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实用word (2页)
论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课程中的应用
( ) 一 案例 的 来源
《 国法制 史》 中 课程 中案 例教 学法所 使用 的案 例
主要有 两 个来源 : 是现 成 的案例 , 公开 出版 的教 一 从
《 国法 制史 》 为 高 等法 学 教 育 1 核心 课 中 作 4门
程之一 , 在大 多数 高校 被 归入 法学理 论课 的范 围 , 因
善 原有 的法 律 ; 或被 确认 为成例 , 以充实援 法 断罪 的 根 据 。 定 法 与判 例 的巧妙 结 合 成为 中国古 代 法律 制 的显 著 特点 之 一 。 因此 , 国古 代 判 例亦 是 《 国法 中 中 制 史》 课程 的重 要 内容之 一 , 丰富 的案件 实例 及其 所
、
《 国法制 史》课 程 中应 用案例 教 学法 的基 中
础
在 西 方 ,案例 教学 法 是一 种 已经发 展得 相 当成 熟 的教 学 方 法 , 一 套行 之 有效 的相 当规 范 的操 作 有
蕴 涵 的法律 内容为 《 中国法制 史》 程采 用案 例教 学 课 法 提供 了充分 的材料 支持 , 奠定 了坚 实 的基பைடு நூலகம்础 。 二 、 中国法 制史》课程 中应 用案例 教 学法 的过 《
法典 中择 取 , 如 《 记》 《 例 史 、左传 》 《 、唐律疏 议 》 。 等
作者简介 : 徐娜娜(9 0 , , 18 一)女 河南濮阳人 , 河南财经政 法大学公共法学院讲师, 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 中国古代法与法律文化。
而承 担这 门课 程 的教 师往 往更 注重 理 论讲 授而 认为 其 缺乏 现 实 性 , 教 学 过程 中所 采 用 的教 学 方 法也 在
收 稿 日期 :0 2—0 一 2 21 l 0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程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程应用一、案例教学法概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分析真实的或虚构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实践能力。
1.1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模拟的法律环境中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其法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原理,还能够培养其法律职业素养。
1.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领域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原理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和精神。
- 法律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法庭、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实践过程。
- 法律伦理教学:通过讨论案例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确保教学效果。
以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一般步骤:2.1 案例的选择与准备选择适合教学目标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挑选或设计案例,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
2.2 案例的呈现与引导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清晰地呈现案例的背景信息和关键问题。
然后,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3 学生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法律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
2.4 教师的点评与总结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供专业的法律见解。
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2.5 反思与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后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案例中,以加深理解和提高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与挑战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程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法律案例教学法实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分析、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素养。
本文以一起真实案例为背景,探讨法律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2018年,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盗窃案。
犯罪嫌疑人王某因盗窃被警方抓获,警方在其住所查获大量赃物。
经调查,王某曾因盗窃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仍不思悔改,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法学教育界对法律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三、案例教学过程1. 案例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案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王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如何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2.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以下法律问题:(1)盗窃罪的构成要件(2)累犯的认定(3)刑罚的适用(4)预防犯罪的措施3. 案例辩论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辩论,就上述问题阐述观点。
教师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点评,并总结案件中的法律要点。
4. 案例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案件,总结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并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1)强化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2)提高法律素养,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3)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四、案例教学效果1. 提高学生法律素养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为今后从事法律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在辩论环节,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以实际案例为载体,使学生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案例教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新-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应用 精品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应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速度的快速提高,法学已经成为人们目前追捧的学科之一。
目前的高校的法学的教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因此针对这一比较专业的学科教学工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案例教学模式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必要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法学的知识的学以致用,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也是一种较大的提高。
本文主要针对该教学模式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加深对法学知识的理解,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案例教学;法学教学;应用研究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法律作为高校教育的首要学科至关重要。
法学教育的侧重点不应该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培养学生用法律知识亲自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因此,法学教育要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就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可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巩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高校案例教学的实施,实质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应将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解能力,适当的进行引导,提高学生自圆其说的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方法11案例教学方法的概述所谓的案列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或者法律条文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结合案例对法律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转变,不在仅仅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12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121教学的实践程度得到提高法律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所总结,法学一门专门研究法律理论知识和法律现象的学科,因此,法学更应该注重实践性。
探析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首创。
20世纪80年代末,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逐渐推广。
因此为了提升法学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及其在法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作用;法学教学;原则;应用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理解和掌握案例中的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
法学教材中很多法律条文和理论对学生而言显得比较枯燥,单纯的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穿插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羞怯心理和心理紧张情绪,通过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锻炼学生的运用语言、组织语言以及发现他人观点中错误的能力,在讨论、沟通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法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维,使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1、知行合一原则。
对于法律教育而言,真正目的应该侧重于“行”,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例如创业中的法律问题、合同中的法律问题、以及将来参加工作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等,案例教学法应充分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在选取案例时一方面应结合教学大纲,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和教学目的要求紧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将来工作生活实际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和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
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案例中,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法律知识的具体运用。
在学习刑法时,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刑事案件,让学生了解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罪责认定方式,从而深入理解刑法规定。
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和情境,找出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民事诉讼法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当事人的权益关系和法律责任,并提出适当的诉讼请求和证据。
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方法本身就具有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案例中的问题和答案,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宪法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宪法案例中的权利保障和权力行使问题,培养他们对宪法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在法学教学中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法史学是法学和历史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根据研究对象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以及西方法律思想史四个专业方向。
其中,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中国法制史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其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首先了解传统的法,然后思考和总结法律传统,进而结合传统的法和法的传统来思索如何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的法文化。
①这是一个先由表及里,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制发展演进的直观感知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思考探索总结中国传统法制发展演变规律和动力中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在探索中国传统法文化借鉴价值中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成因根据以上论述,中国法制史应该是深受师生欢迎和重视的一门课程,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法学本科教学实践中看,作为核心课程的中国法制史,其地位远远不如刑法、民法等应用法学,而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则变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无论是教还是学,都缺乏自发性和主动性。
造成中国法制史如此的教学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课程本身难度大作为法史学的基础和核心,中国法制史的讲授要求教师和学生具备法学和历史两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以业已消亡的中华法系的法律制度和传统作为研究对象,而这一研究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存在严重的脱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与现实相脱离,仅罗列讲述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要么与历史相脱离,完全以现行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
前者会使课程的教授变成高中历史课程的重温,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后者则是用静态的眼光看问题,使学生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传统的思想、观点和制度都是迂腐的、封建的,甚至是错误的。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文/刘青法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部分,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法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法学教学中,必须针对其规律和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寻求教学方法上的新突破。
法律课程的理论专业性强、实践性要求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求学生必须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在法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法律现场进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其应用技能和专业能力。
教师在法学课程中应主动、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一)具有更广泛的实践意义“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来讲解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法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能够更深入的启发思维由于大量的案例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的实际业务,真实性、趣味性强。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接触到实际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理解所要讲述的法律理论,增强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总结归纳,再从实际回归到理论,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飞跃和提升,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明白自己需要学什么,还缺什么,从而巩固了专业思想,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更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所需例子在法律课的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由于案例的选择和问题的提出具有客观性,讲授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发言讨论,并查找相关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现状,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早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其在法学教学中的优势,如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法律原理。
接着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
也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案例选择和教师培训。
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学教学、应用、定义、特点、优势、具体运用、学生能力培养、影响、挑战、有效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意味着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和解决法律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法学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背后的道理和原则,更好地掌握法律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原理的具体应用,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法律实践中需要的技能和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法律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具体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其特点包括真实性、情境性、复杂性和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
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二、案例教学法的原则三、案例教学的方法四、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1、精选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或者选择前后相关的一串案例,以便逐步深化学习内容。
教师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系统性、疑难性、价值性的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前提。
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的方向性。
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在选取案例时,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即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
(2)、案例的真实性。
所谓案例的真实性是指所选用的案例应是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通过胡编乱造或道听途说得来的。
因此,引用案例时,应尽可能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这样案例真实可信,现实感强。
能让学生信服,他们才容易真正接受。
才能使学生感兴趣,也能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3)、案例的典型性。
所谓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充分解释和说明所要讲授的法律知识。
典型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进而能够运用法律知识。
4)、案例新颖性。
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原理和法律适用,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问题解决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
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案例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构建。
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经验的交流来建立知识结构。
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社会性互动和知识共享,提高学习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在法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所学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以引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案例的设计应体现问题解决理论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而言,案例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教学目标:案例的设计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原理、法律适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案例的真实性:案例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实际背景和真实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和情境,思考和解决问题。
3.案例的复杂性:案例的设计可以适度增加案例的复杂程度,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案例的多样性:案例的设计可以多样化,涉及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境的案例,以便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法律问题和实际情况。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运用
留得 住 ” 中坚 力 量 。 的 近几 年 , 各单 位 欢 迎 的是 思 想 敏 锐 , 础 理 论 受 基 扎 实 , 识 面 广 , 手 能 力 强 的 学 生 , 别 需 要 学 生 有 较 强 的 解 决 问 知 动 特 求 , 图为中国法制史 的教学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力 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 国法 制 史 成 人 教 育 案 例 教 学 中 2 中国法制史课 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 内涵和意义 中 国素 以 重修 史 著 称 于 世 ,五 千 多 年 的 中 华文 明给 我 们 留下 了 21 中 国 法 制 史 课 程 引 入 案 例 教 学 法 的 内 涵 中 国法 制 史 课 程 . 浩如 烟 海 的 文 献资 料 ,法 律 制 度 是 其 中 一 个 颇具 份 量 和 色彩 的重 要 引 入 案例 教 学 法 , 指 援 用 法学 专 业 其 他 课 程 如 民法 学 、 法 学 等 课 是 刑 组 成 部 分。中国 法 制 史 就如 同 中华 文 明一 样 源 远 流 长 、 大 精 深 。然 博 程 所 使 用 的 案例 教学 法 , 中 国 法制 史 课 程 的教 学 和 研 究 中 , 挥 教 在 发 而 , 为 法 学 专 业 核 心课 程 的 中 国法 制 史 , 地 位 和 受欢 迎 程 度 远 远 作 其 师和 学 生 的 主观 能动 性 , 古代 历史 典 籍 为基 础 , 用 中 国 法制 发 展 以 使 不及 其他 如 合 同法 、 法 、 法 等 应 用 法 学 。学 生 对 这 门课 的学 习普 民 刑 史 上 实 际 存 在 过 的 典 型历 史 案 例 进 行 分 析 教 学 的 教 学 方 法O 这 种 教 遍 感 到 课 程 难 度 大 , 习 积 极 性 不 高 , 学 效 果相 当 不 理 想 , 样 的 学 教 这 学 方 法 可 以 积 极 引 导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对 这 些 典 型 历 史 案 例现 象进 行 思 情 况 不得 不 引起 我 们 的 关 注 。 索 , 过 列 举 感 性 的案 例 , 通 不仅 可 以使 学 生 提 高 对 特定 时代 法律 制 度 1中国法 制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的理 性 认 识 , 而 且 可 以提 高其 理 解 与 掌 握 特 定 时 代 法 律 制 度 的背 景 11 课 程 教 学 现 状 中 国 法 律 制 度 史 是 一 个 内 容 十 分 丰 富 的 学 及 其 法 律 制 度 的 能 力 与水 平 。 。 科, 它包 括 中 国 历史 上 各 种 类 型 的法 律 制 度 从 无 到 有 、 粗 到 细 、 从 从 22 中 国 法 制史 课 程 引入 案 例 教 学 法 的 意 义 - 低 级 到 高级 的发 展 演 变 过 程 : 括 各 种 主 要 法 律 制 度 、 门法 规 在 不 包 专 221 培 养 学 生 兴 趣 , 强课 程 吸 引 力 , 而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积 .. 增 从 同 朝代 或 时期 里 从 体 例 到 内 容 的 发展 演 变 过程 ;还 包 括 司法 和 司 法 极性 中国法制史是一 门理论性较 强的基础课 , 而且涉及历代 纷繁复 监督 活 动在 不 同 朝代 或 时期 里 从 机 构 到 制 度 的 发展 演 变过 程 。 这 些 杂 的法 律 制 度 , 历 史 悠 久 性 与 学 生 的 生 活相 距 甚 远 , 其 在具 体 的 学 习 过 程 互相 交 织并 历 经 了几 千 年 有 文 字 可 考 的 历 史 ,从 而构 成 了一 个 中很 容 易 产 生 厌 倦 和 困 惑。 因此 , 体 的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对 该 课 程 学 具 十 分庞 大 的知 识 体 系。 门 课程 是 法 学专 业 本 科 阶 段 的必 修 课 , 述 习的 兴 趣 尤 为 重 要 , 也 是 学 生 能够 学好 该 课 程 的首 要 前 提 。 这 讲 这 的 中 国 自夏 商 以来 至 新 中 国 以 前 近 4 0 0 0年 的 法 律 制 度 的 发 展 历 采 用 案 例 教 学 法 , 过 提 问 与解 答 , 给 学 生 带 来 压 力 与 动 力 , 通 能 史 , 间 跨度 大 、 经 朝代 多 、 容繁 杂 , 一 门 非常 重 要 的 法 学基 础 可 以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 养 其 大 胆 质 疑 和 积 极 思维 的精 神 , 时 所 内 是 培 从 课程。 而 实 现从 “ 动 接 受灌 输 ” “ 动 思 考 研 究 ” 被 到 主 的转 变。 正 如 苏联 教 育 受 成 人 教 育 的 特殊 性和 教 学 时 间 的 限制 ,使 得 教 师 只 能 依据 教 家 苏霍 姆 林 斯 基 所 指 出 的:让 学 生 体 验 到一 种 自 己在 亲 身 参 与 掌 握 “ 材 讲 授 , 法深 入 分 析 , 无 教学 方法 单 一 呆 板 。 知 识 的情 感 , 乃是 唤起 少年 特 有 的对 知 识 的兴 趣 的 重 要 条件 。 ” 12 成人 教育 法学 专 业 学 生 特 点 通 过调 查 分 析 ,我 们 了解 到 : . 222 加 深 学 生 对知 识 的理 解 , 小 记 忆 的 难 度 案例 的 介 绍 可 -. 减 成 人 教 育 法 学 专 业 的 学 生 大都 是社 会 在 职 人 员 ,他 们 在 学 习 中压 力 以加 深 学 生 对知 识 的理 解 。 恰 当地 引入 案例 会 使 学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 大 、 间 紧 , 书 断 断 续 续 ; 利 色 彩 较 明显 , 习 的 内 在 动 力 不 足 化抽 象 为具 体 , 易接 受和 理 解 。 针 对 成 人 学 生 记 忆 能 力较 弱 , 解 时 读 功 学 容 理 理 论 基 础 比较 薄 弱 。 是 他 们 学 习欲 望 也 比较 强 , 绝 大 部 分 是 来 自 分析 能力 较 强 的特 点 , 合 适 的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中加 入 案例 , 很 好 的 但 且 在 有 公 检 法 司 的第 一 线 工作 人 员 , 一 定 的 法 律 基 础 知 识 , 别 是 有 丰 富 减 小记 忆 难 度 的作 用 。 如 在 讲 五刑 时 , 于 流 刑 , 有 特 关 可举 屈 原 被 流 放 到 的 实践 经 验 ,他 们 需 要 的 不 仅 仅 是 获 取 那 些 固定 的 劳 动 法 原 理 、 规 汨罗江 , 最后投江 自杀的传说 : 关于黥 刑 , 以大家熟知的 电视剧《 可 水 则 , 是 要 求逐 渐 学会 如 何 处 理 众 多 的疑 难 问题 , 而发 展 自身 创 造 浒》 而 从 为例 , 让大家欣 赏林冲与武松被施刑的片断; 关于宫刑 , 我们可 以 能力 及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他 们 普 遍 认 为这 门课 程 的 法 律 知 识 浩 以有名 的司马迁受 宫刑著《 史记》 为典型案例 等。教 师在大家讨论 的 如 烟 海 , 记 困难 : 且 感 到 除 了 应付 考试 , 学 无 所 用 。 识 而 所 基 础 上 进 行 总 结 , 定 正确 的 地 方 , 解 疑 惑 的 地 方 , 高 课 堂 时 间 肯 讲 提
中国法制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探讨
中国法制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探讨【摘要】中国法制史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十分复杂,距离现实的法律实践较远,学生很难理解。
同时,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中,由于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
本文从分析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从而提出在中国法制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成人教育案例教学法引言中国法制史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历史学与法学交叉的学科。
课程的知识内容十分复杂,不仅讲授法学知识,同时还包含着许多历史学科的知识;由于距离现实的法律实践较远,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很难把这一课程讲解到位,让学生理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针对教学现状提出教师在讲授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大在线平台和多媒体技术,积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来提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现状1.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2.课程的本身难度较大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不仅包含了法学知识,还包含了许多历史学科知识。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和学生必须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法律学科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和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
另外,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已经废除消亡的中华法系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传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法制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今社会实施的法律制度存在严重的脱节。
许多授课教师在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中,往往会产生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或者讲授的知识与历史脱节这两种现象。
前者仅仅讲授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把法制史讲成了历史课,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没有用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后者则是与历史脱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以现行的法律制度去分析和评价历史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使学生不能以动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为传统的法律制度都是封建迂腐的,不了解法律制度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因为法学本身就是与真实案例息息相关的学科。
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的实际运用,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1.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通过真实案例来体现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能够使抽象的法律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模拟案例分析中不断提升。
(1)案例讨论课程在法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案例讨论课程,将真实案例引入到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深入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模拟法庭辩论模拟法庭辩论是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
通过模拟法庭辩论,学生可以扮演法官、律师等不同的角色,通过真实案例的模拟辩论来锻炼自己的辩论和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
(3)实地考察和调研在法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学生通过实地实践来认识和理解真实的法律案例,并将实地调研的情况与书本知识进行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便是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形式,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法律理论与真实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深入分析真实案例,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团队合作。
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作用
Is life a dream or a game, or a story that belongs to each of u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作用《中国法制史》是历史学与法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法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也是一门很难讲授的交叉学科,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中国法制史的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当前,《中国法制史》课程传统教学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粉笔+嘴巴+黑板”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一种现象就是自始至终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台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台下学生埋头苦记,教学效果不明显。
如果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案例教学,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重要前提。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内容起自夏朝,讫于当今,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专有名词多,所涉及历史典籍、数据浩繁久远,加上与现实的距离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
如果还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有些概念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仍可能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
而这时引入案例教学分析的方法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对学生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加深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切实掌握重点问题非常有帮助.尤其在络课程中,案例教学可以使用多种传输技术,比如声音、图片、flash动画等,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法制史学习,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体会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乐趣。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常识教学中的运用
总结经验教训
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总结,归 纳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
改进教学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 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在后续的
教学中加以实施。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学生成绩提升情况分析
1 2 3
成绩对比
通过对比实施案例教学法前后的学生成绩,分析 学生在法律常识理解、案例分析、法律应用等方 面的提升情况。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 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03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常识教 学中应用策略
精选典型案例,提高课堂吸引力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01
挑选涉及法律常识点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引起学生
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贴近学生生活
02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提
案例教学法在法 律常识教学中的 运用
汇报人:XX
20XX-02-03
目录
• 案例教学法简介 • 法律常识教学现状与挑战 •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常识教学中应
用策略 • 具体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 总结与展望
01
案例教学法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 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解决具体案例,达到掌握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素养的目的。
感谢观看
02
法律常识教学现状与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偏重理论讲授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 的灌输,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实施案例教学,要精心选择和编写案例,要组织学生讨论案例,要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要由教师最后总结案例教学。
关键词:法学教学;案例教学;应用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特征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为中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表现形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适时地、对症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和研究成文法,如讲授理论中评析案例、专门组织案例分析、模拟审判、旁听案件处理、课堂讨论等。
这些不同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都起着相互补充的积极作用。
2 开放创新性案例教学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活生生的案例和现实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民主平等性案例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成了课堂中真正的主角。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在民主、平等、和谐氛围中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实质。
二、案例教学的步骤1 选择和编写案例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供学生分析研究,总结普遍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在编写案例前,首先进行集体讨论,再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去广泛搜集和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
同时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力争做到案例得当、描述真实、语言生动。
案例的编写和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个完整的案例一般都要在正文的后面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之用。
2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包括分发案例材料、学生个人阅读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每个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教师小结等多个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中的应用【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运用典型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当遵循真实性、典型性、现实性和适应性的原则,案例教学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评价和学生书写分析报告四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选取原则案例教学基本环节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节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法律法规的规定既抽象又原则,不易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而案例则是理解法律规则的基础。
案例教学围绕着具体的法律案例来组织教学,从而使得抽象的法律规则变得具体化,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化,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符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规律,因为法律课教学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法律知识的层面,更要注重法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真实生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
重点放在法律概念、法律规定、法学观点和理论等等,比较抽象和枯燥。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系统地、完整地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较少鼓励学生对这些法律知识提出挑战和怀疑。
因此,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都很差。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生动、形象、直观,使抽象的法理变得形象,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使深奥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习和理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生生的案例,现实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羽利小编专门编辑了“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法史学是法学和历史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根据研究对象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以及西方法律思想史四个专业方向。
其中,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中国法制史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其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首先了解传统的法,然后思考和总结法律传统,进而结合传统的法和法的传统来思索如何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的法文化。
① 这是一个先由表及里,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制发展演进的直观感知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思考探索总结中国传统法制发展演变规律和动力中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在探索中国传统法文化借鉴价值中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成因
根据以上论述,中国法制史应该是深受师生欢迎和重视的一门课程,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法学本科教学实践中看,作为核心课程的中国法制史,其地位远远不如刑法、民法等应用法学,而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则变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无论是教还是学,都缺乏自发性和主动性。
造成中国法制史如此的教学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课程本身难度大
作为法史学的基础和核心,中国法制史的讲授要求教师和学生具备法学和历史两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以业已消亡的中华法系的法律制度和传统作为研究对象,而这一研究对象
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存在严重的脱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与现实相脱离,仅罗列讲述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要么与历史相脱离,完全以现行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
前者会使课程的教授变成高中历史课程的重温,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后者则是用
静态的眼光看问题,使学生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传统的思想、观点和制度都是迂腐的、封建的,甚至是错误的。
2.教材建设存在弊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材体例和内容已经趋于定型,但是在过去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却没有更新变化。
大多数高校所选用的教材千篇一律:在体例上,都采取以历史学上的朝代为线索的编排模式;在内容上,则都仅限于对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法律制度进行“静态”的介绍。
② 这样的教材体例和内容编排显然已无法适应当前法学教育的要求,很难调动起教师的讲课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其缺陷日益明显。
3.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其受众的特点,讲授方法要因受众的年龄、经历、知识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对于部门法学来说,本课程的知识点零散、史实堆砌过多、理论综合分析不足、缺少配套的历史案例,且研究对象过于久远,学生感觉实用性不强。
在教材的语言中,又夹杂着古汉语内容,且有许多生僻字,对于古汉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而言,愈发晦涩难懂。
加之,教师在课堂上念白般的表述,让学生感觉本课程的学习味同嚼蜡,无所适从。
即便有许多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也大多是在教材的文字叙述中加上表格或图片,这样教师上课的任务就是放课件,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课件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