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艺术科技《弟子规》教案十八课时
弟子规的教案
弟子规的教案教案:弟子规教学目标:1. 理解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
2. 掌握弟子规的背诵。
3.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内涵和要点。
2. 弟子规的背诵。
教学难点:1. 弟子规的教学方法与提问技巧。
2. 如何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发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1.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询问学生是否有听说过《弟子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用一些经典句子如“见危致命,无故不入”,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
二、讲授(讲解弟子规的内涵和要点)1. 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作者和起源,以及其在古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 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内涵和要点。
三、背诵(掌握弟子规的背诵)1. 分层次进行背诵操作,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难易度。
2. 采取反复朗诵、模仿朗诵、配合动作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背诵。
四、拓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1. 思考:反思弟子规中的每一条规则,根据学生的实际经历,分析其中的道理和意义。
2. 分组讨论:就弟子规中的某一条规则,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景,体验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
五、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引导他们总结弟子规对自己的影响。
2. 总结学生的答案,强调弟子规对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六、作业1. 要求学生继续背诵弟子规,并在作业本上做好记录。
2. 要求学生以“我所遵循的弟子规”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弟子规》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重要的背诵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弟子规的内涵和要点,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课后作业的要求也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弟子规》。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校本课程的第一章“入则孝”,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弟子规》中古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含义,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古文句子,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古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孝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主要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并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孝道。
2. 答案示例: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内容如下:父母呼唤,应及时回应,不可迟缓;父母的命令,要立刻行动,不可懒惰;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要顺从接受。
举例:在生活中,我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尊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孝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深入了解孝道的内涵,将孝道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小组讨论的主题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对古文词汇的讲解要细致,可以通过词义解释、例句分析、同义词辨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国学《弟子规》教案
国学《弟子规》教案教案标题:国学《弟子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弟子规》的核心价值观。
2. 掌握《弟子规》中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3. 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2. 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1. 课本:《弟子规》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学生练习册或笔记本教学过程:第一课:《弟子规》的介绍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弟子规》的封面和作者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对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3. 分发《弟子规》的简要摘要给学生,让他们先阅读并理解其中的主要观点。
第二课:《弟子规》的核心价值观1. 通过阅读《弟子规》的摘要,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如孝顺、友爱、诚实等。
2.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第三课:《弟子规》中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1. 逐段解读《弟子规》的具体内容,解释其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2. 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条规范的含义和要求,并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对比。
3. 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弟子规》中的情境,并根据规范和准则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第四课:运用《弟子规》中的准则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和挑战。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道德困境,并根据《弟子规》中的准则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他组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阅读《弟子规》,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体会。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遗址或举办国学讲座,加深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和兴趣。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第一节: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弟子规》教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它通过对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宣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教案将围绕《弟子规》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2.理解《弟子规》中的行为准则;3.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4.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增强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节: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弟子规》相关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选择展示《弟子规》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如“子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
二、学习《弟子规》1.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重要性,并解释其中的行为准则。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其中的一条准则进行讨论,如“夫唱、妇随”、“朋友过,右席无”等。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整体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三、情景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选择一条《弟子规》中的准则,进行情景表演。
表演时,要求学生们展示正确的行为和做出合适的反应。
四、讨论与总结1.学生讨论:让学生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重点指出《弟子规》在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准备以下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素材。
2.课件和图片:展示《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和行为准则。
3.小组讨论材料:包括每个小组的讨论题目和指导问题。
4.表演道具:用于学生情景表演的道具和服装。
第四节: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其中某些准则的理解和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的经验。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2. 学习并理解《弟子规》中的重要教诲。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教诲。
-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 教学难点
- 理解《弟子规》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教诲。
- 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讲述《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2. 学习《弟子规》的内容
- 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部分。
- 重点讲解其中的重要教诲,如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友爱他人等。
3. 讨论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弟子规》中教诲的理解和体会,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教诲。
4. 情景模拟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验和应用《弟子规》中的教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弟子规》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查找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诲。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习并理解了其中的重要教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弟子规》完整版精品教案设计
《弟子规》完整版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了解古代圣贤的教诲。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弟子规》各章节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弟子规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意义,从而引出《弟子规》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其价值。
3. 章节讲解:(1)总序:阐述《弟子规》的教育目的和内容。
(2)入则孝:讲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和方法。
(3)出则悌:介绍尊敬师长的意义和做法。
(4)谨:强调自律、严谨行事的重要性。
(5)信:讲述诚信做人的原则。
(6)泛爱众:倡导关爱他人,弘扬博爱精神。
(7)亲仁:强调亲近仁者,学习仁德。
(8)余力学文: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实践演练,提高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完整版学习2. 板书内容:(1)总序: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2)入则孝: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3)出则悌: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4)谨:自律严谨,言行一致。
(5)信: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6)泛爱众:关爱他人,弘扬博爱。
(7)亲仁:亲近仁者,学习仁德。
(8)余力学文:努力学习,提升素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孝敬父母的理解。
(2)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实践《弟子规》的例子。
(3)针对本章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情景,并阐述其意义。
2. 答案:(2)答案示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诚实守信等。
《弟子规》备课教案(版)
《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通过阅读《弟子规》,使学生掌握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3.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2.《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解读。
3.《弟子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2.阅读:让学生阅读《弟子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3.解读:对《弟子规》中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
4.应用: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5.总结: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弟子规》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解读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其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程度。
3.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4.学生在讨论、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弟子规》原文和相关解读资料。
2.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和故事。
弟子规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教案:弟子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弟子规》的第一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主要内容包括了对孝道、尊敬师长、谨慎言行、诚信待人、广泛爱众、亲近仁人、勤于学习等方面的教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弟子规》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弟子规》。
2. 讲解(2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孝道、尊敬师长、谨慎言行、诚信待人、广泛爱众、亲近仁人、勤于学习等方面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弟子规》中的原则。
例如:讲解孝顺父母的具体表现,如何尊敬师长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弟子规》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弟子规板书内容:孝孝顺父母弟尊敬师长谨谨慎言行信诚信待人爱众广泛爱众亲仁亲近仁人学文勤于学习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熟读《弟子规》第一章,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每一句话的意思。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原则。
3. 请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学习《弟子规》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敬老院、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弟子规》的原则付诸实践。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精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弟子规》的内容,掌握每一节的主要含义,并能够背诵一部分章节。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将《弟子规》的核心思想与现实生活结合,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概述√背景介绍√内容结构√主要思想2.《弟子规》逐节讲解√第一部分:总序√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第三部分:三纲(君臣父子)√第四部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五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规矩3.实践活动√讨论和角色扮演√实践训练与行为规范4.总结与评价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与背景介绍1.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与《弟子规》相关的短片或音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对《弟子规》的初步理解,例如:“你们听说过《弟子规》吗?它是什么样的书?”。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家庭中与《弟子规》相关的习俗。
√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2.背景介绍√教师活动:√介绍《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以及编写背景和历史意义。
√解释《弟子规》的目的: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道德品质。
√学生活动:√阅读《弟子规》的概述,讨论其编写背景和目的。
√提问学生对《弟子规》的初步看法和理解。
第二节:逐节讲解《弟子规》第一部分:总序1.内容:总序部分概述了《弟子规》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教师活动:√逐句解读总序的含义,解释为何《弟子规》值得学习和传承。
√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态度,鼓励学生用心学习,付诸实践。
3.学生活动:√背诵总序,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总序的理解。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总序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1.内容:介绍天地人的关系,以及作为人的行为规范。
2.教师活动:√解读“天地人”的含义,讲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深入学习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弟子规》及儒家经典,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实践应用
希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个 人品德修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拓展视野
建议学生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 增强综合素质。
2024/1/28
26
THANKS
2024/1/28
27
在班级中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如诚信考试、诚信作业等,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的 良好品质。
13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024/1/28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通过讲解人生哲理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
组织学生讨论真善美的内涵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的事物,培养学 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情感。
的态度与人相处。
遵守纪律
03
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
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7
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并给予反馈
观察记录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 录他们的行为变化和成长进步。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 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024/1/28
引入其他文化经典中的家 庭教育观念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如《摩奴 法典》、《论语》等,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观念。
2024/1/28
21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01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比较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家庭教育观念都有其独特性和合理性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弟子规》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弟子规》的相关章节,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每一章的内容和意义。
个人表达:学生个别或集体表达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如写作、演讲、绘画等形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弟子规》的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讨论和解读:通过讨论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意义和价值观。
• 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表达,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与反思
•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 阅读学生的个人表达作品,评估他们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
•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评估他们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弟子规》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弟子规教案教案一:《弟子规》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2. 引导学生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道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2.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1. 《弟子规》的故事2. 课件或教学PPT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弟子规》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 播放视频(5分钟)播放一段与《弟子规》相关的动画短片,通过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Step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1. 你认为《弟子规》的意义是什么?2.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矩和道德?Step 4 分享讨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小组讨论的要点,并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Step 5 介绍《弟子规》的内容(1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课件介绍《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包括养性篇、儒规篇和持家篇。
Step 6 集体阅读(10分钟)让学生跟读《弟子规》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读几段重点内容,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Step 7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再次分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篇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和总结这一篇章的含义。
Step 8 展示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解释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
Step 9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
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2. 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案二:《弟子规》的生活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遵守常规和道德的习惯;3.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生活教育;2. 引导学生践行《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1. 《弟子规》的故事2. 课件或教学PPT3. 分组讨论的题目卡片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故事或问题引入主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道德准则是在家庭或学校中教给我们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精品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校本课程的第一章“入则孝”,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此章节主要教导学生在家庭中如何尽孝道,尊重父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理解孝道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文的理解和背诵。
教学重点:孝道精神的培养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孝道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弟子规》第一章,感受古文的韵味。
课文解析:逐句解释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和句式,让学生理解孝道的要求。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课文内容,给出一个例题:“父母呼,应勿缓”,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这一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如何在家践行孝道,并在课堂上分享。
强调孝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6.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道的日记,不少于300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同时,开展孝道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古文理解。
2. 教学目标中的孝道精神培养。
3. 教学难点:古文理解和背诵。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教案:《弟子规》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总序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弟子”一词的含义2. 第二章:孝顺父母讲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孝顺父母的具体行为3. 第三章:尊敬师长阐述尊敬师长的意义和价值介绍尊敬师长的具体表现方式4. 第四章:友爱兄弟讲述友爱兄弟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友爱兄弟的具体行为5. 第五章:修身齐家阐述修身齐家的意义和途径介绍修身齐家的具体方法6. 第六章:治国平天下讲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目标探讨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策略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弟子”一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弟子规》中的古文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具体行为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例如孝顺父母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弟子规》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逐章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包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章节。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回答与《弟子规》相关的问题。
5. 讨论:引导学生就《弟子规》中的某一原则或行为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2. 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行为3. 尊敬师长的意义和具体表现方式4. 友爱兄弟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行为5. 修身齐家的意义和具体方法6. 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列举五个你认为重要的原则或行为,并解释其意义和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思考是否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对古文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本重要的启蒙教材,它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下面是一份弟子规完整版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弟子规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了解《弟子规》1.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李时中所著的一本儿童启蒙教材。
李时中是明代儒学家,他编写《弟子规》的目的是为了教导儿童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
2.分小组让学生阅读《弟子规》的内容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条规则。
学生将自己选出的规则写在纸上,并简单解释选择该规则的原因。
3.学生分享自己选择的规则,并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选出的规则和解释。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第二部分:深入理解《弟子规》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全文,并解释其中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逐句解释《弟子规》中的每个词汇和句子,确保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弟子规》中的情景。
教师给出一些情景,小组成员分配角色,并在给定的情景下进行表演。
例如,在遇到困难时如何有勇气和毅力坚持下去等。
3.学生讨论《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和对这些准则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在小组中一起讨论《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部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1.学生写下一两个自己认为遵守《弟子规》中一些道德准则的好故事或自我修正的经历。
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下自己的故事或经历,并简单说明故事或经历是如何帮助自己发展道德品质的。
2.学生交换作业并互相评论和反馈。
学生将自己的作业交换给同组的一位同学,对方阅读后给予评论和反馈。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并进行班级分享。
学生上台将自己的作业在班级中展示,并简单分享自己故事或经历背后的道德感悟和成长。
三、教学评估: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小学生弟子规教案
小学生弟子规教案第一章:弟子规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教学重点:1. 《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弟子规》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弟子规》文本。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3. 文本解析:引导学生阅读《弟子规》文本,并进行解析。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将《弟子规》应用于日常生活。
第二章:孝道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如何践行孝道。
1. 孝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践行孝道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孝道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孝道故事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讲解孝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如何践行孝道。
3. 故事分享:分享相关孝道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孝道的力量。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践行孝道。
第三章:尊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师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老师。
教学重点:1. 尊师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尊重老师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1. 尊师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1. PPT课件。
2. 相关尊师故事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讲解尊师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如何尊重老师。
3. 故事分享:分享相关尊师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尊师的力量。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尊重老师。
第四章:友道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朋友相处。
教学重点:1. 友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与朋友相处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1. 友道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友道故事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讲解友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弟子规》中各章节的含义和要求。
(2)引导学生将《弟子规》的教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对较为古老的道德规范产生共鸣,并在现代社会中灵活运用。
(2)如何纠正学生在践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对《弟子规》原文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其含义。
2、故事法讲述与《弟子规》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弟子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性。
4、实践法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弟子规》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文明礼仪或道德行为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弟子规》的主题。
2、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简单介绍《弟子规》的由来、作者李毓秀以及其创作的目的,让学生对《弟子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逐句解读《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1)解释“弟子”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儿童,而是泛指所有人。
(2)讲解“圣人训”,强调这是古代圣贤的教诲。
(3)详细阐述“首孝悌”,即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孝顺和敬爱。
(4)解释“次谨信”,让学生明白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信。
(5)讲述“泛爱众,而亲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的意识。
(6)理解“有余力,则学文”,即在做好前面的基础上,如果还有精力,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
4、分章节讲解《弟子规》(1)“入则孝”详细解读如何对待父母,如“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要及时回应父母的呼唤,认真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务,虚心听取父母的教导,接受父母的批评。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弟子规教案教材:《弟子规》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1.《弟子规》的核心内容;2.《弟子规》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贯彻《弟子规》的要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概念和作用。
二、呈现(15分钟)教师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分析讨论(1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弟子规》中的每条规范,讨论其中的含义、理由和实际应用。
四、引导实践(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一条规范,设计一幅海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这条规范的内涵和应用。
2.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让其他同学就其内容和形式做出评价。
五、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学习到的知识点和经验,表示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鼓励学生自行查找相关的古诗词、故事和实例,与《弟子规》的道理有关的,或能够说明道理的。
2.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弟子规》的理解,或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相关事例。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归纳自己学习到的内容,撰写一篇《我的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展示并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每一条规范的内涵和应用,同时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以培养他们的积极思考和创造能力。
弟子规 教案
弟子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准备1.《弟子规》教材。
2.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对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导入新知(15分钟)展示《弟子规》的分章节内容,简单介绍每章节的主要内容。
提醒学生在学习《弟子规》时要注重实践。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章节进行讨论,并列举出章节中的具体行为规范。
要求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拓宽对于道德行为的理解。
4.展示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5.课堂练习(20分钟)发放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填空或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行为规范的意义。
6.总结(10分钟)结合学生的练习表现,对于《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观念。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
整节课设计紧凑,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解,在评价上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帮助学生掌握《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弟子规》的含义,掌握其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2. 难点:如何将《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应用。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原则和规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1)逐句讲解《弟子规》的原文。
(2)解释每个句子的含义和重要性。
3. 讨论《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弟子规》中的重要原则和规范。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1)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规范来解决问题。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原则和规范。
(2)例如,要求学生尊敬长辈、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
6. 总结(1)回顾《弟子规》的重要内容和原则。
(2)强调将《弟子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短文。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遵守《弟子规》的原则和规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弟子规》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3.“身有伤,贻亲忧”。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让父母担心。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备注
一
2.21-2.22
学习《弟子规》“总叙”
清明节
劳动节
端午节
二
2.25-3.1
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三
3.4-3.8
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四
3.11-3.15
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五
3.18-3.22
学习“入则孝”之“亲所好”
六
3.25-3.29
学习“入则孝”之“亲爱我”
过
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父母呼”
2.是否帮父母收拾餐桌
二、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1.听泛读“入则孝”之“冬则温”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出门一定要告诉双亲。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你出门时一定要向告诉父母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四、拓展
行孝是每个人的责任,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做的事情。同学们,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你们想不想孝敬一下为你辛苦为你操劳的父母呢?设想一下:今天放学回家,你看到父母工作了一天非常劳累,你想怎样孝顺你们的父母呢?(生答)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弟子规》音频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2.昨天回家扫地、拖地情况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爱我”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爱我”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五、作业
1.背诵“冬则温”
2.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
反
思
课题
第4课“入则孝”之“事虽小”
时间
学习
目标
1.复习“父母呼”。
2.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3.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物虽小 勿私藏”。
难点
理解意义。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准备
音频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冬则温”“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孝敬父母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应该从关心父母的起居生活开始。
讲“黄香”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很早过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非常热,他每天都给父亲扇枕席,以便让父亲安歇;冬天非常寒冷,为了让父亲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子能懂得这样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扩上书朝廷申报,批准孝廉,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五、作业
1.背诵“事虽小”。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反
思
课题
第5课“入则孝”之“亲所好”
时间
学习
目标
1.复习“事虽小”。
2.学习“亲所好”。
2.理解意思,启发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3.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辨别是非。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作业
①背诵“事虽小”。
②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么?
十四
5.20-5.24
学习“谨”之“晨必盥”
十五
5.27-5.31
学习“信”之“对饮食”
十六
6.3-6.6
学习“信”之“缓揭帘”
十七
6.10-6.14
学习“信”之“将入门”
十八
6.17-6.21
学习“信”之“凡出言”
课题
第1课《弟子规》总叙
时间
学习
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