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卜晓灵 (1)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认识老人们在青山中生活的乐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感受老人们在青山中生活的乐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小组合作学习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青山图片,引发学生对青山的喜爱。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青山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享感受。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尊敬老人,关爱他人。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3)写一篇关于青山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青山的喜爱和感悟。
小学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小学语文《青山不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理解其中的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青山不老的意义,激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个关于青山的故事,通过描绘青山的壮丽景色和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青山、不老、壮丽、景色、保护、敬畏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引起学生对青山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重点句子。
3.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山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青山的重要性。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练习朗读: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4.2 造句练习: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巩固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青山不老的意义。
5.2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表达自己对青山不老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保护的重要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6.2 朗读技巧: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包括语调、语气和节奏的掌握,以及表达的自然流畅程度。
6.3 理解与运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生字词进行表达。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青山不老》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并感悟到青山之不老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要点。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青山不老的意义。
2.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 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行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美丽的山水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青山不老的原因,人类如何破坏自然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让青山永葆青春。
5. 分享与总结: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短文,激发他们的行动意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他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和行动建议。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环保意识。
3. 探讨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寻找更多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和故事。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3. 邀请环保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理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景色。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青山不老》教案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青山不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环保理念。
(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预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练习。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导改进。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环保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文,准备课堂讨论。
五、板书设计:青山不老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阅读策略珍惜资源批判性思维积极向上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中国传统歌曲,它的词曲精妙,寓意深刻,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生动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欣赏《青山不老》这首经典名曲。
本文将围绕着《青山不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将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青山不老》的旋律和歌词。
2.歌曲翻译:对歌曲的歌词进行翻译,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和内涵。
3.歌曲欣赏:通过歌曲欣赏,分析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手法,如何表现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4.舞蹈创编:通过舞蹈创编,让学生通过动作和形式表现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5.情感表达: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演绎等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青山不老》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歌词和音乐内容。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总结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3.表演式学习法:通过表演、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合作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互相协作和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评价1.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2.掌握歌曲知识: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歌曲旋律、歌词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创意表现能力: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创意表现,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展现出来,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4.合作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青山不老》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青山不老》,让学生了解并感悟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见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悟课文中深层含义。
2. 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青山不老》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青山绿水、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引入课文《青山不老》,提问:“你们觉得‘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提问:“课文中的老人为什么选择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活?”、“作者通过老人和青山的对比,想表达什么?”3.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们觉得课文中的老人象征着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提问:“你们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如何去珍惜自然、珍惜生命?”5.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自然和生命的看法。
提问:“你们觉得如何才能让青山绿水永驻?”、“你们觉得如何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以“青山不老”为主题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布置作业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和作文作业,评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手法和表达自己感悟方面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对自然美好和生命永恒的感悟程度,以及对自然保护和生命价值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青山不老》的教案设计
《青山不老》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生命,努力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和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青山不老》的课件或黑板,生字词卡片,相关环保资料。
学生准备:课本《青山不老》,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景,引入课题《青山不老》。
(2)学生分享他们对“青山不老”的理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青山不老》,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学习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深入探讨:(1)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5.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和人生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青山不老》。
2.运用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美景的短文。
3.思考课文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和人生价值观,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是否能正确地表达出课文的大意。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是否能分析出课文的主题。
4.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否能准确描述人物的特点。
5. 学生对课文所传达的环保意识和人生价值观的感悟,是否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到大自然中感受青山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青山不老教案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主要内容,体会老农坚持不懈、绿化家园的精神。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朗读、默读等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老农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主要内容,体会老农绿化家园的精神。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青山不老》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青山不老》的作者和背景。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青山不老”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并记录在课本上。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2)教师讲解老农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大自然和环境的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老农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青山不老》的故事。
(2)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短文。
8. 板书设计青山不老老农坚持不懈绿化家园保护环境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语文教案】《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带着情感阅读课堂,理解课堂内容。
3.情感目标: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尘暴受到风和沙的困扰。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青春不老”这一课告诉我们
老人将荒变成青的故事。
二、初步认知,阅读课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正确的发音,并在字典中查找你不懂的单词。
3.思考下列问题:
(1)这片土地上有什么风景?
(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
(3)这位老人为什么要绿化这片土地?如果没有,它会起作用吗?
(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
4.问一些你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什么老人说“只有保留黄土才能有绿树,只有绿树才能保持土壤”? 3.“青是不会老的。
”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四、写下来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家庭作业
1.会写本课的4个生字
2.写下你对清的感受。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背景《青山不老》是一首传统的中国民间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和风格,还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青山不老》这首中国民间歌曲,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领略中国民间音乐的美。
2.通过歌曲的文字和曲调,了解歌曲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人民智慧,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学生唱歌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制定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如歌曲名称、歌曲作者、歌曲风格、流传地区和流传时间等。
2.引导学生讲述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步:讲解1.教师以歌曲的歌词为例,为学生讲解歌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人民智慧。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讲解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第三步:学唱1.教师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分段教学,让学生跟随教师逐渐学唱。
2.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合唱1.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排练,注意团队合作和分工。
2.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加强合唱的整体效果和音乐品味。
第五步:表演1.学生按照分组进行合唱表演,展示他们学习成果。
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回顾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果。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可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表现,例如:1.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学唱的准确度和唱功表现。
3.合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整体效果。
4.音乐品味和欣赏能力等。
教学总结通过学习《青山不老》,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还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人民智慧。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本次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六上《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六上《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中心思想,并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2.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准备:1.复印《青山不老》课文。
2.备有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呈现山水画和生态环境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提问:你们对山水画和生态环境有什么了解?请谈一谈。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青山不老》课文,并标注生词。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深层意义。
3.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和学生共同解析关键词和短语,并进行词义搭配练习。
三、讨论与思考(30分钟)1.要求学生自由辩论:《青山不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提供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2.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集体讨论,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3.引导学生思考,分享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并提出建议和行动。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学生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环保海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海报,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珍视生态环境,提倡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
五、作业布置(10分钟)1.小组讨论并撰写一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2.预习下一篇课文《童话世界里的鱼》。
六、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青山不老》的中心思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通过阅读《青山不老》,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同时,通过讨论与思考,学生能够思考自身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动。
通过设计海报和撰写倡议书,学生能够进一步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不老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揣摩文中描写环境及事例的语句,领悟对比的表达方法。
探究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
3、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描写环境及事例的语句,探究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印第安人对他们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令我们感动。
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
现在我们学习《青山不老》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一)紧扣对比,明白“奇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文,一边勾画,一边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2、找出文中描写环境、事例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采用了对比的表达方法?通过对比,领悟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
3、细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位平凡的老农,15年如一日的耕耘在荒山野岭中,他为了植树造林,付出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学生先阅读批注,然后交流所学。
(二)交流点拔
(关注问题一)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交流汇报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集中反应了老人的事迹的话。
(课件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默读文章并思考文中什么地方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交流对比一:大环境的恶劣与小环境的幽雅
生交流
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
出示: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对比读,并谈读后的体会,感受“奇迹”的了不起
小结:能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创造出“杨柳依依,绿意盎然,涛声过树梢,叶间闪波光”的优美的世外桃园,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预设交流对比之二:艰辛的生活与不凡的业绩
思考:文中除了这一处对比,哪儿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生交流汇报
(板书:生活艰辛——业绩不凡)
交流讨论:老人15年如一日的耕耘在荒山野岭中,他为了植树造林,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课文中对老人的哪一处描写触动了你的心?
全班交流
讨论:老人为了这片青山,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二、领悟情怀,升华情感
思考:从贪脊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的价值,他创造了“青山不老”的奇迹,请找出文中赞美老人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课件出示)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老人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总结:“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
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三、当堂训练(再写县志)
几百年后,县志又将如何记载这个地方的环境状况?请帮忙再写县志
生进行小练笔然后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丰富主题
师: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历史人物。
请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些人物,并简单介绍他的事迹。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老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他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他的生命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了不起的奇迹
(对比)
(险恶)大环境——小环境(幽雅)
生活艰辛——业绩不凡
青山常绿精神永存
教师姓名:卜晓灵
专业:语文教育
最高学历:本科
教龄:五年。