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n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n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4•第n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校订(ji a)戛然(ji九佝偻病(g ou)自怨自艾(y》B •降服(xi(fi)g)惊诧(ch a)超负荷(h e)流水淙淙(z o ngC •奇葩(p a)胴体(t o g)拗口令(co)三缄其口(ji a)nD •称职(ch e n)谄媚(ch dn )一刹那(sh a )良莠不齐(y ou)答案:A (B,流水淙淙c o ng C,胴d o ng体D,一刹ch a那)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 •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 •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答案:C (A,圣一一胜B,故一一固,D,箭一一剑。
另:C项中“细心照料”也可能为“悉心照料”)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2013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知识大全_图文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2015.11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① ,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
这些老人 ② 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 ③ 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
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 ④ 奢华。
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蹿(cuàn)红 奢靡(mí)? 宁(nín)剩毋缺 一饱之需 B. 蹿(cuàn)红 奢靡(mǐ)? 宁(nín)剩毋缺 八珍九鼎 C. 蹿(cuān)红 奢靡(mí)? 宁(nìn)剩毋缺 厉行节约 D. 蹿(cuān)红 奢靡(mǐ)? 宁(nìn)剩毋缺 积腋成裘 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①日前? ②自愿? ③一直? ④追逐 B.①近期? ②志愿? ③一直? ④追求 C.①近期? ②自愿? ③一贯? ④追求 D.①日前? ②志愿? ③一贯? ④追逐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莘莘学子? B.一饭千金? C.谆谆告诫? D.聚沙成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美国索尼公司制作了一部广泛引发关注的《刺杀金正恩》的影片,制作虽然粗糙,剧情狗血,但至少就影片的制作到公映而言,美国始终在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一封闭的国家。
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试题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答案请用铅笔或.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分钟。
.溶解基于遏制.溶解鉴于遏止.融解基于遏止.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李克强始终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奉为圭臬,并用法治精神处理外交事务。
.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一。
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
.互联网时代,舆论对名人的窥探无孔不入,这大大提高了名人谨言慎行的必要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有关“今年月份会出台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的消息不属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风景这边独好”成为年影视业留给市场的最大印象,但是这个行业依然是按照“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模式来运作的。
.穿木屐,着汉服,拜孔孟,跪先贤……近年来,国学热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背景下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引发了传统回归与“商业运作”。
演化为迷信!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我敬吾师,但更重真理!这种思考精神是对崇拜误区的最好启示。
④崇拜不等于不怀疑或不容怀疑。
不容怀疑的绝对信仰只能是已经僵化的教条,那叫“洗脑”。
没有信仰的社会是涣散腐败的,但绝对信仰的社会必然是恐怖残酷的。
绝对真理、顶礼膜拜、不容怀疑是对人类精神的戕害,是崇拜的死结。
怀疑精神是人类发展的顽强基因,使信仰更具光芒!不容怀疑的崇拜是野蛮的枷锁,是中世纪宗教极端化统治留下的历史斑点。
因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成为现代文明强调的核心观念。
⑤崇拜本属于宗教精的内容,图腾就是早期崇拜的意识产物。
艺术无论如何是需要一些宗教精神的。
托尔斯泰说:“信仰是生命的力量。
人没有信仰,就不能生活。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扫描版) (1)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5.121.B(A项,源远流长;C项,璀璨;D项朗朗lǎng)2. D(或:表示选择关系。
和:表示并列关系。
“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格显然是“形象化”手法。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
)3.C(“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与前面主语一致,语气贯通,“猜中”“谜面”不合适;“义、音、形变化”中的语序与“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呼应。
) 4.D(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A项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与“目前”重复。
B项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
C项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属望文生义。
)5. A(B项逻辑不当,去掉“禁止”;C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上“压力”;D项并列结构不能一一搭配,“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6.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可知,“我”的采访是建立在基本的悲悯心、道德感之上的,所以不属于“入侵”行为。
)7.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原文说的是“强者对弱者的态度,不是悲悯、真诚,而是居高临下的俯瞰,为我所用的控制,甚至带着某种伪高尚色彩的羞辱”。
)8.C(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原文“在我们的国家,不自觉地将弱势群体物化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但成年人对他的思想与思维方式的入侵,恐怕会造成更多无法估量的伤害”两句中的“思维方式”不是同一个概念,但选项强硬地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表述的内容与文意不符。
)9. C(“危”应为“正直、端正”的意思,例如成语“正襟危坐”中“危”字就是这个意思。
)10.A (结构助词,的。
B项,代词,……的人;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的时候”或“……的话”。
C项,介词,拿,把;介词,因为。
D项,人称代词,他们的;表示选择,是……还是……)11.D12.B(“以教之耻为先”,教育只是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扫描版试题Word版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A劲jìng,B黯然,C思辨)2.B3.A(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此处取第①个意思。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
可改为“顾此失彼”。
大而不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此处望文生义。
如履薄冰: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
对象不当。
)4.A(B项,结构混乱。
“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C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项,约数重复,去掉“近”或“余”。
)5.B6.D(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7.C(“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8.D(“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9.B(没有,不) 10.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11.B 12.D(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判断句、产、奉、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2)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每句1分)14.(1)上片先写送别时的凄苦怅惘。
前三句连用三个有关送别的典故,描绘了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表达了送别时凄苦怅惘的心境。
(2分)再写别后的怨春怀人之情。
残红凋落,莺声刺耳,进一步抒发了别后怨春怀人之情。
(2分)(2)运用了细节描写(白描手法)、虚实结合的手法。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 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2024.10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
“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远意境。
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
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
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
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
”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紧密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
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
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的天籁之音。
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
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
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中所渗透的道家哲学。
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养性的器物,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璨明珠。
谜语主要按指示物(或/和)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
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抽象画/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事物特征,①。
他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朗朗上口,适合(传诵/传颂)。
灯谜,又叫“文虎”“灯虎”。
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
灯谜的制作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②,通过会意、别解、假借、用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比如以“花生”为谜底的灯谜谜面是“木兰之子”。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渊.远流长拐弯抹.(mò)角B.引申.蕴.(yùn)涵C.隐晦曲.(qū)折璀灿.D.朗.(láng)朗上口着.(zhuó)眼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或抽象化传诵B.和形象化传颂C.和抽象化传颂D.或形象化传诵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B.①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C.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②义、音、形变化的特点D.①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②音、形、义变化的特点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
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
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
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
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
“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
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
“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
“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
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
2013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带。
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
第1卷(共36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B.CD.
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yì)...B.降服(xiáng)惊诧(ch à)超负荷(h(zōng)....
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其口(jiān)....
D.称职(chan)谄媚(chǎn)à)良莠不齐(yǒu)....
2.
A
B
C
D
3.
A。
....
B,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
,夜不成寐。
....
,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
4.
A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实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
2013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考试
14、(1)对比。十年前的“白月秋风”与如
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虚实 结合。回忆十年前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 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忧患凋零”四 个字,以虚代实,概括人生种种不幸,展现 十年以后的生活)。刻画出一个老病凌弱, 饱经忧患,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 形象(手法1分,分析1分,形象2分)
(二)19、①陈独秀是有独特个性的历史人
物;②富有个性的陈独秀才是更为真实和丰 满的陈独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优容奸恶;“性
情暴躁”,直率冲动;棱角分明,意气用事; 缺乏坚忍强韧,不懂得退让转圜。(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21、研究者既要从历史的宏大视角关照历史
人物,也要重视人物的个人视角,特别是个 性特征来考察,才能更加真实、全面、客观 地评价历史人物,还人物本来面目。
22、略。(此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谈:探讨知识
精英不适合充当政治家的原因;对作者提出 的“知识精英充当政治家,不但是中国传统 士人情怀的延续,也是近代中国尴尬的现实” 观点进行探讨;对知识精英充当政治家优势 劣势的分析等等。只需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即可)
21、一是积极性答案。即“我是来者”,从
每一个个体做起,承担起保护自然的使命;二 是消极性答案。即“难有来者”,强调现状 问题的严重性,要改变现状要有很长的路要 走。(两者只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理即可)
22、第一阶段80年代,心境:单纯、虔诚、
快乐;作品:热情歌颂人与自然的美好。第 二阶段90年代末到21世纪,心境:撕心裂肺 的疼痛与呼号;作品:冷峻理性的批判现实 之丑恶。现在,心境:失望甚至绝望的悲愤 与痛苦;作品:坚守、见证以及对良知与使 命的呼唤与激发。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详析
1.A(B、淙cóng C、胴dòng D、刹chà)2.C(A、胜地-圣地B、故有-固有D、箭拔弩张-剑拔弩张)3.B(A、侧目: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感情色彩用错。
B、期间,某段时间内;其间,那中间,可有于时间、空间及其它方面。
从用法上说,其间前面不能加修饰语;期间前必须加表示时段的修饰语,如“这期间”“在部队工作期间”。
C、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D、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句中只有两方面。
)4.B(A、第一、二、五个顿号应为逗号。
要注意内容层次,小的词语的并列用顿号,再大一个层次的并列应用逗号。
C、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句末问号应改为句号。
D、括号应在“腹白”之后,要紧跟被注释的内容)5.C(A、表意不明。
“两个”修饰“目击者”还是修饰“弹壳”有歧义。
B、结构混乱。
用了“对于”造成主客体颠倒,应删掉“对于”。
D、搭配不当。
“各个国家、地区……是……时代”主宾搭配不当。
)6.D(A、“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错。
B、“全部内容”绝对化。
C、“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我们”应是“画家”)7.D(“反衬”错,原文是“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8.A(B、目的是论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C、应是融合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听觉艺术”属无中生有。
D、原文是“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而非“隔绝俗世”)9.B(秀,呈现秀丽的景色)10.D(都是却,竟然。
A、因此/趁机。
B、在/比。
C、表承接/表转折,却)11.C(②写松上薜萝,③写闽中数百里,⑤写章君)12.B(应是在环中亭中弹琴、下棋、喝酒)13. (1)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A【解析】B项,流水淙(cóng)淙;C 项,胴(dòng)体;D项,一刹(chà)那。
注意A项中的戛(jiá)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
【考点】现代汉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音。
2.【答案】C【解析】A项中的“胜地”应为“圣地”;B项中的“故有”应为“固有”;D项中的“箭拔弩张”应为“剑拔弩张”。
【考点】辨析同音词,根据语境正确书写汉字,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义与字形。
3.【答案】B【解析】A项中“侧目”意为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愤恨。
这与语境中老人的“拳脚功夫,引来……观赏”的感情色彩不符;C项中“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D 项中鼎足而立”,强调三方面分立相持,而语境中相持的只有两方面。
【考点】词语,常见词语和成语的运用。
4.【答案】B【解析】A“京津地区”等几处的顿号有误,“黄淮、江淮、汉水流域”之间的顿号使用正确,它们合起来和“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及“贵州”构成并列关系,所以其他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C.句末两个含有疑问词的句子,均做“思考”的宾语,并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应改为句号。
D.括号的注释位置不当,括号用来注释时,要紧贴注释对象后,从句意上看,括号内容应提至“腹白”后“很小”前。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常见标点符号5.【答案】C【解析】A.语意歧义,“两个”这一数量词可以修饰“目击者”,也可以修饰“弹壳”,这样就造成了表意不明。
B.句式杂糅,应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困雅”或“让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雅”。
D.搭配不当,“当今的世界”与“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搭配,应改为“进人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考点】辨析病句,常见语病类型的辨析二、6.【答案】D【解析】A.“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于文无据。
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材料二:
①相对于国内媒体和互联网从业者们对ChatGPT的热衷和追捧,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对ChatGPT的理解要清醒很多。他认为“ChatGPT是一个糟糕的产品,人们真的只是去访问一个有时能正常工作有时会宕机的网站”,因为ChatGPT频繁出现错误,设计简单,还会因访问量过多出现崩溃现象。
④它既有趣也弱智,尤其是在一些细分领域,看似全知全能的ChatGPT展现出了“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一面,它很乐意编造事实或发明参考资料来支持其论点。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的科学家吴恩达曾在ChatGPT上提问:为什么算盘比计算机要快?ChatGPT给出的回答是:算盘运算的优势有三点,一是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二是使用机械计算的原理,三是使用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界面。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ChatGPT频繁出现错误,设计简单,经常出现崩溃现象,所以它是一个糟糕的产品。
D.目前,ChatGPT对于技术使用者提出了较高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这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
B.ChatGPT以海量知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持续进化功能,未来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很多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雇佣(yîng)电饼铛(chēng)铩羽而归(shā)天遂人愿(suì)B.绯闻(fěi)独角戏(jiǎo)车载斗量(zài)按捺不住(nà)C.忸怩(ní)落不是(lào)锃光瓦亮(zèng)泾渭分明(jīng)D.洗涮(shuā)牛皮癣(xiǎn)洞见症结(zhēng)管窥蠡测(lí)2.下列各组饲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蕴藉炒鱿鱼陈词烂调明火执仗B.坐阵哈密瓜居间调停迷天大谎C.渲泄流水帐扬长而去震古铄今D.告罄候车室大有裨益厉行节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
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着他们情同于足、亲密无间的友谊。
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就有关土地荒漠化问题曾说,人们能够也必须阻止土地,以应对环境变化、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③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称,习近平、李克强二人近日登上《福布斯》杂志“2012年全球权力人物排行榜”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A.传诵蜕化显示 B.传诵退化显示C.传颂蜕化彰显 D.传颂退化彰显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少数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不好,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C.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
“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
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B.《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出于对那种拜金主义及暴发的生活方式的反思。
C.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D.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副总统拜登已向他提交了控枪对策建议,他本周将把这一控枪对策公诸于众。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旨趣,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旨趣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的精神旨趣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被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个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7.“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懦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因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人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
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
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令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
”帝曰:“吾欲下太原。
”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
”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近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
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喜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
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请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过官。
上素嫌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贫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
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上寤,乃可其奏。
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
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
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
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
”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
韩王赵普做宰相。
③指一朝开国的皇帝。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夜,叩赵普门向:接近B.以俟削平请国俟:等待C.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赉:赏赐D.上意释然,卒相之释:放下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B.人生如自驹之过隙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知东方之既白C.刑以惩罪,赏以酬功 D.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太祖刚刚即位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
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
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井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
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
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又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3分)(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3分)(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