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远_近指示语与心理距离的关系[1]
心理距的名词解释
心理距的名词解释心理距离的名词解释心理距离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认知之间的差距。
它涵盖了感觉上的接近程度、认知的相似程度以及情感上的亲近程度等方面。
心理距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的形成、交流和维持。
1. 情感心理距离情感心理距离指的是一个人与他人之间在情感上的远近程度。
这种距离是主观感受的,取决于个人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评估。
当两个人之间情感心理距离较近时,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能分享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并且愿意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关怀。
相反,当情感心理距离较远时,他们的情感联系可能较为冷漠,缺乏共鸣和共情。
2. 认知心理距离认知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对他人的了解程度和相互认知之间的距离。
这种距离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背景、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等方面来测量。
当认知心理距离较近时,代表个体对他人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可能更容易建立起互信和合作关系,并且能够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
而当认知心理距离较远时,个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可能会因为彼此对对方缺乏了解而受到阻碍,容易产生误解和困惑。
3. 感官心理距离感官心理距离是指个体之间在感知上的近距离或远距离。
这包括声音、触觉和视觉等感官接触。
当感官心理距离较近时,人们可以更清晰地感知对方的存在和反应,这有利于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相反,当感官心理距离较远时,人们的感知会变得模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能会受到限制。
心理距离的重要性心理距离对人际关系和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人们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当心理距离较近时,人们更容易感到彼此之间的共鸣和联系,这有助于建立亲密的关系。
其次,心理距离还影响着人们的感知和理解。
当心理距离较远时,交流的障碍会增加,人们更容易误解对方的意图和表达。
此外,心理距离也是决定人们在决策和行为上是否与他人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心理距离较近时,人们更愿意共享资源和合作解决问题。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社会心理学把“心理距离”分为四等:1、公众距离,3米以上,见于演讲和外交判断;2、社交距离,1至3米,见于彼此认识的人和一般的社交活动;3、个人距离,伸手够得着,见于朋友之间;4、亲密距离,1尺以内,见于亲人、夫妻之间。
其实,心理距离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关系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
另外,性别、年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个性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女性心理距离近,男性心理距离远;儿童和老人心理距离近,青壮年心理距离远;家里女人多的心理距离近,家里女人少的心理距离远;东方人心理距离近,西方人心理距离远;外向的人心理距离近,内向的人心理距离远。
由此可见,每个人“偏爱”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只能跟别人保持“公众距离”,走得太近了就没那么有趣了,许多“公众人物”都是这样。
远距离看,有光环效应,走近了看,没有内涵。
这种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会轻易让别人靠得太近。
有的人最适应社交距离,到处有朋友,什么事都能办,但都是泛泛之交。
他无法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关系太近了,他会不舒服。
也许,关系太近了,他的毛病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保持距离。
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必须经常光顾社交场合。
另外,他也有能力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可以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有的人最适应个人距离,朋友不多,但关系很铁,情同手足。
这种人不喜欢泛泛之交,认为那种关系是虚伪的,是互相利用。
他不喜欢“酒肉朋友”。
和好朋友在一起,他的人际界线往往是不那么清晰的。
他和朋友“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但是,人际界线并没有完全打破,因为他们毕竟只是朋友。
朋友要互相尊重,如果对方干涉过多,他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有的人最喜欢亲密距离,一旦走近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冲破界线,侵入别人的个人空间。
他会迷失自我,完全以对方为中心,关心对方,照顾对方,干涉对方。
他同样也会要求对方这样对待自己。
如果对方做到了,两个人就是真正的亲密无间了。
如果对方做不到,就会纠结。
心里距离的名词解释
心里距离的名词解释心理距离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心理距离这个词。
它是指人与人之间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距离。
这种距离与地理位置无关,而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情感和心理上的远离或接近程度。
心理距离可以成为理解个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概念,在人际交往、情感发展和人类行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距离包括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
情感距离是指情感上的亲近与疏离程度。
这与我们是否愿意在情感上与他人融合和靠近有关。
当我们感到与他人有情感距离时,我们通常会感到温暖、亲近和支持。
相反,当我们感到与他人情感距离产生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冷漠、疏离和不被理解。
认知距离是指个体之间思维和意识上的远离或靠近程度。
它反映了个体对彼此所知的程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与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存在较小的认知距离。
我们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
相比之下,我们与陌生人或与我们意见不合的人之间存在较大的认知距离。
这种距离可能是由于缺乏信息或观点不一致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可能会发生变化。
当我们与某人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联系时,情感距离可能会缩小。
我们开始感到彼此理解和被理解的渴望,我们愿意更加亲近对方。
同样,当我们与某人分享更多的思想和经历时,认知距离也可能会缩小。
我们开始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观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有时候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会增大。
这可能是因为亲密关系的破裂、信息的不对称或价值观念的冲突。
当我们与某人发生争吵或冲突时,情感距离可能会增大。
我们开始感到厌倦、不满和远离。
同样,当我们与他人的观点和信念发生冲突时,认知距离也可能会增大。
我们变得更加不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更难以形成共识。
心理距离的变化也可以被影响或反映在我们的行为中。
当我们与亲密的人一起时,我们可能会更加关心对方的需求,并努力满足对方的期望。
我们可能会展示出更多的情感表达,如拥抱、接吻和关怀。
相比之下,当心理距离增加时,我们可能会避免与对方进行直接的交流,并表达出不满或冷漠的情绪。
心理距离说的基本观点
心理距离说的基本观点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在社交互动中所感受到的心理上的距离,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
心理距离的大小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效果。
在社交互动中,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过大或过小的心理距离则会妨碍社交互动的进行。
一、认知层面1. 距离感知心理距离的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感知程度。
这种感知程度可以通过一些因素来衡量,比如说时间、空间、文化差异等。
当我们与一个人有更多共同点时,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与他之间存在更近的距离感。
2. 语言使用语言使用也是影响认知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重要因素。
如果两个人使用相同的语言或者有相似口音,那么他们之间就会产生更近的感觉。
而如果两个人使用不同语言或者口音差异较大,则会产生较远的感觉。
二、情感层面1. 感情联系情感层面是指人们之间情感联系的程度。
当人们之间有共同的经历、感受和情感时,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
比如说,朋友之间的心理距离往往比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
2. 情绪状态情绪状态也是影响情感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因素之一。
当一个人处于愉快、放松的状态时,他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
相反,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疲惫或者不适应新环境等负面情绪状态下时,他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远。
三、行为层面1. 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影响行为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因素之一。
当两个人有身体接触时,比如握手、拥抱等,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
2. 社交行为社交行为也是影响行为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因素。
如果两个人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得友好、开放和亲切,那么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更近。
总结:在社交互动中,心理距离的大小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效果。
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上,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过大或过小的心理距离则会妨碍社交互动的进行。
因此,在社交互动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促进良好的社交互动。
心理学的四种空间距离
心理学的四种空间距离每日心理学——了解人际交往的4种空间距离效应!(社交更得体)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
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
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
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距离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心理距离【摘要】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而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是语文的阅读教学。
本文主要从“心理距离说”的核心概念“心理距离”入手,阐述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距离”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艺术鉴赏;语文阅读教学“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是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即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从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
”1在这一理论中,布洛详细阐述了核心概念“心理距离”的内涵和特征,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上颇有启发。
因为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将对鉴赏有积极作用的“心理距离说”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定能在阅读教学中产生积极的效应。
一、“心理距离说”的主要观点“心理距离说”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流派之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洛。
“心理距离说”的理论观点主要有:1、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2、心理距离就是人的非功利态度;3、对象的美源于这种审美心理距离。
在“心理距离说”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是指“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作文主体的人的审美心理能力,或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心理状态。
”2简而言之,“心理距离”是指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所以它是指脱离现实、脱离功利、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
布洛为解释“心理距离”的概念举过一个例子。
“假设海上起了大雾,对于一个水手来说,这是极不愉快的事情,预示着危险,引起他的烦躁不安。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简介美学原理是美学的研究范畴之一,它探讨了人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的规律。
其中,心理距离说是美学原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通过对心理距离说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它在美学原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心理距离说的定义心理距离说,又称为心理可接近性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郑渊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
它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评价。
心理距离指的是人们与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之间的主观距离感,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情感距离等多个方面。
二、心理距离对美学的作用心理距离说认为,心理距离对于美学的产生和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心理距离在美学中的几个具体作用:2.1 营造审美远趣通过增加心理距离,艺术作品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审美上的远趣。
例如,历史题材的电影或小说,通过讲述过去的故事和人物,营造了一种时间上的距离感。
观众可以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感受到与自己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2.2 引发情感共鸣心理距离还可以通过拉近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距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当艺术作品中描绘的情感经历与观众内心的情感体验存在共通之处时,观众往往会更加容易被作品所触动,产生共鸣。
这种通过情感距离的拉近,有助于观众与艺术作品建立更加深入的情感联系。
2.3 增加艺术表现力心理距离的变化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作品中的心理距离,创造出不同的视觉、听觉和情感效果。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使用透视法来调整物体的空间距离,从而营造出远近不同的感觉。
这种调整心理距离的方法使得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
三、心理距离说的实际应用心理距离说在实际的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情景的例子:3.1 电影创作在电影创作中,导演可以通过调整剧情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情感距离,来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创作一部悬疑片时,导演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心理距离来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紧张感,增加电影的观赏价值。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在感知和交往中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它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体现在情感上的亲疏、认知上的熟悉与陌生以及行为上的亲近与远离等方面。
1. 情感距离:情感距离是指个体对他人或事物产生情感时所感受到的亲疏程度。
较近的情感距离意味着个体对他人或事物具有更强烈的情感投入,而较远的情感距离则表明个体对他人或事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疏远。
2. 认知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概念所拥有的了解程度。
较近的认知距离意味着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概念具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较远的认知距离则表明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概念了解有限。
3. 行为距离:行为距离是指个体在行为上与他人或事物之间的接触程度。
较近的行为距离意味着个体更频繁地与他人或事物进行互动和接触,而较远的行为距离则表明个体在行为上与他人或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美学原理解释美学原理是研究和探讨美、审美以及艺术等领域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它涉及到对审美经验和感知的理论分析,以及对艺术作品、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美感形成的机制进行研究。
1. 美感主体性:美感主体性是指每个个体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具有主观性。
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其背景、文化、经验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审美反应。
2. 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是指被人们用来进行审美评价和欣赏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然景观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特质和形式的事物。
这些对象通过其形式、结构、色彩、音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引发了人们的美感。
3. 美的原则:美的原则是指在审美领域中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些规律和准则。
对称、比例、平衡、韵律等原则在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4. 美学经验:美学经验是指个体通过感知、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活动,对审美对象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这种经验是人们通过与艺术作品互动、观察自然景观或参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体验所获得的。
心理学空间距离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空间距离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用“心理距离”这个词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是,究竟什么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概念源自心理学,指的是人们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与他人之间所感受到的适度疏离或接近的程度。
心理距离在人际交往、社交行为和情感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距离可以分为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两个方面。
情感距离是指个体在情感上与他人之间的主观感受,包括喜欢、熟悉、亲密等情感因素。
认知距离则是个体在认知上与他人之间的主观感受,包括了解程度、共享的知识和观点等认知因素。
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人际关系的动态。
情感距离可以体现在个体对他人的喜好程度上。
当我们对某个人产生喜爱的情感时,我们称其为接近情感距离。
这种感觉往往会使我们更愿意与对方交流、分享和合作。
相反,当我们对某个人产生厌恶或远离的情感时,我们称其为疏离情感距离。
这种感觉会使我们避免与对方交流、保持距离甚至回避接触。
认知距离可以体现在个体对他人的了解程度上。
当我们对他人的知识、经历和观点了解较少时,我们认为与对方之间存在较大的认知距离,即认知的疏远感。
相反,当我们对他人的知识、经历和观点了解较多时,我们认为与对方之间存在较小的认知距离,即认知的接近感。
认知距离的大小会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沟通。
除了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心理距离还可以体现在行为上的表现。
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心理距离的影响,表现出相应的行动倾向。
当心理距离较近时,人们更倾向于相互接近、交流和合作。
而当心理距离较远时,人们更倾向于保持距离、回避或竞争。
心理距离的大小是因情境而异的。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对心理距离的感知会有所变化。
例如,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可能会感受到较小的心理距离,因为人们更倾向于互相了解和交流。
而在陌生或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会感受到较大的心理距离,因为我们更注重自身的利益和保护。
心理距离的大小还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语用
• 实验假设:喜欢的人或物可能引发正情 感,不喜欢的人或物可能引发负情感。
• 把破烂的 _ 件扔掉,好的 _ 件洗后 放衣柜。 • _个男孩好可爱!_个畸形儿好可怕!
实验结果:当两个等距的所指物能够引发 说话人的正负情感对照时,情感倾向会影 响远近指示语的选择。 具体来说, 远指“那”常用来指别能引发 负情感的所指物, 近指“这”常用来指别 能引发正情感的所指物。
远近指示语的选择取决于所指物在说话人 心中的主观建构。
• 1.引言 • 2.研究目的与假设 • 3.方法 3.1被试 3.2实验材料 3.3实验过程 • 4.结果与分析 4.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语对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4.2双指图中情感变化对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4.3单指图中情感变化对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4.4所有图画中情感变化对指示语选择的影响 • 5.讨论 • 6.结语
真实情境中空间指示语的选择: 1.空间距离观 —空间距离的远近决定远近指示语的选择 2.心理空间建构观 —决定空间指示语选择的真正因素是心理
距离而非物理距离
• 研究目的:考察说话人如何使用远近指 示语去指别等距的且能引发正负情感对 照的所指物。 • 研究问题:当两个实体的说话人等距且 可能引发正负情感对照,在这种情况下, 情感因素是否会影响说话人对空间指示 语的选择?
心灵的距离(转载)
心灵的距离(转载)1. 心理距离的重要性心理距离是指个人在情感上与他人的连接程度。
它可以影响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
在人们之间建立适当的心理距离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关系和个人幸福感。
首先,适当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个人的自我保护。
有时候,人们会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境,如争吵、冲突或悲伤。
如果在这些情况下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个人将能够更好地处理情绪,降低冲动和情感伤害的可能性。
其次,心理距离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它帮助人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同时允许他们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如果一个人感到心理距离太近,可能会感到无处可逃、沉重负担或失去自我的感觉。
相反,一个人如果感到心理距离太远,可能会感到孤独、缺乏支持和理解。
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帮助人们在关系中实现平衡,既能够保持个人独立性,又能够享受与他人的亲密联系。
最后,适当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心理距离可以帮助人们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当个人与他人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时,他们会感到自信、有动力和自主性。
这种心理距离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而言之,心理距离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个人保持情感健康、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适当地处理心理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能够通过积极的方式与他人互动。
2. 理解心灵的距离心灵的距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
不同的心理距离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和彼此的情感状态。
理解心灵的距离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感知和理解他人的心灵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
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推断出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所需的心理距离。
如果一个人表现出需要独处和思考的迹象,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空间,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距离。
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情感上的需求,我们可以主动提供支持和理解来缩小心灵的距离。
其次,理解心灵的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挑战。
【心理学小科普】心理距离效应
【心理学小科普】心理距离效应
♥
Love is coming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永远优秀?
因为那只是传说。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人们把一般情况下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倒U型关系的现象称为心理距离效应。
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吸引效应,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
“别人家的孩子”,家长们并不是天天见,空间距离适中,从而产生都是心理吸引的现象。
而自己家的孩子,由于空间距离经常过近,引起的心理排斥现象。
再比如,原来是知心朋友由于空间距离过大,如出国学习、或外出工作等,而产生心理疏离的现象。
再比如,谈恋爱时情侣们经常担心自己过于粘人,引起对方反感,所谓粘人,就是两个人心理产生排斥现象的情况。
必有所学,学有所用编辑:文艺理科少年
end。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心理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感受,这种距离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指感知、情感和认知上的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密切程度、亲近程度和交流的深度。
心理距离的远近程度会对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心理距离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1.身体距离:身体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关系类型会影响不同人对于身体距离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通常比较近,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则相对较远。
2.情感距离:情感距离是指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的亲密程度。
这种距离取决于个体对他人的感情和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
情感距离近的关系通常是基于亲密关系、信任和支持,而情感距离远的关系则可能缺乏亲近感和情感支持。
3.认知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个体之间在认知和理解上的距离。
这种距离可以包括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知识水平的差异。
认知距离远的人往往难以沟通和理解对方的观点,而认知距离近的人则更容易建立共鸣和共同理解。
4.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
这种距离涉及到语言、习俗、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距离可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心理距离的远近程度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若心理距离较远,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疏离和孤独,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也会面临困难。
而若心理距离较近,人们则更容易感受到彼此的支持、理解和亲近感。
因此,了解和管理心理距离对于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心理距离对于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也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距离过大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合作困难和冲突。
因此,领导者应该创造一个氛围,减小心理距离,促进成员之间的互信和交流。
同样,组织应该重视文化差异,在管理上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
总之,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在感知、情感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受。
心理距离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
心理距离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引言心理距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和认知距离,以及这种距离对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影响。
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心理距离,它包括情感距离和认知距离两个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心理距离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
心理距离理论的核心概念1. 情感距离情感距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程度。
在心理距离理论中,情感距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a. 近距离近距离的情感联系通常发生在亲近的人际关系中,如亲人、朋友和亲密伴侣之间。
这种情感联系通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如爱、亲情和友情。
b. 中等距离中等距离的情感联系发生在熟悉但不是非常亲近的人之间。
这包括同事、邻居和一般社交关系。
情感联系在这个层次上通常是较为平衡的,既包含亲近感又包含一定的保持距离。
c. 远距离远距离的情感联系通常发生在陌生人或较为陌生的人际关系中。
这种情感联系可能是短暂的、表面的,或者完全不存在。
在这种情境下,情感联系相对较弱。
d. 超越距离超越距离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联系,通常不依赖于实际接触。
这可能包括对某个思想、理念或普遍的人类关怀的情感联系。
超越距离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它使个体能够关注更广泛的社会和全球议题。
2. 认知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思维和知识联系的程度。
在心理距离理论中,认知距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 近距离近距离的认知联系通常发生在个体对他们亲近的人了解较多的情况下。
这包括对亲友的详细了解,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经历。
b. 中等距离中等距离的认知联系发生在个体对熟悉但不是非常亲近的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可能包括对同事或邻居的了解,尽管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较有限。
c. 远距离远距离的认知联系通常发生在个体对陌生人或较为陌生的人了解有限。
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认知联系可能主要基于表面信息,如外貌、社会地位或职业。
心理距离的重要性心理距离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情感和认知距离会对人际关系和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心理距离对人称指示用法的影响.kdh
第12卷第1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2,No.12 0 1 0年 2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Feb .2 0 1 0收稿日期:2009-10-20作者简介:陈红波(1981-),女 (满族),辽宁锦州人,讲师,硕士生。
心理距离对人称指示用法的影响陈红波1,2,马艳红1(1.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摘 要:语用学所涉及的语用距离往往指心理距离。
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心理距离常会影响到人称指示的用法。
只有充分理解心理距离和人称指示用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传达自身的感情,正确地理解对方所传达的感情信息,才能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距离;空间距离;人称指示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27X (2010)01-0119-02人称指示是指示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
人称指示语可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指示,包括说话人;第二人称指示,包括听话人;第三人称指示,既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
因此,在言语活动中,它一般不是谈话的参加者,但在特定场合会用来借指说话人或听话人。
语用学所涉及的语用距离往往指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具有不稳定性,有时心理距离小于实际空间距离,有时心理距离则大于实际空间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影响某些语境中人称指示的用法,暗含在话语中的谦虚、关心、友好、亲密、尊敬等善意情感和讽刺、指责等恶意情感都可以通过某些人称指示的特殊用法表现出来。
实际的言语交流中,应注意心理距离的不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人称指示,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很多学者并未详细阐述心理距离对人称指示用法的影响。
Levinson 虽然论述了人称指示的用法,却没有提及心理距离对人称指示的影响;Yule 也仅是提到了心理距离,并未详细论述它是如何影响人称指示的用法;何自然则在他的《语用学概论》中论述了人称指示之间的借用现象,但也未谈及心理距离对其用法的影响。
空间指示语的远近距离
空间指示语的远近距离作者:窦春敏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2期摘要: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指示语时,我们会经常发现指示语的指示中心发生转移,即常说的指示映射现象,它在传统的语用学角度并不能很好地去解释。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蓬勃发展。
我们学习了著名学者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并且发现在该理论的视角下可以更好地去解释指示语如何发生指示中心转移的这一现象,同时发现空间指示语的远近与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密切相关。
关键词:空间指示语;心理距离;心理空间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2-0252-02一、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著名学者Fauconnier提出的。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心理空间(M)不是语言形式结构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
他将其描述为小概念包,是人们思考和交谈时为了达到理解和行动的目的而建构的;它的建立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与长期图示知识及特殊知识密切相关(Fauconnier& Turner,2002)。
在他看来,每一个范畴都是一个心理空间域,而每一个心理空间域又是彼此相联的,一个域体可以衍生出新的域体 M或次结构(substructure);它主要为当下临时语言交际服务,有时可能仅仅是一种瞬间的知识。
心智空间的形成可以有许多来源,包括概念域、直接经验、长期记忆中的结构等(王寅,2005)。
他认为,心理空间理论就是在语篇理解中,将其所涉及的各个要素理解成为一个个相关联的心理空间。
Lakoff(1987:542)认同Fauconnier的观点,同时他也做出了一些补充。
他认为,心理空间不是言语本身的一部分,也不是语法或者语义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认识、理解世界和自己的一种机制,是一种认知方式,语言离开了这种认知方式就无法被表征,也无法被理解,这就影响了我们的交流和感知。
人为何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
首先,是心理适应的原因。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朋友之间形影不离,日日见面,友好相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距离,那么就会感觉不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对其他人的优点或闪光点则会明显地感觉到,因为空间距离之故,不会产生适应现象。
其次,是心理的隐密性原因。
一个人不愿意他人在空间上太接近自己,自己也不太愿意去接近他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不太喜欢由于他人的接近而把自己看得太清楚。
也就是说,一般人都不太喜欢做“透明人”,特别是不喜欢被他人看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如果朋友之间不恰当地把心理距离拉得太近,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就会感到对方让自己有许多不满意,从而就会出现心理排斥或逃避的心理反应。
再次,是与个人关系发展模型有关系。
处于初相识阶段时,一般来说,心理距离效应是微弱的、短暂的、表面的,主要是外表形象、热情文明的举止对心理距离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处于亲密阶段时,也就是所谓的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时,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距离效应,即自己人效应。
人们会把自己的交际伙伴看作是一个第二自我的个体,理解并欣赏对方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即彼此之间在情感、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双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感情、观点和行动。
到相熟阶段,也就是心理适应期,则会对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看到的尽是缺点和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心理排斥或疏离。
;;女人不该有的六个坏毛病女性不该有的坏毛病1吸烟危害不论你是属于为了应酬偶尔“意思”一下的轻度吸烟者,还是离了香烟日子就过不踏实的重度吸烟者,香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都会大幅提高你罹患心脏病、肺癌和其它类型癌症的危险。
具体来说,因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比例可占到所有癌症死亡总数的30%。
补救方法:对于那些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老烟民来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健康呢?答案是,戒烟。
专家指出,即便戒烟时间只有一年,也能够有效降低患心脏病危险达一半以上。
如能坚持15年以上,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便可恢复到从未吸烟者的水平。
基于心理空间理论对指示语的解释
基于心理空间理论对指示语的解释作者:昝云云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11期摘要: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旨在解释语言即时或实时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
本文将基于心理空间理论,对汶川地震十周年话语中指示语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其在话语构建的作用,有助于语篇话语的连贯以及读者对话语语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
关键词:心理空间理论;汶川地震十周年话语;指示语;话语构建1引言汶川地震十周年话语是纪念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的相关话语,其中包括对当时地震发生时震况的描述,对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的记载,国家对震后重建采取的措施及其灾区十年重生成果的叙述。
通过这些书写的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发展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奋进的伟大精神。
2心理空间理论和指示语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是福克聂首创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之一,在语篇的加工与处理中,心理空间理论把语篇中出现的各种实体、各种关系和过程理解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对于语篇中的指称、同指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提供同一、可靠的方法。
列文森(Levinson 1983)认为指示语可以分为五类,即包括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等五项。
认知语言学不仅能解释指示语的常规用法,而且还能从人类认知和心理表征的视角对指示语使用中自我中心转移和语境变换的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刘宇红,2006)。
3汶川地震十周年话语指示现象的分析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心理空间理论则是其核心理论,该理论与传统话语分析理论不同,它认为一个语篇话语不再是一个整体,相反,一个语篇话语是由一系列的心理空间构成的。
心理空间理论还认为各个心理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青青映秀镇,已经建成的都汶高速公路,犹如黑色的巨龙穿越崇山峻岭。
指示语和心理距离的语用分析
称指示( r ndii、时 间指示(me e i 、地点指示(l e p s e s eo x) t is i dx) p c a d i 、话 语 指 示 (ior e i 和 社 交 指 示 ( c l e i is x) d cus dis s e x) s i i s o ad t n p o l so l ajs po e yt sc o g a d t c a dsl t epe t h s et e I o m n a o、 e p u d t rp r epyh l i l ia e n e c e a i ci eh d u l h o c s n e
关键词 :指 示语 ;指 示中心 ;心理距 离 中图分类号 :H3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 9X(() ( 一 I 6 1 O) 6 6 2)6 ) (l 一( 8 ()2 { 5 4
Pr g tc An l ss b t e i i nd Ps c o o c l san e a ma i a y i e we n De x sa y h l gi a t c Di
i une h l tno is n e ihs l l e ereo jsn e oi raosia og n ecd t s e i f e iad is a a op ydt l f d t g h c le tnhp m n l f e e co d x d x s a h o a u i t s a li
个人空间: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成正比
样,对于想要侵入各个领域的外人,分别 准备了与领域相对应的对外行为方式。而 对于那些我们主动欢迎介入的对象(喜欢的 人、恋人),这种领域性意识就不会起作用。 假设在街道上走的时候有人从相反方向迎
面而来。距离5
Hale Waihona Puke 米远时他(她)还只是一个融入在风景中, 丝毫没有特别意义的路人。当然对他(她) 而言我也是同样的存在。当进入2-3米范围 内时,即使是陌生人也不能再忽视了,对 方必定和自己一样也将有所反应。可能将
距离是自灵的气压计人类学家霍尔认为在人的周围有4种空间个人空间就像是为了实施自我保护而划分的领域一样对于想要侵入各个领域的外人分别准备了与领域相对应的对外行为方式
某些人我们希望近距离接触.而有些人刚接 近一点就使人烦躁不安。空间距离和心理 距离有着重大的关系。距离是自灵的气压 计人类学家霍尔认为在人的周围有4种空 间(个人空间),就像是为了实施自我保护
心尝试进入对方的亲密
距离,如果对方退缩,证明时机还未到;如 果对方欣然接受,那这正是你们亲密关系 的良好开端。改变距离改变关系恋爱行为 学攻略:与他人的距离能体现出喜欢或厌
恶的感情
追女孩子的技巧 编辑:hrry t
这种接触视为
好意而互相打招呼,也可能因为厌恶感而 直接将视线移开,这是人类本能的反应。 看一眼两个人的距离就能对他们的恋爱关 系进展一目了然。刚刚相遇的两个人从社 会领域出发,当爱情开始萌芽的时候,双
方处于伸出手就能触摸
到对方的距离个人距离。接着将距离缩短 至亲密领域时,就是双方互相承认恋人关 系的证明。“开始交往已经几个月了,可 是关系一直没有突破“的人,可以利用这 个人类空间理论确认对方的心。不如狠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 河北学刊 Jul.,2008第28卷第4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8 No.4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远、近指示语与心理距离的关系周 蔷1,张 萱2,李 斌3(1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81;2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471003;31河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摘 要]心理距离是空间指示语的语用基础。
远、近指示语的语用异常一般以“礼貌的方位转移”来解释。
心理空间理论可以形象地阐释人们在使用远、近指示语时指示中心如何转移从而产生映射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空间指示语;远指;近指;心理空间[作者简介]周 蔷(1971—),女,河北省高阳县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用学研究。
张 萱(1970—),女,四川省绵阳市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用学研究。
李 斌(1977—),男,山东省安丘县人,河北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语用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4-0211-03 [收稿日期]2008-05-25一、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理论作为一种概念复合模式和一种认知活动的普遍形式,是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类聚和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般认知操作过程,能够有效地解释动态、随机和模糊的思维认知活动。
它是一种以虚拟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和句际语义关系的认知语言理论。
虚拟的心理空间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容器”,是语言使用者分派和处理指称关系的概念框架理论。
在语境构建话语意义的过程中,为了正确把握说话人所意图表达的含义,听话人不仅要完成对编码化语法信息的破译,而且必须根据语法指令即时在线地建构相应的心理空间,即说话人在思考与谈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情形时所使用的类似于物理空间的现时思维表现结构。
心理空间是由语言结构所表达的思维或心理构造物,它们由空间内所涵盖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而构成。
一个心理空间可以派生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子空间,也可以与其他心理空间在概念层面上进行概念整合,从而形成心理空间的多维性与复杂性。
在心理空间的产生过程中,需要寻求的是两个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一个经过类比认知而建立起来的类比空间以及一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心理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原有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
心理空间是一个认知语义学概念,它把意义定位于说话人的心理表征,并把语言结构解释为促使说话人在指称结构里建立成分的线索。
心理空间的各个成分只是把现实世界的物体间接地指称为说话人心理表征的物体,而不管该物体是否真实。
心理空间理论最初用来回答关于间接指称和指称的非透明性问题,后来也用于描述各种各样的语义现象和语用现象,并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空间能够让听话人在指称的层次上把信息分割输入与不同场景相关联的概念里。
尽管不同的空间能够包含相同成分的不同信息,但每一个空间都应该包含一个在逻辑上连贯的表征。
因为在一个空间里的成分经常在其他的空间里具有对等物,因此,心理空间的一个组成成分就涉及在不同空间里的成分和关系之间的映射。
而这些映射能够建立在许多不同种类的关系之上,如等同、相似性、类推、换喻、提喻和表征的语用功能。
例如,在“我五岁的时候去过北京”中,五岁的“我”和说这句话时的“我”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等同映射。
Fauconnier注意到在指称层次上的信息存在着没有被语言信息所详细描述的情况,因而主张意义的建构依赖一个“后台认知”的复杂系统来补充没有被语法所明确说明的细节;说话人利用背景知识、普遍认知能力和来自于直接话语语境的信息,决定何时分割引入的信息和如何在不同空间的成分之间建立映射,从而成功地进行意义建构[1](P158)。
二、远、近指示语与心理距离空间指示语是会话事件中相对于指示原点或参照112点对其他人或物的定位。
指示用法中方位指示的中心一般在说话人,即以话语活动参与者说话时所处位置作为方位指示的基准点(即指示原点),依靠话语的语境来明确话语内容中所指事物与话语活动参与者的远近方位关系。
常见的表示空间位置的指示性词语包括方位副词“这里”和“那里”,指示代词“这个”和“那个”,以及相应的动词“来”和“去”、“拿来”和“带走”。
这几对词都是以说话人为轴心,分别按照静态和动态组织起来:靠近说话人的位置用“这个”和“这里”,相对远离说话人的位置则用“那个”和“那里”;朝着说话人的位置移动用“来”和“拿来”,离开说话人而远去用“去”和“带走”。
以指示中心为参照点,指示语可概括地分为两种表达形式:“靠近说话者”和“远离说话者”的指示词语。
“靠近说话者”的指示语叫近指词,如“这个”和“这里”、“来”和“拿来”;“远离说话者”的指示语叫远指词,如“那个”和“那里”、“去”和“带走”。
近指和远指的区别不仅在于物理空间的距离,还能够反映说话人的心态和情感。
心理距离是地点(空间)指示的语用基础。
一般而言,物理空间近的物体对说话人的心理距离也近,物理空间远的物体在心理距离上也远,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一致。
但是,当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不一致时,说话人又该以哪种距离作为选择近指与远指的标准?换言之,物理和心理距离在远、近指示语的使用上,哪一个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交际情景中,人们常常会听到“我来了”。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我来了”的说法应属异常,因为“来”的语用意义是指朝着说话人的位置移动,但说话人本身怎么可能朝自己移动呢?语用学家把它解释为“礼貌的方位转移”,即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以自身为参照点,而把方位参照点转移到听话人所处的位置上去,这是礼貌的表现[2](P76)。
这种指示语参照的指示中心并非说话人,而是转移到听话人或其他人身上的现象被称为“指示映射”。
B r o wn和Levins on在讨论表示礼貌的语言策略时也谈到了地点(空间)指示语的选用问题。
他们认为,如果表示近距离和表示远距离的指示词语在语义上均可接受,那么,前者在语用上则表示出更多的介入和同感,因为近指所对应的心理距离也近,心理距离拉近了,会话人之间才会有同感[3](P56—311)。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人们在使用空间指示语时,有时远处的事物用近指来显示亲近,而近处的人或物用远指表示厌恶,以拉开心理距离。
也就是说,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选择指示词语时并不完全按照物理距离,而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说话人的心理体验为基础的。
说话人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指示词语过程中的心理基础,来缩短或保持自己与听话人或所指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者说是感情距离,以表示友好、亲近或生疏、冷漠。
比如,在“我希望她别把她那个丈夫带来”中,“那个”就表达了一定的心理距离,即说话人对“他方”丈夫的厌恶感。
有时,人们也用远指示语指示靠近说话者的物体,以增大说话者对该物体的心理距离,如“我不喜欢那个气味。
”如把此句换为“我不喜欢这个气味”,则说话人的心态不够明确。
因为近指示比远指示能更多地表达说话者的介入和同感,而且近指示能表达心理上的亲近感,而“不喜欢”所表达的是心理上的排斥,这两者不能自然地融为一体。
可见,心理距离在远、近指示语的选择上起决定作用。
有时,人们也用近指示语指示远离说话人的事物,以缩短人对事物的心理距离,并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例如:“图书馆旁边是实验室,学生们在这里做化学实验。
”在这个句子中,说话人用近指示词“这里”代替远指示词“那里”是有目的地缩短听话人对所指事物的心理距离,让听话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综上所述,空间指示语中近指与远指的选择是以心理距离为语用基础的。
那么,人们在选择使用远、近指示语时,方位参照点是如何发生转移的,指示中心又是如何产生“映射”的?显然,对于这一系列抽象的心理过程,仅用“礼貌的方位转移”难以提供强有力的阐释。
笔者认为,心理空间理论可以解释心理距离在空间指示中的作用,尤其是指示中心如何发生转移从而产生映射这一系列复杂而抽象的心理过程。
三、心理空间理论对“指示映射”的阐释空间指示语所涉及的指示中心一般为说话人所在地点,但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出现指示中心由说话人向听话人或所谈及的第三方转移的现象,即发生“指示映射”。
该映射实际上是说话人的心理空间与物理空间(即心理空间理论中所指的输入空间)之间所发生的映射。
例如:“甲:快点儿。
我们要走了。
乙:好的。
我来了。
”对乙而言,物理空间中实际的运动方向是远离自212河北学刊 2008・4己的,即甲所在的地点,应使用“去”。
但在他的心理空间里却是以甲为参照原点,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指示中心等同于甲的指示中心,前者映射于后者,因此在他的心理空间里,运动方向是朝向那个虚拟的自己,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使用“来”。
由此可见,心理空间理论可以合理地解释说话人使用“我来了”这种语用异常的心理过程,形象地展现了指示中枢的投射方向。
再看下面的例子:“来我喜欢的那家餐厅见面。
”在这里,说话人指的是将来某个时间和听话人见面的地点,因此该地点对会话双方而言都是远距离的。
但说话人把当时所在的地点等同于餐厅,产生相应的映射,因而在其心理空间里,一个虚拟的自己已经在那里等候听话人了,由此使用了“来”。
又如:“你明晚要演出是吗?我会来看你的表演。
” 在说话人所构建的心理空间里,说话人把说话时间等同于未来时间(明晚),把说话人自己等同于听话人,经过两次映射至听话人的演出地点,因此运动方向是朝向未来时间里虚拟的自己,因此也使用了“来”。
这就解释了说话人怎样将自己和一个未来将要见面的地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心理空间里的两人位置的等同关系,以达到亲近听话人的语用效果。
如果在上例中换用“去”,就会产生疏远的效果。
由此可见,近指与远指的选用不是由物理空间里的实际距离所决定的,而是心理空间里的虚拟距离起关键性的作用。
日常语用中的大部分情况都是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一致,只有在两种空间不一致的情况下,心理空间的决定性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心理空间理论形象地阐释了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之间产生映射的过程,使一些语用异常的远、近指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1]Fauconnier .Mental S paces :A s 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 onin Natural Language [M ].Ne w Y ork: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B r o wn,P .&Levins on,S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 2liteness pheno mena .I n E .G oody (ed .)Questi ons and Polite 2ness :Strategies in S ocial I nteracti on [M ].Ca mbridge:Ca m 2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roxi m al and D ist al Dei xis and Psychologi calD ist ance fro m the Perspecti ve of the Theory of M ent al SpacesZ HOU Qiang 1,Z HANG Xuan 2,L IB in3(11Depart m ent of For eign Languages and L iter atur e,Shijiazhuang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81,China;21P LA Univer sity of For eign Languages,Luoyang 471003,China;31School of For eign Languages,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Abstract:Psychol ogical distance is the p rag matic basis f or s pace deixis .The abnor mal use of p r oxi m al and distal ter m s is usually ex plained by “the s patial shifts of politeness ”.The theory of mental s paces can ex plain ho w deictic center shifts thus causing deictic p r ojecti on .Key W ords:S pace Deixis ;Pr oxi m al and Distal Ter m s ;Mental S paces[责任编辑、校对:何石彬]312◆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