程 标 学 这 准 理 念 已经 落 到 实处 了 。 形 式 的背 后 露 出 浮华 , 但 折射 出一 些 值 得 思 考 的 问 题 : 学 问 题 少 了 , 考 感 悟 少 了 , 维 交 流 少 数 思 思 了 , 力 提 高少 了 。倘 若 不 冷 静 反 思 , 很 容 易使 数 学 教 学 误 能 则 入 “ 途 ” 当务 之 急 是要 让 数 学 课 堂 更 注重 实 效 。 歧 。 华 丽情 境 应 少 一 些 。 学 问 题 应 多 一些 数 《 学 课 程 标 准 》 出 , 学 教 学 要 紧 密 联 系 学 生 的生 活 数 指 数 实 际 . 学 生 的 生活 经 验 和 已有 知 识 出发 , 设 生 动有 趣 的情 从 创 境 。 确 , 数 学 教 学 中 , 的 问题 情 境 能 激 发 学 生求 知 欲 、 的 在 好 唤 起 学生 学 习兴 趣 。 因此 , 境 创 设 已经 成 为 当前 数 学 教 师煞 费 情 苦 心 的一 件 事 , 他们 往 往 为 了 突 出 “ 、 、 ”挖 空 心 思地 创 新 奇 趣 , 设 华 丽 的情 境 . 而结 果 却 引 发 了 不少 问题 。 然 案例( )《 分》 一 :通 一课 的教 学 片段 师 : 面 是 小 东 一 家 对 自家小 花 园的设 计方 案 。 下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还需要理解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新课标下的小学
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数学的应用,教育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的问题与
解决方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应用知识。
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更加灵活适用。
无论是讲授、探究、实验还是游戏,都
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与
应用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逐步将学生转变为独
立思考、自主学习、设计解决问题和创新的主体。
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数学
思维的发展,培养与同伴协作的能力、锻炼得失自知和其他认知能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数
学教材,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
这
种教学方法,不限于单一的书本知识,注重学生知识点的应用与巩固,促进了学生思维方
式的转变与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对策
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对策发布时间:2023-01-28T07:11:58.3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8期作者:潘胜华[导读] 当新课标标准出台后,中学老师和学校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考验,在新的教学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师更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并凸显数字教育的实际意义。
潘胜华贵州省台江县第三中学摘要:当新课标标准出台后,中学老师和学校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考验,在新的教学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师更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并凸显数字教育的实际意义。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具体日常生活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老师应该强化数学课程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积极介绍先进的方法,完成学生把知识转变为技能的任务。
文章从初中数学课堂出发,剖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有效性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了常规教育的局限性,并引入了新课标、素质教育和各种教学改造手段。
在如今的教育形式和现代教学背景之下,传统的学习教育方法已不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适应能力,也不能达到好教育的根本目的,唯有加快教学变革,增强教育实效性,才能切实发挥好教学的功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在新课标背景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育所面临的困难问题(一)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重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多是以考试成绩为基础,评价较为片面和简单,而教学模式建立后,强调关注学生的整体素养,需要老师在多角度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整体水平,而并非仅仅把教育重心放到考试成绩的提高上。
然而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少数老师完全适应了这一特点,多数老师仍然被升学率、考试成绩等所禁锢,不能根据新课改需要训练学生的全方面能力,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往数学教育中对学生创造力的训练不够注重,在当今的社会工作中,具有创造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所在,有助于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新课程要求数学课堂更应注重实效
新课程要求数学课堂更应注重实效摘要本文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用案例呈现的方式列举了数学教学中在情境创设、课堂活动、课堂提问、注重实效,再用案例呈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应保留的特色,即数学问题应多一点,思考感悟应多一点,思维交流应多一点,更应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问题;思考感悟;思维交流【中图分类号】g633.6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欣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但这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
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
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更应注重实效。
一、华丽情境应少一些,数学问题应多一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师:(出示汉字吴、杏。
)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生1:“吴”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吞”字。
生2:“杏”调换部首是“呆”。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师:“清水池里池水清”!生:“清水池里池水清”!师:“寺佛大过人”!生:“人过大佛寺”!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
但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情境?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新课改实行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已经进入了以“立体化、探究式和综合性”为特点的新阶段。
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的数学素养,打破老旧的教学模式,增强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让孩子们真正掌握数学思维能力,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但是,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实效,是当前教育界和家长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一些思路和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建议。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不会有什么实效的。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1、变换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成长环境和个人习惯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例如,可以采用绘本、歌谣、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数学兴趣活动学校与家长可以多开展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活动,比如数学游戏、数学建模等,这些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
3、结合实际生活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使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内容。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实际问题中来讲授数学知识点,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数学素养的综合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数学教育不再以简单的计算公式为中心,而是以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中心,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1、提高计算技能计算是基础,学生必须掌握好计算基础,才能轻松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计算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综合素养来解决。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新课标下如何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话题。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使我们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不过,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一下方面入手。
一,把功夫下在课外,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为提升课堂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堂有质量的课,必须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完成的,这个策划就是老师的备课。
教师的备课首先是备教材。
教师在按新课标要求实行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点,抓住关键,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
其次,教师的备课是备学生,教师要理解学生,明白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再次,教师的备课是备方法,教学方法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变化,使学生每节课感觉都有新意。
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学有所得。
此外,反思每天教学,总结上节课的得失,在下节课扬长避短。
再者就是与同学科教师探究教法,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课外的功夫就是为课内下的,只有精心地准备,才能为提升课堂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时可采取适当措施,如讲数学故事,或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但有用,而且有趣。
数学教学不但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动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兴趣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提升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的更新和优化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新课标制定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编写团队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的选择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教材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材还加入了更多的启发性教学材料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的教材更新和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应注重启发性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注重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展示和口头回答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教师应注重评价过程而不仅仅着眼于结果,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评价的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评价改革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离不开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改进。
只有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思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改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实践证明,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实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几个思路,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实效提供一些帮助。
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关键。
现阶段,一些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课程的难度和复杂性,而忽略了课程的实效。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实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课程内容,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合适的数学课程。
首先,应将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结合起来,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和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其次,应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最后,应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打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差异化教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实效不可或缺的一环。
差异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更有效地学习和成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组教学、课后辅导、彩虹班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对于高、中、低水平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三、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实效的重要保障。
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学科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等,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实效。
其中,游戏化教学是比较有效和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
游戏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获取并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现代技术发展极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来提高小学数学实效。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仪器或者网络教学视频来呈现生动的数学课程,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另外,数学学习 APP 也可以成为教学的一种新型形式,学生可以在 APP 中学习数学知识。
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摘要:新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对数学知识的基础教育,还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理才能,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老师要与时俱进,创造最适宜的课堂情境,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指导学生独立思维,抓住数学内容的实质,以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字:课程标准,实效性,数学教育,策略引言:跟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与时俱进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立足于全面发展的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主要目标。
怎样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提高数学课堂效果一直是困惑着初中数学教师们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初中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储备与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通过运用一些课堂机智来使学习者把现有的知识点和新增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提高知识转化速度和总体的学习效果。
所以,有效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效果要以学生实际理解为基点,以专业素养为导向设置课堂情境。
与传统课程中全部以知识目标为引导的情境设定有所不同,上述课程情境设定也更加强调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入手,创造贴合学习者知识水平的情境系统。
通过创造合理的课程情境不但可以充实课堂内涵和优化课堂架构,还可以让学习者的眼光集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置问题梯度传统数学授课方式,是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课堂引导方式。
这导致老师无法准确了解孩子课堂的状态,课堂反馈情况的收集比较难。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认识框架和教学内容的认识范围和规律,设计有层次的课堂问题,并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点,缩减无效思考的时间,合理生成对知识的认知。
课堂问题的设置不仅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构造,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以学生思维发展和认知规律为重要考虑因素,以问题串的形式,把问题设置更加简洁与准确,结合学生认知延伸范围,设置有梯度的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一、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影响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
新课标还加强了对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方法的培养,更加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这些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1. 重视基础知识的打牢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
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 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简单地讲解,而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和发现的机会。
可以通过实验、游戏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数学推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数学教育的实际应用新课标提出了更加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和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应用数学的真正价值。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示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5. 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教学,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或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随之改变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置明确的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学习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构建数学概念和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当注重数学知识的整合和延伸,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过程,突破传统的成绩导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学习效果。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当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全面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何宏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根本宗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之一。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最基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中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获取新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因此,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具备敬业精神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克服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素质,从而使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力量的源泉,也就是说,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主动钻研,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
要使学生的创新直接兴趣转变成稳定的创新动机,教师应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创新兴趣,启发学生用心灵去感知创新,努力让这种直接兴趣能转化为创新动机。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剖析每一个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学生创新心理的状态变化,及时解决心理障碍,使学生从内容上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更注重实效
马桂秀
新课改已进行了好几年,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最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深受感触,写了几点自己看法,记录下成功之处与不足,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反思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位老师在执教《时分秒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的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
“啊?”(孩子们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孩子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
”
这下,孩子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这个课例较成功的地方是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新课程倡导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这一必要环节。
但这一概念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模糊不清,认为数学课只要讲清知识点,学生会做题就行了,不必在创设情境上多下功夫。
今天听了这节公开课,使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认识到教师的真本领,
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反思二:把孩子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教师先任意出示一些线,提问:“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线分类吗?”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有:为什么这么分类?还可以怎么分类?是否可以第二次分类?分类后各类线叫什么名称?各类线有什么特征?教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请学生挑选问题探索、讨论,最后得到答案。
这位教师循循善诱,一问引问。
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一问引问,激活了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成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把孩子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
无论来自外部或内部,只要能造成学生的认知矛盾,都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出现发展,都是有价值的。
反思三:愿合作学习真正起到作用
萧伯纳曾风趣地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还得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人得到两种思想。
可见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课堂上合作讨论是流于形式的。
例如五年级《长方体的体积》课上,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同学们四人围成一组,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教师请组内派代表回答。
几个组都答得非常正确。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接着老师让同学们做综合练习,很多同学公式也不会用,更谈不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汇报时答得非常流利,为什么解决问题时,一部分同学连公式也不会用。
课后我反复思考,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小组合作学习知识流
于形式,讨论时间太少,讨论时只是优等生在交流,差的学生在听,优等生反应快,答案脱口而出,其他学生思维还没产生任何碰撞,更没有思考的过程,二是学生大都缺少质疑权威的意识和习惯,显得顺从没有主张和个性,在好学生说出体积的计算公式后,其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真正理解的有多少?但正因为是好学生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中,这是学习的权威啊,他说的肯定是对的,结果大家只是稀里糊涂的点头附合,是的,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就等于长、宽、高的积,至于怎么得来不去考虑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很多同学吃了夹生饭,根本没有透彻的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看似学生回答比较流利的课堂,如果得不到教师适度的调控和把握,不能起到好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首先合作学习的小组人员要以异质组成为宜,各层次学生搭配,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小组之间以同质组成,要强化小组之间的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比较,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小组之间,还要培养一个好的小组长。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其次,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发展。
正如专家所言:“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评判,学会质疑。
一个不会倾听,不会质疑的人,怎能撷取别人思想的精华,博取众长,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呢?
反思四:评价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例如,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一课,教师在介绍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以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问道:“请同学们比一比,哪个三角形的周长大”一生回答对了”教师表扬到:“你真聪明,大家为他鼓掌!”众生边鼓掌边说:“嗨、嗨、嗨,你真棒!”接着,教师又问怎么知道这
个三角形的周长学生说用尺子量出三边的长,然后加起来“说得不错,表扬他!”“嗨、嗨、嗨,你真棒!”……新课程提倡鼓励性评价。
但是评价应多从内在激发兴趣。
上述案例中,对于大家能轻而易举回答出来的问题,教师给予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而且千篇一律的“你真棒!”“真聪明!”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赞赏变得毫无感觉。
跳一跳摘桃子,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回答上来的问题,教师大大赞赏毫无意义,甚至有损学生的自尊心。
我们倡导赞赏,但必须注意赞赏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方面要善于赞赏。
赞赏应该针对每一位孩子,每堂课争取让一两个学生能获得教师激励性的具体的刻骨铭心的评价,而一生难忘。
赞赏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
曾有人这样说过:“赞赏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来成就。
”因此,教师要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另一方面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
赞赏应是一种真诚的客观评价。
教师应真诚的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
若教师的赞赏失去了针对性、客观性、真诚性,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反思五:没有现代的教育技术装备的课也同样精彩
在新课改中,特别是出课时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凡课必有课件,好像课件就是新课改课堂的标签,离了多媒体就没法上课。
以前我也总觉有课件的课必无课件的课要生动精彩。
还经常抱怨学校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特别是去年听了刘永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周长的认识》一课后,感觉特别强烈。
那节课至今印象很深,那节课刘老师没有使用任何课件,上课时就用了几张平面图,课上得很精彩,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理解周长的含义,还知道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渗透了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内容比规定的内容多,但学生学的很轻松,刘老师及时引导发现、探索,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我想这是课件达不到的效果。
由此我认为,课件是否使用要根据课的需要而定,要因人而异,不要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
总之,落实新课标要在课堂实质上下苦功,而不是在课堂形式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