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智慧 海霞

合集下载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 有智慧。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 便是死的学问。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 缺少智慧的书。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 不能离开学问。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与智慧1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 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 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 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问和智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详细讲解学问和智慧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挑选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他们对学问和智慧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问和智慧的应用。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学术竞赛、社会调查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资源:1. 课件和教学素材:提供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材料,帮助教师进行案例教学。

《学问和智慧》PPT

《学问和智慧》PPT
(pì)
(xī)
(yě )
(sè)
(sài )
(sāi )
(kū)
(lí )
(pì)
(hóng)
(zhū)
(chén )
(jìng)
(jī)
讲授新课
探骊得珠:无关宏旨:鞭辟入里:浮光掠影:融会贯通:读破五车:寸积铢累:
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切中要害。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1.说说“学问”和“智慧”有什么区别。
学问是系统的知识,是知识的积聚。智慧是能力,是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为什么“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
①有学问缺智慧的例子: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自然就有学问,但他缺乏智慧,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因而导致不能进学甚至不会营生,落了个悲惨命运。②学问不多但有智慧的例子:曹冲智称大象、司马光砸缸救人。
讲授新课
3.为什么“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历史故事,刮目相看:三国时,吴国猛将吕蒙骁勇善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学问,每次讨论国家大事时,像一根木头似的,不知该说什么。后来在吴王孙权的劝导下,发愤努力,读了很多书,最终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讲授新课
细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讲授新课
2.炼字美
“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句中的“居然”在表达上有怎样的效果?
表示感到惊奇,出乎意料,也表达敬佩之情,强调智慧的灵魂常在学问之外。
讲授新课
3.句式美
“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把它改为陈述句,说说用疑问句式的好处。

海霞老师课程开课卡使用指南

海霞老师课程开课卡使用指南

海霞老师课程开课卡使用指南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超级实用的东西——海霞老师的课程开课卡!这玩意儿可真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

想象一下,跟着海霞老师的课程,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和小伙伴们一起互动,简直是乐趣无穷!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赶紧进入正题。

大家要明白,这开课卡就像一张通往知识海洋的船票。

只要你拿到它,就能踏上这趟美妙的旅程。

听说海霞老师的课程内容特别丰富,有趣得很。

想学什么,随便挑!从学科知识到生活技能,样样都能找到你喜欢的。

记得第一次拿到开课卡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过年一样,欢天喜地的,想着能学到那么多新鲜事,真是兴奋得不得了。

咱们来说说如何使用这张神奇的开课卡。

打开你的手机,点开课程平台,嘿,别急!你得注册一个账号。

哦对,别忘了设置个好记又有趣的用户名,毕竟你要在这个大家庭里混下去嘛!注册完后,找到“课程开课卡”这个选项,轻轻一按,哇哦,你就能看到海霞老师的所有课程了!那些课程的介绍写得那么吸引人,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立马报名。

哦,先别着急!在你报名之前,建议你先看看课程的评价。

很多同学在上完课后会分享自己的体验,看看他们的反馈,能够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毕竟,听别人说好,总比自己去试错要省心多了嘛!而且如果你看到有人评论说“这门课简直是开挂了!”那就赶紧报名,绝对不会错的!再说了,报名后还会有开课提醒,真是贴心至极。

每当海霞老师的新课开播时,你的手机会“滴滴”叫你,简直像是一个热情的小闹钟,绝对不会让你错过精彩的课程。

有时候我甚至会提前做好小准备,心里想:这节课我一定要积极发言,跟老师互动,争取多学点干货!那感觉,真是美滋滋的。

上课的时候,海霞老师的幽默感真是让人惊艳,课堂气氛轻松又活跃。

她总能把复杂的知识讲得简单易懂,哪怕是我们心中最深的疑惑,她也能用轻松的方式化解。

哎,听她讲课,感觉像是在和朋友聊天,既亲切又放松,简直是“有问必答”的神仙老师。

每次下课后,我都会想着“真想再上一次”,感觉知识吸收得不够,太过瘾了!学习的路上总会有点小挑战。

海霞精神学习感悟

海霞精神学习感悟

海霞精神学习感悟
海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女性,她以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战胜了残酷的命运,克服了巨大的困难。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从中我学到了以下几点感悟:
1. 坚持不懈:海霞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她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让我意识到,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2. 追求知识的渴望:海霞一直渴望学习,她不仅在自己有限的条件下自学,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知识。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只有不断追求知识,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

3.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海霞选择了走出传统的人云亦云的生活方式,她放弃了婚姻和家庭的束缚,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这让我明白到,不要被传统的观念所限制,应该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4. 善用资源:尽管条件有限,海霞仍然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

她通过图书馆、网络和志愿者的帮助,获取了知识和学习的机会。

这让我明白到,无论条件如何,只要能够善用资源,就能够获得进步和成功。

综上所述,海霞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激励。

她的坚持不懈、追求知识的渴望、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以及善用资源的精神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原则和价值观。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第一章:学问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1. 了解学问的定义和内涵2. 认识学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3. 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2 教学内容1. 学问的定义和内涵2. 学问的价值3. 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的定义、内涵和价值2. 讨论法:探讨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问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问的定义、内涵和价值3. 讨论:分组讨论学问与智慧的关系4. 总结:总结学问的价值和与智慧的关系第二章: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1. 了解学术研究的定义和方法2. 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技巧3. 认识学术研究在学问发展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1. 学术研究的定义和方法2. 学术研究的基本技巧3. 学术研究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研究的定义、方法和基本技巧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学术研究实践2.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研究的定义、方法和基本技巧3. 实践:分组进行小规模的学术研究实践4. 总结:总结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第三章:智慧的理解与培养3.1 教学目标1. 理解智慧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培养智慧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智慧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1. 智慧的定义和内涵2. 培养智慧的方法和技巧3. 智慧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智慧的定义、内涵和培养方法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实践3.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智慧的understanding2. 讲解:讲解智慧的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cultivation methods3. 实践:guide students to cultivate wisdom through practice4. 总结:summarize the importance of wisdom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第四章:学问与智慧的融合与发展4.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2. 掌握学问与智慧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学问与智慧融合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4.2 教学内容1. 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2. 学问与智慧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技巧3. 学问与智慧融合的价值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和方法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学问与智慧的融合实践4.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问与智慧融合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问与智慧的融合过程和方法3. 实践:分组进行学问与智慧的融合实践4. 总结:总结学问与智慧融合的价值和实践经验第五章: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5.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伦理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学术规范的要求和技巧3. 认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1. 学术伦理的定义和内涵2. 学术规范的要求和技巧3. 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伦理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规范的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案例5.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伦理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规范的要求3. 案例分析:分析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案例4. 总结:总结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第六章: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6.1 教学目标1. 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跨学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跨学科学习对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1. 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跨学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 跨学科学习对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意义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跨学科学习的成功案例6.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解2. 讲解:讲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意义和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跨学科学习的成功案例4. 总结:总结跨学科学习对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第七章: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7.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交流的意义和价值2. 掌握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7.2 教学内容1. 学术交流的意义和价值2. 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3.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交流的意义、价值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7.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交流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交流的意义、价值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4. 总结:总结学术交流的意义、价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第八章: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传播8.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和价值2. 掌握学术成果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学术成果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1. 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和价值2. 学术成果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学术成果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价值和传播的方法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成果的分享和传播实践8.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成果分享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价值和传播的方法3. 实践:分组进行学术成果的分享和传播实践4. 总结:总结学术成果分享的意义、价值和实践经验第九章:学术职业规划与发展9.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价值2. 掌握学术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3. 认识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1. 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和价值2. 学术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3. 学术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机会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和规划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术职业规划的成功案例9.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职业规划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和规划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学术职业规划的成功案例4. 总结:总结学术职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和规划方法第十章: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10.1 教学目标1. 理解学术道德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学术责任的要求和履行方式3. 认识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1. 学术道德的定义和内涵2. 学术责任的要求和履行方式3. 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术道德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责任的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案例10.4 教学活动1. 导入:提问学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理解2. 讲解:讲解学术道德的定义、内涵和学术责任的要求3. 案例分析:分析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案例4. 总结:总结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的重要性和实践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学问的内涵与价值二、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三、智慧的理解与培养四、学问与智慧的融合与发展六、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七、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八、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传播九、学术职业规划与发展十、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全文总结和概括:《学问和智慧》教案涵盖了学问的内涵与价值、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智慧的理解与培养、学问与智慧的融合与发展、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传播、学术职业规划与发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等十个章节。

学问和智慧 1

学问和智慧 1
写下列成语所确的字吗?
寸积銖 会贯通 年
矻矻 无关

探 五车 劳而无
得珠 浮光
学 影
3、从课文中学语言是积累 语言的重要方法,积累多了, 何愁作文不精彩,试试能记 住下列精美的语言吗?
思,一种 ;它是 人生 的一种放射 性;它是人生深处发出来的, 同时它可以 人生 的前途。
⑵无学问的智慧,只 是 ,瞬起瞬灭 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 管可以 ,
学习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记住文中字词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学问和 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程序:
• 导入新课
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创造 性思维就是智慧,“智慧” 是怎样来的呢?是否人生下 • 走近作者: 来就有智慧?智慧与学问有 何区别与联系呢?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学问和智慧》一 文。
学问和智慧 课型:新授 课 备课时间: 上 课时间:
学习目标:
–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 方法;
体会文章隽永的语言并注意 语言积累;
学习重点:
1、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 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2、学会有条理的表述自己 的观点
学习难点:
明确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 系,弄清作者的观点
罗家伦(1897~1969),字 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人。 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曾 任清华大学校长,改革教育 • 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读懂课文首先应从读准字音开始,你能 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读准下列加点字吗?
陶冶( ( ) 晦塞(
) 犀锐 斧凿( )

矻矻 读书得间 探骊得珠 批大郤, 导大窾 –本课语言精警,成语较多,你能准确填
但是

海霞聊聊学习的那些事

海霞聊聊学习的那些事

海霞聊聊学习的那些事
海霞,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

1993年进入央视,2007年起因担任《新闻联播》主播被观众熟知。

主播台上的海霞,沉稳大气、气质端庄,散发着一种知性美。

下面是海霞的一篇演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国脸”的学习之路吧。

我是80年代末上的大学,我们那个班人才济济。

有的同学分数能上北大;有的出身播音世家,从小就在这个环境中长大,录过广播剧、拍过电视剧、从小就是明星;有的颜值非常高,入学时就被老师称赞“国色天香”;有的声音条件天生非常好,一张嘴共鸣就是对的,气息就是通的,根本都不用练。

尽管我高考时专业课考了河南省全省第一,但到了学校发现自己几乎就是“弱爆了”,就是一只丑小鸭。

所以刚上大学的时候特受打击,怎么办?只能玩命学啊!
要说到在大学的学习,我真是刻苦啊。

老师要求坚持练声,我是班里四年都坚持练声的学生。

每天早上6: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音乐响起来,就是我的起床号。

早上到处找背风的、没人的、暖和的地方练声。

在宿舍墙根下练声,被睡懒觉的同学喊。

下了课,只要小课教室或是录音间能用,永远在里头练习。

录一遍听听,哪儿不行,再来。

每次都是管教室的老师要下班了、关门了,催我才离开。

晚上永远在图书馆看书,写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时候我以四年总成绩全班第一被央视录取。

我从没想过自己能进中央电视台。

我周围的人也没想到,当年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学生最后能走进央视,有一天能走上《新闻联播》。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

联系自身
反省自己平时的学习行为, 反省自己平时的学习行为 , 自己做到了把学问和智慧联系 在一起吗? 如果没有, 在一起吗 ? 如果没有 , 那么你 认为应该怎样去做? 认为应该怎样去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学而不思则罔, 则殆。 则殆 。 ” 学和思如一对孪生兄 弟 , 希望同学们能一方面注重 知识的积累, 一方面运用智慧, 知识的积累 , 一方面运用智慧 , 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 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
祖冲之
(圆周率) 圆周率)
阿基米德
(浮力定律) 浮力定律)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弗莱明
(青霉素) 青霉素)
你能说出这些科学 家们成功的秘诀吗? 家们成功的秘诀吗?
纸上谈兵
赵括小时候就熟读兵书、学习兵法, 赵括小时候就熟读兵书、学习兵法, 讲到用兵打仗的事, 讲到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 抵得上他。 抵得上他。他的父亲赵奢曾经和他谈论 过用兵打仗的事,都不能驳倒他。 过用兵打仗的事,都不能驳倒他。后来 赵括率军与秦军作战, 赵括率军与秦军作战,中了秦将白起的 计策。赵括被秦军射死,数十万兵士被 计策。赵括被秦军射死, 秦军全部活埋。 秦军全部活埋。 只有学问,没有智慧 只有学问,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 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 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 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 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 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 破坏,中国就亡了! 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 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 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 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 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 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学问与智慧》原文及《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练习及自己检测,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提高有所帮助!关于《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学问与智慧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石乞石乞(ku)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但映射的范围却往往很大。

譬如孟德尔研究豌豆的杂交,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

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与智慧阅读题: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2.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该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2分)3.第三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1.(2分)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意思对即可)2.(2分) 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讲道理和摆事实)3. (4分)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花市贾大山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

《学问和智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

3、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

4、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1、明确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3、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大家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历吗?谁来给大家讲讲?1、学生或老师讲这个成语的来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

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进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计谋,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2、赵括对于如何用兵打仗的学问应该是很高的,可为什么最后大败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读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共同寻找答案吧。

3、出示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陶冶()寸积铢()累大窾()浮光掠( )影矻矻()穷年探骊()得珠犀()锐鞭辟()入里远zhān()物jìng()天择读书得间()2、解释下列词语: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

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无关宏旨:不涉主旨。

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

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读破五车:形容读书很多。

八年级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

八年级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

八年级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第一章:文学常识1.1 学习目标: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和理论。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文学的分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术语的解释:情节、人物、主题、风格等。

1.3 教学活动: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举例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和理论。

分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理解。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2.1 学习目标:能够理解和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掌握一些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特点和难点。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断句、推测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

一些经典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难点。

教授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并进行练习。

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文言文,进行理解和欣赏。

第三章:作文写作3.1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作文写作。

掌握一些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培养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练习:描写、叙述、议论等。

批改和评价学生的作文。

3.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教授写作技巧,并进行练习。

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并进行批改和评价。

第四章:诗歌鉴赏4.1 学习目标: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语言和形式。

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技巧和方法。

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

诗歌鉴赏的技巧:意象、韵律、情感等。

一些经典诗歌的鉴赏和分析。

4.3 教学活动: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

教授诗歌鉴赏的技巧,并进行练习。

让学生鉴赏一些经典诗歌,并进行分析和表达。

第五章:文学作品分析5.1 学习目标: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掌握一些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

《学问和智慧》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认识到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学问的热爱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学问的定义和价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问的定义,理解学问的价值,并激发学生对学问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学问的定义,探讨学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第二节:智慧的概念和表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慧的概念,认识到智慧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智慧。

教学内容:介绍智慧的概念,探讨智慧在解决问题和创新中的作用。

3. 第三节: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认识到学问是智慧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学习提升智慧。

4. 第四节:学习方法与智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智慧。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制定学习计划来提高学习效率。

5. 第五节:创新与智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创新。

教学内容:介绍创新的概念,探讨创新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价值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智慧和创新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习方法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实践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问和智慧语文教案

学问和智慧语文教案

学问和智慧语文教案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1 汉字的起源:讲解汉字的起源,介绍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

1.2 汉字的演变:介绍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以及字体的发展变化。

1.3 学习汉字的重要性:强调汉字在学问和智慧中的地位,引导学生重视汉字学习。

第二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2.1 词语的构成:讲解词语的构成,包括成语、俗语等。

2.2 词语的理解:通过例句和练习,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3 词语的运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词语,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句子的结构与表达3.1 句子的结构:讲解简单句、复合句等句子的结构。

3.2 句子的表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3 句子的修辞: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培养学生运用修辞表达情感。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分析4.1 文学作品的特点:讲解文学作品的语言、情节、人物等特点。

4.2 文学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4.3 文学作品的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表现手法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阅读理解的训练与提高5.1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强调阅读理解在学问和智慧中的作用。

5.2 阅读理解的技巧:教授学生快速准确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5.3 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章:写作技巧与实践6.1 写作的基本要求:讲解文章的结构、逻辑、语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6.2 写作技巧的运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6.3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第七章:口语表达与沟通技巧7.1 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如清晰、准确、生动等。

7.2 沟通技巧的培养: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进行有效沟通。

7.3 口语表达的实践:组织口语练习和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问和智慧》导学案

《学问和智慧》导学案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苞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可见比喻是生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4.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第五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裨瞬起瞬灭。交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4.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5.通达:指明白人情事理。
6.豁然贯通:指思路开阔通达,能透彻地了解问题。
7.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三、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1.知识如树叶,它的命运总是从新生到枯黄,蝉联飘坠,再让位给来年春天新的叶芽,而智慧则宛如树干基部一圈圈的年轮。——赵金珊
2.本文说理形象、语言充满智慧。请同学们精读最后一段第一句话。按以下模式仿写一句。若把学问譬作,那智慧便是。有、有,甚至有,也不能,就是拥有,以及,也只,而决不。
参考答案:若把学问譬作兵书,那智慧便是将军的计谋。有精兵、有猛将,甚至有充足的粮草,也不能打胜仗,就是拥有雄心壮志,以及屡挫不悔的精神,也只会有招架之功,而决不能缔造火烧赤壁和布匿战争以少胜多的辉煌。
剖析:作者用通俗生动的比喻陈述事理,深入浅出,很轻巧地就把学问对于智慧的重要性讲得明明白白。没有学问做基础的智慧,尽管一时亮丽,但它终究是轻浮的,如浮光掠影,如水面的肥皂泡,转瞬即逝,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建立在学问基础之上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才能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给人带来有益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课文——咀嚼内容 ——了解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2)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 (3)对比论证:突出而鲜明地论证了…… (4)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
品味隽美语言
◆学习指导: 语言赏析: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形 式包括修辞、表达方式、描写等,内容可联 系作者的情感及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回答。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学习目标
1、分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说出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 用。 3、体会并积累隽美的语言。
速读课文——咀嚼内容 ——找每一节的中心句。
◆学习指导: 1、阅读议论文要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表达 一个文段观点的句子。 2、找中心句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 的内在联系。 3、中心句可能在文段中的位置有三种:段首、段 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
咀嚼内容 ——找中心论点。
◆学习指导: 1、中心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论题)所指的见 解和主张,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①是 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在形 式上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 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2、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有三种:开头、结尾、 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 3.一篇文章中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要分清中心 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 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1、大段形象的比喻,可谓妙语如珠;整齐的句式 让人琅琅上口 ; 2、运用反问,加强自己的语气 ; 3、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到 位,还巧创新词,用幽默进行调侃 )
品味隽美语言
2、仿句 3 、赏析: 1、读含有成语的句子(成语:简洁、精炼) 唯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 若是把学问比作建筑材料,那么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 若是把学问比作 ,那么智慧便是 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课堂反馈
学问和智慧 这篇文章为我们谈论的论题是______ 知识的聚集,是工具 在作者看来学问是__________ 发现,是创造,智慧体现人的思想。 智慧是_______________ 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不开学问,两者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_____________ 作者对 我们不但 此持的观点是(即中心论点)_____ 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 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______________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已了 解了议论文的一般写法,请以《谈 勤俭节约》为题,试着写一篇议论 文,要有理有据。
把浩瀚的智慧装进胸膛,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源自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
有智慧相帮,也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若是把学问比作 ,那么智慧便是
(注意 :句式、修辞、两者的相互关系)
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修辞),生动 形象地阐述了智慧不能离开学问的 观点。
归纳小结
文章针对不辨“学问”与“智慧”差别的 认识误区,对两者作了准确阐释,并阐述了 “学问”与“智慧”的辩证关系:学问离不 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作者强调这样 一种学习理念: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 要知识,更需要能力,要做一个既有学问又 有智慧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