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讲座稿
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将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交融,形成新的整体。而深度融合则是在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使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和价值。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课堂教学也可以为信息技术提供更加具体、实践性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因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推广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此外,还要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向更高水平迈进。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例6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例6篇【篇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例
《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社会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形式和手段,语言文字的揣摩运用和深度挖掘是内容和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而有效运用,做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渡融合”。
1.信息技术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有效掌握拼音的用法、读法,对于学生日后的认字能力、阅读能力都有帮助。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刚刚接触拼音的时候,很难马上掌握要领。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它使拼音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将抽象的拼音教学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教学,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比如:“zhe”这个音节的教学,需要将声母“zh”和韵母“e”的课件在课前做好,授课时,首先展示“e”,然后在展示小女孩举着“zh”走到“e”旁边的画面,教会小学生声母“zh”和韵
母“e”组到一块可以拼出一个“zhe”。最后,连贯的将这个动画场面播放几遍,同时带领学生读声母“zh”和韵母“e”,着重强调声母“zh”发音需要翘舌,而读韵母“e”的时候需要声音洪亮。两个部分的连读要连贯,快速。在边讲解边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简单的掌握拼读要领。
2、信息技术在学生认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认字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小学生认字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学生通过这样新鲜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拓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问题 3.选择什么媒体?
三:根据教学目的 选择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选择
媒体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 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软件和硬 件。要点:适切性、针对性
•变阻器
•25
•问题 4.创设什么样的情境?
•四、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教 ,学是学情生境情参境与,学又习称的教具学体情的境现或实学环习境情。“境知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通过课程实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是课程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使课程更具生命活力
•7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工 •作课程是一种过程
• 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并生成 意义的过程。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 探究,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 情境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依照特定的教 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 ,合理地进行教学的设计。
•29
(一)自主学习的设计
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 常用的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学习等。协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 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30
•1、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法
(1)抛锚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在抛锚式教学中,要根据事先的学习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 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 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说课稿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
融合”说课稿
大乌江小学:彭成红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小的船》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师的教法与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及板书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熟读成诵,感悟思想,丰富情感。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说话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能力。那么这首诗歌是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课标要求,我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技能目标: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范文(4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范文(4篇)
【篇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的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但是新课改实施了多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1.教师缺乏主动应用的积极性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期,对信息技术手段充满兴趣,但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感觉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负担,渐渐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兴趣。教师在应用理念上有误区,开始认为在教学中用了就比不用强,用的多就比用的少强,现在认为不用最好,于是教师们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最方便的教学方式。
2.教师欠缺应有的整合能力
有的教师课件用得过多、过滥,有用没用都要演,课件播放满堂灌。有的课件用得没有重点,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度和娱乐性,使课件的播放冲淡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
的课件用得不适时机,学生正在思考,教师就急于展示课件,造成了课件的展示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应用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造成了课堂的低效甚至是负效。
3.教师缺少有效的操作方法
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感到无从下手,是先考虑教学需要还是考虑现有课件呢?备课时先备什么,后备什么,不是很清楚。教师对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用于什么课型,什么环节,用什么媒体,用到什么程度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开拓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在教学中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进行整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整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我在小学语文《鲸》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查找的信息,进行个别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不仅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对鲸的一些其它知识也了解了许多。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会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带来很大
的帮助。这就为信息技术的学科运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这种学习环境。①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维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维,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挥。②展示图片,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图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③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利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体现。
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教 科 园 地
呐晦 煞 2 Q 年身 期 童 弘 _
论 信 息 技 术 与 中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整 合
康 国 洁
( 南 省洛 阳 市 三 I中学 ) 河 .
摘 要 信 息技 术与 中学数 学课 堂教学的整合 .实质 上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优化教 学教 学过 程。本文分析 了中学数 学课程 的特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例三篇(最新)
摘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学校的历史与文化重新梳理,学习设计制作尚德纪念册,送给宋平同志本人,以表达对校友最深情的挂念和最真挚的祝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尚德“小主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在活动中升华尚德学子爱师、爱校、爱伟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身为尚德人的自豪感。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综合实践
案例呈现:
[教学背景]
青岛上海路小学始建于1920年,原名“胶澳商埠中华基督教私立尚德小学校”,是一所有着优秀历史传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百年老校。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就是我们尚德人的校友,今年4月就是他百岁寿辰了。借此契机,学校将组织尚德学子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我将引导学生将学校的历史与文化重新梳理,学习设计制作尚德纪念册,送给宋平同志本人,以表达对校友最深情的挂念和最真挚的祝福。
[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梳理;了解纪念册组成及特点,通过表格明确设计思路和制作方式。
责任担当能力:小组合作通过自主学习资料,观察表格完成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动脑,敢于动手的探究习惯,激发学生对母校历史与发展的兴趣。
价值体认能力:培养学生爱师、爱校、爱伟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身为尚德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思维导图梳理设计主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播放微视频——学校宣传片,提醒学生仔细观看。
(一)明确课题,交流前期准备
1.师:前期,大家通过老师发的开题微课,初步了解了本阶段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设计尚德纪念册”(板书)。让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微课布置的任务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
(3)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 工具
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的情境创设功能作为情境探 究和发现学习工具
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作为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 的工具
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 践工具
利用网络中的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 馈工具
(4)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 以任务来驱动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 教 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观念应该使每个 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应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挖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敏锐观察 ❖求异思想 ❖丰富联想 ❖个性化知识结构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利用信息工具创造作品 培养创新品格
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 能自觉发现社会需求 • 能根据需要,自我制定学习目标 • 能自我规划、自我管理 • 能自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
(2)教学结构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 信息海洋的导航者 情境观察的指导者 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 协作活动的参与者 学习问题的解决者 知识的意义建构者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新课程标》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随着计算机走进学校、家庭,教育也像经济一样,走向“全球一体化”,教室在“缩小”,但学校在“扩大”。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是教育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要求在发扬优良教学传统下进行创新,是以开发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潜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研究新的、活的科学。通过课件直观、精确、连续的演示给学生提供各种感知材料,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延伸了学生大脑的思维功能,顺利的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突出学生的活动,要面对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学生的活动是有限的,教师表达的方式是单调的。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
计算机不是简单的表述数学知识,利用它可以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且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如果说使用印刷技术呈现的信息是线性的,那么利用超文本技术就能够以网络状数形结构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信息。教学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发布时间:2021-06-25T12:19:29.37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期作者:熊诗晴[导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日益蓬勃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在促进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熊诗晴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中心小学 330118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日益蓬勃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在促进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是教育工作也在积极融合信息技术,试图借助信息技术来推动现代教育工作走向深入,实现新的教学格局。而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融合的课堂模式,一方面能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具象化、更具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具有容量
大、效率高等特性,能很好地补充教学知识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更发散,加强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是我国新时代的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教育领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提起了高度的重视。信息技术在当前社会的应用十分广泛,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也能够实现有效的结合。数学是小学生在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学习效果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于是教学体系也在逐渐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工作企图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入新鲜教学模式,增加教学趣味性,彰显小学数学教学在课堂中的独特优势。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精心整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二级培训
思南县田秋小学:李勇凤
10月10日至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为期5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所得。
一、头脑风暴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习更主动,去探究未知领域的奥秘。教师首先在教学技术上武装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所教学科有效整合,优化课堂。
二、整合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微课、MOOC、翻转课堂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慕课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只有在课程是开放的、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种学习形式才会更有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
总之,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科教学中,既能雪中送炭,也能锦上添花,当然也可能画蛇添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应注重把握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就是把握纸质文本的特点,即便是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都不能喧宾夺主,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而是让它更加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因此,无论是在学科中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还是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都是学科整合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值得每一位老师积极尝试,认真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进入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 我们应该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现代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打造高效课堂-2019年精选文档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了课堂知识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不仅能够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还能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难为易,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知,从而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展示质疑,助推情境激趣的高效
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一个较好的课前导入情境,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寻新知。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首先展示图片和小视频:蝙蝠、雷达,学生虽知道蝙蝠,但并不曾见过,而接触到雷达的学生更少,在此情境中,让学生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后,转入到主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一种现代化的探测装置,课文题中却用一个“和”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于“蝙蝠和雷达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这一问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一节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境激趣中拉开了序幕。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图文并茂,助推思维翕张的高效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内含抽象的知识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能使知识具体化,创设一些文字无法表达的情境,引领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阅读、品析、探究知识,张开思维的翅膀,揣摩语言文字,领会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品味学习的乐趣。如:在《趵突泉》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趵突泉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文章从哪几方面写趵突泉的?”去思考、去学习,学生很快找出答案:“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接着,让学生在文章中画出表现趵突泉美、翻滚的语句,而这些语句单靠抽象的语言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并产生深刻的体会,这时利用多媒体依次放出动态、静态的画面,学生在欣赏中慢慢品悟,课文的内容、意图渐入学生的心中,教学任务在这愉快高效的氛围中完成。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践方案
西安市阎良区职教中心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信息化创建需要,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得到根本改观,配备了大量的现代化教育设施。为了切实提高设备使用效益,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
1.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2.使教师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能较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能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运算,能进行PPT课件修改和制作;
3.教师能够熟练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相关学科的资源并进行整合,积累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能够熟练使用学校校园系统平台,发布、浏览信息等。
4.能够利用Email等软件进行交流等;能够创建博客,并利用博客进行学习资源的积累、教学反思记载等。
三、培训形式和内容
1.自主学习:根据培训目标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2.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组织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培训。
3.培训内容:由学校根据考核标准,自定培训内容。
四、培训要求
1.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将自学与集体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取得良好成绩。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技术所必须的教育理论,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将把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和成绩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讲座稿
富源中心学校高照鑫
(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开展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遍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质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生个性的发展。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01月20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讲:“为使美国在21世纪能继续走在世界最前列,必须建立第一流的教育制度,培养世界一流的学生。到2000年,要使每一个8岁的儿童能顺利阅读,每一个12岁的儿童能利用互联网学习,每一个18岁的青年能上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取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
在纲要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二)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21世纪的中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呼唤现代教育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具有主动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造人才。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当今的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必须掌握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估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从而真正确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需要的差距越来越大。首先,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规范统一的教学和权威评价,忽视学生这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对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个性作用发挥。学生被动地学,为老师、为家长学习。其次,片面夸大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间的交流协作与相互启发,以及其他环境对于学生的潜性影响。另外,忽视或排斥现代教学媒体在改善知识显现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和提高课堂效率等
方面的巨大影响。教学过程的呆板,教学内容的单调,教学手段的落后陈旧,教学情感的冷落,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改革和实践,老师们的视线已逐步地从“传道解惑”转向“研究改进教法、努力体现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求发展”的方向上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最佳效能,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呢?教师虽然有所认识,但研究和应用不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起的重要性,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当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图拉在他的“交互决定论”中认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是相互联结着起作用的决定因素,人的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这对于我们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学习的心理机能也就是认知的、行为的和环境的诸多决定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而与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同处第一层面的是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国的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民主、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使人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呆板、严肃的教学环境则使人思维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力可言。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三者间的关系和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高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创设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呈观的形象化的学习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具生动性,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具有深刻性。不仅给学生指导、提示,还能及时对学生的反映作出反馈,从而营造出愉快的、合作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实现教学环境的整体优化。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四)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的研究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指课堂物化环境(即外部环境)、心理化环境(即内部环境)。通过研究和分析,进一步认识课堂教学环境各要素的构成和作用,逐步实现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物化环境与心理化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从而提
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现代教育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制作的研究
开发和制作现代教育媒体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研究过程应该是一个教育科研的过程,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更是教育、教学观念不断转变的过程,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制作的研究,逐步形成一支教育科研、教学人员、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三结合高素质的队伍,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制,达到优势互补。
3.探索和研究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新模式。
探索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前提的,以互动教学模式为基础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质疑、解疑能力的新模式。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①努力探索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
根据教育媒体的特点、功能,学科教学特点以及教师的实践,努力探索教育媒体的如下最佳作用点:突出、强化教学重点处,突破、化解教学难点处,创设情境、引发动机处,提供事实、建立经验处,显示过程、形成表象处,举例验证、建立概念处,提供示范、正确操作处,演泽原理、启发思维处,设难质疑、引起思辨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媒体最佳作用点是针对教学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