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2006-2010年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05-201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二试卷分析

2005-201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二试卷分析

2012年全国二卷化学分析试卷内容:选择题部分仍以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为主。

如:第6题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7题燃烧热的定义,比较简单。

第8题、第9题考查电解质溶液,要求概念清楚,注重一些细节问题。

第10题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近几年高考题原题,第11题是常规二元混合物计算。

第12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结构知识,综合性较强。

第13题是有机化学信息给予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在题目的安排上和去年相似,知识的考查点比较基础和稳定。

能力:本次试题题型有所变动,但对2009年而言变动不大,总体考查也很基础。

2011年全国二卷化学分析试卷内容:选择题部分仍以基础理论为主,简单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辅。

如:6题和13题分别考查氧化还原理论中的配平、被还原概念、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反应先后顺序的讨论;7题为溶液和胶体的区别;9题为物质结构;10题为溶液理论之pH值的比较;11题为热化学反应理论之热化学反应的计算;8题和12题分别为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无机化合物性质和有机化合物官能团性质的考查。

非选择题部分虽在题的安排上和近几年略有不同,但知识的考查点还比较基础和稳定。

本次非选择题将以往比较固定的物质结构推断题改成了化学平衡理论的考查,这是主要变化之处,其他仍由实验、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组成。

能力要求高。

能力:本次试题虽说题型很稳定、考点也很基础,看似很容易,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要求准、全、精、实,甚至可以说较真;能力要求高,没有向以往可以一眼看出结果的,如:选择题部分:8题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主反应等;9题要求学生会推算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且不要忽略在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中存在的镧系和锕系中各有15种元素,若忽略上述任何一点均可能出错;10题中pH值的比较所涉及的盐类水解规律及酸碱性强弱,难在苯酚钠和碳酸氢钠酸碱性的比较,学生多在此犹豫;11题属于计算选择题,列式比较容易,但计算出准确结果却很难;13题难在分段讨论,要求学生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高考化学复习北京理综分析

高考化学复习北京理综分析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分类校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理科综合化学2010年6月试卷均分63.75 难度0.64 区分度0.922010年高考北京卷化学选择题难度与区分度数据统计表题目人数满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差异系数难度区分度鉴别指数6 44268 6.0 6.0 0.0 4.74 2.43 0.51 0.79 0.37 0.367 44268 6.0 6.0 0.0 5.12 2.13 0.42 0.85 0.38 0.318 44268 6.0 6.0 0.0 3.01 3.00 1.00 0.50 0.48 0.639 44268 6.0 6.0 0.0 5.29 1.93 0.37 0.88 0.21 0.1510 44268 6.0 6.0 0.0 4.39 2.66 0.60 0.73 0.41 0.4611 44268 6.0 6.0 0.0 4.16 2.76 0.66 0.69 0.42 0.4912 44268 6.0 6.0 0.0 3.50 2.96 0.84 0.58 0.40 0.51试题梯度分类梯度2010试题题号分值总分10比例09比例08比例较易难度≥0.7 6789 2451 51% 34.3% 34.3% 25(1)(3)(4)(5)/26(2)①②/27(1)(2)(3)/28(1)(2)27中等难度0.4~0.7 8、11、12 1830 30% 43.5% 50.9% 25(2);26(1)①;27(6);28(3)(4)(5)②12较难难度<0.4 25(6);26(1)②、(3);27(4)(5);28(5)①(6)(7)19 19 19% 22.2% 14.8%学科能力考查情况统计分析学科能力具体表现题号分值比例(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①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②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③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高考化学复习北京理综分析 (3).docx

高考化学复习北京理综分析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分类校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理科综合化学2010年6月试卷均分63.75 难度0.64 区分度0.922010年高考北京卷化学选择题难度与区分度数据统计表题目人数满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差异系数难度区分度鉴别指数6 44268 6.0 6.0 0.0 4.74 2.43 0.51 0.79 0.37 0.367 44268 6.0 6.0 0.0 5.12 2.13 0.42 0.85 0.38 0.318 44268 6.0 6.0 0.0 3.01 3.00 1.00 0.50 0.48 0.639 44268 6.0 6.0 0.0 5.29 1.93 0.37 0.88 0.21 0.1510 44268 6.0 6.0 0.0 4.39 2.66 0.60 0.73 0.41 0.4611 44268 6.0 6.0 0.0 4.16 2.76 0.66 0.69 0.42 0.4912 44268 6.0 6.0 0.0 3.50 2.96 0.84 0.58 0.40 0.51试题梯度分类梯度2010试题题号分值总分10比例09比例08比例较易难度≥0.7 6789 2451 51% 34.3% 34.3% 25(1)(3)(4)(5)/26(2)①②/27(1)(2)(3)/28(1)(2)27中等难度0.4~0.7 8、11、12 1830 30% 43.5% 50.9% 25(2);26(1)①;27(6);28(3)(4)(5)②12较难难度<0.4 25(6);26(1)②、(3);27(4)(5);28(5)①(6)(7)19 19 19% 22.2% 14.8%学科能力考查情况统计分析学科能力具体表现题号分值比例(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①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②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③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006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2006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2006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试题题量、题型均与2005年基本保持一致,体现了试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个别地方有所创新,反映了稳中求变的思路,所有试题完全遵循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具体分析如下:1.突出学科特点化学部分除了(I)卷第9题与物理的串联知识有联系外,其他仍然是考查化学学科内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没有过分追求学科之间的综合。

2.突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所占比重大。

理综(I)卷中除第12题为有机化学之外,其他全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题,而且(II)卷第26题也属于此范畴。

涉及到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晶体,物质的量、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电化学、电离平衡、离子反应等基础知识,分值高达51分接近50%。

与往年相比,基本理论的比重有所增加。

3.试题的开放性有所减小,对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要求高与往年相比,多种正确答案的形式较少,但对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II)卷第27题,打破了原来框图推断题的形式,考查了几种重要元素的性质,给考生的感觉是既耳目一新又似曾相识。

该题不拘泥传统的题型,同时考了六个主族元素的性质,答案中的三个反应方程式完全出自于课本,源于重要元素的重要性质,并且每个反应方程式的分值高达5分。

要求学生书写3个置换反应涉及6个主族,平时学生学习的时候是每个主族单独学习,现在要把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全面综合考虑,才能书写出完整的答案。

4.保持对实验的考查,突出化学学科特色(II)卷第28题为唯一的化学实验题,考查了化学基本实验原理、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净化和尾气的处理等。

最后一问涉及到气体的检验的叙述中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命题的立意在于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符合高中阶段应首先注重对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2010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分析

2010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分析

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分析首先整体分析:一卷: 2010年化学一卷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难度也不是很大。

二卷: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

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 的信息点,旨在考查铝元素的性质;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

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

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最后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最后的押题,是最有区分度的一题。

接下来试题及解析: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 .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 .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33Fe e Fe -+-=解析:本题相对简单,A 项错,金属腐蚀的防护的措施之一,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因此钢管被保护必须接在电源的负极上。

B 项,正确。

C 项错,钢管是铁与碳的合金,而铁与铜构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被腐蚀。

D 项错,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 -2e -=Fe 2+,本题技巧在于:要熟练掌握以下规律:电解池中,阴极金属被保护(即与电源负极相连),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且铁失电子变成2价铁离子。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分析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分析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分析金耀宗一、2006年高考化学试题概览(一)理科综合:全国四套、北京卷、天津卷单科卷:广东卷、江苏卷、上海卷注:特别关注以上八套试卷,分析考试说明,重点考查内容是什么?新增知识点是否涉及,如果未涉及特别关注。

(二)2006年理科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的特点1、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2、注重观察能力的考查在今年高考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加大了对于考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3、继续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考查一直是化学试卷的重点内容。

在2006年高考的化学试题中,更加突出了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4、突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是高考中多种能力的核心,其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

5、突出考查自学能力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2006年的高考试题中,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继续突出考查了自学能力。

二、2006年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分析2006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可以看出,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试题难度基本保持稳定近两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难度较前几年明显降低,对此虽然一些教师和部分学生颇有微词,但难度降低这是事实,而且我认为以后几年的命题还将继续保持这样的趋势。

原因有二:其一,这样命题有利于新课改的开展。

如果题目难度过大,势必将学生引入题海中,使学生陷入“睁开眼是题,闭了眼还是题”的境况,他们哪里有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探究创新?作为教师只能无可奈何地进行“应试教育”。

其二,有利于缩小普通学校与名校的差距。

因为题目简单了;名校学生能完成的题目,普通学校一些学生也能完成,名校学生能得高分,普通学校的学生照样也能得高分,这就必然使各校之间的差距缩小,使“择校热”降温,从根源上解决教育乱收费的问题,而且符合目前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当然,也有些教师和学生认为,试题简单不利于名牌高校选拔新生。

而我认为,虽然试题难度降低了,但并不影响它的区分度,优秀学生依然能考取高分,并不影响高校招生。

2010年高考试题点评:理综化学(北京卷)

2010年高考试题点评:理综化学(北京卷)

2010年高考试题点评:理综化学(北京卷)王春老师讲解2010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图片来源:中小学教育网中小学教育网:各位观众,各位考生,大家好。

欢迎收看正保集团旗下中小学教育网与搜狐教育共同主办的《2010年高考试题点评和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指导》。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小学教育网的高考化学主讲老师,同时也是人大附中高级教师王春老师。

王老师,您好!王春:您好!王春老师讲解2010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图片来源:中小学教育网中小学教育网:今年是新课改之后的第一年,请您给我们讲一下整体的试题印象和特点。

王春:首先跟各位网友说一下本次高考的试题特点,这次试题有几点比较明显:第一,试题的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察。

由于今年是北京实施新课程概念的第一年。

所以理科中的化学课比09年难度略有下降,适合大部分学生。

考试的试题都是高考大纲中基本的。

第二,有效的检测了学生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道试题集成了北京高考命题的特色。

同时,在检测能力上进行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

选择题部分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综合考察学生,对于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非选择题部分综合考察了推断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综合应用题、化学实验的探究题和有机物合成题这些典型的知识。

第三,试题有效的将新旧教材知识进行融合和过渡。

考察了很多新课程增加的内容,比如说有机物中的顺反异构。

难溶电解质的相互转化的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等等。

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新旧课程的融合。

第四,试题命题注重递进式,有效的实现了普及与选拔的功能。

如果要得到高分并不是那么容易。

比如说选择题中有很容易出现偏差的题。

比如说第8、9、12小题。

非选择题中每道大题均有容易失分的地方,比如说25题中的第二问,非常容易漏答一定不含有的元素硅。

第六问中化学式的推断也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力空气的目的,这个难度如果对本题的原理没有明确的掌握,也是容易失分的。

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式:

典型错答:
⑴①概念模糊,“族”、“周期” 分不清楚;②表达能力差,讲不清,语言逻辑混乱;③纯数字化,如, 首项为n,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7≠3n;17是质数,不是合数等;④用结论代替原因,三元素为N、O、 S,不在同一周期;或O、S不同周期。
⑵①“元素”和“单质”混淆,用N2、O2代替元素; ②N、O、S位置颠倒; ⑶化学用语存在缺陷:①硫酸铵中“铵”写成“氨”、“胺”、还有金字旁和氨组成的新字,这方面存 在缺陷的大约有1/3之多;②硫酸铵写成“硫化铵”;③写成(NH3)2·H2SO4 或N2H8O4S;④(NH4)2SO4分 子式写正确,化学名称不知道。
⑵ N(氮),O(氧),S(硫) 注:每空正确给1分共3分,顺序错误不给分,但要说明的是, 有些题给出具体的答题要求,如要求和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回答不对也不给分。
⑶ 硫酸铵 (NH4)2SO4 ,答对名称给1分,答对化学式给2分,写成N2H8SO4等错误形式不给分。
2、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
11、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 +H+对于该平衡,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卤素
物质结构 元 素周期律 氧族元素 环
境保护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
材料 合计
题号
2004
分 数 值
比例 (%)
11 6 5.6
12 6 5.6

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

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一、总体评价试题内容符合2010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覆盖面较广,考查内容为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进行了较好的考察。

题目语言表述严谨、设问合理。

试题和参考答案科学、规范,评分参考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

二、试题特点今年化学试题与前两年相比稳中有“变”,从整体上看,难度略有所下降,更加贴近课本、贴近学生。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创新精神,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偏不怪,熟“面孔”多,学生入题容易。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Ⅱ卷必考题上,如26题中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平衡问题;27题中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检验;28题氢气的实验室制备中CuSO4的作用原理等。

2、变换方式,考查常见重点、热点知识。

如选择题8、9题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和反应类型的考查;11题将过去定性考查的弱电解质电离吸热问题与盖斯定律结合起来,进行定量考查;12题将原电池原理与微粒氧化性比较结合进行考查;26题在物质推断题中加入电解法精炼铜、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移动。

3、突出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位考查。

如27、28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解释,并进行实验设计,同时考查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

4、巧设陷阱,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10题中将溶液分为5等份,但只取两份进行实验,对学生的计算进行干扰;26题最后一问将化学平衡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结合进行考查,学生往往只进行定性判断,导致结果出错;28题学生只有看清“获得相同体积的氢气”,再想到“硫酸浓度不变”才能对最后一步第一问作出正确解答。

三、逐题分析(一)必考题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性强,考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既考查了重要化学用语电子式、微粒结构示意图、原子组成符号和同位素的概念,同时也考查了Vm的概念、混合的法则和守恒思想。

2010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一、总体评价试题内容符合2010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覆盖面较广,考查内容为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进行了较好的考察。

题目语言表述严谨、设问合理。

试题和参考答案科学、规范,评分参考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

二、试题特点今年化学试题与前两年相比稳中有“变”,从整体上看,难度略有所下降,更加贴近课本、贴近学生。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创新精神,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偏不怪,熟“面孔”多,学生入题容易。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Ⅱ卷必考题上,如26题中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平衡问题;27题中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检验;28题氢气的实验室制备中CuSO4的作用原理等。

2、变换方式,考查常见重点、热点知识。

如选择题8、9题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和反应类型的考查;11题将过去定性考查的弱电解质电离吸热问题与盖斯定律结合起来,进行定量考查;12题将原电池原理与微粒氧化性比较结合进行考查;26题在物质推断题中加入电解法精炼铜、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移动。

3、突出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位考查。

如27、28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解释,并进行实验设计,同时考查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

4、巧设陷阱,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10题中将溶液分为5等份,但只取两份进行实验,对学生的计算进行干扰;26题最后一问将化学平衡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结合进行考查,学生往往只进行定性判断,导致结果出错;28题学生只有看清“获得相同体积的氢气”,再想到“硫酸浓度不变”才能对最后一步第一问作出正确解答。

三、逐题分析(一)必考题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性强,考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既考查了重要化学用语电子式、微粒结构示意图、原子组成符号和同位素的概念,同时也考查了Vm的概念、混合的法则和守恒思想。

2010北京高考化学评析

2010北京高考化学评析
名师点评:2010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 2010年06月21日 16:50 新东方铭师堂
新东方铭师堂学校化学教师:李永刚
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这是北京实行新课标教材的首份试卷,这份试卷考试的内容没有脱离考试大纲的内容,这就告诉我们之后高三的复习要以纲为据,从试卷结构来看也基本实现了大纲卷向课标卷的过渡,而且分值和试卷结构也有明显变化,分值从之前的108分变为了100分,从题目安排上来看,以往有机为25题而今年改成了最后一道大题,从在第二卷题目上来看突出了“探究实验”这一思想。
从试卷内容以及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化学试卷整体难度均低于09年,首先选择题的的难度下降很多,今年没有出现像09年那样无机框图型的推断,在选择题的内容上来看,考点涉及了经典的电化学、化学平衡、而对电离平衡考试内容难度不大,在选择题中考察了新课标新增加的顺反异构和难溶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第二卷,之前在北京各区的考试中学生有点力不从心的有机试题而在这次考试中明显难度大,而且已知信息内容在平时考试中也多次用到,只有酚醛树脂的制备这个知识点可能学生不是很熟练,但是相信细心的学生也能解决。其他题目除了探究实验思想穿插在内,考试的知识点如铝、卤族元素、氮族元素等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在第二卷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盖斯定律计算这一新增内容的考查。
纵观2010年的化学试卷,难度不大,这或许是为了向新课标的平稳过渡,相信在以后的考试中难度应该有所上升,但是相信在高三复习中以考试大纲为据,课本为本我们就不会偏离方向。希望在不久进入新高三的学生要鼓足勇气,充满信心的去面对下一年的高考。

201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化学部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2.(6分)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O7﹣﹣氧化剂3.(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1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ol乳酸(C3H6O3)D.脂肪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4.(6分)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5.(6分)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0.1mol/L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CH3COO﹣+H+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3Fe2++2NO2+4H2O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CO32﹣+H2O⇌HCO3﹣+OH﹣6.(6分)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然后硫酸铜与ZnS、PbS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的CuS7.(6分)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10.0100.0200.020c(CO2)/mol•L﹣10.0100.0100.020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08mol•L﹣1D.反应开始时,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二、非选择题(共58分)8.(14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实验过程: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1)I中气全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2)由I、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5)沉淀C的化学式是.(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9.(14分)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2010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王菊一、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特点2010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特别是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能力的考核,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加强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并注重了对常用思维方法的考查。

试题适度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不同层次高校择优选材。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了化学核心理论、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基础知识。

全国卷一试卷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有:晶体熔沸点、碱金属燃烧反应、漂白粉使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NH3与CuSO4热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判断、弱酸稀释、盐类水解、pH值及酸碱中和计算、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计算、SiO2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化学实验设计及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综合推断等化学核心知识。

2.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加强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核。

全国卷一中第7题D选项“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既考查了盐类水解反应,又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还要求考生能辨异出与反应“NH3热还原CuO”的差异之处,思维容量较大,考查了比较与综合运用基本反应原理的能力。

第10题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这一高科技新应用成果作为信息来源考查了原电解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综合应用,为提高区分性,故意只给出充电反应,考生如不能从逆向思考的角度得出放电反应,定会上当失分。

第29题要求考生“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全面考查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绘图、实验评价、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设计特别能考查考生的思维严谨性,如对①如何制取CO2,②如何除去气体杂质HCl,③如何干燥CO2,④如何除去产物CO中的过量的CO2这几个关键问题没有想周全,定会造成连续丢分。

高考理综历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高考理综历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高考理综历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二模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高考已悄然临近,在此关键时刻我们近距离窥探理综化学,会发现它存在有五大淘分富矿。

一、氧化还原与守恒法共生氧化还原是化学基本概念的重点,守恒法则是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它们的结合点成为理综化学的重中之重。

例1(2008年北京东城一模卷)一定质量的铜和足量的硝酸反应,所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12 L混合后再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则铜的质量为A.3.2 gB.4.8 gC.6.4 gD.10.8 g解析:铜和硝酸反应,铜被氧化为硝酸铜,硝酸被氧化为NOx,NOx又被氧气氧化为硝酸,所以铜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相等。

即n(Cu)2=4,解得:n(Cu)=0.1mol,m (Cu)=6.4g。

答案:C。

易错点:解答本题时,很多同学试图用常规方法解决,这种方法由于无法知道硝酸的浓度,所以还原产物的难以确定,给计算带来无穷麻烦。

应对策略:依据氧化还原中得失电子守恒,选择氧气和铜来计算,而巧妙避开了硝酸。

二、常见气体一枝独秀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较多,但常见气体不多(单质:H2、N2、O2、Cl2;氧化物:CO、CO2、SO2、NO、NO2;氢化物:NH3、H2O(g)、H2S、HF、HCl;有机物:CH4、C2H4、C2H2),但它们却是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及物质分离、提纯等类型考题的热点题材。

例2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解析:分析气体制备和收集的装置可知没有温度计不能控制温度,无法制备乙烯;铜与浓硝酸、氯化钠与浓硫酸所制备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B。

易错点:此类试题是同学们失分的一大热点,通常试题是综合考察气体制备、气体性质及收集或尾气处理等。

在常见气体制备中又以选择固液不加热的装置最为常见,如氢气、二氧化碳、乙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及采用代用试剂后制氧气(过氧化钠与水、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氨气(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氯气(浓盐酸与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等;气体性质则多以氢气、一氧化碳或氨气的还原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的检验,氯气的强氧化性居多;其间也考察气密性检查,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使用,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污染环境的尾气吸收等,且能与防倒吸装置结合。

北京市区2006-2010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北京市区2006-2010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近五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近观这五年化学试题,整套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很大,从整体来看基础题大约占80%左右,中等题占百分之十几,相对于学生来说,认为是难题的部分只有6%到7%的成分,这个比分并不大。

试卷特别要求规范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规范计算解题的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出题人紧扣课本和考纲,在关注双基的同时,还着重考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反思,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创设的情景中解决现实问题与创新思维能力,力求贯彻“知识在课内,问题在课外”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新情景的素材与初中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并且命题关注社会热点,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联系,体现了化学与人文知识的密切联系,人体健康、环境保护、能源问题、材料科学等考点频繁出现,强化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选择题从2009年开始由30道变为25道,应该说前20道题都是给分题,从20题以后的题才是拔高题,尤其24题到25题,这两道题,那是常考常新,就是给学生设置一道门槛。

另外填空题也是最后一道题,每一个题型都是由易到难阶梯式递进的,像实验题的最后一道和计算题的最后一部分也是。

这样的设置在保证及格率的前提下拉开梯度,达到选拔的目的现将这五年北京市中考试题题型特点和常考知识点分析如下:一、选择题选择题的知识点较多,分为几类以表格的形式给予体现,这部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多,多为送分题,目标层次多为了解和掌握。

主题题号备注1 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06-1,07-1,08-14,09-3,10-1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2 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06-2,07-2,07-16,08-3,08-19,09-1,10-18为重点,必考点3 地壳中元素含量08-1,10-2氧,硅,铝,铁,的排列顺序4 元素的分类07-3,08-8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5 物质分类06-3,07-5,08-10,10-3,08-4,08-10,09-4,10-3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6 物质俗称06-5,10-7石灰石,纯碱,石灰水,等7 图标06-4,09-2 常见图标的认识8 化学式的意义07-13,09-14,10-10 认识化学式的含义9 元素化合价06-13,10-15会计算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10 酸碱指示剂,PH值06-16,07-23,08-20,10-14酸,碱的PH值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11 药品保存和使用06-19,06-22,08-13常见药品的取用方法和保存方法12 烧的条件和灭火06-19,07-25,09-22,10-16认识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13 判断方程式正误06-23,07-22,08-15,09-15方程式配平,反应条件及沉淀,气体符号的使用14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鉴别06-26和28,07-20,08-21,09-25,07-19和29,,09-17,10-19难点,重点,必考知识点15 环境污染06-14,06-21,07-4,08-26,09-7掌握几种常见污染形成的原因16 溶解度曲线的分析06-29,07-24,09-24,10-25,温度,溶剂对溶解度的影响17 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原子,离子06-10,07-10,07-12,08-7,08-8,08-11,09-19,10-8,10-10,06-6,07-27,08-25,10-20和22分子的性质,常见元素与人类的关系,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18 身边的化学物质06-7,06-8,06-27,07-7,09-7,09-9,09-31,氧气、二氧化碳性质19 物质的用途06-9,07-11,08-12酸碱盐及身边化学物质的性质及用途20 社会发展06-18,09-8,10-6生活化学对材料的区分21 化肥,07-1507-8,08-16,09-10,10-12对于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分22 溶液06-12,07-9,09-6 溶液的区分和生活中乳化作用应用23 金属07-8,09-10,10-12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24 酸碱盐06-7,08-9,10-7,10-9 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5 基本实验与基本操作06-11,07-18,08-18,09-12,10-11常见的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26 数轴题07-28,08-29,10-24仔细分析,横纵坐标轴的意义及图线变化趋势27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06-24,07-26,07-30,08-24,08-30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元素或物质的质量分数28 有关溶液的计算06-30,10-25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填空题分为基础知识的考核和推断题两类(一)基础知识填空多为送分题,相对来说都很简单。

2006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分析2007年化学命题趋势

2006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分析2007年化学命题趋势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3++3H2O 高温 Fe(OH)3(胶体)+3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 b d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 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 生成
例2(2006—全国Ⅱ—13)主链含5个碳原 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例3(2006-北京-9)将aL NH3通过灼热的装 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L(气体 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L气体中NH3的体 积分数是: C
2a b A. a
(1)六套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化学试题 均依据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命题,展示了 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6年全国卷Ⅱ与 2005年全国卷Ⅲ相近。 北京卷、天津卷的化学试题则与2005年两 市的高考化学试题相联系;上海、江苏两省市 的化学单科试题与2005年的化学单科试题表现 出命题的连续性和力考查力度。
例1(2006-全国Ⅰ-10)浓度均为0.1mol· -1的三 L 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 是: B
A. B. C. D.
BaCl2 NaOH NaHCO3 Na2CO3 MgCl2 H2SO4 AlCl3 NH3· 2O NaOH H Ba(OH)2 CaCl2 Na2SO4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 mol该气体被O2氧化 放热98.0 kJ。若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 90% 该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 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 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一、卷面分析试卷共两部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中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题其中选择题7道每道题6分共42分非选择题3+1道共43+15其中包括3道选做题每题15分选做一道题一.选择题(1-6为生物 7-13为化学 14-21为物理)7、化学用语等必修2 选修5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

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考查:电子式、结构式、同位素概念、同系物组成等。

8、考查了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选修5 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9、有机反应类型判断选修5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10、离子反应,电荷守恒。

必修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1、中和热。

选修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2、含盐桥的原电池原理考查。

原电池原理金属置换必修213、离子反应,实验评价。

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必修1非选择题(22-25为物理 26-28为化学 29-31为生物)26、(14分)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断,电化学,平衡(平衡移动,平衡常数计算等)的一道综合题。

元素推断电解精炼铜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移动必修1 选修427、(15分)实验综合题SO2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必修1。

考查实验现象描述,实验操作,仪器名称,方程式书写等。

28、(14分)以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背景,综合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选修4 选做题36、化学与技术考查水资源的净化,软化,有关硬度的计算等。

化学与技术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37、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推断,电子排布,分子空间构型,晶体,杂化方式,键角,晶胞微粒计算,焰色反应等。

物质结构综合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化学高考试卷分析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从整体考察的内容上看,往往一道试题不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而是将几个知识点综合起来进行考查,可以说说考查的内容都是基础和基本的,但是综合起来就不基本了,整体考察化学学科内综合能力。

试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实际,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要求考生认识化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考察了学生接受新知识,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我们把近五年高考试题频繁出现的考点以模块分类,归纳总结如下:必修一(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的分类2006-28(2)(6分):胶体学习建议:有关分散系的高考热点有:1.分散系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判断,胶体的重要应用。

命题主要集中在对胶体性质和胶体提纯(渗析法)的考查上。

纵观这几年有关胶体的试题,命题有向着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2.溶解度的计算,考查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关于溶解度概念的基本计算,题目多数注重对概念的理解,较为简单;二是综合计算,题目常在进行溶解度的计算过程中,伴有分析推理判断。

溶解度作为综合性计算题的内容载体,预计在今后几年里出现几率不会很高,但每年都有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以字母代表各物理量的计算。

3.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题是高考的必考题。

主要包括: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气体体积)之间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浓度的计算;溶液的稀释和溶液的配制等。

预计此类题目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处于主流地位。

2. 离子反应2007-7(6分):离子共存用量2007-11(6分):CO22008-9(6分):离子鉴别2008-28(4)(3分):离子方程式2009-8(6分):CO用量22009-26(3分):离子方程式2009-26(3分):离子检验2010-10(6分):Fe学习建议:离子反应是高考试题的重点,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在选择题及大题中均有分布。

主要考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尤其是“过量、少量”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练习。

3. 氧化还原反应2006-8(6分):判断氧化性强弱2006-26(4)(3分):Cl2氧化性2007-11(6分):ClO-氧化性2007-27(3)(3分):H2O2氧化性2007-28(1)(2)(9分):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1、原则: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2、步骤:“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2008-8(6分):还原性2008-26(2)(3分):判断还原性强弱2008-26(3)(3分):SO2还原性2008-28(4)(3分):I-还原性、H2O2氧化性2009-26(3分):Fe的还原性2009-27(2分):判断氧化性强弱2009-28(2)(3分):S的还原性2010-26(3)(2分):电子守恒计算学习建议:物质间的反应大多数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及基本概念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与很多知识综合皆可构成新颖命题。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特点,可以看出下列几个方面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及粒子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写出并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3.运用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的原则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内容,它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

几乎覆盖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考点,形式新颖灵活,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适中。

展望今后高考命题会继续涉及上述热点,同时也会因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知识面广,特别是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在一起,会有推陈出新的综合性题型出现。

但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解法规律性强,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在学习时要注意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化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无机推断与实验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主要考察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判断、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等知识点。

发挥着既是工具又是主角的作用。

应在复习中引起重视,做大量练习。

(二)金属及其化合物1.Na2006-26(2)(3)(12分):NaHCO32008-7(6分):Na2O2与 NaHCO3的性质2.Al2006-27(1)(2)(6分):工业冶炼铝、铝与氢氧化钾2007-27(1)(3分):铝的还原性2007-27(3)(3分):铝热反应2008-28(1)(3)(5分):铝的还原性2009-8(6分):AL(OH)3的两性2010-25(14分)金属Al这部分内容可谓每年必考。

在金属家族中占据重要位置。

复习中应着重练习。

主要考察氢氧化铝的性质、制备,“铝三角”的转化及一些特征的实验现象。

3.Fe2009-26(3分):Fe3+氧化性2010-10(6分):化学方程式书写4.Cu2007-27(1)(3分):Cu2+氧化性2009-27(7分):铜与硝酸2010-9(6分):铜与浓硫酸2010-11(6分)(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Cl2006-26(4)(3分):Cl2氧化性2010-27(2)--(5)(12分):Cl2氧化性学习建议:Cl2的考察也是高考化学的宠儿。

比如Cl2的氧化性,卤族元素的递变性,以及特征的实验现象,实验的基本操作等,都是常考的知识点,并在考题中占有相当的分值,需重点复习。

2.S2008-26(2)(3分):判断还原性强弱2008-26(3)(3分):SO2还原性2009-28(2)(3分):S的还原性2010-9(6分):SO2性质3.N2007-9(6分)NO2与水的反应2007-26(2)(5分):实验室制取NH32008-27(3)(10分)NH4+、NH3、NO2的性质2009-27(7分)主要考察NO、NO2、HNO3、NH3及铵盐的基本性质。

涉及物质多,内容丰富,因此题型变换多样,且常与实验题综合。

分值较大,难度较高,且近几年高考趋势为实验探究问题,因此,氮及其化合物在未来的高考题中出现的几率很大。

学习建议: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实际应用广泛,相互转化关系复杂,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密切,在历年高考中涉及较多。

题目类型既有考查目的比较明确具体的选择题,又有综合性较强的推断题、计算题。

此外,以典型的非金属化合物性质为载体,设计综合实验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化学实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寻找化学基础知识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渗透点,培养学生理科综合的解题能力。

必修二(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律2007年8.(6分):元素周期律2008年10.(6分):元素周期律2009年7.(6分):元素周期律学习建议:弄懂元素半径的变化规律,活动性的变化规律,熔点的变化规律,同一主族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基础原理弄明白后做一些同种类型题巩固。

(二)化学键2006年 10.(6分):化学键学习建议:对于氢键要有所理解,理解原理,要清楚它对熔沸点的影响。

选修一化学与生活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而且多数会集中于化学部分的第一道选择题。

有关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保护为主要出题点,如10年与06年分别在这部分出了题,涉及到原电池的原理及析氢腐蚀,还有钝化等相关知识点。

油脂,蛋白质,葡萄糖等人体所必须营养物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出题点,近五年高考分别考到了葡萄糖的水解,及油脂与蛋白质是否是高分子化合物,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油脂的反应物,油脂的皂化反应在09年第五题作为选项出现,要求学生熟悉皂化反应的过程。

食品添加剂是与人们生息息相关的物质,对于其概念的准确理解在06年选项中出现。

再就新材料的使用也会作为出题点如07年考到了水立方的膜材料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

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是要采用理解加记忆的方法,即理解化学反应原理,记忆相关的性质及用途。

必修4(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08年12.(6分)Q与化学计量数的对应关系2010年26.(6分)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写热化学方程式学习建议: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原理,会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判断焓变正负值与吸放热的关系,尤其在化学平衡移动部分还会经常用到(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07年10.(6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008年12.(6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009年9.(6分)(1)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010年12.(6分)(1) 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计算;(2)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习建议:1.本考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还是热点,考生的得分率较低.2.在教学中重视过程分析与情景分析,重视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的教学.3.对惰性气体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的判断,适宜采用模型法分析.4.对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 平衡浓度,转化率等的计算一般采用三段式解决.5.重视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能够利用速率和平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06年11.(6分)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2007年12.(6分)(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 、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 盐类水解的原理2008年6.(6分)水的电离11. (6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 、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009年11.(6分)(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 、pH三者之间的关系(2)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2010年10.(6分)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理解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11.(6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盐类水解的原理学习建议:1. 一定要重视概念教学,把握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好概念的本质,运用正例和反例,区分相近概念,剖析关键特征,形成正确的概念。

2. 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考点是高考必考考点,并且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4.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新增的内容,也是体现了课改,在最近的高考中也会有所体现,在教学中要引起重视.5.盐类水解的应用,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是新课标高考的热点.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一、总论:《有机化学基础》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知识模块,是高考重点考查必然考查的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