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13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秦坑儒谷位于陕西骊山
/v_playlist/f3128891o1p11.html
11
(三)吏师制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2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13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对贤良策》 中的文教政策建议
(二)基于“天人感应说” 的德治思想
14
(一)《对贤良策》中的文教政策建议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两汉时期的太学
1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措施
2
一、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一)统一文字
3
4
5
统一货币,统一量器的标准器具
6
7
兵马俑2号坑
8
近拍兵马俑
9
(二)禁私学 焚书坑儒
为求长生不老,秦始皇先后派徐福、侯生、 卢生等人寻求仙药。侯生与卢生当初是秦始皇 身边的方士,长期为秦始皇求仙人和仙药,却 始终没有找到。依照秦朝法 律,求不到仙药就 会被处死。于是,侯生、卢生悄悄地远走他乡。 这使秦始皇十分恼怒,于是下令对所有在咸阳 的方士进行审查讯问,欲查出侯生、卢生两人。 秦始 皇最后把圈定的460余人,都在咸阳挖坑 活埋。
21
熹平石经
22
汉教师与学生(讲经)
23
东汉十四家博士
2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传统 秦汉时期教育
汉朝的文教政策:
汉初文教政策 无为而治 (1)重视知识分 子的作用《求贤诏 》 (2)允许开办私 学 (3)废除“挟书 律” 汉武帝即位后: 有为而治 (1)推崇孔子, 罢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 士 (3)重视选举, 选贤任能 相关措施 (1)设立五经博 士 (2)开设太学 (3)建立察举制 度
• 汉设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 《春秋》,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 学术名流担任。 • 汉代太学学生,西汉称“博士弟子”或 “弟子”,东汉称“诸生”和“太学生”。 太学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 一是由太常在京师直接挑选,条件是“年 十八以上,仪态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作为正式的太学生。 •
• “行同伦”——融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禁私学
• 焚书坑儒 颁“挟书令”,并禁止私学。 BC211年,坑杀460余名儒生。 • 影响:对文化典籍造成严重破坏; 加剧社会矛盾。
(三)行吏师制
• 取消独立的学校和专职教师
• 三老制——地方基层学官,负责 “行同伦” • 博士制——设博士官70人,各家学者担任。 • 吏师制——以吏为师。
• 经馆相当于大学,是专经学习阶段,弟子 可分为“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
• 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 1、社会动荡,政治斗争复杂,名儒退而授 徒; • 2、中央政府偏重太学,为补其不足; • 3、官学制度尚不完善。
鸿都门学与四姓小侯学
•
鸿都门学创设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文学和艺术 的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它是宦官集团 培养自己势力的场所。 • 四姓小侯学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 (66年),是朝廷专门为外戚贵族及功臣 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四姓”是指:樊 氏、郭氏、阴氏和马氏,因他们不曾列侯, 故称“小侯”。
秦汉教育
秦汉教育秦1.学官设置秦以吏为师,使他们仅仅是国家法令的宣传者和执行人。
而真正的学官,则承担着保全历史文化遗产,充当统治者的顾问或师傅,或在民间传播文化知识的任务。
这表现为在中央设有博士、太傅、少傅,在地方设有三老。
一是博士:博士这个官职在战国时期即已设置。
《宋书·百官志》:六国往往有博士。
如公仪伓为鲁博士(《史记·循吏传》),贾祛为魏博士(《汉书·贾山传》),淳于髡为齐博士(《说苑·尊贤篇》),郑同被人们称为南方之博士(《战国策·赵策》)。
秦朝沿袭六国之制。
史书记载,秦朝博士官多至七十多人,包括儒家在内诸子百家,都可以为博士。
当时博士的职责是:掌通古今、史事,待问咨询,议礼议政,充任吏师教授弟子。
这些博士的事迹散见于《史记》、《汉书》,以及《说苑》、《新唐书》、《通志》等。
在秦朝焚书坑儒之前,博士是很受重视的,常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秦始皇出游巡行郡县往往有博士陪同。
例如,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就曾与鲁诸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说明博士是近臣,可以与始皇共议国家大事。
又如卢生、侯生对秦始皇的批评,说明博士了解朝政,并干预朝廷事务。
然而,秦代以法家为指导思想的政治路线,是重法轻儒的,因此,有所谓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这种怠慢行为曾引起儒学博士的不满,甚至逃离秦始皇。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秦代博士的地位。
秦代实行吏师制度,但吏不一定都能为师,而这些掌握古今历史知识,谙熟诗书的博士,可能也曾担任吏师,教授弟子。
例如,曾为汉高祖制朝仪的叔孙通,本是秦博士,在降汉时,从弟子百余人(《汉书·叔孙通传》)。
二是太傅、少傅:秦国和统一后的秦朝,虽未见有官立学校设置,但贵族子弟教育未断。
太傅、少傅即为教育、辅导太子的教官。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的教育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列措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政治上集权,在思想上就不再让百家争鸣了。
代表地主阶级的统治者要求政治统一,从而达到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由此也影响到了教育制度。
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比如统一文字,有一定的好处。
这在教学方面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秦还设“三老”以掌教化,“三老”是一种乡官,是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基层组织中的官职之一。
“三老”直接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图对一般人民进行法治教育、耕战教育、和尊卑贵贱的思想教化。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王朝还实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
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的制度,以吏为师,以法代教。
这又回到了私学产生之前的状态,是教育事业的倒退。
而且从秦朝开始出现了文字狱。
这些都是秦王朝在教育方面留下的失败的教训。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看作是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
到汉武帝时,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在文教方面,逐步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和整理古籍等政策。
独尊儒术,实际上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
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无论是对养士还是选士都有极大的影响。
也即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这也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地方。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制度上,而不是思想上,儒学的重大影响就在此处(陈寅恪的观点)。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官学在学制上分为五级:中央有太学,地方按行政系统分为学、校、庠、序四级。
太学属于大学性质,教授儒家六经。
学、校属于中学,专学一经。
庠、序属于小学性质的学校。
学校庠序之间没有连属关系,等级不是很明显。
汉时的私学发展也很昌盛。
许多儒学大师不能从政或在官学里任职的,大都从事私人讲学。
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两种:著录弟子,就是在名儒门下著其名,不必亲来受业,这便是后来的“拜门”的开始。
E第四讲秦汉时期的教育
四、两汉的学校教育
太学
中央官学 鸿都门学
官学 汉代的学校系统 私学
地方官学 书馆 经馆
宫邸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一)两汉时期的太学
1、太学的设置及发展(公元前124年) 2、太学的教师与学生:博士和博士弟子。 3、太学的教学内容:从今文经学到古文经 学(熹平石经) 4、太学的教学形式:个别教学、大都授、 次第相传。 5、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 6、太学的考试制度和方法:“设科射策”。
2、专精虚静 3、“圣化”——教师在教学中达到出神入 化的境界
二、汉武帝的 “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社会原因 2、措施 (1)立五经博士,诸子传记博士不置而废。 (2)设太学,专门学习儒家经典。 (3)完全确立察举制,高官厚禄送给精通儒学 的人。 3、影响:A有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 提高 教育的地位;B阻碍文化的整体发展、束缚文 人士人的头脑。
1、程序:一是自下而上的“乡举里选”;二是高官保 荐。 2、类别:一是常科,一年一举;二是特科,不定期。 3、科目:常科设孝廉、茂才;特科设贤良方正、贤良 文学、直言极谏、童子科等。 4、方法:察举与考试相结合。 5、标准:德行经术 6、名额:每郡1-2人;东汉每20万人举1人 7、意义:重视品行才绩,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建立 严格的察举法规。局限:选举大权为权门势家所把持; 重德轻才,使评价带有虚伪性和主观随意性;多途求
熹平石经
汉代教师与学生(讲经)
东汉十四家博士
(二)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
1、创办缘由及性质(公元178年):由位 于洛阳鸿都门外而得名;是一所文学艺 术专科学校。 2、招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官员举荐 3、教学内容:尺牍、辞赋、字画 4、意义:开创了古代文学艺术教育的先河; 打破了儒学独尊的传统,以社会生活所 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促进了文 艺教育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
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在秦汉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父母是孩子最早的
老师,他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学会做事,做人处世。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师傅教育也是秦汉时期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手艺人
和学者都会有自己的徒弟,他们会亲自传授手艺和知识给徒弟,帮助他们成长。
这种师傅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和道德,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最后,书院教育在秦汉时期也逐渐兴起。
在秦汉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一
起讨论经史子集,形成了一种书院教育的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教育、师傅教育和书院
教育。
这些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这些教育方式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
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探索、 确立时期。 • 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的作 用及影响、汉代的官学与私学、董仲舒和 王充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统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叱 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使各地的经生鸿儒不仅 受到了王侯和郡守的尊敬,也受到了朝廷的礼遇。
• (三)察举制的完全确立——以儒术取士 •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经常性举 行的科目,称作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 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 另一类为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 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 • (四)视学制度
•
“焚书坑儒”使中国文化遭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
三、吏师制度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所谓“以法为教”,实际上是以法代教。 • “以吏为师”,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 制度。
• 《大戴礼记· 礼察》:“礼者,禁于将然之 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四、“行同伦”
• 行同伦是指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遵从统一的 道德与规范,以达到“黔首改化,远迩同 度”。 • 何谓“黔首”?
三、“独尊儒术”国策的历史必然性 及对教育的影响
• 1. “独尊儒术”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文化基础。 • 第一,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 的农业和手工业小生产方式,是儒家赖以 滋生的最广阔的社会基础。 • 第二,儒学适应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 治制度的需要。
• 第三,儒学自身的广博和兼容性,保证了 其拥有充分的实用功能,并维持其活力长 久不衰。 • 第四,儒学对教育的重视,认定教育可以 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可以形成良好的社 会风尚,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 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高扬。
秦朝汉代教育
秦汉时期教育
秦、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统 一的国家教育制度进行探索的时 期。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吏 师制,取消学校。 汉朝则以秦为鉴,在儒家思想指 导下,重视学校,推行教化,并 首创太学和郡国学,为中国封建 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汉代的教育
汉代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 ,在 太学任教的叫“博士” ,学生叫“博士弟子
” 或太学生。
两汉太学规模相当大,西汉为太学生修建的 校舍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生曾达3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 京城里形成了一个太学区(大学城)。 同时,各类教学都得到发展,地方政府所办
学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 /wiki/%E7%A7%A6%E6% B1%89%E6%97%B6%E6%9C%9F%E6%95%9 9%E8%82%B2?prd=so_1_doc • /view/6586.htm
秦王朝时期的教育
为适应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治的需要,在文化教育 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措施。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下令整理和统一文字 。 推行封建礼教 :秦孝公用法家思想为指导, 实行变法,把“公”和“忠”作为最高的道 德规范,排斥儒家的孝、悌、仁、义等德规 范。 设置博士官:规定博士的职务是掌握古今历 史文化。 颁“禁私学”令。秦王朝时期的统治者不重 视学校教育,忽视儒生的作用,“焚书”、 “坑儒”,这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04秦汉教育
三、董仲舒的为三种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 民之性。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二)论道德教育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德教内容:儒家伦理道德教育,集中为“三纲五常” 德教原则:重义轻利
学问求知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关于距师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德教实践: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道德修养中的情感和认知问题:必仁且智。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 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者也。
“爱而不别”,对所有的事物都抱有一种仁爱的心,却不 能机智地辨别善恶,不能够区别对待。 “知而不为”,有聪明智慧却最终没有大作为。
(三)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的任务:培养德性 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教学的内容:六艺
能说鸟兽之类者,非圣人所欲说也。圣人所欲说,在于仁义 而后理之。 学习的方法:主观努力 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章节题库-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选择题1.“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A.南京市B.北京市C.洛阳市D.成都市【答案】D【解析】“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是汉朝又保留了西周分封制的残余,封皇子以王位和土地。
被分封给皇子的郡就称为国。
郡国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地方官学又称为郡国学校。
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后,深感蜀地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蛮夷之风”,便选择属下聪颖吏员10余人,到京师向博士学习,学成以后回到蜀郡,根据学绩情况给予不同的官职。
与此同时,他在成都设立学官,在属县中抽调一批年轻人作为学官弟子,跟随学官学习,毕业后委以一定的官职。
儒家思想很快在蜀地发展起来,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便是教育史上所称颂的“文翁兴学”。
“蜀地”指的就是现在的四川成都。
2.“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答案】A【解析】在汉武帝之前,习儒学列于博士者,时有其人,但与其他诸子、传记博士相比并没有突出的地位。
文、景帝时,立有《诗》《书》《春秋》博士。
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
至此,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置博士。
因此,“立五经博士”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3.初步建立学校系统——官学和私学是在()。
A.汉代B.南北朝C.西周D.两晋【答案】A【解析】秦代严禁私学,使春秋战国发展起来的私人讲学之风受到严重摧残。
汉兴以后,解除了秦对私学的禁令,私学得以发展起来。
在“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汉代各类学校教育蓬勃发展,以办学途径划分,可以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
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太学、宫邸学与鸿都门学。
地方官学按地方行政建制设立。
由此可见,汉代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A.王充B.董仲舒D.郑玄【答案】B【解析】董仲舒的《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广采《诗》《书》《易》《春秋》之义,引用孔子的言论和事迹达19处之多,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即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
中国教育史填空题
填空题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5、氏族公社末期,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6、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序”,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9、孔子认为,要复礼,关键是要克己,即要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
10、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1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12、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
13、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思路的教育家是孔子。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经过长期战争,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如何巩固统治,是摆在秦王朝面前的重大问题。
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师古”,即按照西周的模式来建立分封制的国家,一是“师今”,即按照新的情况建立新的制度。
但无论是“师古”还是“师今”最根本的还是如何实现思想上的统一,这就涉及到制定怎么样的文教政策的问题。
一、秦始皇的文教政策(一)“书同文字”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要统一思想,就必须统一文字。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周朝统一的官方文字——大篆,逐渐失去了权威性,各诸侯国形成了几种带地方色彩的所谓“六国文字”。
这种“文字异形”是政治,经济异制的反映,是多年分裂的必然结果,它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妨碍政令的统一和贯彻。
为此,秦始皇下令“书同文字”命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在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六国字体,创造出新的字体——小篆。
由于小篆书写比较复杂,后来又有了一种便于书写的草体秦篆。
再后来,狱吏程邈创新了较为简易的“隶书”。
秦朝用小篆代替大篆,以统一六国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文字改革。
小篆字形布局缜密,笔画匀称,与商周的大篆比较,减少了图画性的成份,改变了复杂多变的结构,使我国的文字大大简化了。
而之后的隶书与小篆比较,虽然没有小篆那么工整圆润,但变圆形为方形,变弧形为直线,便于书写。
由此,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上定型了。
此后,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出现分裂,但文字却长期统一,字形,字义都基本一致。
至汉代,又由古隶发展为汉隶,再变为今隶,即楷书,一直沿用到今天。
可见“书同文字”,不仅对中国文字的发展,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的统一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二)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禁私学”一向是法家的主张。
法家虽然是一个学派,但是他们反对私学。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就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教材P84〗这是天下祸乱的根源。
秦汉启蒙教育特点
秦汉启蒙教育特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朝代,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
在秦汉时期,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启蒙教育特点。
首先,秦汉启蒙教育注重实用性。
在秦汉时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因此,教育内容以实用技能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这种实用性的教育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其次,秦汉启蒙教育重视思想教育。
在秦汉时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在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再次,秦汉启蒙教育强调个性化教学。
在秦汉时期,教育者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最后,秦汉启蒙教育注重实践教学。
在秦汉时期,教育者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种实践教学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大量的实践型人才。
总之,秦汉启蒙教育特点体现了实用性、思想教育、个性化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特点,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特点不仅在当时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汉初文教政策
• 黄老之术
(二)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董仲舒站在儒家统治者的立场上,从《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 于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春秋》大一统者,天 地 之常经,古今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 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述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 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可从也。”(《汉书· 董 仲舒传》)
(二)汉代的私学
●当时由于官学限额较严,入学有资格的规定,且制度不尽完善。 私学则自由择师,且与太学一样皆以儒经为教学内容,学成之后,同样 可以出仕。另一方面,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乱使一批名儒不愿出 仕,选择退而授徒。由于这些原因,汉代的私学异常兴旺,人数远远超 过太学。 ●汉代私学其程度有教儿童的小学,称为“学馆”、“书馆”或
●太学教学以儒家经书为主要内容。 汉代儒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前 者附会谶纬,多迷信色彩,直接为当时封 建政治服务。后者重本源,详考据,有烦 琐、保守的倾向,汉代太学主要由今文经 学垄断。
汉代讲经画像砖
熹平石经
●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
定。
“师法”是指专经大师所讲的经说;“家法” 是指对经义的发挥创新,自立一家之言。
儒家博士淳于越异之,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加上
当时围绕要不要分封问题,儒、法展开的二次激烈的的争论(26、34年) 都是法家胜,所以李斯认为当时“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
黔首……而私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
出则巷议。”如果不加禁止,于国家的统一和政令的推行极端有害。他 请求秦始皇下令“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 《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 《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始皇纳之,颁挟 书令,禁私学。
E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实行“无为而治”虽使汉初的经济从战乱中得以复 苏,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但也留下了许多没有 解决的社会矛盾。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决定利用汉初几十年在政治、经济方面打下的基础, 实行有为政治。为此,必须统一统治集团的意志和 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以儒学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从此以后, 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教育便开始兴盛起来,学习儒 经成为人们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
二、严禁私学
秦始皇一开始就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便于中央集权的郡县 制。但统治集团内部对实行分封制或郡县制,思想上并没有 达到高度的统一。 李斯敏锐地感觉到,统治集团上层思想学术观点的不一致, 是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的障碍。因此,他把矛头指向 了传播各种学术思想的私学。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 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 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二)兴太学以养士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 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兴办大学,政府直接掌管教育大权,决定人 才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 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 者,岁贡各二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 肖者有罚。”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 官,录德而定位”
董仲舒这三项建议被采纳,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立五经博士。
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也设立博士官。
博士是掌管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 都立博士。在汉武帝之前,习儒学列于博士者,时有其人, 但与其他诸子、传记博士相比并没有突出的地位。武帝建元 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五经”即儒家的 《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典。
第四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
第四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第四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源远流长,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逐渐形成,并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教育制度也具有许多创新之处。
在秦朝,教育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
官学是为培养官吏而设立的学校,学校的设置和管理都由中央政府负责。
官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并注重政治道德教育。
通过官学的培养,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官员,为秦朝的政治稳定和统一做出了贡献。
私学则是由私人或地方性组织设立的学校,其目的是为了普及教育。
私学的教育内容以读书识字、基础算术和礼仪等为主,培养一般人民的基本文化素养。
私学的兴起提高了普通人的教育水平,也为后来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
汉朝是秦朝的继任者,汉朝的教育制度在继承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汉朝扩大了教育的普及范围,不仅在中央设立了官学,还在各地设立了县学、小学等,使教育更加接近民众。
此外,汉朝还设立了庠序制度,即派遣名师至各地讲学,为地方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制度的变革更加明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导致了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强调修行和智慧的培养,为中国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
许多私人和寺庙开设了佛教寺学,培养了大量的僧侣和学者。
佛教的兴起促进了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多元化和发展。
此外,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地区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和政治动荡,这促使了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私学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各地流传着大量的私学著作。
私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进步和繁荣。
总的来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框架。
官学和私学的并存,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教育的并重,以及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都为后来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教育
(1)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
章句: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 师法: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说。 家法:大师的弟子对师说的发展,自成一家之言,被学 术界和朝廷认可。
(2)经学会议与石经
石渠阁会议: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
白虎观会议: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 班固:《白虎通义》
第八讲(下)董仲舒、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第八讲
1.统一文字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秦朝的文教政策及措施
以秦国字形为基础,吸收六国字形——小篆
(又称秦篆;李斯:《仓颉篇》) 汉字演变: 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籀 文)——秦国文字、六国文字(古文、蝌蚪文)——小篆 (秦篆)——隶书
2.严禁私学
“焚书坑儒”
3.吏师制度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 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王充(公元27年—约100年),字仲任,浙江上 虞人。 《论衡》 思想特征:1.“天道自然”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元气) 3.人死神灭
(二)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1.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 “随者,随父母之性也。” “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一)生平和著述 《春秋繁露》、《对贤良策》 (二)三大文教政策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三)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1.人性是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 2.人性之“质”中,有“仁气”和“贪气”(封建社会道 德为标准)。
3.人性与善
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 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 (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 4.人性三种 “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补充)
第一章秦汉时期的语文教育秦汉时期,包括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的秦朝和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朝,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化和定型化的时期。
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禁私学”、“以吏为师”、“颁挟书令”等巩固统一的政策和措施。
但“颁挟书令”导致了“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这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一场历史性的灾难。
“禁私学”、“以吏为师”,实际上是取消了教育制度。
既禁私学,又不设官学,说明秦朝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也是秦王朝失败的原因之一。
汉初废除了秦时的书禁,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传授。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得到独尊的地位,经学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
统治者使用经学治世,朝廷取士、学校育才均以经学为重要标准和基本内容,经学与古代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尔雅》《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即在语音、词汇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是一部以解释《五经》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写作于战国,成书于秦汉。
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讲解,这就促进了训诂的繁荣。
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
《尔雅》就是这样一部训诂汇编。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个,共19篇。
前三篇是解释普通词语的,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
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词典。
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是作为教学用书,二是作为指导写作的“词语手册”。
扬雄《方言》两汉交替之时的语言学家扬雄,用27年时间所著《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春秋》大统一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 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 就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的儒学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释、道三教并举, 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 其中对教育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 争鸣之外,从汉代儒学独尊之后,对儒学冲击较大的或者说 使儒学发生大的思想转折的,有三个大的变化时期,即:魏 晋玄学的兴起,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佛入儒;近 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 对儒学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黄济.教育哲学通 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
两汉对太学学生的称谓有“博士弟子” (或简称“弟子”) 、“诸生” 、“太 学生”等。 当时博士弟子的来源有两个:
一是由太常选拔京都或京郊内年龄在18岁以
上,仪状端正者50名,作为博士弟子,即正
式的太学生。
另一种是从地方上(郡、国、县)选择,标
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 入不悖”,选送京都太学,“得受业如弟子”,
(二)兴太学以养士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 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兴办大学,政府直接掌管教育大权,决定人 才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 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 者,岁贡各二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 肖者有罚。”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 官,录德而定位”
郡县制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 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太学
1.太学的设置与发展
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为博士置弟子,实行博士弟子制,标志着太学的 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 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 要步骤。
实行“无为而治”虽使汉初的经济从战乱中得以复 苏,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但也留下了许多没有 解决的社会矛盾。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决定利用汉初几十年在政治、经济方面打下的基础, 实行有为政治。为此,必须统一统治集团的意志和 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以儒学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从此以后, 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教育便开始兴盛起来,学习儒 经成为人们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
人”,去当“变色龙”。这种主体意识的阙如、道德的沦丧
和双重人格的扮演,使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制于权势者之需, 从而影响了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参见《中国教育发展
史》)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 教政策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 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
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但是,文帝诏举贤良仅是偶一为之, 未规定荐举期限和人数,尚未形成制度。察举发展为一种比 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 主体地位,则是在武帝时期。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 仲舒发之。”自此以后,以利禄之道,提倡儒学,而儒学又 须为上所定之儒学。于是“天下英雄,尽人彀中”;春秋以 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 董仲舒之主张行,而子学时代终;董仲舒之学说立,而经学 时代始。 汉武董仲舒统一思想之政策,即秦皇李斯之政策也。秦皇何 以行之而失败,汉武何以行之而成功?(冯友兰.中国哲学 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
秦汉时期的教育
总 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 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高 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统一六国后继续以法治思想作为政治的指导 思想。为了铲除六国残余贵族兴家复国的思想 基础,秦对六国历史和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具有强烈怀古思想的儒家学说采取禁止传授的 政策,以致走向“焚书坑儒”的道路。
首先,在元光元年(前134年)产生了岁举性的科目,即孝廉一科。
而且人数也有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察举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 汉朝仕进的舞台。 其次,武帝时察举取士的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基本限于现任官吏 的范围扩大到布衣之士。同时,察举科目也于“贤良”之外,增加 了“孝廉” 、“秀才”等新科目。另外,在选举考试中,儒家学者 受到特别的优待,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术取士的新局面。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一、统一文字
秦朝对文字所作的整理和统一工作,是使汉字走向统一、 规范化、定型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在秦汉年间, 尽管各种不同的字体仍在不同的意义、不同程度上使用 着,但隶书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字体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 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 不可轻视的作用。作为文字统一工作的推动者,秦始皇、 李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世多以战国之末,为古代哲学终结之时期。盖一般 人以为秦始皇焚书,禁天下藏“诗书百家语”,故 觉秦时如一野蛮时代,以前学说,至此悉灭。 其实秦始皇“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府之书;第禁 私相授受,可诣博士受业”。秦皇李斯之意,盖欲 统一思想,非欲尽灭当时之学说也。故秦始皇所立 博士中有各家学者。虽在整齐画一制度之下,思想 言论,失其自由,学术发展诚受相当阻碍,然秦亡 极速,不致有大影响。故在汉初,诸家之学仍盛。
2.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博士本是对博识多 能者的通称。 博士之官始于战国,秦时博士官的职责为典文书、 备咨询。 汉朝太学设立后,博士转化为太学的教官,主要 从事太学的教学工作,但同时也部分地保存了原 来作为咨询官吏的职能,参与政府的政治、学术 活动。博士通常推一德高望重者为首领,博士首 领在西汉称仆射,东汉则改为博士祭酒。
董仲舒这三项建议被采纳,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立五经博士。
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也设立博士官。
博士是掌管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 都立博士。在汉武帝之前,习儒学列于博士者,时有其人, 但与其他诸子、传记博士相比并没有突出的地位。武帝建元 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五经”即儒家的 《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典。
原来设立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因历久不置而废。此后,博 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其他 学派虽然没有像秦代那样被明令取缔,但已不能取得官方学 术的地位了。于是,就迈出了独尊儒术的第一步。
开设太学。 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诏令太常与丞相公 孙弘讨论置博士弟子事宜。公孙弘为博士弟子制度 拟定了具体办法,开始“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 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 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正式设立,博士弟子即 是太学生。太学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 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
随着政治思想的转变,汉初文教政策也与秦朝截然
不同。
(一)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求贤诏》 (二)允许开办私学 (三)废除“挟书律”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
废挟书律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儒学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除了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 意识的政治抱负以外,还和汉初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以及儒家学者的进 取精神密不可分。 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 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即位之后,就下令举贤良,开 始采用对策的方法,选拔优秀知识分子来充实官吏队伍。 所谓对策,就是应荐者回答皇帝提出的有关经文、政治、经济、文化以 及其他方面问题的策问。因为汉朝采用这种形式来选拔贤良之士,所以 对策又称“对贤良策”或“贤良对策”。 汉武帝亲自拟定题目,亲自阅卷。他十分欣赏董仲舒在对策中阐发的思 想主张,反复策问董仲舒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董仲舒前后三次回 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提出的三条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 政策。
公元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翻,为刘邦建立的 汉王朝(前206—220)所取代。 由于人们普遍希望从秦末酷政和战火所造成的紧 张中缓解过来,为了适应这一社会心理,汉初在 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 在文化教育方面,政府解除了对各种学派的钳制, 各家学说重新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儒学也从 仅存的一线生机中慢慢地复苏过来。
此外,为了移风易俗,巩固统一政权,秦统治者还利用
行政权力,制定了一些“行同伦”的新法令,以形成新 的道德习俗 。
五、秦代文教专制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秦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对后世的影响则至深至巨。“二千
年之政,秦政也。”(谭嗣同《仁学》)
具体到教育领域,秦代文教政策中专制主义的内核,均为后 世君王不同程度地加以承袭。 秦“以吏为师”的偏颇作法,坑杀儒生的历史阴影,一直笼 罩在教师头上,逼迫他们昧心述伪,弄虚作假,去做“套中
4.太学生的考试及太学生的出路
“策”是指教师(主考)所出的试题。 “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